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五十七 (二更
第57章 五十七 (二更
雖然有了上次葉省的經驗, 可海雲市依然沒有提前公布要下雨的消息,只是讓民衆明天不要種東西。
上次葉省下雨就有不少人猜測,這次同樣幹旱的海雲市突然做出這樣的反應, 網上相信國家已經掌握人工降雨技術的人越來越多。
到第二天讨論的聲音越來越多,只要參與讨論的人都在等海雲市會不會下雨。
到上午九點五十幾, 已經有人在掐着表等, 她們猜的是海雲市也是十點鐘下雨。
十點一到, 不少正在看直播海雲市下雨的網友都聽到了“砰“的一聲,随後過了幾秒鐘, 直播的背景音就變成淅淅瀝瀝的雨聲。
“果然就是國家在人工降雨!”
“你們可能不明白這意味着什麽, 我一直學的都是人類并不能改變天氣, 甚至過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但是國家竟然能夠掌控降雨!”
“以前不是也有人工降雨嗎?有這麽誇張嗎?”
“以前的是人工增雨, 和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技術, 你們去網上查一查就知道了。”
因為直播間裏很多人都在說人工降雨和人工增雨,所以有不少人真的去網上查了。
這一查把她們也吓一跳, 雖然之前在網上一直和別人讨論人工降雨,但也只以為是國家在這項技術上有進步,沒想到都不止是進步了。
這是直接突破了現在人類技術的最頂端。
之前網上有過一個問題“人類什麽時候能改變天氣”。
在以前底下的回答基本都是十年,或二十年, 說的悲觀一點的就是在這個世紀結束才有可能。
但是今天出了一條新的回答。
Advertisement
【我以前的答案是人類要至少二十年才能坐到輕微改變天氣, 就像人工增雨其實人類還是無法完全掌控,當時的我認為二十年後人可以掌控要增加多少。現在我的答案變了, 人類現在就可以改變天氣。所以很多人還在擔心世界末日國家保護不了你?現在完全不用擔心。】
因為海雲市的降雨, 原來不相信已經有人工降雨技術的國內外專家都開始和研究院聯系, 有些剛從研究船上下來的也看到消息想要進入研究院,技術人才哪會嫌多, 國家當然是全部收下。
陳麗華看着外面的雨內心有點複雜,昨天她才在說國家不能掌控降雨,沒想到今天又是十點鐘下雨。
她戳戳楊大山語氣激動道:“國家現在能掌控降雨,那以後不是再也不怕幹旱了,想下雨就下雨。”
楊大山直接把手機放到陳麗華面前,上面是網友分析的這項技術有沒有可能頻繁使用。
網友分析這項技術這麽複雜,應該還是在發展初期,材料之類的應該都很貴,所以每次降雨都要耗費大量資金,而且大量使用還有可能破壞生态平衡,國家應該只會在比較緊急的情況下使用。
陳麗華嘆口氣,她也知道這個理,能下一次雨就足夠了。
這一場雨外面的地都濕潤不少,長期不下雨的地區空氣中塵埃和顆粒物有很多,很容易導致空氣污染。
近些天海雲市的空氣質量都下降不少,這一場雨之後空氣質量好像都好了不少。
陳麗華站在門外呼吸新鮮空氣,又順口問了一句:“農業部有說要種什麽了嗎?”
楊大山看了眼群裏的通知,在剛下雨的時候負責人就說還是種玉米,玉米種子去鄉鎮府那裏拿。
“還是種玉米。”
最近畜禽增多,贈送母雞的政策經過不斷的調整已經是每戶都能養得起幾只雞,所以需要的飼料也會略微增加。
陳麗華無奈道:“也不知道這種情況什麽時候才能緩解。”
不下雨的時候愁下雨,下了雨又愁什麽時候才能自然降雨。
就當前國內情況,她還要愁經濟什麽時候好轉,估計哪天國家不要求種玉米就是好了。
在海雲市開始種第二批玉米的時候其他地區的土豆也基本成熟,國家在考慮之後決定根據地區條件分別種植土豆和玉米。
土豆是人民的糧食保障,越多越好,玉米又是畜禽的食物保障,也不能缺。
……
全國各地第二批農作物都開始種植,李部長也終于能松一口氣。
“六個月前誰能想到現在這個場景。”他的眼神裏帶着欣慰。
許槐桑也感嘆:“國家準備的真的很充分。”
光看現在龍國的樣子,誰能想到其實六個月之後就是末世。
國家做這麽多的想法是就算要世界末日,也要保證在末日來臨之前民衆的正常生活,正因為知道未來的樣子,所以現在才要更加努力去改變。
不過國家還覺得準備的不夠充分,因為在五月份之前研究的一直都是怎麽預防各個省市的災害,五月份之後度過前期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國家有了更多的思考時間。
