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4. 「馮少坤聚衆鬥毆案」·庭審
第24章 24. 「馮少坤聚衆鬥毆案」·庭審
下午開庭時間定在兩點,姜郁提前二十分鐘回到法院,拿着一份新打印的《授權委托書》和剛買來的印泥來到羁押室門口,向值守的法警說明來意。
她需要讓馮少坤重新簽署一份委托文件。
法院特設羁押室,用于臨時關押候審的刑事案件被告。金屬欄杆在房間裏圍出三個單獨監室,周邊牆體貼有約十厘米厚的海綿,防止被羁押人逃跑的同時也能避免撞擊自殘。
羁押室內沒有窗戶,面積有限的封閉空間彌漫着一股未散盡的飯味兒。三個監室空着兩個,馮少坤在最左側的一號監室,正仰靠在椅背上打瞌睡,腳邊放了個一次性紙杯和吃空的塑料飯盒。
法警跟着姜郁過來,敲了敲欄杆,叫馮少坤的名字。對方不耐煩地睜開眼睛,接過欄杆縫隙遞進來的紙筆。
“不都簽過了嗎?”馮少坤垂眼掃過文件,格式措辭都與之前大同小異。
“之前簽過的寄給檢察院和法院了,”姜郁面色平靜地解釋,“律所還要留底一份,想請你重簽一下。”
馮少坤沒再多問,用戴鐐铐的雙手将委托書放在膝上,動作別扭地簽字。
簽完字,姜郁讓他再補一個手印。
“怎麽還得按手印啊?”馮少坤嫌麻煩,也不想讓印泥髒手,“之前也沒按過啊。”
委托文件由當事人簽字或者捺印,擇一即可,确實沒有既簽字又捺印的必要。
面對馮少坤的突然質疑,姜郁慌了一瞬,但又很快鎮定下來,信口找了個理由搪塞:“按一個吧,規範一點,留底的文件我們都讓按手印。”
馮少坤撇了撇嘴,勉強妥協。
誰知擡手剛要動作,他便忽地“嘶”了一聲,左手食指好巧不巧地被紙張邊緣劃出一道破口,幾顆血珠緩慢滲了出來。
他小聲地罵了句髒話,問姜郁道:“右手行不行啊?一樣的吧?”
意外來得猝不及防,姜郁不知接下來要怎麽辦,總不好讓他拿受傷的指頭繼續沾取印泥,目的性太明顯,一旁監督的法警和馮少坤都會覺得奇怪。
末了,她無奈地嘆了口氣,“都行,你按吧……”
心裏暗自發愁,要怎麽樣向趙成陽交差。
幾分鐘後,趙成陽見姜郁一臉喪氣地從羁押室裏出來,走上前問:“怎麽了,這是?”
姜郁解釋了前因後果,悻悻地說沒能拿到指紋,只得改天再找機會試試。
話語間,羁押室的大門再度打開,兩名法警押着馮少坤從裏面出來,後者手裏提了只垃圾袋,在法警的目光注視之下丢入鄰近的垃圾桶裏,然後進了電梯。
還有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要開庭,姜郁也得回去準備,正要叫上趙成陽一起,就見男人大步直奔幾步外的垃圾桶去,把剛才被馮少坤丢掉的袋子撈了上來。
塑料飯盒、紙杯、用過的木筷和擦拭手指血漬的紙巾……趙成陽打開袋子看了一眼,然後重新把口封好,對姜郁說:“用這個吧。”
趙馨怡的案發現場不止留有半枚指紋,還有嫌疑人的精液,而趙成陽确信二者來自同一個人。
姜郁後知後覺,想到他平日裏采集指紋也不過是為了方便對比,畢竟DNA檢測有賴于更專業的技術條件。可是指紋采集也非易事,趙成陽又不是莽夫,總不可能真的去劫囚車,大概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備選方案,如果實在拿不到指紋,就想辦法拿到其他生物樣本。
姜郁小聲抱怨:“你要是早告訴我,剛才我也用不着那麽緊張了……”
“這是下策,有可能根本就取不到DNA。”趙成陽說,“我是擔心一時半會兒拿不到指紋,先用這個試試。”
*
兩人回到三層法庭,距離庭審開始只有不到兩分鐘。姜郁急匆匆地才一進門,就看見了旁聽席上坐着的秦頌。
鑒于上次在電梯裏不歡而散,兩人再見面時難免尴尬。按道理說二審并不要求一審主辦檢察官出席,姜郁納悶他怎麽會突然過來旁聽。
看見姜郁,秦頌颔首打了招呼,視線重新回到膝蓋上的平板電腦,和她再無眼神交流。
趙成陽這時也跟進來,大喇喇地坐到秦頌身邊空位,目光瞄向他在看的屏幕,似是一份訊問筆錄,內容密密麻麻。
不出片刻,秦頌就按下了鎖屏,擡眼目視前方,三名審判員已經落座,法槌落下,庭審繼續進行。
周磊出庭念過證詞,首先由辯護人進行發問。
姜郁放出了烤肉店門口的監控錄像,跳到幾人互毆的片段,指着其中一個身穿白色T恤的男人,問周磊:“這個是你嗎?”
