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二十五 (二更)
第25章 二十五 (二更)
就算沒有臺風這棵樹也很危險, 更何況還可能有臺風,幸好樹旁邊只有進村的大門,樹倒了也不會壓倒房屋。
但崔素英一個人解決不了, 只能記錄好等回去再說。
第二個村子有家裏養了十幾只雞的,所以還要評估這些雞在臺風天有沒有能避風雨的雞圈, 如果沒有過幾天下達正式通知的時候還要讓他們空一間房出來養雞。
等崔素英檢查完村子趕回單位已經是下午三點, 她連午飯都沒吃。
“崔姐, 你去的那兩個地方怎麽樣啊?”
崔素英剛坐下,來實踐的趙秀就忍不住問。
趙秀只是來進行實踐活動, 所以單位給她安排的就是附近的地方, 沒一個小時她就檢查完, 看到崔素英這麽晚才回來她有點好奇。
“都是些小問題。”不過趙秀這麽一問她才想起來樹的問題還沒有報告上去。
于是她一邊給領導打報告一邊問道:“你工作有沒有遇到困難?”
趙秀擺擺手,她來實踐之前聽說就是當苦力的, 沒想到來到這裏之後才發現還挺輕松, 平時也沒什麽要忙的,偶爾去搞一個防詐騙活動當志願者。
她有些興奮, 這還是她第一次不是以完全的受益人的身份經歷即将到來的臺風。
以前氣象臺通報有臺風登陸的時候都是社區的人在群裏通知,到街道上檢查,她們只要囤點吃的安心待在家裏就好。
來這裏之後她才發現基層工作有多不容易,要注意的細節太多了, 所以她這幾天看誰都是一臉佩服的樣子, 尤其是對崔素英,她簡直把崇拜寫在了臉上。
“崔姐, 你為什麽一直在基層啊?”
趙秀來這裏也挺久了, 一直聽人說之前崔素英有離開基層的機會, 可是一直沒走,今天她終于能問出來。
Advertisement
崔素英自己都記不清楚為什麽一直待在基層, 大概是因為基層最貼近群衆吧,雖然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少。
她道:“這裏離家近。”
趙秀也聽出這是敷衍,不過她也沒有繼續問下去,而是把事情扯回災前準備上。
“我剛才檢查的就是附近的街道,有棟樓樓頂上的雨棚好像要掉下來,張主任說警方已經過去處理。”
蘭河嶺有很多老房子,每棟房子之間間隔也很小,基本只能通過一個人,這裏很潮濕,還多雨,所以以前建房子很多人都會在窗戶上面做一個雨棚,遇到臺風天最危險的就是這個。
雨棚大多都是用鐵皮,以前的雨棚到現在十幾年過去都變得破破爛爛,固定不佳的随時有掉下來的風險。
蘭河嶺之前就處理過一些危險雨棚,據說之後靠近街道的地方會強制拆除安裝時間過長的雨棚。
“這些老房子要檢查的不止是雨棚,這是最容易看出來的,你還要看電線。”
崔素英提醒道,往年蘭河嶺出過臺風天電線起火的例子。
蘭河嶺的老房子電線雜亂,基本都交織在一起,遇到臺風天很容易出現斷電和電線起火的問題。
她在基層第一年就沒注意到,還是基層的“老人”告訴她的。
趙秀趕忙點頭道:“那行崔姐,我再去檢查一遍。”
電線問題她還真沒注意,就知道好多電線有點擋路。
基層工作的難點就在于事情又多又雜,還要注意細節。
崔素英看着跑走的趙秀無奈的搖搖頭,她還有話沒說完呢,看來只能發消息了。
崔秀英:還有記得檢查樓道有沒有堆放雜物,提醒電瓶車不能停在樓道裏,否則發生火災臺風天消防員還要冒雨救火。
小趙:【OK.jpg】
這三天蘭河嶺的各區縣幾乎天天都在悄悄檢查有沒有安全隐患,在第四天龍國氣象臺終于發布确定的報告,而蘭河嶺政府也下達了正式文件。
#蘭河嶺可能受強降雨和強臺風雙重威脅#
#臺風“蝴蝶”将登陸蘭河嶺#
【龍國氣象臺:#臺風紅色預警#檢測到強臺風“蝴蝶”南側正在形成一個新的低氣壓,這可能成為今年藍星第10號臺風“梅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數據顯示,預計“蝴蝶”将于2月28日登陸蘭河嶺,臺風“蝴蝶”最大風力17級,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将逐漸減弱,将于2月28日中午至3月1日夜間登陸蘭河嶺,可能是強臺風或超強臺風。】①
“我怎麽沒看懂意思?難不成是說蝴蝶會影響蘭河嶺,還沒生成的梅花也會?”
