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水患
第46章 水患
“你便是那位三元及第的新科狀元?”
深紅大門緩緩推開, 一隊裝備森嚴的衛兵率先将門前的陸霁雲團團圍住,周遭百姓見此症狀畏懼後退,踏碎一地亂雨。
陸霁雲将阿寧掩在身後, 沉聲回道:“卑職正是渝州通判, 陸霁雲。”
人影交疊後走出一個高大的男人, 身後跟着的仆人畢恭畢敬地打着傘。傘面低垂, 遮住他臉上神色,阿寧透過雨簾窺不清這位大名鼎鼎的藺家雙星之一。
“小子倒是好膽色,這個時辰找我府前吵些什麽?”
藺榮驀地揮開頭上的油紙傘, 信步走至門匾下,阿寧這才看清他的模樣——
早傳藺家數十年前的家主夫人懷有雙子, 各相師辨過之後均道此乃貴子, 卻沒說哪一個才是。後來藺夫人順利産子, 産房內的穩婆卻吓的神智失常。
那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天生福相,另一個卻半張臉烏青變形,狀若妖魔。
後來藺争二十封将,率領十幾萬西南大軍駐紮在邊關, 便是如今口口相傳的大将軍;而藺榮,生來青面獠牙,卻聰慧異常,他被藺氏本家的人視作不祥之人, 打發至渝州任其自生自滅, 但藺榮一路從底層爬上來,用鐵血手腕将渝州畫在自己手下, 剌封藺侯。
原來這位令人談之色變的藺侯長這樣。
阿寧并未覺得害怕, 人各有不同,有人生來失聰失明, 有人生來殘缺毀損,但這樣的人往往更叫人心生敬佩。世人的指點猶如洪水猛獸,他們能在逆境中為自己開出一條荊棘路,哪裏就比別人差了呢。
陸霁雲躬身行禮,回道:“渝州近日大雨,雨勢之大不比尋常,城外各區縣均有上報耕田房屋損毀嚴重,其中晉縣、柳縣等沿平陵堰一帶的城縣尤為嚴重。卑職鬥膽,有三計可解燃眉之急。”
聞言藺榮挑了挑眉毛,其實渝州城的情勢他也知曉實為危急,但數百年來,渝州因着地勢受此困擾,朝廷按期撥款修繕堤壩,可水位一年高于一年,堤壩也是如此。
這位年紀輕輕的狀元郎上來就說自己有法子處理,倒不知他是真有才學還是虛張聲勢。
見藺榮不做回複,陸霁雲擡頭直直看向他,“一是派遣城中府官任各處專職水官,及時監察并上報汛情與糧田民屋損毀數。尤其是平陵堰一帶的城縣,需得謹慎對待。同時将預備倉糧用以赈濟,防止百姓流離失所,民心大亂。”
Advertisement
此言一出,藺榮還未有動作,身邊的百姓就先應和了起來。藺榮點頭道“可”,陸霁雲頓了一頓,接着朗聲說出第二策。
“二是将渝州城內的內河打開,并設立水門,可通過護城河的走向将城內積水引向南海,水門則是分隔水地的屏障,若水則碑上的劃線被淹,則需通知百姓,用沙袋等物堵塞蓄水的涵洞。地下排水溝渠安置單向水窗,只可出不可進。”
陸霁雲每說一句,藺榮的臉色就變幻一分。
陸霁雲并未停止,接着道:“三是此次大水過後,卑職私以為渝州的固堤築壩已經做到極致,若再長此以往的繼續下去,勞民傷財,且恐有傷城建。不如在堤壩內的各個方向修建渠道,以引活水。各個渠堤遣人看守,以天女山方向為基點,引流入海,以絕後患。”
藺榮失言。
他總算明白為什麽人人都道這是位七竅玲珑的曠世奇才。
陸霁雲這幾條看似只是簡單有效的治水策,但卻從根上将渝州府的權利從集中打至分散,且若第三條一旦實施,朝廷必深究前幾年源源不斷的撥款究竟用于何處。