“是。”
“請你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況。”
“當時挺混亂的,大家情緒也都比較激動,別人打我我就抱着腦袋躲他,然後看見對方誰挨打了,我就上去補兩腳。後來我們叫的車來了,停在路邊摁喇叭,我想着要不算了,別打了,然後去叫離我最近的陳力。當時陳力手裏舉着半拉酒瓶子,萬勝就推陳力胳膊,兩人撕吧了一會,陳力就把萬勝給推到了。”
“推到之後呢?”姜郁追問。
“推到之後……”周磊想了一會,才說,“哦對,推到之後崔娜過來把陳力給拉走了。然後坤哥,就是馮少坤,馮少坤他們幾個又上前把萬勝圍住,踹了幾腳。”
“具體是誰踹了萬勝哪裏,你看見了嗎?”
周磊搖頭,“沒看見。當時挺黑的,而且我離他們兩三米吧,萬勝躺在地上,其他幾個人都站着,把萬勝給擋起來了。”
“陳力當時在哪?”
“就在我旁邊。他和崔娜都在我旁邊。”
也就是說,以當時的光線、距離和視角,陳力也不可能準确看清是誰踢了萬勝後腦。歸案之後他與另外兩名同夥一口咬定是馮少坤,且對相關細節描述高度一致,明顯不實。
輪到宋卿青對周磊發問,問題大多圍繞陳力三人與馮少坤的關系。
周磊聲稱三人與馮少坤關系不好,并且其中兩人私底下與陳力更親近。但在檢方看來,這些臆斷的主觀性太強,缺乏客觀證據佐證,三人串供動機不足。
法庭辯論環節,宋卿青明确表示:“鑒于目前并不具備二次屍檢條件,無法僅憑法辯方專家孫傳道的推斷确定被害人的死亡原因。退一步講,即便萬勝的死亡并非由馮少坤直接導致,死因處于無法查清的狀态,馮少坤作為鬥毆的主要參與人之一,也應當對萬勝的死亡結果承擔責任。”
盡管如此,在提出二審量刑建議時,宋卿青還是認為一審盡管罪名無誤,但是量刑過重。
女人目光柔和堅定,掠過旁聽席上的秦頌,緩緩說道:“馮少坤是本次鬥毆中的積極參與者,但不是發起者和組織者。綜合考慮被告的行為,以及該等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結果之間的關聯程度,馮少坤在鬥毆中起次要作用,屬于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減輕處罰。因此,檢方建議對馮少坤在五至八年有期徒刑之間确定量刑。”
聞言至此,姜郁輕輕舒了口氣。
既然檢方已經讓步,法院也沒有維持一審判決的必要。
雖然案件并未當庭宣判,姜郁也能大概猜到結果。由于部分同案犯的判決已經生效,案件退回公安補充偵查勢必牽一發而動全身,基本沒有可能。馮少坤參與鬥毆亦是既定事實,最終刑期低于鬥毆事件發起者陳力就是綜合平衡下的最好結果。
休庭之後,宋卿青徑直走向旁聽席。秦頌連忙起身,态度恭謹地叫了聲“宋檢”。
“有空嗎?”宋卿青笑問,“聊兩句?”
姜郁遠遠望向兩人,終于明白過來,秦頌是宋卿青特意叫過來旁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