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白老爺子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準備送孩子們出國留學,見見世面。兒子白勁羽性格太溫和,本就不适合做生意,他喜歡在家裏陪着老婆看書,寫字,打太極,只要是和老婆在一起,似乎做什麽都特別起勁,唯獨是管理公司的事,不上心。辛虧白老爺子性格很好,并不計較這些,孩子們總有孩子們的想法,其實只要他們自己生活的開心幸福就夠了。公司的事情還好有專門的人去打理。錢也夠花,老爺子認為,這樣就足夠了,唯一不放心的是這個千般寵愛的孫子,白子軒,從小沒有個定性,想法很多,三分鐘熱度。已經快要成年的人了,整天還跟個孩子似的。白老爺子掙的家業足夠他們花了,然而,白老爺子并不這樣想,他希望自己的後代都能夠自食其力,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別人,或者說依賴別人生活。這才是主要的。所以白老爺子希望能夠然三個孩子一起出國去接受一些國外的教育。
白子軒想着反正也沒有去過國外生活,就當時體驗生活了,說不定以後回來了一口流利的外語,也能驚豔到別人呢?方溪心裏很忐忑,國外去又要很大一筆開銷,這幾年自己的在白家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怎麽好意思再讓爺爺花錢送自己去國外讀書呢?方溪決定早早獨立掙錢。而莫小磨,他一直知道自己的立場,白子軒在哪裏,他就在哪裏。三個孩子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白老爺子第一次和三個孩子進行了一次□□的談話。以前總是孩子長孩子短的稱呼這三個孩子,現在,白老爺子為了讓他們各自放下心裏的負擔,坦然的去接受生活給予的新的道路,必須和他們進行一次成人的談話。
“子軒,你今年16歲了,可是你知道國外16歲的孩子都會幹什麽嗎?”白老爺子開門見山,準備直入話題。
子軒懶洋洋的靠在沙發上:“爺爺,我又沒去過國外,我怎麽知道啊!”
白老爺子又對方溪說:“小溪,爺爺知道你擔心你在國外的費用問題,這點,爺爺希望你完全不要顧慮,記住,女孩子,一定要有底氣,要有見識,你以後的路還有很長很長一段,如果現在就這樣每天和子軒他們打打鬧鬧,以後你的道路你現在就可以看得見,結婚生子,你願意嗎?”
方溪其實內心有點想出國,如果是在自己家裏,這種想法是有都不敢有的,因為根本實現不了,現在爺爺讓自己出國長見識,內心,方溪是很想去的,只是,方溪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太多,尤其是自己在白家的身份。方溪低頭不語。
“小溪,你幾乎是爺爺看着長大的,爺爺知道你是個特別懂事的好孩子,懂道理,又聰明,學什麽都很快,腦子轉的特別快,爺爺不希望你的才華以後浪費在嫁人生子,希望你的一生能夠有所成就,現在你們的年代和爺爺不同了,有事業的女人才是未來的一種的大趨勢啊!你明白嗎?”
方溪用力的點了點頭,對白老爺子說:“爺爺,我懂了。”
白老爺子轉向莫小磨:“小磨啊,你在白家也快10年了,爺爺把你和子軒小溪一樣看重,你比子軒和小溪都年長,又懂事,很沉穩,思維敏捷,學習又好,爺爺也希望你能有所作為,幹一番事業,而不是活在以前生活的影子裏,或者別人的影子裏,這不是爺爺希望的,爺爺希望能和小溪子軒一起出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好嗎?”
莫小磨趕緊起身向白老爺子深深地鞠躬說:“我知道了,爺爺,您吩咐的我一定努力做到。”白老爺子要被這個孩子氣瘋掉了:“小磨啊,我說,你怎麽就不明白爺爺說的話呢?爺爺和子軒的爸爸媽媽是怎麽對你的,啊。你為什麽就不能把自己好好的看作是子軒呢?爺爺不需要你為子軒犧牲或者做什麽,你們都是爺爺最愛的孫子,爺爺希望你們都能學到一技之長,學到生存的本事,以後不要被別人欺負,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小磨,不要總是看到以前 ,要向未來看,你懂不懂?”
