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暗潮
暗潮
次日
晨光熹微時,施籬已經洗漱完畢,他轉身看着一旁低眉垂首的舞姬月柔,“今日起,你就先跟着本王身邊。”
“是。”月柔正色回道。她這些年聽從安排一直在江州做細作,對江洲的大小事情均有了解,王爺此次的計劃會用的到她。
簡單地向月柔交代了幾句,施籬朝客房外走去。
剛出房門,迎面就看到了坐在臺階上的蘇子賢,蘇子賢背靠着柱子,一動不動地打瞌睡。
“醒醒。”走到蘇子賢跟前,施籬居高臨下望着蘇子賢毫無防備的睡顏。
此時的蘇子賢正做着好夢,哪裏會聽到施籬的聲音。
又叫了兩遍,蘇子賢還是沒醒。事不過三,施籬臉上的溫度在逐漸下降。
終于,在施籬忍不住要動手時,蘇子賢這才嘟嘟囔囔地睜開惺忪的眼睛:“誰啊?大清早的擾朕清夢?小心朕誅你九族!”
“是本王。”臆想中的求饒沒聽到,施籬那索命閻羅的聲音卻落入了耳中。
一聽到施籬的聲音,蘇子賢慌忙用手揉了把眼睛,條件反射般地站起來。
看着蘇子賢這般反應,施籬冷哼一聲,沒說什麽,徑直朝外面走去。
“呼——可算是走了!”目送玄色的背影在士兵的簇擁漸行漸遠,蘇子賢長長呼了口氣,搖搖腦袋把還沒做完的美夢趕走。
“太守大人!太守大人!”一個差役滿頭大汗地跑過來。
“又怎麽了?”長孫明一邊問來人,一邊把手裏的圖紙還給旁邊的負責大壩修複工程的官吏,“周大人,你就先按你的計劃來,下午我想辦法再給你找些人來!”
Advertisement
“好,下官知道了。”那官員接過圖紙,匆匆點點頭就走了。
待那官員走後,長孫明轉頭示意差役快些說。
“靠西岸的河堤……”差役苦着一張臉,支支吾吾的。
“西岸的河堤怎麽了?你倒是快說啊!”看到差役這樣子,一向溫文爾雅的長孫明急得差點跺腳。
“剛剛傳來消息,西邊河堤塌了一段……”
親耳聽到手下的話,長孫明朝後一個趔趄。
旁邊堆滿了碎石木板,要不是那差役眼疾手快扶住了長孫明,恐怕就不是摔一跤那麽簡單了。
好不容易站穩,長孫明揮開差役的攙扶,疲倦的眼睛看着不遠處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河堤:“江州今年是得罪老天爺了?”
“大人,還有一件事……”看出長孫太守的心情很不好,差役都快嘴邊的話又生生止住了。
“有什麽就趕緊說。”見差役猶豫,長孫明拍了拍差役的肩膀。
太守都這麽說了,差役把心頭的顧忌打消掉,當即就道:“攝政王昨天進了江州城,還在太尉府宿了一晚。”
“你說什麽?施籬那厮現在在江州?”長孫明言語間滿是對施籬的敵意。
“太守大人,您小聲點兒,當心被太尉府的人聽到您對攝政王不敬……”那差役一邊勸,一邊謹慎地朝四周看了看。
周圍正忙的熱火朝天,搬沙子的在搬沙子,擡石頭的在擡石頭,沒有人注意到他們這邊。
長孫明看不慣差役這畏首畏尾的模樣,甩了甩洗的發白的官服衣擺,“你怕施籬那厮做什麽?多行不義必自斃,你且看着,施籬早晚一天要遭報應!”
差役剛想松口氣兒,卻被太守這番話吓的不敢出聲。
這是什麽不要命的話?雖然攝政王在大胤的名聲不怎麽好,但也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罵攝政王吧?
一想到攝政王手裏握的三十萬兵權,差役就渾身冒冷汗,覺得自己命不久矣。
正在這時,前面有人大喊:“太守大人,這邊石料快用完了!”
“還缺多少?”聽到石料快沒了,長孫明二話不說,丢下差役就朝堆石料的地方跑去。
看着長孫太守匆匆離去的背景,差役輕聲在心底嘆了口氣,唉——這麽好的人,本該在京城中有大好的前程……
兩年前,長孫明可是大胤近百年來最年輕的禦史大夫,出身名門,面容俊美,才華橫溢,就在所有人以為長孫明前程似錦時,攝政王施籬一聲令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位列三公的長孫明貶到了這荒涼的江州城。
“回去都早點兒休息,明天記得早點來啊!”長孫明頭上汗淋淋的,他一邊收拾地上的枯枝沙石,一邊向收拾工具準備回家的人道別。
在河堤邊忙了一整天的匠人們已經精疲力盡了,但面對長孫明的叮咛,一個個還是帶着樸實的笑回應着。
“太守,你從大清早到現在忙個不停,肯定累了,這收拾的活兒就交給我了!”有匠人看長孫明彎着腰和兩個差役拿着大鐵鏟費勁地把散開的沙石堆到一起,不禁想來幫忙。
“不了,不了!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你們也累了一天了,還是快些回去休息休息。”面對前來幫忙的人,長孫明全都笑着婉拒了。
江邊的風一陣又一陣地吹過,将夕陽的餘晖一點點藏進夜幕……
“阿婉,我回來了!”忙碌了一天,四肢酸痛不已,可推開太守府裏那簡陋的房門時,長孫明的眼裏含着溫柔。
“夫君!”聽到長孫明的聲音,在燈下繡花的婦人放下手上的針線活,起身就朝長孫明快步走去。
長孫明走進屋,把身上髒兮兮的外袍脫下來。
婦人見狀從長孫明手裏接過外袍,“桌上給你留的飯菜還熱着,你快趁熱吃。”
“阿婉真好!”長孫明早已饑腸辘辘,可心裏還是念着妻子。
聽到長孫明的話,婦人的頰上飛過一抹紅暈。
暖黃的燈下,名叫阿婉的婦人看着埋頭吃着粗飯的長孫明,心裏有些心疼。
“阿婉,你知道嗎?柳灣跟前河堤快補好了!今天一大早……”長孫明自然不知道阿婉的心思,他一邊用手拈起不小心掉在桌上的菜葉,一邊講白天的事。
長孫明講,阿婉聽,有時阿婉也會附和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