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白刃灑赤血(1)
白刃灑赤血(1)
這一場心懷鬼胎的“洗塵宴”終于結束了,謝佻走出了醉杏樓,吹着涼爽的夜風,終于能松一口氣。
“公子,可是要乘轎子回去?”老仆人謝忠上前問道。
“你們先回吧,我自己騎馬回去。”謝佻說道,翻身上馬。
走在微冷的夜風之中,謝佻昏昏沉沉的神智逐漸清晰,今天這一次接風宴,他實在看清楚了這幫金陵大小官員的德行。
一言以概之,那便是“占山為王,各成一派”。
這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官兒,如衆星拱月一般,圍繞在淮安老郡王,十年餘間,早就形成了盤根錯雜、拔出蘿蔔帶出泥、官官相護的關系網。
此番他以“巡鹽禦史”的身份來到金陵城,那些官員明面上對他客客氣氣的,恐怕背地裏早就給他布下“九九八十一難”了。
更何況,自己本次來到金陵,除了要巡鹽,查清這金陵城官府虧欠下大大小小的糊塗賬之外,更有一樁暗務,是要探查近來攪擾京城中官場之中人人惶恐不安的“無極老母”,究竟是為何人。
……
要說這“無極老母”,需得從一首兒歌說起。
今年正月十五上元佳節一過完,京城中的街頭巷尾便流傳着一首兒歌:
太白起,紫薇落
大風刮倒梧桐木,
八王火燒西城牆,
玉玺落在草中央。
Advertisement
不知怎地,一夜之間,這首兒歌傳遍了整個京城,鬧得人心惶惶。
更有甚者,許多人親眼目睹,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有一紅衣小兒降臨在京城禦街之上的大鳌山之上,自稱是熒惑星下凡,奉無極老母之命,特來傳授此首兒歌,告知天下之人本朝國運,以及後世興旺治亂之事。
這紅衣小兒便唱了這一首兒歌,又說,天下馬上就要大亂,人人需得信奉這無極老母,才可獲得庇護。
說罷,那名站在鳌山之上的紅衣小兒便張開手臂,如雛鷹展翅一般朝着夜空之上飛去,只在天際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尾巴,宛若彗星飛天一般。
彼時正值正月十五,家家戶戶皆出門觀燈,不少老百姓都瞧見了這一幕。當下,便有許多老百姓跪下叩頭,嘴中念着“求求無極老母保佑”的話。
上元之夜的這一異象,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攪擾的京城天翻地覆,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坊間的茶肆瓦舍,一時之間都議論紛紛。
有人說,這頭一句“太白起,紫薇落”,說的正是當今皇室軒轅一脈大權旁落,當今執掌天下、 總攬大權乃是蒼梧一族的攝政王顏巽離。
也有人說,軒轅一脈式微、攝政王顏巽離司掌天下已是人盡皆知之事,這熒惑星下凡,又何必說這一句廢話,這一句定是別有深意。恐怕這攝政王顏巽離并非是預言中“太白起”,而是“紫薇落”。
将權傾朝野的攝政王顏巽離比作“紫微星”,早已是有歷史淵源的。
十幾年前,本朝外有北金國入侵、內憂黃巾賊作亂,內憂外患之下,國本搖搖欲墜,人都道這本朝氣數已盡,已無力回天之際,誰曾想,行伍之中竟殺出了一個出身微末的顏巽離,猶如天神下凡一般,不僅掃平了黃巾賊的內亂,更是北上抵擋了北金國的馬蹄,保下了本朝的江山社稷,挽救國家于危難之間。
當時人人都說,這蒼梧一氏的旁系子孫顏巽離正是紫微星下凡,才能用兵如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震懾群魔,延續本朝氣數,救得天下蒼生。
後來,顏巽離平定內外之亂後,朝中威望達到了鼎盛,在他還未封為攝政王,而是秦王之際,便有一衆投機取巧的“牆頭草”,紛紛上表,說自顏巽離大将軍平定天下後,各地天降祥瑞,黃河水清、天出祥雲、地生靈芝。
諸般祥瑞,正正說明大将軍乃是紫薇帝星下凡,只當區區一個統帥三軍的秦王實在是太委屈了,便是皇帝也做的。
這一番話,唬得皇家軒轅一氏如坐針氈,生怕這顏大将軍當真以為自己是紫微星下凡,起了謀逆之心。
因而,這軒轅一氏對顏巽離百依百順,不敢有一絲忤逆,不但加封他為攝政王,總攬大權,天下一切軍政大事均由他主持裁決,更是讓他吃穿用度、飲食起居的規格一如皇帝,這才漸漸平息此事。
若按此說法,這頭一句的“太白起,紫薇落”,豈不是說攝政王顏巽離馬上就要被“太白星”取締了?!
