第33章 章
第 33 章
第三十三章兩個苦果
這個結果是有原由的,起源于他的一次熱心的矛盾糾紛的調節。那是以前一段時間,局裏還在上面的縣農技服務中心大樓二樓辦公的時候,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他的主動積極工作,化解局辦公室職工之間的矛盾,事與願違,沒有落下個好,不曾想就種下了兩個苦果。
縣經作站陳維海站長的媳婦,由于要給家裏上學的兩個兒子做飯,顧不上來局大竈做飯了,後來在局裏的大竈上不上班了,從縣良種場借調來打掃局辦公樓二樓衛生,收拾喬局長和堅學達,常永銘副局長辦公室的古秀珍,被安排到局大竈做飯,當局機關食堂的大師傅。
一天,局裏的霍會計,領着他的二兒子,來到單位上,說是要給兒子散散心。
原來,霍會計的二兒子大腦有些病,人神經有點不合适,人們打趣說“腦子裏斷了弦”的人。因為,在頭兩年參加高考時,本來霍會計的二兒子還是非常聰明和,在班上學習一致還不錯,本想考個大學是沒有問題的,可偏就出了事故。霍會計的二兒子上了考場,由于精神特別緊張,思想壓力太大,情緒有些失控,一上考場腦海就一片空白,沒有正常發揮出來,更談不上超常發揮了,兩三天考下來,考得一塌糊塗,可想而知,高考嚴重落榜。
大學沒考上,對于要強的霍會計的二兒子,一個瘦高個兒,面相還算端莊,血氣方剛的小青年,夢想着超過個子比自己小,模樣子沒有自己好,腦子沒自己靈,都能考個省電力技校中專的哥哥,世事往往就這樣的殘酷。希望和期待越大,失望和痛苦就越大,心情一落千丈,想不通,鑽了牛角尖兒,思想徹底崩潰了,精神錯亂,年紀輕輕二十幾一個大小夥子,霍會計的二兒子,就落下了這麽個精神不正常的病根兒來。
心情時好時壞,判若兩人。好時不說不笑,低頭走路,擡頭看天,愁眉苦臉,一言不發,一天到晚,整天想不完的心事似的。要是病上來時,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見人罵人,在牆壁上寫一些無法理解的話,讀不通的字句來。他們這些精神正常的人,這時都在點怕怕的感覺哩。
霍會計的二兒子在農村家裏,霍會計的老婆管不了這個二兒子,見誰罵誰,甚至于還拿起地上的石頭土塊,追着打雞打狗不說,還要打人,弄得莊前鄰後,雞飛狗跳,鬧騰得不行,霍會計的老婆只能以淚洗面,沒有一點辦法。霍會計一看不行,就和老婆兩人商量,霍會計老婆提議,把二兒子帶到霍會計單位上,也許換個環境可能會好一些的,霍會計決定,把這個二兒子領到局裏,帶着二兒子上幾天班,讓他散散心,心情好了就不會犯病了,不犯病就不鬧事兒,就不折騰人了。
霍會計以前從來不上單位大竈吃飯的,今天他帶着有病的二兒子,回家路又比較遠的,雖然農村家就在縣城南邊不遠的村莊,但也有好幾裏的路程,不通縣城公交車,騎自行車少說也得個一小時過的時間,今天就到局裏大竈上吃中午飯。
上午十點不到,霍會計就跑到樓下,局大竈上去,給古秀珍報個午飯。這是因為大竈上吃飯的人不多,特別是像縣農牧局和農技服務中心這樣的單位,經常要下鄉出差,流動性很強,大家不報飯,大竈大師傅盲目做飯,掌握不準,經常會不是做多了,就是做少了,不是有人沒有飯吃了,就是飯做多了吃不完,成了剩飯不好處理。
霍會計報飯時,大竈大師傅古秀珍還沒有開始做飯,正在搞食堂衛生,拖完地,擦桌子。
“小古今天中午我們不回去了,我和兒子要在局裏的竈上吃飯,還沒有做吧,先來報個到。”霍會計哈哈地笑着對古秀珍說道。
“霍會計你不是從來不上竈的,一致在家裏吃飯嗎?”古秀珍繼續幹着手裏的活兒,看着霍會計微笑着問道。
“帶兒子出來散散心,中午路遠些,就不回去了,晚上再回家。”霍會計還是哈哈地笑着對古秀珍回答道。
“霍會計竈上吃飯的幹部們就這麽幾個人,你的飯我可以給你做,但你以後把兒子別領來了,一半次還行,時間長了我可不行呀。”古秀珍停下手裏的活兒,對霍會計又說。
Advertisement
古秀珍想開了,噼哩啪啦打上了自己的九九小算盤。多做一個人的飯可以,但你兒子是家屬,又不是我單位的職工,憑什麽你兒子的飯也要我做呢,可況,多一個人吃飯,要多買進一個人吃的米面,蔬菜等,多做一個人的飯,多洗一個人的碗筷。再說了,其他單位上的幹部,都帶上家裏的人來大竈吃飯,問題就大了,自己會做不出來,累壞了的。這個口子一定要把嚴了,現在不剎住,何時剎呀。
“小古,我兒子為什麽不能上竈吃飯?我能吃我兒子就能吃,再說了,我們又不是白吃,都是按标準交飯錢的。”霍會計立刻臉色就難看了,臉拉了老長,哈哈的笑聲嘎然而止不說,無命的怒火從心底升了起來,大聲質問古秀珍道。
