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被林澤生猜對了。
“放虎歸山,順藤摸瓜。”
顧安源上報王褚兩人失蹤的時候,就是這麽上報的。
本想放出餌去釣魚,順着藤去摸瓜,結果餌丢了,藤沒了。不過好在已知兩人樣貌,只要他們在上海出現,定會被重新跟蹤。
這個結果,對上峰來說,比兩個重傷之人成功逃出上海站,更容易相信和接受。
做戲做全套,知道這個內情的,上海站裏,只有兩人。
如同蘇陌所說,王褚二人,不能殺不能留,更不能放,着實是個燙手山芋,上海站能做的,就是将他們送到重慶監獄。
可問題是,上面不要!
上海站最後接到的命令是,就地處理,秘密行刑。
偏偏還沒有公文,只有言辭隐晦的一通電話!
顧安源撂了電話就氣炸了!
這是想讓他來做這個不義之人啊!
有天真相大白,他就會成為被人民唾棄的民族罪人!上峰還會給他扣個擅自做主、濫殺功臣的罪名!
他能背這個鍋嗎?!
這鍋不得把他給壓死!把三代九族全都給壓死!
Advertisement
突然顧安源就成了最不想王褚二人死的人。
于是蘇陌就給他出了個“放虎歸山、順藤摸瓜”的主意。當然,虎是放了,瓜沒去摸。走了走樣子,說句風聲太緊,就撤了。
如此,上峰滿意,他也滿意。皆大歡喜。
當然,上峰滿意的是他的方案,不是結果。結果不盡如意,幾個□□的聯絡點都撲空。
王褚二人,則被一路趕出了上海,活着回到了根據地。
這下親人見面兩眼淚汪汪的,就不能将民族罪人的帽子扣到他頭上了吧?沒有他,王褚二人活得了?
這,說不定,将來就是自己的一條後路。顧安源心想。
然而,很快,麻煩來了。
俞芝蘭來了。
“站長,”俞芝蘭面色沉重,一板一眼地道,“我查了一下十八位隊(組)長的背景。三個特點都符合的有三人,行動處的二隊隊長謝成峰,三隊隊長齊銘,電訊處的一組組長周蕙。”
“其中,行動處的謝成峰最可疑。他親自帶隊抓捕的王明君,又是他親自審訊,也是他親自去找的羅處長;他是最清楚王明君情報事件的人,也是最有可能迅速做出反應的人;還有一點,他曾經留學日本。而且,他學的是無線電技術,卻進了行動處。這一點也十分可疑。”
顧安源擡手道:“其他說得過去。最後一點我知道。他學過電訊不假,但沒學多久戰争就全面爆發了。他被日本特工盯上,學校讓他換專業,不然就開除。他只好換成化學,學了兩年就回來了。不知小鬼子想搞什麽,還是按電訊給結的業。”
“回國後他又進了黃埔。後來組建上海站,行動處缺人手,我就把他和齊銘一起塞給丁處長了。”
俞芝蘭點點頭,“即便如此,他的嫌疑仍然是最大的,下一步我打算重點查他。”
顧安源颌首,“可以。不過切忌打草驚蛇,走漏風聲。”
俞芝蘭鄭重應下,又道:“還有,我在想,我們可不可以換個思路,查出當晚有誰進過地下審訊室,是誰調防的警衛組,那人不就是內鬼嗎?”
“當然,這個內鬼很可能是共諜,不是日鬼,但起碼我們能找出一個。”
顧安源心裏微微一凜。
他直接給定了“失職”,沒讓人追查,就是想模糊處理,沒想到還是有人盯上了。
他當時還有另一個方案,假借轉獄,然後在押運途中,讓兩人逃跑。
被蘇陌否了。
押運必出精英,不是處長也是隊長;劫囚必起沖突,不是他死就是我亡。站長,您想犧牲哪一個?蘇陌說。
顧安源哪個都不想犧牲,于是聽取了蘇陌的建議,采取了稍為和緩的手段——讓他們逃出上海站。
在站裏,蘇陌可操作的範圍就大了。
首先,當天慶功喝酒,大家本身就放松了警惕。再在酒裏下點料,不迷糊的也迷糊了。然後迷迷糊糊地被人幹倒,迷迷糊糊地給人開門,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兒。
至于警衛組,換防打個時間差,王褚二人就可以溜出去了。
顧安源擺手,“不必查了。當天只有蘇處長下去過。”
俞芝蘭一下子愣住。
顧安源繼續道:“是我讓他去的。去看看那兩個□□身體如何了。總不能讓他們死在咱們這兒。”
“至于警衛組失職一事,至今警衛組還沒給我個滿意的答複。陳組長的老婆生孩子,好像把他的腦袋也生沒了,語無倫次,不成體統!”
“不過你查他要謹慎,他是陳次長的小舅子。除非拿出十足的證據,不要動他。否則他反咬一口,甚至暗戳戳地讓他那個大舅哥給上海站下點絆子,咱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得!一個不必查,一個不能查,那他還熱火朝天個什麽勁兒?
俞芝蘭鬥志昂揚地進去,滿腔頹廢地出來。短短一頓茶的功夫,就歇了為黨國奮鬥的心思,開始懷疑人生了。
然而,俞芝蘭不是個輕易被挫敗的人,回到辦公室,沉吟片刻,就叫來了手下,開始秘密調查那天晚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