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鄭宇真能養花?
七月份的時候, 文琪曾經跟鄭宇一起上過山,她那次除了檢查金銀花樹是否健康外,還順手給它們修剪了一下。但只不過是隔了一個多月,這些金銀花樹的無用雜枝又變多了。
鄭宇沒法從那些植株上準确判斷出有用的枝條, 文琪把他趕出“種苗培育小隊”後, 不由得開始為他的未來擔心。這樣一個對種植一竅不通的家夥,真的能成功養好金銀花樹嗎?
乘着鄭宇被打發去帶軒軒玩的時候, 文琪咳嗽一聲, 把院子裏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去。
“你們跟鄭宇認識很久了吧?他一直都這麽不擅長處理植物嗎?”按理說,士兵應該會被訓練野外生存, 應該對一些常見植物的特性很了解、也應該能從植物的某些特征上面判斷出植物本身和附近相應環境才對。
魯禍頭跟身邊的弟兄們互相看看, 都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
“除了趙牧隊長比我們早幾年去軍隊之外,我們幾個是同批進去的, 當時都被分配到趙隊長負責的小隊裏面。”阿楊武力值和年齡都最小,在大家都不想說鄭宇“壞話”時,他這個小弟就被推出來了, “我們大多都是普通人家,多多少少對大部分作物都有點了解。”
但鄭宇不一樣。士兵進隊之後會有一次集體考核,因為鄭宇無論是注意力、耐力、爆發力都極強,而且他從小就學着打獵,常常混跡于山林中,十分擅長隐蔽和追蹤,當時獲得了絕對的第一名。
每個隊伍都會挑選出三到十個優等兵,将他們分批派去各個兵種适應學習, 一方面是為了找出他們的擅長技能,另一方面是要從中找出将領式的人才。
鄭宇直到被分去後勤隊之前,在各類兵種裏面都表現得相當優異。按照甲乙丙丁來評級,他從未獲得甲之外的等級。如果他在最後的後勤隊也獲得甲級的話,那麽他将直接被升為小隊長,在以後的軍旅生活中獲得急速的提升。
可惜,鄭宇在後勤隊差點搞出了人命,獲得了這個兵種史無前例的丁級評價。
他把相克的食物放一起煮,要不是那味道實在難吃,沒人能咽下去的話,就那一大鍋混炖菜,就能讓幾百個士兵上吐下瀉好幾天。夥食兵不敢再讓他煮飯菜,便派他去沿途的山林中就地獲取能用的食材。
鄭宇帶回了一堆上好的獵物,這讓夥食兵十分滿意,但是因為士兵不能光吃肉,鄭宇又被要求去弄點野果、野菜回來。鄭宇從來只認識幾種常見的青菜和野菜,但當時那一片剛好都沒有他認識的,他想着見過人家挖蘑菇吃,便辛辛苦苦挖了一大籮筐野蘑菇。
看到那筐蘑菇,夥食兵差點沒忍住要拿菜刀去剁了鄭宇的手。整整一籮筐,裏面居然一大半都是毒蘑菇。這次之後,鄭宇就被勤務兵打回了趙牧的那個小隊,并且甩出了第一次丁級評價。
可憐鄭宇還覺得委屈着呢。當時他還小,因為他一直不太擅長認植物,他爹幹脆就不讓他吃蘑菇這些容易出現有毒品種的東西,也教他上山盡量不要被奇怪的植物碰到、割傷……
所以他直到十幾歲,都還只認識水稻、青菜、橘子、棗子等等村裏、山上常見的可食用植物。他之所以每次去打獵,身上都保持的較為整潔,也是因為他避免了跟不認識的植物接觸,幾乎做得到來去無痕跡。
Advertisement
文琪想教會鄭宇判斷植物分枝的年份,那真是趕鴨子上架瞎折騰了。
“唉,就這樣他還想包山養花,心裏就沒點數嗎?”文琪無奈地嘀咕了一句,但是她想到鄭宇那傻兮兮的性格,也能猜到他根本就沒有細想種東西會有多難。
畢竟野生的金銀花漫山遍野都是,他一定覺得養這玩意很簡單吧。
鄭宇的這些弟兄中,倒是有兩個姓袁的很擅長做這類事。聽他們說,他們兩個以前是同村的,在村子被山洪毀掉之前,他們村很多人家都在種植山楂和橘子,以供給陳皮和山楂幹為生,所以他們對剪枝很熟悉,甚至還會芽接這種嫁接方法。
原來這裏已經有斷枝生根、嫁接等技術了,這還是文琪第一次認識到這裏的先進程度。
現代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先進,肯定會優先評測它的科學水平,尤其是軍事方面。但若在一個古代背景,人們肯定會下意識從國家的農業水平來判斷它是否先進。
文琪忍不住向他們打聽了一下這裏的情況,再次聽到了蘇家這個名號。
蘇家一直在安都紮根,家族裏既出過受寵的皇貴妃,又出過強大的鎮國将軍,但人們一提起蘇家,第一個想到的卻是它的大地主家族這個定位。
在平王朝,地主與文琪理解的有些不同,只有獲得皇朝禦封的土地的人家,才能自稱為地主。他們一般是在種植的技術上有很大的成果,能使王朝每年的糧食收獲增加許多,讓人們免于饑餓,朝廷才會商讨能否為他們賜下土地。
地主家一旦獲得土地,這些土地便能世代相傳,永遠是他們家族的固定資産。唯一受限制的是,他們的土地只能用于種植,若是開發成坊市、宅基地等,那就是欺君之罪,家主會被砍頭的。
“雖然王朝有很多地主家族,但說到底還是蘇家的貢獻最大。”袁大目光中充滿了向往與尊敬,“要不是他們幾百年都專注地研究最好的種植方式、并且為平民提供良種,我們平王朝的國力不可能這麽快就跟艾馬拉帝國旗鼓相當了。”
袁二也很認可袁大的這種說法,蘇家在安都不一定有帝師趙家、知府李家高調,但它确确實實是安都最古老的貴族,也是最受每朝皇帝恩寵的家族。
一個種地的大家族,既不會對朝廷産生威脅,還能幫着解決民生大計,哪個皇帝會不喜歡他們?
