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三、五月榴花
第33章 三三、五月榴花
今兒內宮的膳都傳得有些晚,王懷瑾帶着小中人往重華殿擺菜的時候,太子卻癱坐在椅子上,看起來像是暈了。
王懷瑾大着膽子往太子鼻間探一探,發現還有氣息,才稍微松了口氣,趕忙把人叫起來:“太子爺?太子爺?您醒醒……一日一夜水米未進,想是餓壞了,且先用點飯……”
孟旭本來沒有很餓,但一看到飯桌上的菜倒真開了胃,先猛灌了兩碗慧仁米粥。等胃裏稍微舒坦點了,才開始夾了一筷子桂花魚條,細嚼慢咽起來。
王懷瑾見太子飯用得香甜,忍不住提醒一句:“爺,您慢着些。這蕨菜雖鮮香,吃得猛了,只怕積食……”
怕什麽!誰知道明天還吃不吃得上這麽好的飯菜?孟旭甚至還有開玩笑的心思:“大監急什麽?這是菜,又不是酒,酒喝猛了才會死人。”
這句話讓王懷瑾想起來了,十多年前,端慧太子就是在這重華殿喝的毒酒,再一看當今太子似笑非笑的面色,他慌亂地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孟昶死的那年,孟旭還不到十二歲。但他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他也曾求過聖人,也曾擺出實實在在的證據。可他大哥端慧太子,那樣一個鮮衣怒馬的天才少年,還是被聖人的一杯毒酒結束了所有的耀如星辰。
也是從那回開始,孟旭才真正明白,這世上的人,不是每個都願意相信真相。他能做的,不是跟聖人證明自己和大哥是無辜的,而是做一個老實本分、默默無聞的皇子。
作為父親,聖人驚喜于孟昶的驚世之才,但作為君王,他卻只想要普通甚至庸碌的兒子。
這個道理還是孟旭抱着他大哥冰冷的屍身時才想明白的。
直到死,端慧太子也不願意相信聖人會殺他,鮮血順着他的嘴角往下流,他還對孟旭笑得溫和,說:“阿旭,沒事的。人都是要受苦的,你的苦,哥替你受了。以後阿旭一定前途似錦……”
多諷刺啊,孟旭想。大哥一定想不到吧,我也被爹關進來了。
王懷瑾看着太子越來越冷峻的神色,心裏有些打鼓。但又想到聖人還肯往重華殿傳膳,當今太子應該就不會走了先太子的老路。
他打眼一瞧這空蕩蕩的宮室,別說床,連張榻都找不着。總不可能讓太子在椅子上眯一晚上,他拿不定主意:“太子爺,奴才叫人給您搬張榻?”
孟旭擱了筷子,喝一口銀耳甜湯,又吐回去,就算漱口了。至于王懷瑾的提議,他只說:“不用了,一會兒爹會過來的。”
Advertisement
說完,他就大咧咧地往椅子上一攤。王懷瑾看他往下一坐就煙塵四起,作勢還要替他把椅子擦一擦,孟旭卻不耐煩:“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大監自去吧。”
王懷瑾這回給孟旭留了一盞宮燈,然後就帶着一群小中人浩浩蕩蕩地走了。他剛走沒多久,又折返回來在重華殿門口喊孟旭:“太子爺,您稍坐片刻,陛下往這來了。”
聖人腳程也快,不消片刻就推門而入。畢竟只有一盞松油燈,聖人剛進重華殿看了半天也沒看清楚太子在哪,只能朝外喊:“王懷瑾,掌燈!”。
宮人們的動作很快,重華殿一下就明亮起來,孟旭撐着身子站起來,跟聖人行禮:“兒臣見過父皇”。
聖人自己坐在了孟旭正對面的椅子上,第一句話就開始訓人:“小兔崽子!跟你爹裝神弄鬼幹什麽!”
孟旭不想去理會聖人的火氣,只是問他:“楊繼業差事辦得怎麽樣?”
太子想知道前線的事,聖人卻不想同他講,只從鼻子裏哼氣:“一般般,算不上好。”
那就是還不錯。孟旭放下心來:“那我就先回去了,家裏還有人在等我。”
說完孟旭就一瘸一拐地往外走,聖人只是冷冷坐在位置上,也不理孟旭,就任由他跛着走遠。眼看着孟旭預備擡腳踏出門檻,聖人才不經意地問了一句:“你哥哥,在哪走的?”
