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財務危機】漢朝白那個恐怖
【財務危機】漢朝白那個恐怖
【算缗令只能說平平無奇,畢竟漢高祖搞過,呂後搞過,甚至漢惠帝也搞過,就相當于現在的購置稅,車船稅,燃油稅。那為何在漢武帝手中會變成搞錢神器呢因為漢武帝及其理財小助手們悄咪咪的給它套了另一層政令。】
仙幕的說法讓畫在場的漢武帝等人非常認同,算缗令還真的非常平常,歷朝歷代如果想從商人手中賺點錢都會這麽搞,但也沒見哪個皇帝因此暴富過。
只能說這個政令太平常了,但仙幕後面提到的‘所套政令’倒是讓他們感興趣。
他們未來是怎麽操作的
【元光六年的算缗令灑灑水,元狩四年也就是前119年的才叫‘真算’。
首次算缗,是只對有市籍的商人收運輸車稅,相當于過路費或者燃油費。但119年的算缗就是一種恨不得把那些富商底褲都扒的架勢。
首先把割韭菜的範圍擴大到全體商人,匠人。在座的各位只要有錢一律按資産每2000錢須繳納120錢作為財産稅。
有車馬船更好!統統交稅。】
公孫弘不解: “此法雖誇大範圍,但也是財産自報,卻不排除商人,工匠隐瞞不報或少報。”
公孫弘的話獲得一種人的贊同,畢竟漢高祖和呂後,以及元光六年的算缗令皆是這種德行,隐瞞不報真的極為容易。
“或許是那個補充措施的作用大”桑弘羊思索道, “這玩意兒放在遷茂陵令後出現,定是比遷茂陵令更容易得錢的政令。”
想到這裏桑弘羊與漢武帝對視一眼,比遷茂陵令更加容易得錢的活動,不就是……
抄家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現如今都有一大堆偷稅漏稅的人,更何況我們的老祖宗們。狡猾的商人階級可不是呆瓜會乖乖交稅,于是漢武帝就發現那偷稅漏稅的人真是比比皆是,認真交稅的人才是那朵‘奇葩’。】
對此,在場的衆人深有感悟,可不就是這樣子!
【于是我們漢朝文臣集團俄羅斯套娃一般的新補充措施又來了——告缗令。
漢武帝的告缗令表示:隐匿財産偷稅漏稅者被揭發者即沒收全部家産且戍邊一年,揭發人可收取其一半家産1.
為了那一半家産漢朝百姓們宛如瘋了一般,告缗之風盛行,全民特務。目光炯炯就盯着哪個富戶豪強偷稅漏稅,這樣就能夠舉報獲得他一半家産了。再加之官府常從嚴處置,導致‘商賈中家以上大率破’,成功實現社會資源再分配。
嗯,漢武帝的也分了一大半,獲得家産的舉報者也成為預備待宰韭菜的種子苗,可謂是一舉多得。
商鞅現世都得對漢武帝家的那群奉行內法的能臣們豎起大拇指,并說一句:深得吾真傳。
管仲都得問爾等到底讀了我多少書。】
衆人的目光悠悠看向桑弘羊,只覺得這人果然厲害,怕不是法家絕學都學會吧。
被衆人投以注目禮的桑弘羊絲毫不懼,割韭菜嘛,沒錢就得直接閹了。
【漢武帝也是能人,就一個告缗政令他甚至能玩出花兒來。比如河套邊防差,他就鼓勵民衆去新秦中畜牧,可免于告缗。又或者捐獻粟米者可終身免役并免于告缗,于是民衆紛紛捐獻粟米,使“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1.
由此可見,漢武帝薅羊毛的功力實在不凡,只能說玩還是漢老祖宗們會玩。】
仙幕的話雖然俏皮,但漢武帝卻從這只言片語中看到了未來自己的無奈。
到底得有多缺錢才會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割韭菜’活動。
仙幕告訴他,他真的很缺錢。
【其實漢武帝也不容易,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通過推恩令和遷茂陵令賺到一些錢後,很快就因為之後連續五年的河套,雁門,高闕奇襲戰,定襄北之戰等大戰役……再一次沒錢。】
【他甚至搞起買爵贖罪,置武功爵十七級,皇帝親自決定賣爵位賺錢。像戰場失利的公孫敖,李廣,張骞皆是通過贖罪才免于一死。不過這點錢确實也無濟于事,補不了缺錢的空。】
【因為漢朝地廣事多,後面又來了上谷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戰役,山東大水民饑乏,徙貧民至秦中七十餘萬口又是接踵而來。
多事之國,唯有死命從每個縫隙中摳錢。】
“好……好悲傷的消息……”漢武帝看到這一樁樁事情眼淚都要出來了,多事之國,他劉徹難啊!
劉徹的眼淚還沒有下來,汲黯的眼眶就紅了。
劉徹: “”
劉徹連忙問道: “汲公你這是怎麽”
汲黯也不是故意想哭,實在是,實在是,他啞聲道: “陛下您實在是太難了!”