莫小磨都懂,可是莫小磨怕,從小的經歷,讓莫小磨學會了察言觀色,懂得了人情世故。知道欠別人一分就要還別人一百的道理。白家對自己視如己出,自己怎麽能不知道,可是自己沒辦法把自己當成子軒的位子,自己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上天派來保護子軒,陪着子軒,為子軒随時犧牲的。這既是莫小磨的想法。所以莫小磨學習很好,因為白子軒不愛學習,白子軒愛學的他都會,白子軒的不愛學的,莫小磨也會,就是為了以後白子軒都能用的上自己,自己好報答白家的養育之恩。
白老爺子對三個孩子說:“你們如果能夠放下心中的負擔,爺爺會讓你們三個和現在一樣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學校留學,如果你們心裏還是之前的想法,而不為你自己未來考慮的話,你們就各自去不同的國家,而且不完成學業拿到學位不準回來。我也将會在學業結束的同時,停你們的所有開銷。”
白子軒的眼睛忽然就睜大了,喊叫着準備撒嬌還沒開口就被老爺子的拐杖指着,硬生生的把擡起的雙手收了回來,但是嘴上還是管不住:“爺爺,您這是要幹嘛啊,就出國留學嗎?你搞得就跟培養特務似的,我出國還不行嗎?”就知道白子軒第一個會服輸。
方溪和莫小磨互相看了看對方,又一起看着使勁給她們使眼色的白子軒。如果不安心出國,估計以後見面的機會都少了,三個人分開留學,太難了。就這樣,三個孩子在一個晴朗的下午出發去英國留學。
都從讀預科開始,白家并沒有給三個孩子特別特殊的照顧,和其他孩子一樣住在學校申請的學生公寓,生活費白子軒最少,莫小磨比白子軒多一倍,而給方溪的就不一樣,是三個孩子最多的,白老爺子說,方溪心思重,而且,女孩本來花費就比男孩子要大很多,到了這個愛美的年紀,生活費應該比男孩子多點。而白子軒臨走時央求爸媽買車買各種奢侈品的小想法也被白老爺子徹底粉碎了。
Advertisement
三個人開始了異國的求學之旅。從讀預科開始,在未來專業的選擇上,白家大人不給予任何的參考與幫助,都是自己選擇,三個孩子一起商量也沒有結果,索性就逗選擇自己喜歡的吧!
方溪讀的是行政管理選修了經濟學,莫小磨在電子器械方面簡直就是如魚得水,可是他還想考慮白子軒的選擇,因為,心底裏那個最初的念頭一直在,就是輔佐白子軒,哪知道白子軒選擇了音樂。。。。莫小磨只好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了電腦編程,選修工商管理。白子軒起初還以為自己玩幾天就回去了,結果,随便選的一個專業,卻是最需要耐心的,自己以前的國內玩的電子樂,在英國這裏,簡直就是小兒科。
這裏的大學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白子軒以前也喜歡音樂也鑽研,可是他的同學們有的在初中的時候都開過演唱會,很多人會的樂器都不止兩種。還有選修的專業,白子軒算是栽了,在國內的吊兒郎當心态,這裏,連自己的生活都應付不了了。莫小磨果然還是對白子軒最好,把自己的生活費多一半給白子軒,剩下的給方溪,自己每天放學以後去洗盤子,去給別人泊車打零工掙生活費。而方溪,并沒有時間去買奢侈品去愛美,亂花錢,相反,方溪來了國外才知道爺爺對自己的良苦用心,她周圍的同學都很有才華,外語會兩種以上的大有人在,選修兩三個專業的人也很多,并且,關鍵是有的同學就像白子軒一樣很有錢,但是完全在學校,沒有表現出來,為人做事很低調,越是家裏背景好人更加優秀,方溪總算知道什麽是眼見了。方溪的生活費已經很足夠了,她只花自己日常的開銷,她知道小磨一直在打零工,方溪把自己的生活費存下來學做投資。