“今年才開年就這麽多事……”
“我真的感覺要世界末日了,你們看看外網,天天都有國家遭遇天災。”
“龍國不也是,感覺上次陽州沙塵暴還沒多久,這次又是蘭河嶺臺風。”
“只有我注意到國家臺風監測設備可能又升級了,國家肯定是百分百确定會有臺風才會告訴我們。”
在網上還在讨論的時候蘭河嶺基層工作人員已經行動起來,不确定登陸時的風級她們就先當作最壞的情況看。
蘭河嶺已經開始下雨,雨很大給基層工作增添了不少困難,到下班時間所有人渾身都是濕漉漉的。
崔素英雖然穿着雨衣,但裏面的衣服早已濕透,連鞋子都是濕的。
雨太大導致街道上的車子都少了很多。
完成工作她也要開始考慮囤貨,一般臺風天都持續時間都不長,但往年蘭河嶺經受過最長的臺風天氣有七天,因此她打算按照七天的量來囤。
走進超市,剛進門有一堆濕漉漉的腳印,工作人員不停的拖地防止後來的顧客摔倒。
上午國家發通知的時候超市基本就賣光了,補過貨還是不夠,現在架子上水果和蔬菜都比較少。
她也不挑每樣菜都拿了一點,尤其是容易保存的白菜和土豆。
崔素英家裏只有她一個人,上次買米還是在一周前,剩下的足夠吃,所以米和油她都沒有買,倒是又拿了幾袋面粉和挂面。
葷的她買了20個雞蛋和10斤豬肉,礦泉水也買了一箱。
她家在有點年頭的樓裏,風稍微大的可能會停電,所以她又順手買了一包蠟燭。
在蘭河嶺的人民焦急囤貨的時候,國家氣象臺還在讨論臺風的事情。
……
“胡鬧!這個臺風都還沒有形成你怎麽就說出來了,這不是引起民衆恐慌嗎?”
魏教授說的是氣象臺發布的臺風“梅花”。
他指着臺風監測地圖,說一句就要嘆一口氣。
被說的廖鑫也很委屈,關于“梅花”的事不是他想說的,而是國家讓他說。
“你好久沒來氣象臺都成老古董了,國家拿來了新的監測儀器,提前十天就能監測出來臺風的動向。”旁邊的老教授緩緩道。
這次的蝴蝶和梅花都是新儀器監測到的,國家讓他們用之前和老設備對比一下,如果老設備也顯示同樣的數據那以後就可以換上新儀器。
雖然不知道國家為什麽讓他們就算用新設備也要随時關注老設備的數據,但他們依言做就好,國家有自己的考量。
本來昨天檢測出“蝴蝶”的時候就該發通知,可是國家說再等一天的數據。
今天早上他們反複确認新老設備顯示相同,只是老設備多了一個即将形成的臺風梅花預警國家才同意發氣象信息。
魏教授滿臉疑惑,新設備?還是能提前十天知道臺風路徑的設備。
廖鑫順勢把新儀器遞給魏教授。
新的預警儀器只有平板大小,上面詳細的顯示了各個臺風的動向。
“這麽多國家會有臺風登陸?”剛拿到手魏教授就注意到在幾個大洋上顯示灰色的臺風。
今年第二個月還沒過去就已經形成9個臺風,儀器上顯示即将形成的也有五六個。
據說國家還向可能受到臺風侵襲的國家透露了消息,那幾個國家有一半表示感謝也在提前準備,另一半原本就不太對付的國家反正明面上沒做任何準備。
老教授道:“豈止是臺風多,你看看現在其他國家什麽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還有幾座雪山出現了雪崩現象。”
就過去不到兩個月,幾乎全藍星的人都确定了這是多災多難的一年。
魏教授也沉默,國外的信息他也知道,好多小國家都承受不住打擊,以後還能不能存在都不确定。
他也猜到國家提前告知可能會登陸的臺風只是想讓市民做好充足的準備,他也只能搖搖頭。
在臺風“蝴蝶”即将登陸的這段時間裏,氣象臺監測臺風的人幾乎是一刻不離,全都守在辦公室裏。
臺風慢慢接近,辦公室的氛圍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到臺風登陸前兩天辦公室已經完全沒有人說話。
“蘭河嶺不會要像幾年前那樣連續下一個月的雨吧。”
廖鑫一句話打破安靜的氣氛,這段時間他天天盯着衛星氣象監測設備,這是他看幾天得出的結論。
實在是現在蘭河嶺的氣象顯示和幾年前太像了。
魏教授道:“不會,不過臺風梅花應該和蝴蝶前後腳登陸蘭河嶺。”
蘭河嶺上方的積雨雲雖然厚,但是根據他的經驗判斷臺風過後一兩天雨就會停,不太可能下一個月。
“發通知吧,讓蘭河嶺的人民再多準備一點吃的。”
他怕很多人看臺風蝴蝶只有兩天就真的只準備兩天的食物。
【龍國氣象局:預計臺風“蝴蝶”持續2天,臺風“梅花”持續12小時,請各位市民做好充足準備,臺風天氣減少出行。】
“果然梅花也要登陸。”
“這些臺風名字這麽好聽,結果煩人得很。”
“梅花也登陸那要再去囤點東西。”
“什麽時候才能結束啊……今年年也過不好,随時都在擔心發生意外。”
這條評論也是很多人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