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第三章神秘老人,蜉蝣經書
第三章 神秘老人,蜉蝣經書
趙鐵仍舊不說話,只是呆呆地看着雨水。
老者也不介意,轉而說道:
“小友,咱們在這裏相遇便是緣份,坐着也是無聊得很,要不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也不待趙鐵表态,他就自顧自地說起來,聲音空忽:
“據說咱們在天上看到的星星,每一個都是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差不多大小的星辰。
“在茫茫宇宙裏,那星辰也不知道有多少顆。在一個名叫青皇星的星球上,那裏生活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他們沒有國度,而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着。
“據說在那些部落之外,有百丈高的樹,有千丈高的草,有萬丈高的山。有遮蓋天地的大鳥,有在海中沉睡的巨魚。
“環境如此惡劣,所以那些人為了活下來,就領悟出了各種各樣的不可思議的神通。
“那裏有一個孩子,名叫陶侃。有一天他在大荒的雷澤中捕魚,雷澤你知道是什麽嗎?傳說是從天上掉落的雷霆所化。
“那孩子魚沒有捕到,反而用漁網捕上來一織梭。他氣餒地帶回家中,懸挂于牆壁之上,自己則睡覺去了。”
“不一會兒,天上打雷下雨,那織梭化作了一條蒼龍,飛入了雷雲之中。只是在陶侃的房間裏,留下來一塊龍鱗。等到陶侃醒了之後,那龍鱗化作了一本經書飛到他眼前,從此陶侃便成為了神仙一般的人物…”
趙鐵剛開始興致缺缺,可是到了後面他變得聚精會神起來。老者雖然說的是遙遠異域的故事,但說出來卻像他親身經歷的一般。
趙鐵仍然沉迷在其中,眼中仿佛蒙着一層薄霧,喃喃道:“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仙人嗎?”
趙鐵并非是沒有見識的孩子,相反,他聽過不少仙人的傳說,是從私塾先生那裏聽到的。
私塾先生是個懂得寓教于樂的人,他會先給孩子講各種各樣的神奇故事,等到他們着了迷,接着又和孩子們說:
Advertisement
“你們覺得這些故事精彩,可你要是不讀書,能看得懂麽?總不能指望我老頭子說一輩子吧,閻王爺也不會答應你們啊。”
每當這時,孩子們就笑起來,他們知道閻王爺的意思,也知道先生說的意思。于是他們做了一個約定,孩子們好好學習,先生則每周說一個故事。
妖魔鬼怪聽上去固然可怖,但對孩子來說,也是個奇幻詭谲的世界,事實上,他們過了幾年就知道,原來人可以比妖魔鬼怪更可怕。
相較于那些,趙鐵更喜歡的是神仙的故事。
傳說在遠方有一片浩瀚無際的大海,海中有五座漂浮着的島嶼,常年仙霧缭繞,仿佛從天地之初就已經存在。
在那島嶼上,有着數不盡的玉宇瓊樓,仙山洞天。
在那仙山瓊閣中,有美麗無瑕的仙子,也有飛天遁地的仙人。他們不飲不食,只靠吞吐霞氣便可以長生不老。
在東海西南處,有比昆侖還要大的巨山,懸浮在高天之上,就算是億萬年過去也不會墜落。
在東海東南處,有無盡的深淵,據說人掉下去永遠無法觸底,只能在虛空中不斷的下墜。
在東海南邊,有一處國度,那裏生活着很多巨人,他們的鼻子比山要高,他們站在海裏,海水只能淹沒他的膝蓋……
諸如此類的傳說,讓趙鐵神往無比,要真是能在那裏生活該有多好啊!
可是他也知道,這些事情都太過于虛無飄渺了,現在他們這個小家,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是個需要操心的問題,又怎麽可能遠赴仙山求長生呢?