如此高瞻遠矚,心思缜密,實在叫人咂舌。
藺榮與陸霁雲對峙而立,大雨傾盆,驚雷乍響,阿寧被震的一抖。
“好”,藺榮眯起雙眼,眉梢微挑,“既如此,那此次渝州城水患一事便全權交由陸大人處理,在下等着陸大人的好消息。”
陸霁雲一怔,像是沒想到藺榮竟會如此痛快地應下來,旋即躬身應是。
傍晚的時候這場大雨終于漸小,陸霁雲的任命令也随之下達到各區縣。
知府齊天罡專管晉縣、柳縣兩地,同知周濟專管平陵堰上流的安城,其餘渝州府的官員也被陸霁雲分發到沿河的各個區縣監察水情,而他與趙沅則固守渝州主城。
渝州城衛兵全體出動,清內河道,兩天內裝配水門與單向水窗,以保渝州城百年根基,老人和女子則将沙袋灌滿,以備水急洩洪。
所幸的是這兩日雨勢轉小,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但不過一天,瞻星使便上報,天象有異,恐有近二十年內最大降雨。
滿城皆慌。
陸家商鋪在官府倉糧分發殆盡後,也随之開向全城,渝州百姓喜出望外地領糧領面,城內外皆傳那個行商的陸家是大仁大善。
二十年難得一遇的大雨是在一日午後愈演愈大,雖然陸霁雲心存僥幸,但當這早有預料的天災真正降臨的時候,他才知道瞻星使所言非虛、
風驅急雨灑高城,雲崖山雷殷地聲。
他從未見過這般恐怖的大雨。
不過傍晚時分,便有人來報水則碑被淹了幾道,等到第二日熹光微現的時候,平陵堰已水位告急,前些時日大費周章加固的堤壩已被湮沒沖毀。
幸而主城的內河與水門已準備待發,大水洶湧而至,又順着內河道順勢入南海,再由單向水窗攔截在城外。
渝州城百姓這才知道什麽叫劫後餘生,紛紛感慨着那位小陸大人有多深謀遠慮。
可此時的陸霁雲眉宇緊鎖,正坐在燈火下看各區縣分地上報的汛情情況。
連平陵堰都已告急,自是不必說附近的耕田房屋,萬幸的是除卻一些不聽規勸的百姓未及時搬走,其餘人并未有所傷亡。
只是此難過後,渝州必定元氣大傷,需得休養生息一段時日。
他嘆了口氣,捏着眉心仰攤在圓椅上,不似以往一般風華端儀。
“咚咚——”
陸霁雲坐起,聽門外傳來一道溫軟的聲音,“哥哥,喝點白粥吧。”
“阿寧進來。”
聞言,阿寧捧着食盒走了進來,打開食盒,傳來陣陣米香味,裏面是一碗煮的爛稠的白粥與幾碟小菜。
陸霁雲這時才察覺到腹中餓意,笑道:“還是阿寧深得為兄心。”
見他吃的有些急,阿寧心疼道:“哥哥這些時日操勞,瞧着瘦了許多,萬幸早有謀劃,叫渝州免此劫難。等到水患一了,哥哥可要好好補補。”
她又将清香撲鼻的小菜放到陸霁雲的碗前,兩截皓腕上白嫩卻尚存疤痕,陸霁雲眼神一沉,又見她手上空蕩蕩的,思忖難道趙沅還沒将那镯子送出去?
趙沅那日紅着臉,興沖沖地找他詢問送那家傳的鳳尾草環镯是否失禮,陸霁雲見他緊張地快要暈厥,冷着臉點了點頭。
心下卻在暗罵,若不是為了防着那姓薛的,怎會叫趙沅現這個眼。
“阿寧,你...”
阿寧看向他,“嗯,怎麽了?”
看着阿寧最近日益清瘦,陸霁雲到底是沒問,只笑道:“無事。”
門外雨聲拍打在窗扇上,透過縫隙吹來一陣涼風,燭火搖晃,紅漆木桌上的案卷被吹動了幾分,阿寧順撫吹亂的鬓發,目光掃過紙面一角。
民屋叁佰肆拾伍棟、男子柒佰捌拾玖人...
阿寧只淺淺掃了一眼,戛然頓住,快步走至桌前拿起案卷。陸霁雲見她反應如此之大,也是放下手中碗筷,站在阿寧身側。
“有何不妥?”