第一年的國外生活,三個孩子應付的是手忙腳亂,似乎都沒有時間在一起抱怨,第二年的時候,大家慢慢适應了國外的生活節奏,也理順了自己的生活與學業,方溪和莫小磨都覺得生活開始輕松起來,再也不用像之前那麽拼命學習到很晚了,他們學會了管理時間,提高效率,學會了嚴已律己。只有白子軒第一年特別手忙腳亂,沒有任何成就感,第二年還鬧着要回家。方溪和莫小磨就在學習工作之餘開始輔導白子軒,幫白子軒适應這樣快節奏的校園生活。
第二年結束的時候,三個人已經完全适應了國外生活,莫小磨兩年的時間拿下來了雙學位,成績非常優異被直接保送研究生加博士。而方溪,學業雖然沒有莫小磨好,可是方溪卻展現特別優秀的投資經商才華。方溪把白家從出國開始給的生活費從小的基金投資到現在一些風險投資,兩年時間買個車,已經不成任何問題。而白子軒,雖然剛開始來完全不适應,而且是個浪蕩公子的角色,但是,白子軒天性想法多,頭腦特別靈活,而他所學的音樂教會了白子軒練習自己的耐心,白子軒已經精通兩門樂器,還會鼓搗其他樂器,并且會作曲自己創造,加入了一個小樂隊。
白老爺子雖然在國內,但是,時時刻刻關注着三個孩子在國外的境況。只不過白老爺子很少問孩子們。第二年的成績是白老爺子沒想到的,老爺子暗自竊喜,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第三年學業結束的時候,白家通知停發生活費,學費白家照付。三個孩子聽了以後壓根就不在意,莫小磨現在打零工已經是替很多大型項目做編程了,錢完全足夠花,方溪自己有自己的投資項目,生活完全沒有問題。如果現在讓方溪去買個房子,估計也不難。白子軒有自己的小樂隊,自己還會作曲,雖然收入時不時的需要兩個小夥伴的接濟,但是絕對餓不死。所以白子軒并沒有打電話回家哭鬧。這點也是白老爺子意外的,原本以為白子軒會哭鬧生活費,沒想到三個孩子竟然對這件事不聞不問。白老爺子還是怕孩子們受苦,在學校附近租了三套小公寓,讓三個孩子住進去,算是沒有生活費的補償。誰知孩子們直接拒絕了。拒絕不是她們不需要,而是三個孩子早就搬出去住一起了,方便他們互相照顧,只是沒有給家裏說而已。這點,又讓白老爺子很欣慰。這些孩子們終于長大了。
第四年白子軒和方溪正式大學畢業,而此時,莫小磨已經博士學位拿到了,在計算機領域小有名氣。方溪的投資也做的有聲有色,四年了,但是白子軒卻不想回國,畢業後,白子軒知道自己未來是要接手白家的家業,早在即将畢業的前一年就報考了英國有名的商學院,可是白子軒的專業實在不對口,所以白子軒大四那年修完學業開始自己學習工商管理與物流管理。第五年方溪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投公司,白子軒第五年的時候考上了商學院,這個時候的莫小磨已經是名聲鵲起。但是,三個孩子依舊很低調,學習着英國古老的傳統,低調做事,低調做人。
第五年進商學院,白子軒紮實學了兩年的管理,把五年的學業縮短成兩年結束,方溪的的風投公司也用了兩年的時間,即将上市。第七年,七年的時光在國外,三個孩子從未回國看看,七年了,不知道爺爺,爸爸媽媽怎麽樣。三個人一商量,國外的事物多重要都不及回家這件事。第七年,三個不再是小盆友的孩子回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