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争
戰争
金國拿不下奉化,轉戰到了奉化以北的臨城。寧王被任命為統帥,率軍抵禦外敵。
言遇知道我沒了嫁給他的心思,卻誠意相邀,問我願不願意做他幕僚為軍隊改良兵器。
或許是師兄帶到軍隊的那些武器讓他意識到我是個有利用價值的人,恰逢用人之際,他向我發出了邀請。
從我三年前替軍營改造弓弩時我便預料到了這一天,我本厭惡戰争,懼怕死亡。但娘親被殺的景象在我腦海裏浮現,一旦金兵入侵,會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我答應跟着寧王的軍隊去臨城。
我爹得知後沉默不語,他目光透過我像是在看另一個人。
他拿出我娘留下的一根蝴蝶金釵遞給我,
“你像你娘年輕的時候,為了愛不管不顧。我把我和你娘的定情信物給你,願你所求圓滿。
圓圓,戰場刀劍無眼,你雖然力氣大,但無武功,一切小心。”
我握緊釵子,低下頭強忍眼淚,就讓爹娘以為我是要和言遇在一起才去戰場的吧,讓他們以為有個人愛着他們的女兒會放心些。
秦昭知道消息後,收拾包裹要跟我一起,他執拗地說讀書沒有用,保護不了家人,要去學武藝。
我告訴他,當今陛下有三個兒子,除開年紀尚小的三皇子,大皇子肅王武藝高強但空有一身蠻力,二皇子寧王雖武功平平,但足智多謀,機敏過人,他能讓景國第一劍客為他所用,能掌管軍隊調動全國兵馬糧草,這就是讀書考功名的作用。
他似乎是想通了,又恢複成了往日用功讀書的模樣。
但我知道,他心裏已經埋下了權勢的種子,也不知是好是壞。
我跟着言遇輾轉至臨城,行軍途中我們遭到多次埋伏、突襲還有針對他的暗殺,都被有驚無險地一一化解。
慶路的劍法出神入化,在他的保護下言遇安然無恙,帶着大軍順利抵達臨城。
這座邊境城市,有沙城之城,不同于奉化的背靠大山,臨城身處一片荒漠,風沙肆虐,氣候幹燥。
我與言遇登上城樓,只見黃沙滾滾,所見之處無半畝良田。
言遇蹙眉遠眺,語氣沉重:“臨城是軍事要地,但這裏的氣候不适合開墾田地,城內存糧少,若不速戰速決,恐生事端。”
“速戰速決我有辦法。不過這裏要想種田,先要治風沙,要是能種樹擋擋風沙,或許能開墾出田地。”
言遇若有所思,看我的眼光多了幾份贊賞。
兩軍對壘之際,我研究的火箭弩派上了用場,千萬只箭帶着火光沖向敵陣,敵軍被兇猛的火攻逼得節節敗退。
這一戰之後我在軍中的地位顯著提高,從前看輕我,嘲笑我是寧王随軍姬妾的士兵都恭敬地稱我一聲秦先生。
臨城一戰之後,我又随軍一路北上參與了興城、都西府之戰,在大大小小的實戰中對兵器鑄造之術掌握得爐火純青。
轉眼兩年過去了,無數個備戰的深夜,我和言遇徹夜長談,聊武器裝備,聊兵法詭計,卻獨獨不談風月情。
奉化初見時的悸動随着時間的流逝慢慢沖淡,如今的言遇是為國為民的寧王殿下,是沙場上常勝将軍,是慶路等諸多幕僚心中優秀的儲君人選,再也不是我秦元宵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