時間過了太久,孟旭也記不清楚端慧太子當時是躺在哪塊地磚上過身的,于是他實話實說:“我忘了。”
聖人嘆了一口氣,說:“阿旭,其實你比你哥哥聽話多了。”
不冒尖不出頭,不聯絡大臣,也不參與黨争。孟旭可不就是聽話。
端慧太子不僅參政議政,有忠心耿耿的追随者,還總在朝堂之上跟聖人唱反調,而且父子倆政見不和時,多半聖人還是錯的。
所以聖人當然覺着他不夠聽話。
孟旭這個太子則當得十分窩囊,他從來都沒有在公開場合忤逆聖人。也沒有端慧太子好命,說了大逆不道的話,不僅會受罰,還會禍及妻女姬妾。
輕輕呼出一口氣,孟旭最終還是踏出了遠離聖人的那一步,再不回頭:“大哥比我聽話,他天縱奇才、孝順雙親、友愛兄弟。不像我,只會跟老三争來鬥去。爹,您記錯了。”
太子要走,聖人也不攔。王懷瑾見他跋涉得艱難,還上前扶了,問:“奴才找人護送太子爺回宮?”
孟旭擡頭望了一眼慘澹的月亮,而後輕輕點點頭:“勞煩大監往東宮傳個信,讓趙德勝拉匹馬過來就行。”
王懷瑾得了吩咐,立馬就派人去辦,而後太子一把推開了他的手,又自顧自往宮門口走去。孟旭不要人護送,王懷瑾還不敢怠慢,連忙踹了兩個小中人的屁股:“沒長眼睛的狗東西!還不送太子爺出宮?”
孟旭聽到了,連頭也不回,只輕輕朝王懷瑾擺了擺手,意思就是不要人跟着。那兩個小中人看着太子擺手,又不敢跟上去,只能噗通給王懷瑾跪了。
王懷瑾看着太子的背影,一轉頭,就去重華殿裏查看聖人。他畏畏縮縮下跪,請聖人回宮休息:“皇爺,夜已深了。”
聖人來之前怒氣沖沖,太子跟楊繼業私下聯系,他不是很喜歡。太子跟成王兩個人借着孟國公窺探聖意,他也不是很喜歡。但真進了這重華殿,聖人就忍不住想知道孟昶當日喝了那杯酒,到底是個甚情狀。
孟旭不肯說實話,聖人就問當日給端慧太子送酒的王懷瑾:“阿昶那時候,說了甚?”
王懷瑾都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了,自從端慧太子過身,這重華殿廢了不說,聖人也從未提過只言片語。
一句暴病仙逝,就總結了這位曠世奇才短暫的一生。除了一道不痛不癢的追封聖旨,聖人甚至不允許李皇後她們私下祭奠。
怎麽今兒就突然問起先太子了?時間久遠,王懷瑾勉強自己去回想:“先太子臨終之時,神色如常,未發一言。”
聖人有時候也會疑惑,孟昶那樣一個天之驕子,是不是一早就算定了自己的命運。所以當聖人要他死,他表現的是那麽從容不迫。
癱坐在椅子上,聖人眼神裏甚至流露出些許疲憊:“王懷瑾,回宮吧。”
趙德勝在東宮聽到太子要回東宮的消息,激動地老淚縱橫。雖說太子要的是馬匹,但他還是備了一輛輕軟的馬車。
等神武門開了,趙德勝喜不自勝地撲到孟旭腳邊:“太子爺,奴才來接您了。”
孟旭腿腳不利索,但還是忍着疼踢他一腳:“沒出息的慫樣!她們都還好嗎?”
趙德勝知道太子問的是東宮的娘娘們,于是劈裏啪啦就開始轟炸孟旭的耳朵:“都好!都好!太子妃娘娘還給您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叫奴才趕上看了一眼,哎喲喂,那虎頭虎腦的,可喜慶了!”
這麽早就生了?盡管知道太子妃應該是被自己拘禁的事刺激到了,孟旭還是不放心,往車上走的步子也停了:“早産了?太子妃還好嗎?受傷了沒?”
趙德勝托着孟旭的胳膊肘,語氣激動:“太子妃娘娘雖然早産了,但有王娘娘跟徐娘娘兩個人一直守着,一點纰漏都沒有的。小皇孫雖然來的早,卻是足斤足兩的!但因着個頭大,娘娘生他受了不少的罪,這倒是真的。”
聽到大家都好好活着,孟旭也就不再多說什麽,又靠着車壁閉上眼睛。等差不多要到東宮的時候,孟旭才輕輕吩咐趙德勝一句:“趕明兒,你去把小郡主接回來,也叫她看看爹娘和弟弟。”
趙德勝聽了這句話,一回話又帶上哭腔:“哎!奴才領命!”
