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謝湛若和趙主任商定好地點後,就去給另外兩邊打電話通氣,因為是聯系另外兩邊實際工作的負責人,所以這種事是沒法讓手下老師去做的,只能自己聯系,以免讓人覺得不夠看重。
當然,這個實際工作的負責人,并不是項目真正的負責人,他們的位置和工作,就和謝湛若差不多,是在大領導手下打工的。
其中一位是個大姐姐,另一位是個中老年主任。
不管底下是個什麽樣子,總之,在面子上,謝湛若還沒遇到過任何一個講話不動聽的。
很快三方就協商好了,在昆明開會,時間則再看領導們什麽時候方便,如此來來往往,協商了三五回,才總算敲定時間。
這種事,很占時間,謝湛若其實不太愛做,不過,即使再不喜歡這種費神費力沒效益的事,他做起來也讓人覺得如沐春風,好像總是被他最重視的,自己的意見在他那裏特別重要。
定好時間和城市後,其他确定酒店、對接酒店、發通知、發邀請函等等事情就不是謝湛若管的了,由趙主任身邊負責行政的老師去做了。
這是一位中年大姐,不管她對着別人時是怎麽甩臉子的,是怎麽明嘲暗諷的,但對着謝湛若,就沒有說過“不行”“不可能”這種字眼。
既然定下要開項目會,那麽,要整理的材料可不少。
這些事,本來交給趙主任那個主負責這個項目的博後在做,但謝湛若發現對方可勁磨洋工,近期絕不肯多加一點班,該下班就馬上走,距離開會還有一周了,該解決的問題只解決了三四成,謝湛若比較生氣,但氣也沒辦法。
這事不是謝湛若的事,是趙主任的項目,項目裏的勞務費發給的是博後和博後帶的組裏幾個人,謝湛若可沒拿一分,但被趙主任拉來“代管督導”後,謝湛若在這上面費的神不比自己的研究項目少。
他把博後和他組裏的幾個人都叫到會議室開會,花了大半個小時,把這次開會要準備的工作理清楚了,分給每人一人負責一部分,要三天後把準備好的材料都交到他手裏,他再做最後的整理。
大家都認真聽着,也領了任務了,其他人都走了後,博後留了下來,說:“謝老師,我知道你的意思,覺得我們做得不夠好。但這實在怪不到我們頭上,我們這個項目是三個點一起做,另外兩個點用的設備和我們的有差異,我之前就給趙主任彙報過,因為設備差異和人員操作差異,導致數據無法放在一起分析,有誤差。誤差無法消除,做了也是白做。再說,我最近還要寫自己的項目,這個上面實在沒有那麽多心力。”
謝湛若睜着一雙湛然溫潤的眼,看着博後,柔聲安慰了他幾句,大意是他的确壓力很大,既要做趙主任這裏的項目,但他自己的也要緊着做,他們博後要出站也不容易,都是指标,例如,要什麽樣的論文,什麽樣的項目,什麽樣的獎,什麽樣的……那些指标簡直讓人頭疼,所以,就更要重視這次的會議,能夠把三方的領導集中在一起開會不容易,正好把所有問題都攤開來讨論,這一次就一次性解決問題,那麽,項目推進就快,做起來也有成就感,而且只要做了,之後博後的論文KPI是不愁的,還能搭着報獎,而且這個項目裏面的産出還會進行轉化,如此等等,給博後畫一個又圓又亮的大餅,好在是看得見摸得着的,博後聽着心裏也踏實了一些。
謝湛若又承諾他,有問題就來找他,別悶在心裏,悶在心裏解決不了問題,領導那裏還以為事情很順利,也不知道他到底吃了多少苦費了多少力。謝湛若也承諾他,領導的另一個項目要結題了,會發一筆錢,也會為他多争取一點。
博後感激涕零出去了,叫着組裏所有人加緊整理前期數據,作圖做表,把所有問題都分析出來,拿去會上讨論。
謝湛若把這事打發了,他自己的項目,也問題多多,他手裏同時推進着近十個項目,大大小小,有的順利,有的很麻煩,有的卡在學生事情沒做好還得改方法,有的卡在要去找資源,總之,每天都是多線程幹活。
到去昆明開會的前一天,謝湛若才知道到昆明的這一趟會,是由R集團下面的一個子公司贊助的。
因為經費是趙主任的項目出,謝湛若不管趙主任的經費,所以他之前不知道居然有贊助,也屬實正常。
而他知道是公司贊助,也不是負責安排的行政老師告訴他的,而是宋瞻告訴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