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李世言就起來了,沒辦法,張新陽回來了,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張母就算嘴巴上不說,心裏也是不高興的。所以說,為了不觸張母的眉頭,李世言必須扮演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媳婦兒。
李世言心裏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昨天和張新陽說了自己的打算,他雖然沒有反對,也不支持,但是自己還是有把握說服他的。張父張母就不一樣了,他們基本上都呆在農村裏,雖然也比較看重知識,視野還是比較狹窄的。
更何況,作為一個知青,李世言深刻的了解,村裏人并不希望已經成家的知青繼續上學,潛意識裏還是覺得:如果他們有了機會離開這裏,就一定不會回來了。怎麽說呢,這種觀點帶有絕對性,但也不是憑空揣測。
真正讓這些矛盾升級的是發生在離張家屯不遠的一個村子裏的事,村長家的姑娘嫁了一個知青,誰都以為他是個好的,就連村子裏的一些老人都看走了眼。前兩年,那村子有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村長給了他。哪想到,這一給就出事了,那男知青就再也沒回來過,村長女兒哭瞎了眼睛,一家人沒辦法,也只得當沒這個人,發生的事也只能算了。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附近幾個村子,知青和村裏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微妙起來,最後保持着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的态度,倒也相安無事。
張母看到今天李世言起的早,還是比較高興,拉着她的手,“言言,孩子今天沒鬧你吧?”
李世言覺得張母可能更想看到孩子鬧,現在的觀點都是男孩子皮實,懷孕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張家可是想孫子想瘋了,“媽,挺好的,今天很乖。”
“那就好,新陽呢?怎麽沒看到他?”張母不解的問。
李世言笑了笑:“昨天回來的晚,這幾天應該也很累,我看他黑眼圈挺重的,也沒叫他起床,讓再睡一會兒呗。”
心疼自家男人是好事,張母可不會說什麽反對的話,順着李世言的話往下說,“那也是應該讓新陽好好休息了,在部隊那麽辛苦,在家裏正好可以放松一下。今中午,我就叫你爹殺只雞,給你倆補補身子。”
雖然知道雞很寶貴,可再怎麽着也不如肚子裏的孩子重要,現在正是嬰兒吸收營養的時候,可得好好養,張母的好意,李世言沒有拒絕,雙手輕輕的撫摸肚子,仿佛現在就能感受到他的心跳,“謝謝媽,等你孫子出來了,讓他親自謝你。”
“那敢情好,我就等着我孫子。”
昨晚上發洩情緒之後,李世言明顯感覺到自己心裏好受了很多,也不再擔心如果生了女兒怎麽辦,家裏人會不會不高興。自己要參加高考這件事,會不會不順利,還有,張新陽對于自己這個新婚妻子,到底是怎麽個想法。
現在,李世言不去想這些,有些事情該做的還是要做,該發生的還是要發生,既然這樣,何必擔驚受怕的過每一天呢。她要高高興興的等待這個孩子降生,等待高考的恢複,等待她的丈夫完全愛上她。
張新陽這一覺睡的還挺久的,一直到早上十點鐘才起床,發現李世言已經不在屋裏。草草的擦了把臉,把衣服穿好,就到堂屋去了。
張父看到張新陽,就叫他過去,“你娘和你媳婦兒在炖雞,說要給你好好補補。”
Advertisement
“我這身子骨好着,補啥補,要補也是給你們補,你和媽年紀也大了,身體不如以前,在家裏不要太辛苦,你兒子能掙錢。”
張父也知道兒子工資算得上高的,但要養一家人不容易,以後多生幾個孩子,錢更是禁不住花,可不得趁現在能攢一點是一點,不過,兒子孝順,他心裏也高興,“我和你娘身體好着呢,你別操心我們,土裏刨食還是能掙一點,給我大孫子留着,給他上學用。”
一言不合就孫子,自從李世言懷孕,家裏被提的最多的就是孫子兩個字了,張新陽還真的有點怕最後不是大孫子,而是大孫女,“爸,你們不要老是提孫子,搞得言言有壓力,這要是是個女娃,還能不要啊?”
