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
光勳十三年春,榮國京都宣陵城內,連接東正門“正焰門”的東宣路街上人潮擁擠熙來攘往,熱鬧非凡。
清寒早春已過,正值春暖花開之時,近來街上本來就很熱鬧,多的是上街趕集市與出門游玩的京城百姓,但今日卻明顯比往日還要更為熱鬧。
并且,不同往日自由散漫游玩的那種氣氛,此時人群大量聚集在這條街道上卻都沒有什麽自己要去做的事,一個個放着大好春色不賞,卻都像是在焦急又期待地等待着什麽。
原來,早在昨日,宣陵城的百姓們就聽到了小道消息,說是,今日三皇子将會回宣陵。
三皇子齊钰,因為從小身子骨弱,五歲時,在他母妃顧氏的懇求下,榮帝同意将三皇子送去乾山派習武鍛煉調養身體。
在乾山派待了短短一年,齊钰的身體就迅速強健了起來,後因習武天賦不錯,被掌門燕清風看中收為親傳弟子。
因為德妃顧氏身體不好,常年卧病在床,齊钰每年都會回宣陵探望他母妃。
德妃顧氏,雖為帝王嫔妃,但是卻深受百姓愛戴,當年南方大旱饑荒嚴峻,為赈災,在榮帝的號召下,後宮之中,是德妃顧氏第一個帶頭響應號召捐贈赈災錢財和油糧物資。
德妃娘娘一次性幾乎捐掉了她所有的家底,有了她帶頭,原本無動于衷認為赈災之事與她們後宮無關的後妃其他人,在德妃娘娘得到榮帝誇獎稱贊後,也都紛紛主動捐贈,雖然大部分都只是做做樣子,一個個捐的并不如何慷慨,但至少衆人都行動了起來。
于是,從最初各方對赈災號召的消極懈怠,到後來後宮有德妃顧氏帶頭,朝中有刑部尚書夏明安領頭,連帶着民間赈災活動也被迅速帶動了起來。
應着越來越好的赈災風氣,有各方捐贈的財力物力的支持,榮帝下令推行的赈災相關舉措也變得更加順利起來。
饑荒與戰事兩大危機最終都順利解除後,做出重大貢獻的之人幾乎都受到了百姓們的愛戴,其中,就包括德妃顧氏。
德妃自從誕下三皇子後,就一直卧病在床,但是,哪怕身在後宮,哪怕身患重疾,顧氏卻還能一心擔憂天下蒼生,願意傾盡所有支持幫助災民們,又更何況,顧氏母家顧氏一族雖非大權大貴家族,但因數代忠良恪守本分,本就很得百姓們青睐。
于是愛屋及烏,顧氏誕下的三皇子齊钰,也深受百姓們的喜愛,更何況,自出生起,齊钰就身體羸弱,整整五年,一直大病小病不斷離不開藥罐子,仿佛随時都會不幸病重夭折,因而,對三皇子,百姓們除了喜愛,也不免心生憐愛。
幸好,自從去了乾山派,三皇子就像是重獲新生似的,早已不是從前病弱不堪的狀态,他變得越來越身強力壯,每年回宣陵,人們就能看到三皇子那神采奕奕風姿卓越的模樣,就紛紛為他感到欣慰。
忽然,城門外由遠及近傳來一陣不緩不慢卻有序的馬蹄聲,事先接到命令的監門将軍劉程早已經帶隊在等候了。
他遠遠看到三皇子一行的隊伍,就立馬帶領守城門的将士們迎了過去。
齊齊跪下後,劉程恭恭敬敬道:“恭迎三皇子殿下回京!”
騎行隊伍中,有三個身穿乾山派标志性藍色練服的男孩,他們被幾十個全副武裝的騎兵們護在隊伍的最中央,三個男孩看起來都在十歲左右,左邊那個臉上笑容燦爛,右邊那個一臉淡定從容,而中間那個,雖臉上還帶着嬰兒肥稚氣未退,模樣看起來也十分可可愛愛,但是其通身氣質卻全然是另一個樣。
盡管如今三皇子才十歲,還只是一個孩童,但是他身上卻透着聰明沉穩的成熟氣場,身上絲毫也看不到這個年紀該有的活潑與天真爛漫。
齊钰沒有說話,只是微微沖劉程點了下頭。
劉程這才起身招呼着他的屬下們前去給騎行隊伍開路,以便維持現場的秩序。
“齊師兄,這裏果然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什麽變化,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去玩了……”
許環話語還未落,走在騎行隊伍最前面,負責保護三皇子回京的将領趙值回頭滿臉嚴肅地看向他。
齊钰掃了趙值一眼,似乎在說“尚未進城,不必如此苛責”,趙值這才轉回頭繼續領路。
“奧奧奧,對了,這裏不是乾山,我應該管你叫殿下……”不過後知後覺反應過來的許環,還是連忙改口試圖快點讓自己适應。
另一邊一臉風輕雲淡的蕭離,卻似乎早已能切換自如,十分自然地問道:“殿下,此次回京,你打算待多少時日?”
