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糖店老板來了
這次的荒山改造工程,在七月份就宣告了大成功。
文琪跟鄭宇被村長引薦給知府,跟知府他們混了個臉熟。那天的宴席在午時中便開始了,不過因為勞動力們能吃,即使飯點提前的太多,但最後桌子上還是沒剩下什麽菜。
包子是管夠的,最後還有五十多個包子剩着,文琪讓寶嬸、胡嬸還有鄭宇三家都分了點帶回去。魚湯剩下的殘渣只能倒掉,其他的剩下的也不多,用清水煮煮去掉味道,能給大灰小灰當菜吃。
沒了荒山的事,鄭宇突然閑了下來。他把之前帶回來的兔崽子養活了一部分,剛好趁着有閑工夫,給它們在院子裏砌一個窩,免得它們長大了打洞跑掉。
在鄭宇給兔子搭窩的時候,文琪去找了謝老四,拜托他給軒軒做一個學步車——為了盡量讓工藝簡單,文琪只是讓做最簡單的那種,就像把一個小椅子的中間掏出一個洞,在上面縫上柔軟的布匹,代替原來硬質的木板,好讓小孩子的腿不會被磨傷。這個一點難度也沒有,謝老四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是需要手工磨出四個小輪子出來。
過了幾天,鄭宇突然興沖沖地跑到文琪家來,說他給兔子搭了窩,讓她帶軒軒去玩兔子。
文琪嘴角一抽,莫名把鄭宇腦補成一個長得長耳朵的大兔子,一邊蹦蹦跳跳,一邊笑着招呼客人:快來啊,我家有好多兔寶寶,你們快來跟我寶寶玩啊……
“好辣眼睛!”文琪這次被自己的腦補雷到了。不過她暫時沒什麽要忙的,覺得去看看也不耽誤事兒,就抱着軒軒往鄭宇家走。
大概老天不想讓她閑着,文琪出了院子門,剛走不到幾十步,後邊突然有人喊住了他們。
“姑娘,等等!”
文琪回身望去,隐約看到好像是那個糖店老板。她之所以隔了老遠還能認出來,是因為這個老板特別喜歡暗紅色布料,還總在頭上帶着同色的方帽。
糖店老板的姓也很好記,他是賣糖的,同時也姓糖。這次他來找文琪,估計是想好要不要買切糖方子了。
“呼呼”,唐老板小跑到文琪跟前,抹了一把汗,喘了好長時間的氣,才能完整說出一段話來。“姑娘,關于上次你說賣切糖方子的事情,我去找了願意跟我一起制作切糖的人。只是我有個提議,不知道你願意考慮一下不?”
他還有提議?文琪眨巴一下眼睛,心裏略無語。這買個方子多大點事啊,怎麽找了合夥人還拿不出幾百兩銀子呢!難不成鎮上人其實也很窮,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
唐老板可不知道文琪在想什麽,他又擦了一把汗,接着說:“我們先給你五百兩銀子,算是保密費,只希望你不把這個方子透露給別人。”
Advertisement
文琪掏掏耳朵,差點以為自己聽錯了。這保密費都能直接給五百兩了,那還要再猶豫什麽?
“寧安城的方老板跟我家合作,一起先在武泰鎮開個作坊,打算做出一批切糖來,試試看好不好賣。”唐老板接着說,“因為不知道你做切糖的工藝,所以我們暫時也沒法确定價格,不敢一開始就生産很多。”
他們是生意人,有時候想求穩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現在不是什麽好時機啊,文琪擡頭望望天,無奈地說:“唐老板你自己是做糖生意的,應該知道無論是什麽糖,在天熱的時候,都容易化掉沾手。我這切糖的做飯有些特殊,但仍然改不掉天熱會化的這個特性。”
在現代的時候,切糖平時的銷量很一般,只有過年前後那段時間賣的很多。一是很多人習慣過年買這種糖,二是切糖在冬天好存放。
不過這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只要熬糖的時候,往裏面加适量面粉就可以了。但是文琪不怎麽想談生意,她覺得這唐老板魄力不夠,可能沒辦法接下她的大單子。
從做出切糖之後,她還能聯想到很多類似的糖果、點心,要是唐老板他們連做個切糖都要小心翼翼,那她的其他方子什麽時候才能賣出去啊。
她還想攢一大筆錢,在鎮上買商鋪做投資呢。她算是認識到了,在這個世界,只靠土地是很難賺大錢的。
其實文琪太想當然了,她沒有告訴唐老板任何工藝流程,介于提純白糖的工藝的複雜性,唐老板認為制作這個切糖也很難,所以才這麽慎重。
唐老板并不想放棄,“我上次對那一小塊切糖仔細研究了,它跟我們制作的冰糖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即使在熱天會有部分軟化,也可以在表面撒上熟面粉或別的東西防止沾手。”
“我是真的很有誠意啊,在來之前我已經物色好了一個工坊,就等跟你談好這件事,就跟方老板一起把工坊買下來。我們不确定你這個方子的價值,可是,我們不會讓你吃虧的。每年從切糖中獲取的收益,方老板拿走六成,我拿走三成,剩下的一成都是你的。”
唐老板提出了分成制,這一點是文琪沒有預想到的。她用手指輕輕搭在下巴上,想了一會兒,才問:“如果我有其他的方子,做法跟切糖有大致類似的地方,你們也能同樣按照這個分成方式買下來嗎?”