阿寧不語,只快速翻動,臉色越來越難看。
少頃,她重重放下手中案卷,徑直看向陸霁雲,“哥哥,這是哪裏來的?”
陸霁雲頓了一下,知道事有蹊跷,“是晉縣。”
竟是平陵堰一側的晉縣,阿寧咽了咽口水,神色嚴肅。
“哥哥有所不知,我常年看賬,自然能看出此處筆墨的新舊程度不一”,阿寧頓了頓 ,“而且此處宅屋數量與人數也存有異常。”
阿寧抓住陸霁雲的衣袖,“哥哥可有查過花名冊?”
陸霁雲臉色已極為難看,他高聲喊門外侍從,“把晉縣今年初的花名冊拿過來,通知衛兵門口待命!”
陸府內燈火通明。
陸霁雲一身官服,帶着暗衛自長階而下,茫茫衛兵看着他冷漠肅殺的臉,不明所以。
“晉縣出事了”,他冷聲道:“袁天罡瞞而不報,晉縣百姓恐遭不幸。”
話音剛落,底下人一片騷動。
“現在還望諸位随我去晉縣一探究竟,此路兇險萬分,但百姓有難,不可不管,願意冒險的,本官在此謝過。”
陸霁雲退後一步,在雨水擊打下深深朝下一稽。
衛兵首領是個五大三粗的漢子,見這位通判大人如此謙卑,跪下拱手道:“大人嚴重了,晉縣本就是我等的家鄉,此行必全力以赴。”
雷聲轟隆隆的響徹夜空,蛇形閃電劈開一條白光,映在陸霁雲慘白的臉上。
年初之時晉縣的人數與袁天罡此時上報的相差無幾,但阿寧對此類賬目最為熟悉,一眼便看出其中不對。對過花名冊後才知道,袁天罡的這道上書,竟将前幾月已經去世的人都寫了進去。
他為何要做這麽一份假的文書?
陸霁雲不敢心存僥幸,雨勢最急的那日他連下三道令,叫龍頭閘緊閉,沿岸百姓搬至高處。本以為晉縣如上報那般安然無恙,可現下看來他們并未全身而退。
幾人策馬夜行,踏着淤泥亂雨奔至平陵堰一帶。
晉縣已至。
一道震耳欲聾的驚雷乍起,刺眼的白光掃下,叫一行人看清現狀,驚駭難當。
白浪滔天,斷壁殘垣,浮屍蔽江。
——說是人間煉獄也不為過。
陸霁雲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話語。
晉縣百姓,快要将這條河填滿了。
“袁天罡...”
陸霁雲雙目刺紅,一身的怒火被疾雨拍的更加高灼。
“袁天罡呢?晉縣的縣丞同知呢?!”
遠處一對人馬匆匆趕來,為首的人見到陸霁雲身上的官服,“撲通”一聲跪下,恸哭磕頭。
“大人...陸大人!這裏死了好多人,他們都被水沖跑了!”
......
天光乍現,又被連綿不絕的大雨沖散成冷漠的霧氣,消散在空中。
陸霁雲高坐令臺,冷眼看着堂下瑟瑟發抖的袁天罡,如同看死魚一般。
他昨夜沖進來時,袁天罡還在呼呼大睡,陸霁雲不明白,城外白骨成片,浮屍百裏,這人是如何心安理得的安然處之?
日前他那三道令袁天罡并未遵守,龍頭閘沒關,沿岸百姓未遷,只找人搬了沙袋堵住岸堤,便覺得這樣可以高枕無憂。
晉縣縣丞當時勸他謹遵上令,袁天罡卻嗤之以鼻。
“陸家那個旱鴨子如何懂我們渝州的水勢,若真聽他的才叫勞民傷財。”
縣丞聽他這麽說也不敢再勸,龍頭閘不是他能吩咐人去關掉的,若有差錯,與水利相關的怕是要掉腦袋。他只得帶着手下的人挨家挨戶地勸百姓搬到高處,又暗中傳信與通判府。
晉縣的縣丞為人正直仁義,素得民心,見他這般鄭重,不少百姓都整饬行囊,前往縣城最高處避難。
但他才勸了幾十戶,那封傳與陸霁雲的信便被袁天罡的人截獲。
袁天罡那天正巧喝了許多黃湯,他捏着那張紙條,目光陰冷的猶如水蛇,一腳将縣丞踢進了洶湧的河中。
等到周邊凄厲的哭聲響起,他才被吹過來的雨水打的清醒。當處理好這邊的事回到府中策劃時,下人顫着聲音敲門禀報,“大人!平陵堰被水沖破了!”