“我母妃書信說,她最近身體欠佳,我想多待幾天陪陪她。”說到母妃的病情,齊钰的表情明顯又凝重了幾分。
蕭離心中了然,德妃娘娘本就常年卧病在床,此時所說的“欠佳”必然不僅僅只是欠佳那麽簡單,又見三皇子那凝重的表情,便道:“行,掌門師尊說了,不會催你回去,這次……你想待多久都可以。”
蕭離說完取出一個精致的小藥瓶:“殿下,給。”
齊钰:“掌門師尊……給我的?”
蕭離:“沒錯,是,續魂丹。”
“什麽?”齊钰稚嫩的臉上,滿是震驚。
就連正在四處好奇張望着的許環也都轉回視線,睜大着眼睛盯着蕭離手裏的藥瓶,眼裏滿是不可思議。
續魂丹,天下奇藥中最赫赫有名的一種,非治病的藥,但是能延年益壽,據傳,有個将死之人吃了這枚丹藥,居然又多活了二十年。
但具體能延長多久壽命,就全看用藥之人自己的造化。
如此珍貴的丹藥,據說,全天下目前也就只僅存幾顆而已,并且全在隐世門派“玄門派”那裏。
乾山派掌門燕清風,二十多年前因機緣巧合遇見了當時玄門派掌門,兩人切磋較量并最終是燕清風險勝于對方,願賭服輸,于是對方送了一枚“續魂丹”給他。
多年以來,燕清風一直都不舍得用,并且也不輕易讓給他人,無論對方開多少條件。
但,如今卻無條件将丹藥送給了他的愛徒齊钰。
騎行隊伍,穿過城門,街上聚齊的百姓們,早已經在監門将軍姜程的帶隊指揮下讓開了一條道。
雖然街上的人很多,但是秩序良好,沒有擁擠沒有争吵,和和氣氣,現場氣氛分外好,大家都在探頭仰望着三皇子回京的隊伍,只為一睹三皇子殿下出衆的風采。
但是同時又暗暗為他感到惋惜,整個宣陵城誰人不知,德妃娘娘身體每況愈下,恐……命不久矣。
德妃娘娘本是榮帝最寵愛的妃子,即使誕下皇子後一直卧病在床,榮帝也依舊未曾就此冷落她,應着德妃的受寵,三皇子殿下也備受他人尊敬,可若德妃現在就離去,年紀尚小的三皇子殿下沒了依靠,日後恐難在危機四伏的皇宮中立足。
命運啊命運啊,為何總是偏愛捉弄善良正氣的人吶……
“真的就這麽葬身火海了麽?那麽好的一位大人,那麽清正廉潔、那麽大公無私,那麽受百姓愛戴的好官,怎會通敵叛國?若是,那他又為何……”
與此同時,相比東宣路街道上百姓們迎接三皇子殿下熱熱鬧鬧的盛況,西宣路邊上的宣雅巷則顯得過于清冷寧靜了。
在巷子裏最偏僻的一處死角圍牆下,一個穿着灰色粗糙布衣的七八歲孩童悠閑地靠坐在圍牆邊,她手裏拿着一本名為《奇案錄》的禁書,此刻她正認真地讀着書中某一頁某一章節的故事,嘴裏還碎碎念着讀後感。
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家境貧寒卻愛讀書的窮男孩在偷偷念書,但實際上,她是一個會讀禁書的富家小千金。
她喜歡獨自藏在宣雅巷讀書,她口味雜,不僅愛讀禁書,還有很多愛讀的書,比如,詩歌樂譜藥物醫理武學等等等。
窮酸且廉價的粗衣麻布男童服裝,淩亂随意的男童發型,卻并未能掩蓋葉晴歡那水靈漂亮的臉龐。
她喜歡穿成這樣,因為很耐髒,至于發型……則是單純為了配合衣服。
讀完當前這一則疑案故事,葉晴歡合上了手裏的禁書,但一時心中仍就思慮着書中記錄的凄慘故事,她睜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無聚焦望着遠處,悵然若失了好一會兒才将書仔仔細細收進了懷裏。
時辰不早了,她還有下一個一定要去的地方。
聽說來了一個很厲害的人物,葉晴歡已經期待見他許久了。
但她剛出了巷子,沿着西宣路街道往東才走了沒一會兒,就忽然蹦出來幾個麻煩的小家夥。
是平時喜歡圍繞在她身邊的幾個小男孩,其中尤其喜歡黏着她的是一個開銀樓的富商小少爺劉致。
“晴歡!你要去哪?我找到一家非常好吃的糖餅兒,我們一起去吃吧?”找見晴歡,劉致咧開嘴笑得特別開心,遠遠地就沖她招手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