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推官舉證難逃脫,放人不易成奇案
第六十八章 推官舉證難逃脫,放人不易成奇案
那龜公看向于世道,顯然有點膽怯。身體有點佝偻蜷縮,遠遠避開他們的樣子。
見他害怕,于世道高深莫測的笑了。柳依塵看着那笑容,忽然想起什麽,難不成那天晚上的大火,是他們的手筆?大火燒掉了很多東西。
權知府也盯着龜公,“你這般說,可有切實的證據,若是沒有,可知要承受什麽罪責?”
龜公緊張起來,忙不疊道:“大官人,草民豈敢說謊,當晚的交易,是我親眼所見,決不會有假。”
于世道見他拿不出證據,得意的看了一眼蒲君。蒲君心情寬松,沒有證據,那就好。
他看向柳依塵,又帶着陰狠的冷笑,柳依塵想起他曾經威脅自己的日子,狠狠瞪回去。
可這在蒲君看來,不過是徒勞無功的無力掙紮罷了。
“這位娘子,我蒲某與你無冤無仇,我實在不知,你為何要這般算計誣陷我。”
柳依塵聞言,卻看向鄭立秋。鄭立秋這才上前一步,道:“敢問知府,若是此事與蒲君無關,那陳姑又是為何被抓?”
權知府為難了,人為何被抓進來,他也是一頭霧水,總不能當堂告知衆人,他們也不知情。他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心虛。“堂下莫要攀扯其他,眼下狀告的是蒲君.....”
話到一半,他趕緊停下。這案子的源頭,不就是陳姑被抓,成了要挾柳依塵的把柄。
權知府忽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落入某種陷阱,被動的不得了。
鄭立秋趁勝追擊:“知府大官人,既然蒲君不肯承認威脅柳娘子,那請問陳姑被抓又是為何?當日并州衙門只管抓人,卻并未說過她為何被抓?若是有罪,是何罪,若是無罪為何又關了死牢,還請知府大官人,給衆人一個交代。”
門口看熱鬧的,都竊竊私語起來。權知府終于意識到,這件事到最後為難的,竟是他自己?
這案子他沒法明說,涉及的隐晦太多。可若是強行壓下,衆人都看在眼裏,這可不是其他地方,這是開封衙門,那麽多雙眼睛,他不可能強行無理鎮壓下去。
Advertisement
正在為難焦灼之際,寇推官忽然開口了。
“我這兒倒是有一份證據。”
權知府驚訝看過去,不明白他這又是鬧哪一出。
寇推官走上前來,冷冷掃一眼蒲君,将手裏的東西交給權知府。
“啓禀知府,下官前些日子調查百珍樓大火一案,無意中發現了這本賬冊。這賬冊上,清楚标記着贖走朱長安玉佩的人,正是蒲君。”
“這不可能!”蒲君緊張看着賬冊,權知府打開賬冊,細細一看,雙眼一亮,展開給衆人。
“蒲君,這可是你的簽名?”
只見那購買物品的記錄上,留着蒲君的名諱。
“這不是我,是旁人冒充的。”他尖叫着,打死不肯承認。
權知府的手挪開,露出壓住的手指印,“這上面還有贖走玉佩者的指印,是與不是,驗一驗便知曉了。”
蒲君不肯驗證,胡軍巡大步上前,硬是摁住他的手去摁印泥,一個個比對,最後對上了他的大拇指。
于世道見狀,焦急道:“大官人,就算蒲君買走玉佩,也不能證明他威脅過柳娘子啊,他真的不知誰是陳姑。”
蒲君聽見這話,仿佛抓住救命稻草:“對對對,大官人,我只是買走玉佩,這銀貨兩訖的事兒,算不得犯罪吧?”
權知府聽着這狡辯,已經大概知道,這個蒲君不幹淨了。可于訟棍說的話也對,買走玉佩而已,證明不了柳依塵的指控。
柳依塵卻趁機高聲道:“大官人,既然他不肯承認此事,那就請放了我姑姑。我姑姑無罪被抓,關在死牢,實在是無妄之災。還請大官人做主,将我姑姑無罪釋放,全我一片孝心啊。”
她焦急磕頭,那響聲讓門外的圍觀者生出同情。
“對啊對啊,釋放陳姑。”
“官府怎麽能無辜抓人,這可是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
“放人,放人。”
不知誰起了頭,一時間呼聲高漲,權知府被這聲勢鎮住,狠狠看一眼蒲君。這厮到底是何來歷,竟然惹出這樣的禍端。
權知府當然不能當庭放人,他甚至不敢将陳姑提出來審問。他開始後悔自己倉促開審,他焦急看向寇推官,寇推官走到他耳邊耳語兩句,蒲君便被當庭收監。
蒲君還要反抗,胡軍巡直接堵住了他的嘴。柳依塵沒有救出陳姑感到失望,但沒有多傷心。
鄭立秋安慰她:“這樣已經很好,陳姑的案子被鬧出來,那些人想壓下來,就沒那麽容易。”
陳姑案迅速發酵,不到一日,就取代了前些日子的僵屍吃人案,成為開封城裏最熱鬧的事兒。
人人都在猜,這個蒲君背後到底是什麽人。自然也有人好奇,蒲君要柳依塵盜取的賬冊,又是什麽東西。
朱長歲聽到消息,才剛回大理寺當差。同僚将這消息當做奇案告知,朱長歲卻覺得火越燒越大。
他覺得自己一定錯漏了什麽,但如何都想不起來,甚至宋寺卿叫他,他都忘了反應。
旁邊的人看不過去,着急推了他一下,朱長歲才恍然回神,看向宋寺卿。
“朱少卿在想什麽,怎麽半天沒有反應?”
朱長歲忙道:“想案子,一時出神,還望寺卿見諒。”
宋寺卿笑笑,并不在意,溫文爾雅道:“這陳姑案,朱少卿如何看?”
朱長歲頓了頓,道:“下官以為,若想弄清楚原委,少不得從并州查起。”
衆人聞言,都沉默不語。并州路遠,便是要查,沒有一兩月,不會有結果。
宋寺卿卻笑道:“我聽說,陳姑出現在死牢,權知府都不知道,他甚至不知羁押的印鑒,是誰蓋上去的。你們說,這案子是不是很有意思。”
這下衆人更不敢說話了,這話的分量可不輕。朝廷羁押犯人的印都出錯,那就是衙門裏面有問題。往輕了說,是治下不嚴,往重了說,是整個衙門裏面沆瀣一氣,官官相護。
弄不好,不少人要掉腦袋的。
見衆人都沉默,宋寺卿卻逮住朱長歲不放:“朱少卿,你可願意去協助調查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