從一開始專注陸地,現在也有精力去考慮江河湖海。
“最近海上好像有點不平靜。”李部長忽然道。
龍國的軍艦和研究船常年都在海上,軍艦主要執行巡邏任務,而研究船則是用于海洋生物學、氣象學等方面的研究。
系統商城賣的預警裝置裏有能預測海浪和風暴的裝置,現在基本每艘會出海的船上都有一個海浪預警裝置。
根據使用過的軍艦反饋,預警裝置能提前十五分鐘就預警哪個會出現海浪,朝哪個方向行駛能規避過去,這個預警可以幫助船只完美避開危險。
但是有一艘研究船由于一直飄在海上沒回來,所以沒有安裝過預警裝置。
前些天國家突然發現聯系不上,本來想找正在海面上執行任務的其他船只聯系,可那艘研究船依舊沒有應答,海警也沒有收到緊急求救信號。
國家擔心是研究船出現了意外,但之前在船上安裝的定位又顯示船還在海面上正常行駛。
國家準備去救援的時候,沿海地區也有人報警稱自己家人出海一天了都沒回去。
研究船上的人都是國內好幾個領域極其優秀的專家,漁船上是國家的公民,他們都是國家必須保護的人,所以國家要盡全力去營救兩艘船上的人
現在會出海的漁船都會從海警那裏領一個預警裝置,等捕魚會來之後再歸還。
因此除非是漁船本身破損,或出現別的意外,否則遇到海浪肯定能憑借預警躲過去。
可是海面太大了,研究船有定位都無法很快找到,更何況沒有定位的漁船。
幸好國家很快記起許槐桑說過系統更新之後有一個功能就是查看每一個預警裝置所在位置,這樣能方便回收,開啓需要5000積分。
許槐桑趕緊把預警裝置定位功能開啓,由于國家在太多地方安置了預警裝置上面定位很多。
尤其是海浪預警裝置,定位一直在動的就有十幾個。
“這樣根本判斷不出來。”許槐桑搖搖頭。
這次估計要她去一趟海邊了。
李部長沉默,許槐桑倒是覺得還好,也把所有東西收拾好。
果然沒過多久國家的人就過來接她。
……
到達港口通訊基站已經是晚上七點鐘。
許槐桑坐在通訊基站裏,旁邊都是負責聯系和定位的海警,還有一些等會兒去救援的海警站在後面,裝備、藥品和食品都已經準備好。
為了營救研究船和漁船上的人,其他預警裝置的定位就不能影響判斷,所以很多已經出海的船只被召回,還未出海的也都收到了海警的消息。
【龍國海警:由于今天的氣象條件不佳,海上風力較大,水域內暴雨、雷電等惡劣天氣将持續一段時間。受此影響,龍國海警遺憾的通知各位公民,為了确保大家的人身安全和財産安全,海警将暫時禁止所有船只出海作業。】
編輯這條消息的是等會兒要參與救援的海警,叫趙亮。
通訊基站就在港口,從這裏能看到很多被攔下來的出海船只,還有很多船只都被攔下。
有些老漁民經驗豐富,一看這個天氣就不像消息裏說的不能出海,于是還悄悄問了正站在港口的海警。
“海警同志,怎麽突然要限制出海?”
這完全不正常,已經出海的都要返回,正準備出海的現在也全都在原地。
消息都沒有發真實原因,海警就更不會說,只能随便敷衍過去。
大概一個多小時所有預警裝置全部回收,現在定位裏只要找還在動的定位就行。
光看定位趙亮就覺得不樂觀,那艘漁船可能是迷航了,一直在一個地方繞。
而研究船國家雖然能夠定位,但由于海上有時候信號不好,尤其是現在研究船距離地面的基站太遠,定位是偶爾才會出現。
兩個情況都不好。
許槐桑把手機放在負責海上聯系的海警面前,讓海警随時告知救援人員兩艘船所在的位置。
海上救援複雜而危險,尤其是兩艘船竟然都沒有發出過緊急求救信號,完全不知道他們的狀況。
在确定路線後兩艘救援船便開始行動,趙亮所在的救援船負責找漁船。
此刻他正和同事盯着之前規劃的路線,無線通訊裏沒有聲音,說明漁船應該還在一開始确定的位置附近。
“船上是我們龍國的民衆,我們必須拼盡全力去救他們,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安全。”指揮員不斷地加油鼓勁。
趙亮深吸一口氣認真的盯着航行路線。
根據他的經驗判斷,漁船的情況肯定不太妙,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衛星定位失靈了,中間可能還遇到過海浪導致漁船轉變方向,所以導致他們在海上迷航。
他們都不确定漁船上有多少水和食物,夠漁民撐多久,所以要盡快趕到。
按照救援船的速度,估計還要半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