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射殺敵酋
第19章 射殺敵酋
打仗講究虛虛實實,其他各旗都沒有打什麽火把,大家借着天上星星,借着遠處火光前行,但楊軒帶着殺手總旗走在前面,人手一根火把,将周圍照得如同白晝似的。
在殺手總旗後面,則是排列整齊的6個小旗的火槍手,大家沒有打什麽火把,大家火繩已經點燃,鉛子火藥彈丸已經裝上,大家排成六排,一個個緊跟在殺手總旗後面。
同樣的模式,對逃跑的進行收編,對不服從號令的當場斬殺。
大家最先提心吊膽的,但楊軒頗為霸道,居然當場斬殺一個落跑的百總之後,大家看到血淋淋的人頭,一個個啞口無言。
逃兵不斷被整編,或者比強逼着轉身再戰,稍稍不從的都被當作土暴子奸細砍翻在地。
如此不到兩百步的距離,前前後後共收編了十餘支人馬,到現在殺手陣容已經擴大到6個總旗,而火槍小旗也擴大了三個之多。
楊軒逆勢而為,即然而然引起土暴子注意,這不,看到忠義軍殺到,過天星梁思率領兩百多人殺到,希冀沖垮陣形,以大敗官軍。
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曾要求,在敵人進入一百二十步左右的時候,需吹哱啰聲,以進行提醒。
在敵人進入一百步的時候,需吹帳掌天鵝聲,第一排放铳,然後每吹一次,後面的放一次铳,以此類推而已。
看到前面出現火把密密麻麻的,喊殺聲由遠及近殺來,在一百二十步左右,好手吹起哱啰聲,後面百铳手沖到前面,迅速排成六排,一個個端起鳥铳瞄準前面。
火繩槍與燧發槍作戰方式稍稍不同,火繩槍由于需要點燃明火,不能像燧發槍那樣大家擠在一起集中發射,火繩槍手常常散開,然後對準遠處放铳。
由于大家沒有統一訓練,不可能像楊軒要求的那樣,特別是剛剛編入的那三個小旗,在七十步依次開火,看到對方沖近後,很多人緊張的放铳。
雖然鳥铳手遠射考核标準是100步(120米),但戰場上幹擾因素太多,能夠達到五十步就非常不錯了。
過去看火槍手作戰,常常看到最精銳一方不斷被遠方流彈射中,大家一個個視死如歸,勇往直前,然後才在最佳射程外放铳,壓制對方,射殺對方。
過去不知道,現在才恍然大悟,緊張亂打槍除了暴露目标,浪費彈藥,更重要的是浪費最佳射程射殺對方的可能性。
不論是火繩槍,還是燧發槍,多是單發射擊,裝填困難,射殺機會也非常有限。
不過總算謝天謝地,放在最前面親自訓練的三個小旗沒有亂放铳,大家默默的半蹲着,站着,不顧飛來的鉛子,緊張的瞄準遠處。
楊軒緊張的計算着,這次是六段擊,完全可以保證連續射擊,既然如此,楊軒将開火距離放在五十步(一般弓箭手有效射擊距離)
自從永樂年間,明軍大将沐英采用疊陣法之後,疊陣作戰是明軍最喜歡采用的戰術,也就是一個人在前面放铳,後面2人(有的更是4人)在後面裝填彈藥。
在那之後,受日本影響,也采用三段擊,就是我們過去在電影院看到的那種戰術,也就是站成三排,一排排輪流對準前方放铳。
除此之外,最原始的就是西班牙采用的六段擊,在火槍初期,為了彌補火藥裝填十分緩慢這一弱點,西班牙人采用這種
而這次由于是黑夜,由于道路十分狹窄,而這個時代火繩槍因為有明火将士們彼此之間需要隔開一定距離,為了保證連續射擊,楊軒無意之中采用這一最原始的戰術。
看到土暴子沖到五十步(近六十米),有的更是向天空放箭了,楊軒大手一揮,號手吹起掌天鵝聲,前面第一個小旗站出來開火,然後依次第二小旗、三小旗…。
火光閃爍,濃煙不斷冒起,槍聲陣陣,即便是近百支鳥铳,六排輪射,但每輪間隙還是非常長的,放铳之後,大家要清理槍膛,要裝填火藥、裝填鉛子、裝填引火藥,瞄準射擊。
這個時代火器還處于火繩槍時代,即便是最熟練的第1小旗,發射一輪所需要的時間,也可以連射六箭。
但六段擊依靠人數優勢彌補了這一缺點,特別是在最初一輪,槍聲一輪接一輪,沒有多少間隙,還沒有等前面的青煙消散,後面的已跟着放铳了。
但距離太近(開火距離不過六十步),鳥铳有效射擊距離又在百餘步,面對沖殺過來的百餘土暴子連續不斷放铳,前面的土暴子根本不适應,按照過去經驗,這鳥铳裝填十分緩慢,放一铳所需時間足足可以射出六箭。
再說了最前面相距不過五十餘步,完全可以用弓箭還擊,一些人拼命的盲目的向天空射箭,而少數穿着棉甲的所謂精兵,頂着棉被的兵丁則從後面不斷躍起,準備沖殺。
但這是六段擊,六排輪流射擊,每輪射擊間歇非常短,剛剛沒有沖出幾步,前面的鳥铳聲再次響起,身邊的同伴不斷倒下。
鳥铳聲陣陣,讓人耳膜發痛,面對如此密集的連番射擊,前面沖擊的兵丁發蒙了,大小戰事數十起,大家何曾見識過如此打法?