其實,古秀珍也沒有必要叫真,說那些斤斤計較的話。但你要知道,古秀珍腦子其實也是“斷了一根弦”的人,關鍵在沒有文化,多了教養造成的,天生那種天不怕地不怕,和誰都敢打架罵仗的主兒,從縣良種場到縣農牧局,從領導到一般職工,都怯他三分,背後都說這個婆娘沒有腦子,說什麽話都不過自己的腦子,局辦公室的男男女女們,送胡秀珍一個比較文明點的綽號,叫“古大俠”,朱克堂,朱賢彪和他,氣得不行時,還給古秀珍的取了另外一很過瘾的幺號,叫“胡求整”。
這個古秀珍也并不完全是“胡求整”,和霍會計的二兒子相比,那可是有天壤之別的,最起碼能分清裏外好壞。對自己在利的事辦不到就“胡求整”,天王老子也不認,和誰都敢叫板幹仗,對自己沒有用的事,無用的事,他則裝着看不見,裝慫沖愣,一副傻比的樣子。其實是傻中有聰明,聰明中又犯傻,局裏大多數人都非常痛恨這個古秀珍,但卻叫人沒有辦法。俗話說,“夯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你真是沒有遇上,碰上一個你試試。
三言兩語的,古秀珍和霍會計言語上就争執了起來,越吵越兇,虧了他聽人說了,就跑到樓下局大竈的食堂裏去拉架勸仗。架是拉開了,仗是勸住了,但還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才能保證今後長遠的職工和睦團結的關系,創造一種良好的工作氛圍。
他把霍會計拉到樓上辦公室裏,做工作說,小古也不容易,人也很能幹,很吃苦,幹活賣力,你老同志要愛護年輕人,愛護女同事,他說的有些話過份了,不對的我去批評,但你兒子在局大竈上吃飯,也能吃,但和你是有一點點的區別的,必竟不是我們單位上的職工嗎,請你不要生氣了,老同志要保重身體才對。互相理解,現在不是有人提倡“理解萬歲”嗎。
霍會計開始時,很氣憤,說古秀珍一個年輕人,又是個女同志,借調來的,還這麽牛比,憑什麽不讓我和我兒子上竈,她有什麽權力不給我們做飯。後來,聽了他的話,氣也漸漸消多了,慢慢能聽他講道理,哼哼哈哈同意他說的話,臉上也平靜了許多。
他又把古秀珍叫到他辦公室裏,也做了思想政治工作,說霍會計是個老同志,我們作為年輕人要尊重老同志,你看老霍也不容易,二兒子有那麽個病,你也是知道的,他心裏其實也很苦,我們也要相互理解,握手言和,互相幫助,團結同志,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把局機關辦公室後勤服務工作搞好,促進和保障單位工作開展。
開始古秀珍情緒很激動,說我是給單位上的職工服務的,又不是給他霍會計一個服務的,我憑什麽還要給他兒子做飯,他也不容易。聽他講道理,到了後來也就不發火了。
他滿以為這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經過他的調解,就算是過去了。其實不然,恰恰相反,他把這兩個人都給得罪了,何以見得呢?
古秀珍經過這件事後認為,他在處理這件事時,是官官相護,他能用得着霍會計,自然偏向局裏的霍會計說話,不會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說公道話,更不會偏向他說話,盡說的是霍會計的好話,全挑的是她的不是,他有私心,斷案不公,處理不平,感覺自己很冤屈的。前面講的後來合局,古秀珍樓道裏早上拖地時,發飙罵他,搞得他無地自容,虧的是早上單位上班時間沒有到,沒有什麽人,這就是他調處職工矛盾所吞的第一個苦果了。真所謂“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對類似這樣的事件是十分謹慎介入,不敢輕易招惹,能推則推,能避了更好。局裏小夏和小唐打架一事處理就是吸取這一教訓的。
在霍會計那裏,他也是沒有落下什麽好處,只為調處時當面說了他兒子和他不一樣,不是咱們單位的職工,就這樣一句很正常很合情合理合法的話,霍會計就牢記心頭,耿耿于懷于他了。你別看霍會計,誰每次和他喧觀,都經常看到的是霍會計臉上他堆滿了的笑容,經常都聽到的盡是霍會計哈哈的笑聲,霍會計經常都不管對方說什麽都會随上一句“好好好,好好好”,不要以為霍會計是個老好好人了,其實是個很有心計,心眼很小,心思很重,善于僞裝,善于隐藏,很能計仇的這麽一個人了。不然,朱克堂和朱賢彪怎麽在背底裏,叫霍會計是“笑面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