“怎麽可能,別胡說,不會說話就不要說話,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我都疼,只要順利生了第一個,我就不信你們還能生不出個孫子來。”張父這話,雖然直接表達了自己對孫子孫女都一樣,這深層次的是一定要有一個孫子的決心,至少張新陽聽是這麽個意思。
中午的飯基本上是李世言做的,張母現場指導,也算是色香味俱全。
接近年關,家裏基本上都是為過年做準備,地裏沒什麽活,小孩子早就跑的沒影了,到處都是歡聲笑語,很有過年的氣氛。張父看着桌子上的一桌菜,感慨萬千,“今年,新陽不回家過年也沒啥,咱們有四口人一起,不需要這小子。”
四口人?家裏什麽時候多了一個人,她怎麽不知道,李世言一臉疑惑。
許是看出了李世言的潛臺詞,張新陽俯在她耳邊,笑着說:“你忘了,咱兒子在你肚子裏,可不是多了一個人嗎?”李世言感覺到耳邊一陣的顫栗,這男人聲音有毒,就像是一陣電流滑過,非常有磁性。偏偏她又偏好聲音和長相,照這樣下去,肯定自己先得栽了。
對面的張父張母看着他們的動作,相視而笑,兒子和兒媳這麽親密,第二個孫子應該不遠了,還得早點準備。
一頓飯吃的李世言十分滿足,雞肉炖的爛,又加了野生菇提鮮,足足吃了兩大碗才停下來。飯後給蘑菇喂了些雞湯,小東西許是也覺得好吃,吃完後還一直眼巴巴的看着李世言,小眼睛濕漉漉的,好一副可憐的樣子。
不過,不管它再怎麽撒嬌,李世言都不敢給它了,現在才幾個月大,不能多吃,更何況,雞湯也精貴,如果給多了,就算蘑菇再招張母喜歡,張母也是會不高興的。
張新陽回來這幾天,基本上什麽都沒幹,好不容易有幾天假,媳婦兒又懷孕了,當然要陪着張家的大功臣李世言同志。
農歷十二月的天黑的很早,天一黑,基本上就不出門了,也沒什麽娛樂活動,就是自家人坐在一起說說話,生孩子生的多,可能也有這個原因,沒事就造人。
孩子也有兩個多月馬上三個月了,李世言早早就開始翻字典查名字,一定要給寶寶取個好聽又有寓意的名字。張新陽進來的時候,就看見李世言拿着字典在翻,一邊翻,還一邊拿着筆在記什麽東西,走過去,把字典拿走,“現在看什麽字典,傷眼睛,別看了。”
李世言也不管,任他把書拿走,似笑非笑道:“你不是明天就走了嗎?還管我什麽時候看書啊?你現在不要我看,等你走了,我接着看。”語氣酸溜溜的,李世言覺得有些丢人,把頭轉到一邊,不看他。
簡直是氣笑了,本來還生氣她晚上看書,結果這話一出來,完全氣不起來怎麽辦。張新陽知道她是不高興的,才回來幾天就要走,結婚到現在就沒好好待過幾天。但是沒辦法,自己是個軍人,有自己必須要做的事。
張新陽輕輕環住李世言,“不高興我走啊?那你就跟着我一起走啊。”
“才不要,我的事還沒做完呢,我前兩天和你說的事,你想的怎麽樣?”李世言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
張新陽為難的說:“你想繼續讀書是好事,但是不是要有名額才行嗎?村裏沒說有名額啊。”
李世言心虛的小聲說:“我爸媽給我寄信了,說要不了多久就要恢複高考了,讓我做好準備,到時候考個大學,還說,因為是這幾年的第一次正規考試,題不會很難,是個好機會。”其實李父李母根本就沒有說這事,她知道要恢複高考了,只是沒有正規的渠道,只得借他人之口。
李父李母本來就是大學教授,說的話自然也就更加可信一點。
張新陽許久不說話,從潛意識裏,他其實是不希望言言去的,不是不相信,只是覺得如果言言繼續讀書走了,他們相處的時間就更少了,言言和他一起去随軍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妥協般的讓步了,“好,我答應你,你去,但是要先把孩子好好生下來,懷孕期間不要看太多書,言言,這是我最大的讓步。”張新陽定定的看着他,眼裏的意味不明。
李世言永遠都會記得那個眼神,仿佛交付一切,那一刻,他像一個賭徒,而她,是他付出的賭資。贏,他會獲得想要的一切;輸,他将一無所有。在這個冰冷且漫長的冬夜,李世言許下了她最真摯的諾言。
“新陽,也許我現在對你的感情稱不上愛,也是深深的喜歡,無論你信不信,我都想說,你是我唯一心動過的男人,我說不出你有哪一點好,你不顧家,只想着部隊;你不能給我錦衣玉食的生活;你也從沒有告訴我你的過去;可是我還是喜歡你,如果這樣的感情那麽容易變質,你也太小看人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