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五十
五十
日上三竿,催歸屋裏還是沒半點動靜。乞寶擔心催歸會不會又昏睡過去,散水則憂愁回府要捱孟夫人批,但誰也不敢打擾,都老老實實等着。
催歸倒是醒得早些,之前睡了那麽久他什麽感覺都沒有,但昨晚他自知睡得很好,孟章帶來的心安與溫暖讓他踏實,醒來之後精力也恢複了不少。
聽着孟章平緩規律的呼吸聲,他知道孟章還在熟睡,想掙脫他的手臂換個姿勢,卻被孟章更用力的抱住,生怕他跑了似的,連腿都攀附上來。
“三爺,醒醒,讓我換個姿勢吧,躺得背疼啊。”催歸無奈地說着,試圖把孟章推開些。
孟章松了手,可催歸才側過身,他又馬上貼過去。後背傳來的溫度和強有力的心跳讓催歸有種錯覺,仿佛什麽都沒發生過,他們還睡在萬香樓的竹園裏。
倆人再次恢複靜止狀态,良久,孟章于催歸耳邊輕聲卻鄭重地說:“對不起。”
催歸明白孟章的意思,也聽得出他的真心實意,笑着緩緩說道:“三爺,我從沒怪你,我願意的。我,心悅于你。”
原來,喜歡是可以說出口的,與結果無關。
聽到催歸的心意,孟章本該高興,但一思及自己即将成親,突然就覺得心痛,喜歡二字在唇齒之間徘徊,怎麽也說不出口。
之前孟章一直覺得自己娶妻生子是一回事,喜歡催歸是另一回事,互不沖突。這一刻,他才發現,自己的心很小,裝下催歸就再容不下別人。
所以不管他怎麽做,對即将成親的女子和催歸都是不負責任的。
“三爺,你該回去了。”催歸估摸着時候不早了,如今比不得當初在竹園厮混的日子,他很清醒,也很平靜。
“催歸……”孟章有種将催歸揉碎了,融進自己骨血裏帶走的沖動。
天氣越來越熱,催歸的身體在逐漸好轉,只是恢複的速度有點慢。乞寶有些憂心,他卻覺得正常,畢竟年紀大了,不比當年。
這日孟章早早過來,剛進院就聽見簫聲,愣了一下,立在原地舉目望天,心中感慨時過境遷,物是人非。
催歸中氣不足,簫聲斷斷續續,最後終止于一陣劇烈的咳嗽。
“三爺,來了……”半卧于榻上的催歸還有點喘,全身脫力連簫都握不住,但門一開,他就知道是孟章來了。
“曲子新編了不少,聽着不錯。”孟章接過青葙手上的茶水親自喂催歸,“什麽時候完成了,可要吹給我聽聽。”
“好。”催歸笑着,心裏卻不知道有沒有那天。
“今日天氣好,去曬曬太陽吧。”孟章放下茶碗,不待催歸答應,就将他抱起,搭着的寝衣也一并抱着。
起的急,催歸一時感到些許眩暈,緊皺着眉頭,臉色也越發蒼白。
孟章不明白自己為何會如此魯莽。以前他總是穩如泰山,沒有什麽能讓他心思動搖,哪怕着急一下,他甚至覺得自己的心大概是石頭做的。可現在,一碰到催歸,他就跟失智一般,還有種想毀壞一切的瘋狂。
樹下陽光斑駁,催歸躺在暖椅上曬得很舒服,身側的孟章也好似睡着般,頭靠在他肩上一動不動。
如果能一直這麽躺下去也不錯。催歸抑制不住期待,也深知自己的念想不切實際,默默地嘆了口氣。回過神,他才發覺不知何時手裏多了個物件。仔細摸了摸後,催歸尋着孟章的手,将東西還給他。
“收好。”孟章反手又把物件塞進催歸手裏,并握緊。
“三爺……”催歸欲言又止,那是孟章的雕龍玉佩,他明白玉佩的意義,自然也就懂孟章的用意。
醒來至今,孟章從未對他說過什麽,而他此刻給的已非任何承諾可比,催歸心裏沉甸甸的,有種承受不起的感覺,不由自主地抓緊孟章的衣襟。
之後,孟章好一陣子沒來。山莊裏誰都未提及,催歸卻明了他成親了。
孟印明離京返回西北,孟章十裏相送。
兒子走後孟太君就将孟夫人叫進屋內,開門見山地說:“平林山莊的那個瞎眼樂師也該走了,章兒回來前,你盡快去處理,別讓他知道。”
“娘若不喜,我讓人遣他走即是。”孟夫人既驚訝又不解,區區一個小倌,太君怎會如此在意,“只是為何如此着急,過不了多久,章兒自然就厭了。”
“聽我的就是。這事你親自去辦,務必讓他斷了與章兒的聯系,走得越遠越好,從此不許再回京城。”孟太君面色如常,态度卻很強硬。
孟夫人一時捉摸不透,又不敢違背孟太君的意思,只得答應下來。當她準備出去時,孟太君突然嘆了口氣,問她:“印明的事,你當真一點都不知道?”