因着孟旭回東宮的時候夜已深了,他也特意吩咐過不讓徐沅她們在門口幹等。本來以為是清清靜靜的一趟歸家之旅,卻沒想到徐沅還是長身玉立地站在二門那兒等他。
徐沅見了孟旭,也忘了行禮,兩個人四目相對片刻,而後俱都輕笑起來。
孟旭傷了腳,說話還有些別扭:“不是說讓你們早些歇了?怎麽還在這兒經風受露?”
徐沅默默跟在孟旭身側,頂撞道:“五月榴花豔,就是餐風飲露也沒什麽的。”
這話說得孟旭心頭微動,借着夜色,輕扣了徐沅的手,微笑着看了她一眼,只沒說話。
兩個人肌膚之親不少,但這樣當着奴才們把手還是頭一回,徐沅有些害臊:“您先松開。”
難得這樣縱情一回,作甚要松開?孟旭反而抓得更緊:“不怕念起,唯恐覺遲。小沅,你說對嗎?”
不怕念起,唯恐覺遲,既已執手,此生不負。
徐沅讀過書,也知道孟旭在說什麽。她定定看了孟旭一眼,同樣沒有說話,只是輕輕反手一握,就剛好能跟孟旭十指相扣。
兩個人靜靜往後院走,都覺着雖然今夜無月,奈何夜色溫柔,撩人意動。
孟旭不可能一回來就往常寧殿去,上面還有太子妃和太子良娣懷着身孕。于是他只派了人把徐沅送回去,自己則在含章殿歇了。
太子既然傷了腳,聖人也不急着要他上朝,給了一堆賞賜,主要意思還是讓他在東宮靜養,朝堂上的事兒就別管了。
其實就是變相的軟禁。
但孟旭卻怡然自樂得很,第二天一早先去看了太子妃。雖然不是第一次當父親,但孟旭抱着這個十斤的大胖小子,還是顯得很滑稽。
紅玉和綠雲站在一旁看笑話,還是太子妃看不過眼,說:“乳娘快把他抱下去!”
孩子被乳娘抱走了,孟旭卻拉起了太子妃的手,看着她清瘦的模樣,很是愧疚:“受苦了。”
太子妃有子萬事足,也不想過多計較,反而擔心孟旭:“您在父皇手底下也不好受,不是嗎?得虧清惠和小沅,兩個人寸步不離地守着我。還有阿浔,知道您在內宮受了困,急得都見了紅。”
孟旭替太子妃掩了掩被角:“兒子也生了,今兒我預備讓趙德勝把圓圓接回來,還是養在咱們膝下,可好?”
太子說一萬句辛苦了,都抵不上把圓圓接回來讓太子妃高興。她忍不住紅了眼眶,又惦記起李皇後:“好是好,可是母後那兒……”
主意拿定了,孟旭就不會改:“放心,母後不會有異議的。”
于是太子妃又忙着要宮人們把圓圓住的碧紗櫥打理幹淨,還要備了她喜歡的零嘴,最後還讓紅玉翻出來一包新衣裳,說:“她進宮都快半年了,肯定長了個子。這裏面的衣裳,估計也就幾件能穿得上。”
孟旭看着長信殿喜氣洋洋的的景象,心裏也痛快,聽太子妃說孩子衣服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讓人開了他的私庫拿些料子來讓太子妃挑。
兩個人就着孩子說了半天,見太子妃有些疲累,孟旭就識趣地先走了,讓她好好将養。
趙德勝跟在太子身後,心裏有些疑問:“爺,奴才甚時候進宮?”
這眼瞧着就晌午了,下午太子爺肯定要去昭陽殿消磨時光,如果趙德勝要去接圓圓,怎麽也該啓程了。
孟旭也明白趙德勝的心思,說:“我早晨讓清風、明月剝了一碟蓮子,你帶着去坤寧宮。”
憐子之心最苦,想來皇後娘娘見了也會觸動情腸,不會過分為難。于是趙德勝脆生生地哎了一聲,就下去辦差事了。
趙德勝說話做事都是有章法的,拿了那碟蓮子,往坤寧宮求見的時候就說是太子孝敬皇後娘娘的吃食。李皇後正在坤寧宮為了孟旭發愁,接了他這一盤東西,當即什麽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