“真好啊,我有機會去安都的話,一定要去見識見識蘇家的厲害。”文琪在心裏這麽想着,卻不知道她很快就會跟蘇家有一次交集了。
就在今天,胡村長去找了武泰鎮的知府,拜托他以官方名義給蘇家遞上一封介紹信,信裏說的便是文琪在稻田養魚的事情。
村長還沒見到稻谷的收成,但文琪家稻田裏稻子的漲勢并不比任何人家的差,看起來稻田養魚不會影響稻谷本身的收成。他若是再等兩個月,那封信裏的措辭一定會更激動一點,因為稻田養魚,除了額外産出魚,還會使水稻的畝産量獲得一定的提升。
村裏還有另一樣新東西沒有被村長重視,等到蘇家派人過來考察,那東西或許會是一個大驚喜。
文琪把蘇家這個名號記在心裏,然後就看到鄭宇滿頭大汗地抱着軒軒回來了。
小孩子學會走路後就會很難帶,他們總想着自己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但他們自己還走不穩,也不怎麽會看路,每次小孩子要出去玩的時候,跟着他們的大人是最累了。
鄭宇這是第一次一個人帶軒軒玩,最近軒軒喜歡脫離學步車走路,鄭宇以為只要輕輕扶着他就行了,沒想到軒軒動不動就被不平整的地面絆倒,或者是自己左腳絆右腳,他不得不一直彎腰揪着軒軒的衣領,或者雙手扶着他的咯吱窩。
一直彎着腰的滋味,只有體驗過的人才會懂。
沒過兩小時,鄭宇就以軒軒該吃東西的理由帶他回來了。他把軒軒往文琪身邊一送,自己跟脫離苦海似的,一屁股坐在地面上,對文琪說:“我來幫你幹活吧,你給軒軒做飯吃去。”
文琪翻了個白眼,“得了吧,你在這坐着玩會就行,別瞎動這裏的任何東西。我看你根本就不适合種地,等我培育出大量種苗,明年開春後把它們種活之後,你還是找別人來接手這件事吧。就算是燒瓷也比種地适合你。”
文琪也是跟鄭宇熟絡,并且知道他不會在意別人說話直,這才說的這麽直白的。她的确覺得鄭宇真不适合做這些事,連判斷植物新枝老枝都學不會,他以後要怎麽去修剪金銀花樹?又怎麽自己判斷出當年的大致産量?總不能讓她一直幫忙吧。
鄭宇苦着臉看向文琪,确定她不是在跟他開玩笑之後,頓時整個人都喪了。他覺得文琪那麽喜歡種地,自己要是沒辦法也在這方面做好的話,豈不是就沒有跟文琪繼續來往的理由了?
至于燒瓷那件事,他就是想弄些好看又精致的小物件送給文琪,好讨她的歡心,不然他自己也不會去動那個燒窯的。
既然文琪說他燒瓷都比種地好,他是不是要嘗試一下?鄭宇腦海中迅速調動着相關的記憶,開始思考燒瓷賺錢的可行性。
瓷器在平王朝并不少見,其價格取決于其稀有度。鄭宇之前燒出來的是白玉瓷,那是齊家的特産,他這個外人要是敢弄這個去賣錢,齊家人知道後一定不會放任他的。畢竟平王朝有過規定,家族對自家研究出來的技術有獨占的權利。
“要不我試試燒我爹意外弄出來的那個釉料?雖然出來的效果挺醜的,但醜的很有規律和特色,說不定就會有奇怪的人很喜歡呢?”鄭宇覺得他該有點作為了,不然文琪變得越來越厲害,那他還有什麽臉去臆想跟她在一起?
作者有話要說:已補完本章,發現之前沒能在12點之前更新,晚了5秒,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