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重回七十年代
重回七十年代
“我們家本來就不是工分倒差戶,再說,”沈良軒笑了笑, “隊長無辜,沒必要被二房拉下水,不就是少分糧嗎我每個月在家少做了十天,就分出那十天的糧食,一年下來四個月。”
“但雜工也不是長久能做下去的,所以咱們每個月交出十天的糧食就行了。”
沈大伯和大伯娘聽了後紛紛點頭。
其實他們也是這麽想的,只是沈良軒還沒回來,隊長又讓他們別理會沈從山那邊。
現在兒子都這麽說了,他們還有什麽顧忌呢
于是下午上工的時候,沈大伯便當着沈從山的面,找到隊長, “隊長,良軒說了,每個月我們交十天的個人糧,這也不是達不達标的事兒,就是不想有些人再故意拿這事兒來做糾纏。”
這就差指着沈從山說了。
沈從山黑着臉站在不遠處,他沒想到這十天的糧食,沈良軒他們說交就交。
“爹,”沈良國将他拉到一旁, “別大庭廣衆的和大伯起争執。”
“我是那麽蠢的人”
沈從山冷哼一聲,扛起鋤頭就去幹活兒了。
沈良國回頭去看沈大伯,對方也走到另一邊開始幹活,一個眼神都沒往這邊來。
前幾天不管沈從山怎麽鬧,他們都沒松開,怎麽今兒一下就松口了
沈良國把這事兒記在心裏,下午下工後,正好碰上李二嬸送糖來,便問起那邊, “沈良軒在家嗎”
“在,我剛從那邊過來。”
Advertisement
把糖給了良國嫂後,李二嬸便去下一家了。
“怎麽了”
良國嫂把糖分給孩子們後,見沈良國站在院門口發神,便問道。
“沒事,你去找弟妹一起做飯,我去找爹娘說點事兒。”
說完,沈良國便進了堂屋。
沈良軍下工後去砍柴了,剛走,而良軍嫂再不願意,也得和良國嫂一起做飯。
“爹,沈良軒今兒回來了,他一回來,大伯就說可以把十天的個人糧交出來,這說明什麽”
沈良國看着沈從山, “說明沈良軒這次得了大好處!所以他們才能舍出這麽多的糧食,想想,一個月十天,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天,那算起來就是整整四個月啊!”
“是啊,四個月的糧食,說給出來就給出來”
楊氏心裏酸極了,她拉了拉沈從山的衣袖, “一定是跟着長風得了不少好!”
“這還用你們說”
沈從山在別的地方或許蠢,可在利益方便,腦子卻十分清醒。
他眯起眼細細思索了一番後,讓楊氏從櫃子裏拿出一瓶酒,又讓沈良國去拿三顆雞,接着父子二人慢悠悠地走向沈大伯家。
不曾想,撲了個空。
院門鎖着,裏面壓根沒人。
“去砍柴了”
沈良國猜測道。
“那就等,我不信他們不回來。”
沈從山一屁股坐下,卻不知道沈良軒早就摸透了他們的心思,在沈大伯夫婦回來時,便帶着煮好的肉,拿着雞蛋和青菜,一塊兒去了沈從石家。
好不容易吃次肉,那可得快快樂樂地吃才對。
沈從石罵沈良軒啥東西都往這邊拿,不過還是拿出自己藏着的酒,一家人做飯,擺桌,倒上酒,一邊拍着蚊子,一邊吃飯。
“他三叔,我們東西都準備好了,什麽時候去幸福村啊”
期間,大伯娘笑問道。
這可把喝湯的沈從石嗆住了,耳根通紅的放下碗,對上三人的目光,有些別扭道, “大嫂選日子就好。”
“明兒就是個好日子,”沈大伯笑眯眯地指了指三阿公所在的方向, “我偷偷找他三阿公算過的,明兒是這個月最好的日子,怎麽樣,一起過去”
“我也想去。”
沈良軒在一旁道。
“你不去,”大伯娘笑看着他, “這種事情,不能帶未婚男女過去。”
“哦哦,”沈良軒連忙擺手, “那我不去了。”
“那咱們明兒去。”
沈從石從房裏拿出自己做好的木簪,簪頭是花,簪身上刻着素芬的名字, “大嫂,你覺得這個怎麽樣”
