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1)
此心安處是吾鄉(1)
夏日炎炎,晌午時分,楚雲閣的後院靜悄悄的,蟬鳴不斷,微風徐來,綠影婆娑,滿室粽香。
自從素素身體恢複之後,鳳媽媽就逼着她學筝,又逼着學唱戲唱小曲,都是勾欄瓦舍裏的技藝。
素素不願意學,卻又不得如此,心中生悶,又因暑熱倦怠,愈發飲食減少。
這日,蕖香專門來找素素包粽子,也是為了來給她解悶兒。
蕖香聽說素素連日被逼着學那些勞什子,便給她出馊主意:“這還不容易,偷懶就是了。那相公教你唱十句,你就只學一句就好了。”
素素嘆了一口氣,她哪裏是憂愁這個,她憂愁的是自己的未來。眼下雖能拖就拖,可若是到了不能拖的那一天,她又當如何?
難道真就個堕入風塵之中嗎?
她眼中的憂愁更甚了幾分。
蕖香如何不知素素的心事,她瞧四周無人,俯在素素耳邊小聲勸解道。“姐姐莫要太過擔心,凡事還有妹妹我在呢。有我在一日,我與你消遣的一日。況且咱們還有時間,定能想出個法子,離開這裏的。”
“眼下最要緊的,還是先保養好身子才是,其餘的,能拖一天是一天。”說着,蕖香将她包好的一個小小的寶塔粽子,遞在了素素手中。
素素低頭看着手中那一個小小的寶塔粽子,就像是托塔天王李靖手中震懾四方的小寶塔,心中安定許多,又聽到蕖香這一番掏心窩子的話,鼻子一酸,心中十分感動,差點落下淚來。
可若是落下淚來,自己又不好意思,因而只是抽噎一聲,強笑道:“還是你的手巧,怎麽我就包不了這麽好的粽子。”
說話時,她手中握着的粽葉散了,灑了一手泡的圓滾滾米粒。
素素一向持重端莊,少有這麽狼狽的模樣。
她們兩個小女兒,都撐不住笑了。
Advertisement
素素心中一連多日的煩悶,也都盡消了。
蕖香十分得意地笑道:“若論讀書,我肯定比不過姐姐。但若是論包粽子,還是我比較拿手。”
只說話的功夫,她的小手就如翻飛一樣,已經包好了兩三個粽子。
素素也欽佩起來,不由得贊嘆道:“還是你比較厲害,我的手笨,不會包粽子。”
蕖香知道,素素哪裏是手笨,她原先是嬌養的大小姐,哪裏做過這等粗活。
“這包粽子的手藝,還是我阿娘教給我的。先選兩片粽葉,把這些粽葉錯開折疊,即上面的粽葉壓住下面粽葉一半,把粽葉折疊成漏鬥形狀。”
“在這個漏鬥中先放一小半糯米,再放幾粒蜜豆,然後再放糯米蓋住。不要太多了哦,太多了包不住。”
“收好口後,就可以用線把粽子給纏住了,打一個活扣,吃的時候比較方便。”
不一會,蕖香已經包好一個四角蜜棗粽,她放在手心,“看,這不就包好了。”
素素跟着蕖香包了一個粽子,照葫蘆畫瓢,也成功了,開心地笑了,“嗯,你瞧,這是我包好的第一個粽子呢!”
她将那一個小小的粽子捧在手心裏,嗅了一嗅,贊嘆道:“好清香啊。”
蕖香笑道:“這粽葉是我今天早上去集市上買來的蘆葦葉。往年,都是我和阿爹一起山上采新鮮的箬竹葉子當粽葉,那才叫一個清香。我阿娘喜歡包沒有任何餡兒的白米粽,吃起來格外地清香。”
回憶起往事,蕖香的眼神不禁有些落寞。
不過二三年的光景,阿娘死了,阿爹為了幾兩銀子,就把她賣到了女兒河。
更讓她傷心的是,自己竟然不是阿娘親生的。
呵,天地之大,她竟然連親生父母都不知道是誰。
這是她最為難過的事情。
素素自然也知道蕖香的心事。
她沉默了半晌,開口問道:“蕖香,你想你的親生父母嗎?”
蕖香怔了一怔,流露出渴望的眼神,卻又帶着一絲怯懦,她點點頭,旋即又搖搖頭。
“我自然想知道他們是誰。可是若是知道了,我又很難過,我不懂,他們既然不要我,為何要将我生下來。”
素素道:“或許,他們有不得已的苦衷吧。這些年兵荒馬亂,又有黃巾賊內亂,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想來你的親生父母,是迫不得已,才與你失散的。你瞧,就連我家,也算是個綿延數百年名門望族,如今到了樹倒猢狲散的地步。”
說着,她也不由得也嘆了口氣。
兩個小女兒默默無言。
明明是那些大人做錯了事,将這天下弄的一團糟,卻讓她們這些無辜的小兒女們來承擔後果。
蕖香皺了皺眉頭,氣鼓鼓地說道:“若是我的父母是窮的養不起我了,不得已将我丢下,我尚且能體諒他們。若是他們是作惡多端的大惡人,不想養我,我就只當自己是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沒父沒母罷了!”