“二叔?”孟夫人懵了一下,随即一個激靈,如遭雷劈似的,整個人定在原地,震驚地看着孟太君。
“若是女子,納為妾室即可,偏是男兒身……養着玩也就罷了,我相信章兒有分寸。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孟太君揮揮手讓孟夫人快去快回。
疾馳的馬車裏,孟夫人越想越心驚。這段時間她實在沒空關注兒子,而且孟章對新婚妻子的态度一直表現得很溫柔體貼,所以她每日都高高興興地帶着兒媳熟悉府裏的各項事務,還帶她走親訪友,一心一意地盼着兒孫滿堂。
此刻想來,自從洞房之後,兒子在家過夜的日子屈指可數。之前孟夫人從不疑有他,現在她覺得孟章必是住在山莊,再聯想到兒子從西北匆匆帶人回來及之後種種,更覺得孟太君的擔憂是正确。
孟家男子,說好聽點是專一執着,說不好聽的就是一根筋,哪怕方向錯了,也不會回頭。
不管以後會怎樣,此人絕不能再留。
催歸于屋裏聽說孟夫人傳喚時,起初還以為是孟章的妻子,知道是孟章母親後心中便有不好的預感。
孟夫人審視着進來的人,談不上什麽姿色,瘦得皮包骨,被攙扶着還一步三喘的,叫人多少起些憐憫之心。
催歸行了禮,孟夫人也賜了座,待下人都退出後,孟夫人很是客氣地問:“不知先生接下來有何打算?”
“夫人擡舉,小的怎擔得起先生二字。”催歸起身告罪,然後道:“夫人有何安排,小的定當遵從。”
對催歸的回答,孟夫人很滿意,笑着說:“聽聞令堂乃江南人士,你曾打算回去,如今你身體還需調養,不如就回江南,那的氣候也更适合養病。”
“謝夫人。小的即刻啓程。”催歸從容淡定。縱然對孟章有再多的愛意與不舍,此刻也不能表露出來,何況走是遲早的事,這會兒夫人給他臺階,他不就坡下驢,難道還要拿喬,讨價還價。
沒想到催歸如此識時務,孟夫人也不裝,立刻叫人安排馬車,幫催歸收拾行裝。
“不過幾件舊衣,不敢勞煩他人。只是乞寶,他與小的從小一起長大,還望夫人寬宏大量,讓小的帶他走。”
催歸的要求,孟夫人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乞寶什麽來歷她也很清楚,留他在山莊,不就等于提醒孟章有催歸這個人嘛,趕緊走才是。
不到一盞茶功夫,馬車就備妥了。催歸除了琴譜和樂器,只帶走了一直貼身放置的雕龍玉佩——這是他無論如何也放不下的,餘生唯一的念想。
“夫人,夫人……”
孟夫人正喝着茶,等人回報催歸啓程與否,青葙突然哭着進來,跪在孟夫人面前連連磕頭,請求孟夫人讓她和催歸他們一起走:“夫人,我與乞寶兩情相悅……請夫人開恩,下輩子青葙做牛做馬……”
“行了,行了……”孟夫人心思轉得快,把青葙留在催歸身邊,也方便她随時掌握催歸的情況,于是爽快的答應了。
從始至終,誰也沒提起孟章。催歸走後,孟夫人也走了,山莊很快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馬車走走停停,趕車的乞寶見人就問,好容易才分清南下的方向,卻直到天黑都沒找到落腳處,三個人只得擠在馬車裏,于官道旁過了一夜。
孟夫人大方,給了不少錢財,但從沒出過門的乞寶和青葙還是有種前路渺茫的感覺,只有催歸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天亮後,催歸聽見了鳴珂的馬蹄聲,遠遠地墜着,跟了大半天,始終沒靠近。
“哥,前面就是岔路口了,我們走水路還是繼續走官道?”乞寶大聲問。
躺在車裏的催歸過了好一會兒才慢騰騰地坐起,撩開車簾子道:“不去江南了,我們去西北,去大漠的古城牆上看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