“好看。”
大伯娘看向沈大伯,沈大伯忙道, “我以前也跟你做過木簪的。”
“可是斷了。”
大伯娘又說。
沈大伯清咳一聲, “回頭我再給你做。”
沈良軒清咳一聲,沈從石把簪子收好,和沈良軒喝了一杯, “等三叔的事兒成了,也就該你了。”
“我不着急,”沈良軒連忙道, “二十五歲之前,我沒打算成家。”
“二十五”大伯娘一瞪眼, “你是想一輩子打光棍啊。”
二十五還不成家。
“媽,”沈良軒一本正經地對她說, “現在的時代和以前不一樣了,好些人都是二十五六才成家的。”
“誰啊,你倒是說說。”
大伯娘追問。
“村裏就不說了,這鎮上和縣城,都是那樣的,再往大的地方說,那三十歲可能也沒打算呢。”
“怎麽還越說越遠了”
沈從石連忙打圓場, “你年紀小玩心大,我能理解,大嫂,等着吧,等這小子遇見了喜歡的姑娘,怕要求着你給他辦事兒。”
這話引起幾人大笑。
等他們吃過飯,收拾好竈房後,又特意坐了一會兒,這才回家。
而被蚊蟲咬了一身包的沈從山和沈良國早就回去了。
他們在家發脾氣,沈良軒則是洗洗睡了。
在廠裏的那十天晚上睡得都不怎麽好,一屋子的男人,一個比一個呼嚕大。
“看,這都是咱們良軒賺回來的。”
而這邊屋裏,大伯娘正把沈良軒拿回來的錢給沈大伯看,也說了原委, “人家長風可拉了咱們家一把。”
沈大伯連連點頭,他們家一共還沒有一百塊錢呢,現在沈良軒一下就拿回了這麽多,家底立馬富了不少。
“他大舅下個月五十,咱們可得去。”
聽沈大伯這麽說,大伯娘也高興, “你還記得啊,我就怕你忘了,也怕我忙起來的時候也忘了。”
“這怎麽能忘,”沈大伯低笑, “這些年他大舅幫了咱們不少,不能忘。”
一夜好眠。
第二天沈良軒去上工的時候,沈良國笑眯眯地走過來,聲音較大, “良軒啊,昨晚我和爹去你們家,怎麽沒人呢”
“有事兒啊”沈良軒看了他一眼, “我們把十天的糧食都交上去了,還有什麽讓二叔看不順眼的事兒盡管說。”
“不是那個意思。”
這話讓沈良國的臉有些挂不住。
“就是我爹拿了些酒菜過去,想和大伯一起喝喝酒,談談心什麽的,誰知道我們坐到天全黑了,也不見你們回來,這是去哪兒了”
“三叔那啊,”沈良軒越過他往前走, “誰知道你們忽然跑來,可別覺得是我們交了糧,肯定是在別處得了大利益,所以特意上門來說是和我爹喝酒,其實就是想讓我帶你們進廠吧””
李志紅揚眉,在衆目睽睽之下,追問沈良國, “是嗎你們是這麽想的啊哎喲,可是良軒那雜工又不是每個月都去,自己還不是正式工呢。”
說完,一臉嫌棄地往前走了。
“不是你想的那樣。”
沈良國底氣不足,又不敢大聲反駁,怕沈良軒又高聲說些戳他們背脊骨的話。
在衆人或多或少略帶諷刺的眼神下,沈良國扛起鋤頭去了另一邊。
他是真沒想到,沈良軒會當衆把他們的心思給說出來。
原來是不說話,現在一說話就氣死人。
而另一邊的沈從山正準備等沈大伯到了後,上前質問對方昨晚去了什麽地方,卻不想開工了也不見人。
沈大伯可從未遲到過,除非是有事兒所以不來。
憋了一肚子火的父子二人中午碰了頭。
“什麽去了老三那”
沈從山皺眉。
“嗯,沈良軒是這麽說的,”沈良國嘆氣, “而且他當衆揭穿了我們為什麽要去找他們的事,爹,咱們去不得了。”
因為他不敢保證,沈良軒會不會發瘋,在他們去了後,跑到外面大喊着他們是為了什麽去的。
那不就坐實了剛才的那番話嗎
“不去,還可以說他剛才說的全是誣陷我們的話,去了,可就真說不清了。”
沈良國很頹敗,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