“小友,小友。”老者輕聲呼喚道。
“啊。”趙鐵回過神來,眼睛中的光彩消失了,臉色變得平淡下來,說道:
“這個世界不可能會存在那樣的仙人的。如果有,我們也就不會過這樣的日子了。”
老者笑了一下:“小友,到底有沒有,你将來會知道的。”
趙鐵不言,兩人都沉默了。
“咕嘟,咕嘟…”一陣聲音響起,趙鐵看向老者,老者尴尬一笑,道:
“小友,讓你見笑了,老頭子我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這肚子它餓的慌。不過沒事,我現在去接兩口雨水,喝了就好了。”說罷他站起身子。
趙鐵看着老者背影沉默了一下,随後咬了咬牙,将籮筐遞了過去,說道:
“我身上沒有錢財,給不了你,這裏還有一些野果,你要是不嫌棄,就吃了吧。”
老者聽了立馬轉過身,連連點頭,對趙鐵說:
“小友,你可真是活神仙。老頭子我要為你祈禱,希望你此生遇難呈祥,化險為夷,早日乘雷入天…”
趙鐵覺得老者太唠叨了,擺手示意他快些吃東西,老者道了聲謝就大快朵頤起來。
沒一會兒功夫,老者就把剩下的野果吃完,擦了擦嘴,有些不好意思地将框子還給了趙鐵,說道:
“小友,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吃完了。不過你送了我果子,老頭子也有一禮物送給你。”
“不用,舉手之勞罷了,不必了。”趙鐵拒絕道,他想老頭子能有什麽好東西。
老者一笑:“小友先不忙拒絕,不如我們打一個賭。”
“哦?什麽賭?”趙鐵感覺老者話裏有話,皺眉道。
“我包裹裏有一物,我想把它贈與你,如果你接受它,那麽将雨住雲收,恢複朗空晴日。你信不信?”老者笑道。
趙鐵看了看林外的瓢潑大雨,天地間茫茫一片,他搖了搖頭。
“哈哈,和你開玩笑的,怎麽可能會這樣呢!不過我既然說送給你,那就送你吧。只是,你得保密才行,對任何人都不可提及。”
老者大笑道,随後他取下包裹,從包裹裏拿出一本書來,遞給趙鐵,上面寫着《蜉蝣經》。
趙鐵知道老者說笑,不過還是下意識地接了過來。他好奇地将書打開來看,只見裏面寫着:
蜉蝣之微渺,如滴水之于滄海,粒塵之于泰山。須臾存世,朝生夕死。見日月而知光陰,曉陰陽而窺天機。存一日可悟道法,悟道法可得永生……
趙鐵看到永生兩個字皺了皺眉,随後擡頭望向老者,卻見老者已不再原處,他四處張望,才看見老者往路上去了。
老者在雨中緩緩走着,像是背負着一座巨山前行,背影有些落寞孤寂。
他連忙起身,沖着老者背影大喊:“老人家,這是什麽書?你又是誰?”
可是老者并不回答,只聽得他吟誦道:
“此經輪回第二番,塵塵劫劫百千難。
一入雷澤是非海,勾動蒼龍破雲還。
曾有娥眉凝滄海,滄海不朽骨填山。
三生殘缺光陰法,堪破道天衆生安。”
他一改先前的語調,聲音蒼涼而悠遠。
正當趙鐵品味這詩中含義時,又聽老者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小友,明年三月,桃花盛開時,去一趟大晉的武陵,那裏有一物在等着你。希望你好好修煉,早日得道。”說罷,老人的身影在茫茫大雨中模糊起來,直至消失不見。
趙鐵有些茫然的走回到歇腳處,心裏回想着老人剛才的話語:“好好修煉,早日得道?得道成仙?這難不成是成為仙人的法門?”
他有些茫然的擡起頭,此刻卻驚異地發現,真的如同那老人所說的一樣,風止雨歇,雲開日現了。
難不成我今日真的遇見了高人?
他有些難以置信,随後急忙重新打開書看了起來,只見原本的那些黑色的字現在變得金光閃閃。
正當他覺得奇怪時,那些金色的字跳動了起來,化作斑斑光點融入到他的眉心處,他感覺腦海一痛,暈死過去。
好一會兒趙鐵才悠悠醒轉,用力揉了揉頭部,意識清醒了些。看了看手裏的書,發現此時書已經消失不見。
他突然感覺腦海中出現了一些內容,于是閉上眼,只見那些金色的字從腦海中翻湧出來。
待他細細看完後,大概有了個猜測,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修行法門了。
他驚異地睜開眼,覺得今日事發突然,讓他一時間摸不着頭腦。
這名老者是誰?為什麽找我?難道他與我有什麽淵源不成?他有太多太多的疑問了。
不過他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索性先抛在了一邊。
他看了看天色,已是落日沉沉,金霞漫天。
這時他才想到要回家了,以免娘親在家裏擔心。他連忙起身,提着籮筐,向村子的方向走去。
到家之前,趙鐵就将衣服上的污垢用水簡單地洗了一下,雖然有些濕了,不過穿在身上,用體溫一會兒就可以烘幹了,這已經是習慣了。
他還記得每到冬天的時候,去山裏采摘野菜時,總是會将僅有的棉鞋打濕。
為了不影響做事和讓娘擔心,他總是會穿着濕透冰冷的棉鞋,一連七天才能夠幹。
好在他年輕,落下毛病也是今後的事情了。
臉上的泥污和血跡也洗幹淨了,只是臉部還是高高地腫起。
不過這倒是不用擔心,娘親在昏黃的油燈下也看不出來。
他每一次都是如此應對的,娘還沒有發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