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回京
回京
我二十一歲生日是在北原城,苦戰已久的金國孤注一擲把所有的兵力投入到北原,景國也調集各地兵馬彙集于此,一場最終的戰争即将開始,箭已在弦上。
決戰前一晚,我正設計着一種威力極大的火藥桶,言遇端着一碗面來找我。
他褪下了盔甲,穿着一身白衫,披着厚厚的披風,戴着白玉冠,像個風流倜傥的讀書人。
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面放在我面前,言遇溫聲道“嘗嘗吧,我親手做的。”
這是他為我慶生的第三年,他總說因為跟着軍隊四處征戰我沒辦法過一個團圓的元宵節,對我心有愧疚。
我不需要他的愧疚,每當他在我面前卸下寧王的面具做回言遇時,我心底便會又升起一些情愫。
他日常交談時待我如知己,公事上又給我極大的權利,我對他似乎是特殊的,有時候我也分不清我對他的感情。
面還沒吃完,急促的號角聲吹響了,決戰提前來臨。
言遇迅速起身向外走去,拉開帳篷簾子時,我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喚了聲,“言遇!”
他停下腳步,回頭看我,“怎麽不喊寧王了?”
我看向他身後的璀璨夜空。
“今日我生辰,貪心向上天求三個願望:一願你平安歸來,二願你心中所圖之事順利,三願天下太平,再無戰事。”
言遇突然放下簾子走到我面前,給了我一個猝不及防的擁抱。
“等我回來。”
從深夜等到黎明,他終于率軍凱旋而歸,城中百姓夾道歡呼,這場持續三年的戰争結束了。
看着言遇被人群簇擁着騎在威風凜凜的駿馬上,我一瞬恍惚,他在奉化鎮邀我入軍營的那一幕似乎在昨日,原來我與他已相識三年。
我随軍隊回了京城,陛下龍心大悅,犒賞三軍。
寧王統帥有功,立為儲君,民心所向,朝野皆服。
慶路功成身退不願呆在官場,把劍留給了寧王,逍遙江湖去了。
而我雖有功,卻因為是女子,無法給我一官半職。皇上賞我若幹黃金白銀,準許我出入工部鑄造司,若提供利國利民的巧思工藝,會給我額外獎賞。
我背着賞賜的錢財游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不知何去何從,聽說醉夢樓的酒好喝,我沿路打聽着去尋佳釀。
言遇找到我的時候,我在醉夢樓喝得暈暈乎乎。他背着醉醺醺的我走在回王府的路上,“圓圓,等我繼位之後,會準許女子入朝為官,景國像你這般優秀的女子都能得到重用。那時你願在朝堂便在朝堂,願在後宮我便以皇後之位為聘!”
我趴在他背上笑了,“不是要娶我為妾嗎,皇後之位我可配不上。”
他側頭看向我,眼神認真,“奉化鎮時是我的錯,讓你傷心了。慶路把劍給我時說萬鈞劍槽內側刻有遇字,是我錯過了這把劍這麽多年。”
那夜的月光很溫柔,我像一只找到窩的小鳥,在言遇的背上睡着了。
他背着我回到寧王府,告訴我這裏就是我的家了。
寧王府很大,比奉化鎮的家大很多很多,亭臺樓閣,精致的布景都是我沒見過的。王府管家對我很是恭敬,拿我當王府的女主人看待,可我只敢以太子殿下的幕僚自居。
言遇成為儲君之後更忙了,戰争結束民生急待恢複,各地大小事務都需要他協助處理。
我能随時出入工部,便在鑄造司學到了不少東西,不止是武器鍛造,水利、車船等工事也一一涉足,工部侍郎誇贊我天縱奇才,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能工巧匠,只可惜是女子。
這般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元宵節,是我的生辰,那天下了很大的雪。言遇說等他從宮中回來為我做長壽面,與我一道煮酒賞梅。
我在後院的亭子燒着爐火,天地間靜得只有雪落下的聲音,我數着梅花等啊等,好像這輩子就要這麽等下去。
我沒有等到言遇踏雪而歸,卻等來了一道為太子殿下賜婚的聖旨。丞相府的大小姐,年方十八,才貌雙絕,與太子殿下郎才女貌,将于下月初成婚。
那晚,太子殿下被陛下留在宮中徹夜長談,我數着院子裏一千八百八十九朵梅花直到天明。
我回憶着曾有一面之緣的未來太子妃。在某一次京城貴女的宴會上,我是跟着言遇的妹妹和怡公主去的,和怡與秦昭年紀相仿,我拿她當妹妹看待,經常随手做些小玩意哄她。
宴會上,周圍許多不善的目光暗自打量着我,我知道自從我住進太子府之後的流言蜚語不斷,但沒想到所謂的大家閨秀也能如此刻薄。
宴席間鄉野村婦、粗鄙之女、大齡未婚等明嘲暗諷的詞語讓我怒火中燒,憤然離席。
時隔多日,那些女子的身份相貌許多我已記不清了,只記得和怡介紹過中間位的女子是丞相之女,才貌名滿京城。
正月十六清晨,梅花被風雪吹落了一地,我背着包裹悄悄離開了太子府。
天光熹微,長街寂寥,走出城門時望見一行大雁向南飛去,頓覺天地遼闊,而我困在情愛的囚籠裏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