只這一句,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就有如平地驚雷一般,便攪擾得京城官場和坊間,便如那沸水裏下餃子一般,亂了套了。
更讓人膽戰心驚的,是後面幾句兒歌。
何謂“大風刮倒梧桐木”?難不成,這一句的梧桐木指的是如日中天的蒼梧一氏?若按此解,那麽眼下這如日中天的蒼梧一氏,日後恐怕就危危可及也。
又為謂“八王火燒西城牆”?
這八王說的可是當初陪着攝政王平定天下內亂,後封的八位鎮國大将軍的異姓王?
這八位異性王是追随顏巽離打天下的大功臣,也是攝政王麾下最忠心耿耿的八位大将。
若如此說,這八位異姓王又何以起兵謀反,要火燒西城牆?
讓所有人膽戰心驚的,是最後一句“玉玺落在草中央”。
傳國玉玺,是至高權力的象征。原由皇家軒轅一氏掌管,藏于大內。現在則是由攝政王顏巽離掌管,也正因如此,人都說,如今坐龍椅的不是小皇帝軒轅章,而是攝政王顏巽離。
若按照熒惑星之言,這玉玺落于草中央,無論如何,都是象征着天下大亂之事。至于掌管着玉玺的顏巽離,必定出了大事,才會致使象征至高無上權力的玉玺遺落在荒郊野外。
簡簡單單的一首兒歌,不過二十七個字,卻是字字誅心,無不都指向了當今總攬天下的攝政王顏巽離,說他會被後起之秀太白星取而代之,連帶着蒼梧一氏、皇室血脈、乃至天下蒼生都處于動蕩的亂世之中。
這實在是駭人聽聞!
……
聽聞攝政王顏巽離聽聞此事後,不動聲色,秘密地召見了時任司天監的郭太史,詢問天象。
這郭太史見到顏巽離後,說了什麽,不得而知。
衆人只知道,第二日,郭太史便告老還鄉了,卻在歸鄉路上,不幸病逝,臨死前只留下四個字。
“天意難違”。
郭太史乃是歷經三朝的老太史,年逾七十,是朝中少有的正義之士,正因他的不阿谀奉承,才得三朝天子重用。
郭太史之死,也為整件事情更增添了幾分波谲詭異之色。
他們之間究竟說了什麽,郭太史臨死前所說的“天命難違”的“天命”,究竟是何?
衆人不得而知。
……
自攝政王召見郭太史之後,便下令嚴禁人們讨論此事,稱那一首兒歌為妖言惑衆,大批禁軍挂着腰刀處處巡邏,一旦發現有談論者,輕者割舌,重者殺頭,就地正法,無需上奏。
一時之間,京城之中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對此首兒歌緘默其口,莫敢再言。
……
時隔三個多月,紅衣小兒一事也漸漸平息了。
但天下的有識之士皆知,眼下的平靜不過是揚湯止沸,“太白起,紫薇落”這一兒歌,早就如一顆種子,在人們的心中紮根發芽。
這一首兒歌,也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
謝佻,便是其中之一。
……
自紅衣小兒現身之後,謝佻的祖父,也是陳郡謝氏的家主謝琨曾關起門來,詢問過嫡長孫謝佻對于此事的看法。
謝佻思索半晌,便說道:“自古以來,便有‘熒惑降為兒童,歌謠嬉戲’的傳說。至于說到本朝本事,正月十五之夜,那紅衣小兒是真是假,他所說之言是真是假,二者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無極老母’究竟是為何人?”
