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水患
水患
聽到是施籬的聲音,蘇子賢慌忙擡頭:“施籬,剛剛……我……聽到了好多殺人的聲音,是不是有人來殺朕?朕……朕會不會死啊?”
擱在平日,施籬要是說蘇子賢是廢物,那蘇子賢一定會跟施籬拼命,可現在……可能是真的被吓到了,蘇子賢沒有在意施籬的斥罵,他只是擡起頭,茫然無措地向施籬訴說方才的“噩夢”。
面對這樣的蘇子賢,施籬嘆了口氣,褪下滿臉的冷漠,用不太熟練的溫柔語氣安慰蘇子賢:“不會的,有本王在,沒人能拿你的命。”
馬車慢慢往江州的方向行駛,遇到的難民逐漸多了起來。
“孩兒……俺的孩兒啊……”異常凄厲的悲痛聲從馬車外傳來,透過簾子的縫隙,蘇子賢看到雜草叢生的路旁一個衣衫褴褛的婦人抱着小孩在哭泣。
那小孩不哭不鬧,安安靜靜地趴着他母親的懷裏,俨然是沒了氣息。
當目光觸及小孩髒兮兮的,死灰一般的臉上,蘇子賢不由打了一個寒顫,連忙扭過頭。
進了江州的地界,聽到的哀嚎哭泣聲更大,更多。蘇子賢靠在馬車的車壁上,緊緊閉着眼。
突然,馬車再次停了,雜亂的争執聲透過堅硬的車壁傳入了蘇子賢的耳中。
“軍爺,求求你們了,給點兒糧食吧!”“求你們了,救救我們!”……
崔榮看着跪在地上攔住去路的難民,眼裏閃過意思不忍,但還是吩咐手下的士兵驅趕攔路的難民。幾名士兵拿着長戟走到難民跟前:“快滾開!別擋道!”
面對鋒利的長戟,那些難民還是沒有離開,“軍爺!行行好吧,給點兒吃的吧!我已經兩天沒吃飯了……”“餓……”“求求了,給口吃的吧!”……
聽着外面那些凄慘的哀求,蘇子賢坐不下去了,他看向執筆在紙上寫字的施籬,放軟了語氣,“施籬,外面那些人太可憐了,你,你就下令給他們些……”
“不行。”未等蘇子賢把話說完,施籬那冷漠的話語驟然落下。
蘇子賢瞪大了眼:“施籬,你說什麽?”施籬的一句話讓那日遇刺的事後,蘇子賢對施籬好不容易才漲了點兒的好感立刻消失。
Advertisement
“本王說,不行。”施籬沒有看蘇子賢,繼續寫未完成的信。他有自己的顧慮:那些災民已經喪失了理智,若是現在把車上的糧食拿出來,恐怕局勢會更混亂,到時……
見難民死活不肯走,士兵開始動手了,不少擋路的難民被架着丢到路邊上,哀求的聲音混着哭聲被抛在身後,蘇子賢說不出此刻心裏的感覺,只覺的悶的厲害。
以前他不知道當皇帝意味着什麽,皇帝的身份在他眼裏就像是被迫戴上的枷鎖。可現在呢?他的子民在外面苦苦哀求,忍饑挨餓,而他卻連救他們的資格都沒有!
垂在身側的手一點點緊握,蘇子賢聲音裏帶着怒火:“施籬,朕以皇帝的身份命令你給他們糧食!”
“皇帝的身份?”施籬将寫好的信紙用火漆封好,這才大發慈悲地像看向蘇子賢,“我大胤的皇帝現在在京城的皇宮中,你不過是本王身邊的小奴隸,算哪門子皇帝?”
聽到施籬的話,蘇子賢一下子臉上煞白,難不成……施籬想要扶持宮裏那個替身當皇帝?也是,自己總是跟施籬對着幹,宮裏的替身是施籬的手下,自然會對施籬言聽計從,控制這樣一個假的傀儡皇帝可要比控制自己這個真的傀儡皇帝省心多了。
施籬注意到了蘇子賢煞白的臉色,他眼裏閃過一絲滿意的神情,‘看來還是知道其中利害的’。
當絢爛的霞光鋪滿了天際時,攝政王一行人終于抵達了江州。
江州的城門前,十幾個身穿官服的人整齊地站着,似乎在等什麽大人物。
“前面那好像是攝政王的馬車!”一滿臉谄笑的官員指着遠遠朝這邊駛來的馬車對他旁邊一身型臃腫的上司說。
那馬車由百名身着铠甲、手持長戟的士兵護送着,頗有氣勢。
“都準備準備!攝政王要來了!”身形有些臃腫的官員伸手理了理自己官服和頭上的官帽,其他官員見狀也紛紛整理衣冠,想要在攝政王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馬車行至城門前停了下來。那些官員快步走到馬車前跪下行禮,“下官拜見王爺!”
“免禮。”
聽到馬車內傳來的清冷的聲音,一衆官員這才敢起身。
夜幕降臨的時候,施籬在這些官員的簇擁下到了太尉府的門口。
見施籬擡頭看府邸上“太尉府”那三個鑲金的大字時,身形雍腫的官員也就是太尉府的主人心裏打起了鼓。這座官府他修的時候花了不少金銀,有些違制了……
“這字寫的好,鐵畫銀勾,磅礴大氣。”施籬看着那字,嘴角微微上揚。
見攝政王笑了,太尉松了口氣,悄悄擦去臉上的細汗,然後樂呵呵地給施籬介紹這字是哪位名家寫的,什麽時候寫的。
對于太尉殷勤的介紹,施籬聽到感興趣的地方還不時說上兩句。
底下的官員見自己的上司一下子就把攝政王哄得高高興興的,都不由在心裏佩服太尉真厲害,幾句話就跟王爺熟絡起來了,這下估計又要升官了。
“王爺,您請進。”太尉彎腰示意施籬走在前面。
太尉府修的倒是大氣,亭臺樓閣樣樣都有。只不過在夜色的掩映下,府中花園看的不大真切。
“這園裏怎麽不點燈?”施籬看着花園随口問道。
見施籬發問,太尉趙理姜連忙笑着吩咐府裏的丫鬟下人:“還不快去把燈點上!”
吩咐完下人後,太尉又笑容滿面地對施籬說:“王爺,您稍等,這燈馬上就點好了,待會兒下官陪着您到這園裏轉轉,我這園裏有一池蓮花,剛好月亮出來了,可以去看看。”
“月下賞蓮倒也別有一番雅興。”施籬點頭,似乎頗為認同太尉的提議。
接着衆人都跟着施籬和太尉,朝那蓮花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