“你還有別的?!”唐老板眼前一亮,“當然可以了。光是在切糖口味上做文章,我們都能作出很多種切糖,要是還能加上別的不同的糖,那這次我們說不定,”唐老板聲音頓了一會,強自壓抑着強烈的心跳,“說不定能在寧安城掀起超大的風波啊!”
有了談生意的意向,文琪就暫時沒法去看兔子了。她抱歉地看了鄭宇一眼,說下次再帶着軒軒去他家玩。
鄭宇沒覺得有什麽,他只是為文琪多了一項收入而高興着。因為唐老板是一個人來的,他與文琪兩個人單獨談生意也不合适,鄭宇就跟過去當個鎮場子的人。
做切糖的工藝沒唐老板想的那麽複雜,文琪簡單跟他說了一下流程。
唐老板根據小麥、糯米的價格,以及做切糖所需要的人工,計算着這樣東西的大概賣價。讓他意外的是,這切糖只要能大量生産,成本價會比現在的白糖還要低。
要是由文琪來計算成本的話,她得到的結果會比唐老板的更低。因為唐老板不知道玉米是什麽,所以只能用糯米做麥芽糖,可糯米的價格比小麥、稻米要貴得多,更不用跟文琪自種的那些高産量玉米比了。
除了切糖之外,文琪還說了米花糖球、米糖、饴糖、姜糖、關東糖等等。唐老板似乎都能從那些描述的話語中聞到糖的香氣,他幻想着自己做出這些東西,臉上慢慢帶出點傻氣的笑容來。
這些東西在冬天做最方便。不過夏天弄點軟化的饴糖吃也挺不錯,可惜文琪沒那麽多閑工夫,只好打消口腹的那點饞意。
把這些方子賣出去也好,以後她要是想吃,完全可以去工坊裏面直接拿嘛。作為股東之一,拿一點産品應該不會被拒絕吧?比起這個股份能給她賺多少錢,文琪首先想到的居然是股東有沒有特權。
唐老板在文琪家現拟了一份合同,雙方都簽上名,等唐老板去府衙裏登記一下,這份合約就生效了。至于另一個要合作的方老板,唐老板會單獨再跟他簽訂一份合約,裏面還會談到各自要付出多少資金什麽的,這些就不方便讓別人知道了。
等文琪把滿心歡喜的唐老板送走,軒軒才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哭喪着臉喊餓。
自從上次吃過魚丸煮的糊糊之後,他對魚肉突然爆發出強烈的好感,文琪只好單獨做了很多只加了少許鹽的魚丸,每天弄幾個切碎,加到他的糊糊裏。天氣越來越熱,要不是廚房的水缸裏水溫一直保持很低,這魚丸做好了都沒法存放。
文琪從水缸裏拿出飄着水面上的小盆,從裏面拿出六個魚丸,然後看到鄭宇也跟着進廚房了,就把這盆魚丸遞給他,說:“上次是要煮這個給你吃的來着,但是那天沒做。你把這個帶回家,加水煮大約一炷香不到的功夫,再加點鹽,就能吃了。”
這會還是午時,并不是早晚兩個飯點,文琪自己也只想随意煮點東西吃,就懶得留鄭宇在她家了。
鄭宇接過這個小盆,摸摸後腦勺,心裏帶着點期冀,問:“那你下午去我家玩嗎?小兔崽子們都活潑着呢,你要是不早點去看,說不定哪天我就把它們養死了。”
小兔子會不會死——文琪不知道,但是鄭宇是真的能把天聊死。她抽了抽嘴角,真的很想告訴他:活該你單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