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打通“UN”空中生命線
第11章打通“UN”空中生命線
由于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陸續到來,使柬埔寨唯一的國際航空港——波成東機場顯得異常繁忙和緊張。每天,聯柬總部的“UN”專機由金邊往返于泰國,運送聯柬總部急需的裝備、物資、器材。“UN”的軍用直升飛機不停地起降,運送着聯柬維和部隊和軍事觀察員及所需的裝備、物資,部署到柬埔寨的各個戰區。泰航、法航、臺北等航空公司的客機也因商貿、旅游業務等往返于金邊。
波成東機場既是柬埔寨的國際機場,又是金邊政府軍的空軍機場,位于金邊市區以西8公裏處。機場設備陳舊,雷達及通信設備落後,平時每天只能起降一架次大型飛機。中國工程兵大隊先遣隊赴柬的時候,兩架運輸機中的其中一架不得不返回昆明機場,第二天再來。
機場嚴重破壞的跑道、停機坪,坑坑凹凹,落後的導航設備,都急需工程兵部隊建設與維修。
1992年5月7日,中國工程兵大隊接到聯柬總部的正式命令,要求以最快的速度修複金邊波成東機場,主要任務是:修複近6萬平方米的直升機跑道、停機坪和連接通道;構築一座320平方米的鋼筋混凝□□達基座和2500平方米的油庫平臺;清除原金邊政府軍空軍的野戰機庫擋土牆等。
5月,是柬埔寨最炎熱的季節,室外溫度高達50℃以上,錄音磁帶放在北京-213吉普車裏都曬得變形,甚至粘連在一起。機場,沒有任何遮蔭。中國工程兵大隊官兵頂烈日,冒酷暑,幾身汗水,幾身泥巴,身上曬脫了幾層皮,個個都顯得黑黝黝的。大夥兒喝水,都用20升的大桶,邊喝水,邊出汗。一天工作下來,人人都像淋了一場大雨。就這樣,中國官兵們起早貪晚,披星戴月,只用了50多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首項任務,工程質量受到了聯柬總部的好評。在清除金邊政府軍空軍野戰機庫時,清理出各種炸彈幾百枚,保證了聯柬總部軍用直升機場的安全。
新建的320平方米水泥基座上,雷達已正常運轉,為巡航藍天的國際航班、“UN”飛機安全導航。中國工程兵大隊剛進入機場時,原有的破舊雷達早已癱瘓,水泥基座殘缺不全。
是被破壞的嗎?無資料。下面有沒有地雷?用探雷器濾一遍再施工,沒幾天新的雷達豎了起來。
新建的油罐平臺上,3個龐大的油罐蜿蜒伸出長長的油管,正在給“UN”的重型運輸機加油,以随時展翅藍天。當時,中國工兵沒有摸到柬埔寨氣候影響施工的習性,上午澆灌了水泥混凝土,只是中午一頓飯的工夫,來不及抹平就被曝曬幹了,疤疤拉拉的。官兵們吃完飯回來一看,這太損形象了。再澆灌一層,抓緊時間搗固,抹平,這才有了今天舒展的面容。
新修複的6萬平方米停機坪上,9架直升機和1架運輸機只占了機場的一角。現在,中國工兵修複的軍用機場,可使各型飛機把聯合國的工作人員、維持和平部隊的急需物資,及時運到柬埔寨的山岳、叢林、河谷……
每次中國工兵路經雷達站時,幾個法國兵不停地招手,喊着:“雷達!雷達!”軍用機場裏,飛機有俄羅斯的,雷達分隊來自法國,通信兵是澳大利亞的,修理分隊來自愛爾蘭,空軍司令又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飛行指揮軍官馬克·卡潘斯基中校擔任。各國軍人見到讓軍用機場“起死回生”的中國工兵,都友好地用“雷達”這一大家都能聽得懂的語言,相互問好,表示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