“縱觀此事,這神秘的‘無極老母’從中受益最大。若是能找到這無極老母究竟為何人,順藤摸瓜,也就能夠知道,此事是真是假,是天降仙使,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謝琨聽後,大為贊賞,稱謝佻雖是年輕,卻一下子就抓住了此事的命門,不愧是陳郡謝氏最出色的嫡長孫。
謝琨認為,只簡簡單單的一首兒歌,便給了把持朝政十餘載的攝政王重重一擊,這可是前所未聞之事。單只這一點,便可知這事并不簡單。
若是糾結于此事是真是假,那便如管中窺豹,不得全貌,被人牽着鼻子走的。
若是找到那紅衣小兒口中的“無極老母”,便是“一覽衆山小”,識得廬山真面目。畢竟,這世上不會有無緣無故的便宜讓人去撿。
謝佻猶豫一下,問道:“祖父是懷疑此事乃是有人故意為之?在天下人眼皮子底下上演了這麽一出‘天降谶語’的把戲?”
歷經了半輩子腥風血雨謝琨淡淡一笑,說道:“天意也好,有人故意為之也罷,這都不足為道。最要緊的是,眼下一人為尊、三大氏族互為犄角,這維系了十餘載的平衡局面,就要打破了。”
謝佻天資聰慧,自然知道祖父之言所謂何意。
自顏巽離異軍突起之後,手握大權,成為了真正的“天下共主”,他身後背靠的蒼梧一氏,自然也是如日中天,家族的勢力範圍不再局限于行伍,而是伸向了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
然而,朝中局面,并非這顏巽離和蒼梧一氏一家獨大,軒轅、上官、融氏三大族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觑。
皇家血脈軒轅一氏雖然式微,小皇帝軒轅章雖然是個被顏巽離扶持上去的傀儡皇帝,但他畢竟是實打實地坐在龍椅上,占了一個“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小皇帝軒轅章三歲登基,如今長大到了十七歲,朝中竟也有一兩個不怕死的老臣,以死為谏,說是要攝政王還政于軒轅氏,不要再鸠占鵲巢,貪戀權勢,否則就是亂臣賊子。
自然,這些耿直進言的老骨頭們,皆都被顏巽離除以極刑而死,屍首異處,慘無人道。
雖說攝政王顏巽離的權力不容挑戰,可但這一事,卻也提醒着世人,攝政王顏巽離權利再大,只要他一朝并未真正地坐上那龍椅,改朝換代,那便是名不正、言不順,于禮于法,都要守君臣之禮。
與軒轅氏戚戚相關、榮辱與共的,便是京兆上官氏。若論歷史悠久、血脈高貴,無人能出其右。自開國以來,本朝十幾位皇後,半數均是這京兆上官氏的嫡女。世人戲稱,本朝的龍椅,一半是軒轅氏,一半便是這京兆上官氏。
京兆上官氏依靠着聯姻,歷經百年,培養了不少身處高位、手握大權的外戚們,和幾大家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當今的小皇帝軒轅章尚未立後,但他可是上官氏的親外孫,無論如何,上官氏是不會眼睜睜地看着他被趕下臺的。
除此之外,朝中還有一股最不容忽視勢力,也是實力最強的高門大姓——晉嶺祝氏。
他們掌握着天下金銀礦的錢袋子,是實打實的巨富,他們家族的積蓄,可謂如海水一般,深不可測。俗話說,打仗打仗,打的不是仗,而是白花花的銀子。當初顏巽離能夠平定黃巾賊之亂、收回失守的燕州等領土,創下豐功偉績,這背後可少不了晉嶺融氏一族的支持。
如今,也正是因為有晉嶺融氏支撐着眼下的這個局面,這種平衡才難以打破,才形成了“一人為尊,三族鼎立互為犄角”的局面。
這晉嶺融氏可謂是左右逢源,與各大家族關系都不錯。既沒有流露出特別擁護顏巽離的意思,也沒有有聯合其他兩氏和蒼梧一氏分庭抗禮之意,總而言之,那便是坐享漁翁之利。
……
那一天晚上,謝琨與謝佻祖孫二人密室詳談,談到了顏巽離這個人。
祖父謝琨呷了一口雀舌茶,語重心長地問道:“孫兒,你可知,顏巽離把持朝政這麽多年,卻為何遲遲不自己坐上這九五之尊的皇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