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柬埔寨的“紅燈區”
第14章柬埔寨的“紅燈區”
聯合國軍到哪裏,妓女就在哪裏繁殖開花,這話一點不錯。在戰亂後的柬埔寨,專供□□□□的“紅燈區”随處可見。聯柬醫療機構在1992年6月的一份簡報中指出,在“紅燈區”已查出3例“艾滋病”患者、24例“艾滋病”病毒攜帶者。
一時間,輿論嘩然,世人皆驚。被稱為“當代黑死病”的“愛滋病”正在逐漸侵蝕着這個國家。這位上“世紀最大的敵人”,來源于中非,發現于美國,迄今已波及到地球的每個角落。即使是戰亂後的崇尚佛教的柬埔寨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各種性病大有流行蔓延之勢。
金邊的夜晚,一改白天的破落光景,沿街兩排長約1公裏的茅草屋,全都披挂上閃閃的五彩燈,化了妝、香噴噴、穿着妖豔的年輕少女們三五成群,或站或坐,挑逗賣俏。她們頻頻向過路的維和軍人招手,追趕急駛而過的車子,拍打車門,口中叫喊着:“哈喽,來呀,5美元。”街頭燈光下,坐在摩托車上來往穿梭的漂亮妞兒,八九不離十就是妓女。
一位名叫勞拉的越南妓女講述了她的悲慘經歷:她家住在越柬邊境地區,原來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都是華人後裔,後來是殘酷的戰争,奪去她雙親的生命。爾後,她随着龐大的難民隊伍,輾轉來到金邊這個城市,淪落他鄉做了妓女。
聯合國部隊的到來,以及他們手中握着的大量美鈔,吸引着成千上萬的想利用“拉皮條”贏利的商販。這些商販們拉攏着衆多的越南姑娘,或者是柬埔寨少女,在各地建立起條條妓女街、衆多的咖啡屋、按摩院和發廊。屋裏的設施比較簡單,一張床加一些被褥而已。有的商店也利用色情賺錢。
在距離金邊市區11公裏的“芒果村”,聚集着妓女上千人。他們都是越南娼婦,專靠賣身為生。自維和部隊進駐以後,“芒果村”的花街柳巷變得熱鬧非凡,□□生意越做越活躍。入夜,只見換下迷彩服的各國軍人紛紛鑽進花街尋花問柳;不少身負“和平”重任的官員公然開着印有聯合國“UN”标志的汽車直奔花街“公幹”。
有人說,在柬埔寨如果不逛窯子(指發生男女性關系),就等于上廁所不撒尿,白來走一趟。此話果然當真。各國維和部隊的營地多被妓院包圍着,每有士兵出入,妓女們便蜂湧而上,給部隊外出執行任務帶來很大的不便。
妓女的騷擾,對維和部隊的戰鬥力形成莫大威脅。各級指揮官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難堪場面:吹響緊急集合哨,而有的官兵還沉湎在溫柔鄉裏;行軍途中,不少人耷拉着惺松的睡眼,步履蹒珊;妓女送“郎”上戰場的場面更是屢見不鮮。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性生活是個人的私生活,屬于正當的行為。在這種“性開放”思想的掩護下,他們幹出了各種難以想象的醜事。在金邊,有這樣一樁奇聞怪事:3名妓女因不堪忍受折磨而猝死在印度尼西亞維和士兵的床上,一時傳聞:妓女最怕印尼兵。
柬埔寨中部磅同省波蘭營地,一名波蘭後勤連士兵邀請我們進他的帳篷小屋參觀。進屋內一看,乖乖,從四壁到房頂,張貼的全是黃色書刊的畫頁,有彩色原畫,有黑白複印件,上面的猥亵動作千姿百态,尺度之大,不堪入目。這名士兵還把他和妓女的合照拿給我們“欣賞”。
上丁機場還發生了妓女送“郎”歸時依依惜別的“動人”場面——
柬埔寨東北部上丁省波蘭營地周圍的“紅燈區”共有9處,駐在此地的波蘭後勤連官兵為打發八小時以外的時間,每人從“紅燈區”裏挑選了一位自己中意的“對象”,你需要錢,我需要欲,互相一拍即合。後來,波蘭官兵服役期滿輪換回國,妓女們真舍不得讓他們走,于是一對一地到機場為他們送行。
“UN”直升機的螺旋槳轉動了,一位50歲上下的波蘭大尉緊緊地擁抱着“妻子”,一串串的吻落到了“妻子”的朱唇上,“妻子”滿眼淚花,擡頭仰視着大尉,仿佛在問:君何時能再來?
上丁的一位美國籍軍事觀察員“娶”了一位年輕漂亮的越南妓女作為“臨時妻子”。這對“夫妻”經常手牽着手,招搖過市。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作為回報,“丈夫”每月付給“妻子”200美元,還贈送給她項鏈、手镯、腳鏈作為禮物。
聯合國軍裏真是無奇不有呀!
Advertisement
在波成東機場執行警戒任務的加納士兵皮膚黝黑,體格強健,身上的能量幾天不釋放就有些按捺不住自己。
一個周末的晚上,大概是八九點鐘光景,一位走路踉踉跄跄、喝得酩酊大醉的加納士兵找到中國工程兵大隊,一邊用手比劃着,一邊結結巴巴地說着英語:“我……女人……牆那邊。”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明白:這位喝醉的加納士兵□□上升,想借道從我方營區內越牆外出尋找女郎,但苦于草叢太密,不識道路,希望中國工兵能指點迷津……
作為亂交的一個必然惡果,就是性病流行,梅毒、淋病、軟下疳患者不斷出現,到金邊聯柬機構德國野戰醫院就醫的性病患者經常不下兩三百人。
聯柬機構維和部隊司令桑德森将軍對此事非常關注,親自寫文告誡他的士兵們要“保持克制”,并“注意身體健康”。聯柬機構衛生處緊急下發文件介紹性衛生知識,并向軍事觀察員和維和部隊官兵發放避孕套,以避免性病傳播。
中國工程兵大隊也收到了聯柬機構衛生處簽發的避孕套申請單,但誰都認為沒有必要去領取,中國工程兵大隊官兵不逛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