為什麽沈良軒忽然變得這麽厲害了
沈從山也咽不下這口氣。
怎麽越聽越覺得他們早就知道自己要過去,所以才會躲在老三那的
“今天你大伯和沈從石都沒來上工。”
沈良國一愣, “這可少見。”
“是啊,”沈從山點頭, “晚上問問你媽,要是你大伯娘也沒去上工,那他們三可能是辦事兒去了,可什麽事兒他們會一起去呢”
這些年,他們兩家雖然走得近一些,可也沒到出現過三人一塊兒出去的時候啊。
沈良軒才不管他們怎麽想呢,此時李志紅正一個勁兒地在他耳旁說起自己的小侄女是多麽多麽的小巧可愛。
“你三堂哥要是知道你這麽稀罕他家閨女,肯定對你充滿警惕。”
李志紅嘿嘿一笑, “才不會呢,我三堂哥說,我要是找不到媳婦,就讓我小侄女給我送終。”
沈良軒:…。。
“對了,”李志紅低聲道, “你知道吳旺家和劉知青的事兒嗎”
“他們有什麽事兒”
沈良軒驚訝地擡起頭。
李志紅指了指吳旺家,那邊吳旺家正垂着頭吃幹糧,不知道在想什麽呢。
“我聽我媽說,吳三嬸兒把吳旺家大罵了一頓,好像和劉知青有關。”
“而且,”李志紅一臉八卦, “而且前幾天,我還碰見吳旺家要給劉知青挑水,可劉知青不願意,還讓他走呢。”
“你偷看啊”
“我也不是故意的,”李志紅清咳一聲, “我正好路過那,不過當時我可機靈了,躲在一旁,等他們都走了我才出去的。”
沈良軒吃着幹糧,看着那邊的吳旺家,輕聲道, “你別太好事兒了。”
“我沒有,”李志紅冤枉, “我就是好奇,吳旺家居然喜歡劉知青。”
“男未婚女未嫁,劉知青又不差,喜歡她也正常。”
這話讓李志紅瞪大眼, “可不是的!人家劉知青有對象!”
“你怎麽知道的”
這事兒沈良軒還真不知道。
“聽文知青說的,”李志紅摸了摸下巴, “不過吳旺家肯定是知道了,所以後面這幾天我都沒瞧見他往劉知青面前湊了,看着精神也不是很好,這小子是失戀了。”
沈良軒翻了個白眼, “你能不能想點別的事兒”
“什麽事兒”
沈良軒側頭看他, “我記得你外公是木匠吧。”
“是啊,我還跟着學了幾年,不過後來太遠了,糧食又不狗,所以就回來了。”
李志紅想起這事兒就想起已去的外公。
“我外公都走了三年了,還挺想的。”
沈良軒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咱們做木花盆怎麽樣”
“做幹嘛你要種花”
“我不種,”沈良軒勾起唇, “但可以賺錢,想做嗎”
李志紅一聽賺錢,頓時坐直身體, “什麽意思”
“好看實用的木雕花盆,拿去縣城賣。”
“黑場啊”
“不是,”沈良軒搖頭, “我有一朋友,他住在縣城,認識不少人,知道誰好這些,沒錢可以用布票糧票來抵。”
“這倒不錯,”李志紅有些激動地搓了搓手, “啥時候做一個試試”
“來我家,明天傍晚,今天我們上山砍木。”
“好。”
這有了盼頭,幹起活都十分有勁兒。
隊長過來瞧的時候,見二人那賣力勁兒,笑了笑。
再說沈從石這邊,他跟着沈大伯夫婦來到幸福村。
先去看了看那山溝引水的地方,然後再往素芬家走。
期間大伯娘找了個孩子,問他素芬家有沒有人,順帶給了對方一顆糖,那是李二嬸給的。
小孩跑得快,看了後過來告訴他們,家裏有人。
至于什麽人他沒來得及看,反正裏面有人說話。
于是三人便加快腳步往那邊走。
到了院門口,大伯娘清咳一聲,朗聲道, “有人在家嗎我們是白岩生産隊的!”
之前兩家遞過話,裏面的人一聽就知道他們是來做什麽的。
“有人有人!快進來坐!”
一老太太眉開眼笑地打開半掩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