而稍稍一遲緩,鳥铳聲再次響起,沖過來的兵丁也立馬被達成篩子。
當然,也有人拼命往前面沖鋒的,但在二三十步開外有弓箭手、弩手解決,在明朝末期這一冷熱兵器交叉使用的年代,軍中不但有大量鳥铳手,更有大量弓箭手、弩手。
俗話說百步穿楊,也就是頂級弓箭手能夠射中百步的目标,當然像這種頂級弓箭手非常少,戚繼光在《練兵紀實》評價弓箭手标準是八十步。
現在遠程有有鳥铳手,中程當然只有交給弓箭手,少數漏網之魚沖近正準備厮殺,但箭矢從天而降,很多也成為靶子。
如此土暴子根本沖不近,一些稍稍勇武的則成為活靶子被打成篩子。
看到土暴子顯然不适應自己這種瘋狂戰法(六段擊),前面的火把擁擠在一起,根本不敢前行,楊軒大手一揮,帶領大家端着鳥铳邊前進邊射擊。
看到官軍殺來,前面火把更加混亂,有的火把往前面沖鋒,有的則往後面挪動。
大家不斷裝填彈藥,對着沖過來的火把射擊,看到自己最兇悍的兄弟一個個被射殺,過天星梁思心如刀絞,正準備撤退的時候,突然後面喊殺聲大起。
原來趁着剛才正面交戰那一幕,前局百總陳應宗率領所部繞道到側後,現在突然發動攻擊,土暴子驚慌失措,紛紛向後退卻。
冷兵器時代作戰主要依靠勇氣,将領背後都背上小旗,将領都穿着最好的衣甲,除了用作防衛之外,就是在戰場好辨認一點。
過天星梁思就穿着閃閃發光的銀盔銀甲的,特別繞眼,在進攻的時候當然可以鼓舞士氣,在逃跑的時候則是靶子。
騎在戰馬上,身上的銀盔銀甲特別耀眼,在火光中閃閃發光,遠處清晰可見。
混戰看到對方将領居然如此顯然,當即倒吸一口氣,端起鳥铳對準六十步開外目标就射,火光閃起,濃煙滾滾,梁思中彈落馬,栽倒馬下。
而看到過天星梁思被射殺,土暴子更是慌亂,大家紛紛奪路而逃,向縱深逃走。
楊軒率部全線壓上,不斷逼近正圍攻官軍營盤的土暴子。
姚黃争天王袁韬拼命想糾集兵馬反撲,派出去兩支阻擋兵馬還沒有交戰都被楊軒這六段擊輪番射擊戰術打蒙,再加上過天星梁思被活活打死的消息早已經傳開,大家驚慌失措的,根本不敢再戰。
而那些被土暴子襲擾的官軍看到這樣一支生力軍殺到,士氣大震,從後面殺出,殺敗土暴子,然後彙合在一起,再解救其他官軍。
如此戰場形勢慢慢被逆轉,到最後官軍反敗為勝,殺散襲營土暴子,重新奪回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