袁天罡猛然驚醒,他這才想起,龍頭閘未落。
沿岸百姓盡遭水漫,他犯了誅九族的大罪!
陸霁雲想起那片人江,喉中腥甜一片,他閉上眼,眼皮下在不安地跳動。
“将袁天罡收入大牢,日後發配!”陸霁雲冷聲道:“把那些...江上的百姓撈起,日後叫親人認取,入土為安。”
下面人面色沉重,都被這景象震的心下驚痛,領命回身時卻聽陸霁雲問向适才那個在城門大哭的同知,“晉縣糧米可還充足。”
“城內積水無法清除,糧倉已被大雨毀至殆盡。”
陸霁雲捏了捏眉心,暗罵袁天罡是個心狠歹毒的蠢貨。
正發愁之際,卻聽門外暗衛奔至身邊,興奮道:“陸姑娘帶着糧過來了。”
晉縣的事傳到渝州城的時候,已近寅時。百姓紛紛怒罵袁天罡作孽,又心疼那位遭難的縣丞與晉縣百姓。
藺榮睜開眼睛,半張臉在燭火的映照下晦暗不明。
“陸鶴卿?”,他側首,殘缺的青面森森獠然,像是忽然想起了什麽,淡淡道:“此人多智近妖,不可留。”
一只飛蟲在燈罩上不斷碰撞,像是極為喜愛那搖晃的火光般,又苦于四處碰壁,最後只好奮力飛高,自焰上俯沖而下。
“嘶——”
藺榮親眼看着它化成一道缥缈的白煙,笑罵了一句“蠢物”。
底下的人一怔,沉聲回道:“陸鶴卿确有大才,但鋒芒太盛,實為自毀。侯爺是想如何除掉此人?”
藺榮摸了摸凹凸不平的青面,半晌,驀然感慨,“渝州今年的雨,很大。”
.....
薛世子受重傷,正于舊王府內養傷。
景帝震怒,言明一定要查清究竟是誰要在天子腳下行刺藩王之子,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遼東薛氏這一輩只剩下薛敖,若他真在上京出了事,恐怕薛啓要有所動亂。
薛敖那日雖是受了些皮外傷,但傷勢并不嚴重,景帝下令徹查,薛敖暗道這幫所謂的證據都被他抽死在鞭下。
他心中自然清楚這是誰的手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澤州張氏恨他入骨,正欲取他性命。薛敖卻恰好趁着此事,藏鋒避權。
他來回地詳讀阿寧信中的逐字逐句,最近一段時日他沒有收到阿寧的回信,只能看着手中雪白的紙,以解相思之苦。
吉祥端着一碗黑紅的藥走了進來,上浮的藥味熏的他快哭了出來。
這太醫院的人不是在蓄意捉弄吧?怎整些如此苦的藥。
薛敖瞥見頭上隐影,忙将書信收好,皺眉看向吉祥,“拿走!”
吉祥苦着臉,唉聲嘆氣,“世子,再澆下去,王府的花草都要被藥死了。”
薛敖看着他,吉祥打了個哆嗦,一股腦地将藥喝了進去。
——如斯酸苦。
見他這般囧樣子,薛敖但是開懷大笑起來,罵他:“阿寧喝藥時可比你痛快多了!不像你一般皺着個苦臉。”
吉祥嘴裏都是揮之不去的藥味,他忙擺手苦哈哈道:“我如何與陸姑娘一個女孩子比,況且屬下又沒陸姑娘那般好看。”
聞言薛敖滿意點頭,腦中浮現阿寧白軟嬌憨的臉,心中化成暖流,涓涓流至全身。
“她笑也好看,哭也好看,連瞪着眼睛罵我是傻子都好看的不像樣。”
少年面若桃花,耳垂也跟着微紅一片。
剩下的一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吉祥微不可聞,只見薛敖笑得肆意飛揚。
“你說,我怎麽就那麽喜歡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