素素微微一笑:“若是你的親生父母是好人呢?比如……就像沈将軍和上官三娘子的那樣英雄呢?”
蕖香聽聞後,哈哈一笑,拍掌說道:“這怎麽可能!再者說了,他們那樣的大英雄,若有兒女,又怎麽會棄之不顧呢。”
“說不定是因為兵荒馬亂——”
蕖香打斷道:“不可能啦。好啦,你不用安慰我了。我自進入女兒河那一天,就想明白了。老是糾結自己不能改變的事情,會越想越煩躁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向前看,過去是沒有出路的。”蕖香一板一眼地說道,口吻就像是一個小大人。
這番“過去沒有出路”的話語,正說到素素的心坎上,她不禁點點頭,“正是如此。”
她看着眼前的蕖香,不由得十分欽佩。
蕖香的好處,就在于她天生有一種随遇而安的灑脫。
好似野草一般,草籽随風飄落在泥土之中,無論在哪裏,無論土地多麽的貧瘠,都會深深紮根于此。
無論她遇到怎樣的困境,都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三人行,必有我師。雖說素素書讀的更多一些,但若論這一點,她自認是比不上蕖香。
和這樣具有蓬勃生命裏的蕖香朝夕相處,她也受到了感染,那一夜,她擔心蕖香安危,手持瓷片,威脅刁嬷嬷去見陸麗仙,是她此生做過最出格的一件事。
但她既壯着膽子做了,心中便充滿了勇氣。
她平生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我還可以這樣子。
這一份難得的勇氣,她從今往後的人生道路,不再只是限于侯門公府的千金小姐,也不再是被老鸨子雪藏在秦樓楚館的揚州瘦馬,她的人生,擁有了第三種選擇。
這一種道路,全憑她自己掌握。
她既覺得害怕、擔憂,又隐隐期待。
過往的歲月,她總是被人推着走,這一次,終于輪到她掌握自己的命運了。
這邊素素正陷入了沉思之中,蕖香數着桌案上已經包好的粽子,“一,二,三……好了,總共是四十個粽子,足夠了。”
她将這些粽子分成了四份,一份給陸麗仙姐姐,一份給素素,一份自己留着,還有一份……
“這一份,是給那位賣豆腐的小郎君嗎?”素素瞧着她分粽子的模樣,不禁打趣道。
蕖香卻大大方方地點點頭,“是啊,這一份自然是給阿霁哥哥的。那一日,若非他相救,恐怕我就沒命了。”
“只是……”她蹙起眉頭,嘆了口氣,“我前前後後找了他好幾回,都沒有看到他。我不知道他現在在哪裏,到底怎麽樣了……”
……
……
端午節這一日,蕖香拎着一小竹籃的粽子,前去蝦子巷尋陸霁。
可她跑遍了整個蝦子巷,都沒有找到阿霁的下落。
聽人說,那賣豆腐的小郎君已經很久都沒有出現了。
有人尋到他家中,發現那做豆腐用的羅篩都已經發黴長毛,東西一應俱全,也不知道人到哪裏去了。
活生生的一個人,就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
蕖香前前後後已經來了許多次,這一次依舊是沒有找到阿霁的下落。
她提着小竹籃,茫然地站在蝦子巷,不知該往何處尋去。
五月的天說變就變,剛剛還豔陽高照,不一會的功夫,天空烏雲密布,下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
蝦子巷裏的行人、小販都急忙地躲雨,唯有蕖香一個人孤伶伶的一個人站在雨中,像一只不知所措的小貓兒。
她站在暴雨之中,看着來來往往的人,又焦急、又沮喪,她不知道那夜到底發生了什麽,也不知道阿霁眼下如何,更不知道他是生是死。
短短的相交,卻讓她心中如此牽挂。
這不單單是因為陸霁不顧生死前來相救,更是因為,她知道陸霁和她是同樣的人。
他們都是如浮萍一般的無名之輩。
這個世界,多一個她,或少一個他,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就這樣兩個浮萍,她讀懂了他平淡如水的面容下隐藏的不甘,他也讀懂了她身為小女兒卻有“士為知己者死”的一腔熱血。
正是如此,她與他之間有一種不曾明說的心有靈犀之感。
她相信他也是如此想的。
只是,她卻再也找不到他了。
狂風大作,暴雨來襲。
在人來人往、都趕着回家避雨的慌亂之中,蕖香突然扯着嗓子,大叫了一聲。
“阿霁哥哥——!!”
她喊完這一聲,十分委屈地小聲啜泣道:“你到底在哪裏……”
淚水吧嗒吧嗒地落了下來,可早已分不清,她的臉上是淚水,還是雨水。
她知道,這注定是一個沒有回應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