他知道陛下不容易,但沒想到陛下如此不容易啊!他從景帝時就一手帶大的孩子怎能受如此委屈!
汲黯一把鼻涕一把淚讓漢武帝哭笑不得: “汲公,國家有難,豪強不仁,不住公家之急,朕有機會假借漢匈戰事出出手,朕心甚歡。”
汲黯心中一噎,霎時間就哭不出來了,陛下這還帶鏟除異己來着
不過經過七十年的折騰,諸侯若是不為國為民一同抗擊匈奴,假借這個理由折騰他們鏟除異己确實沒人敢說什麽。
汲黯:會玩還是陛下會玩!
【或許是財務上的缺漏過大,同年漢武帝甚至開辦起‘國企’,繼續搞起中國兩千多年一直沿用的“國企”制——鹽鐵專賣。】
看到熟悉至極的四個字,桑弘羊感嘆道: “終歸是走到鹽鐵專營這一步了。”
霍去病對財政并不熟悉,聞言疑惑道: “桑公熟悉這一政策”
桑弘羊不能說很熟悉,而是非常熟悉,這可是那個人創造出來的法令。
他解釋道: “鹽鐵皆為國之重物。尤其是鹽,為歷代官府重要財源,若官府掌控鹽,則可寓稅于價,百姓神不知鬼不覺交稅,非易生亂的橫征暴斂法可媲美。而此法戰國就已使用,鹽宗管仲,商鞅等皆踐行過此法,尤其是管仲,乃開啓鹽鐵專營的第一人。”
主父偃在一旁聽了許久,冷不丁說道: “若非國家財政艱難,又有哪個朝廷執行鹽鐵官營之法,尋常人看來不過是與民争利罷了。”
桑弘羊: “!”要不是這裏的人皆是皇帝心腹,我就要在這裏和你吵起來了!
不愧是你!你這個讨人厭的主父偃!
主父偃一點都沒有自己的話很招人嫌的自覺,畢竟他就是這麽講話的,從未改過。
桑弘羊也不是個忍氣吞聲的,他嗤笑道: “你倒是說得輕松,邊關戰事,旱澇重建等皆需錢財不說,僅說鹽鐵乃國之重物,掌握在狡詐商人手中,國本被控,你負擔得起嗎”
主父偃:嘶!忘記了這人是牙尖嘴利之輩,他幹不過這商賈之子!
主父偃自動閉麥,索性不說話了。
講不過還逃不過了!!
【在沒有冰箱儲存食物的古代,鹽巴是古代老祖宗們儲存食物的不二之選,是必需品,再接下去的宋元明清千餘年間,鹽課的納稅也是歷朝官府重視的,是僅次于田賦的第二大財政來源1.
而且其批量化生産可獲得規模經濟,成本就是邊際成本,每一包鹽,酒,鐵的價格幾近于無,于是在有許多中間商賺差價後政府還是可以有巨額收入。
所以鹽,鐵和酒的國家壟斷經營制度其實是種高明的國家財政方式,讓百姓‘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稀裏糊塗的就交稅,主打的就是一個神不知鬼不覺,讓百姓們無怨可報。】
看到這個‘有許多中間商賺差價’,漢武帝就知道不妙了,這仙幕明裏暗裏提醒他中間的貪污腐敗多啊。
仙幕表示還真就是這樣子:
【鹽鐵專營也有不好的地方,國營企業有個大問題就是沒有市場經濟的調控後,公職人員仗着吃公家飯就會懈怠,以至于官鹽價貴,或提供不及時,或百姓們要麽買不起鹽,要麽只能買少許鹽,以至于鹽荒,私鹽泛濫。
而鐵器專營也有不好的地方,官府的鐵匠們脫離實際生産,生産出來的東西質量差,價格貴,不好用的一堆堆,以至于漢朝的百姓們直接扛起石頭,開始返祖,也是一個非常糟心的事情。】
主父偃:!
主父偃佯裝遺憾地搖頭: “鹽鐵專營果然不是好事,看看把百姓都逼成之這種樣子了。”沒想到他幹不過桑弘羊,仙幕就幫他說了,而且這個角度還是他不曾解過的,仙幕果然是他的好友!
桑弘羊也沒想到第一個插他刀的竟然不是主父偃而是挂在半空的仙幕
桑弘羊:紮心了!
不過他确實不服輸: “那又如何,既然仙幕已經提出鹽鐵專營的弊端,那吾等就此進行補充,有何難”他甚至敢于舉一反三進行補充!就是這個‘市場經濟的調控後’需要他再多加領會後才能懂,市場經濟應當就是和國家壟斷相反的政策形式吧
被反駁的主父偃無語,還真是這樣子。
不過他終歸是皇帝的心腹,愛國之人,主父偃看向仙幕,如果這個‘友人’能夠再講點未來朝代在這事上的處理就好了,這樣子他們就不用走那麽多彎路了。
畢竟彎路這種東西在實踐中,可是流血又流淚的玩意兒。
不巧,仙幕後的某個小家夥也是這麽想的,于是主父偃他們就看到仙幕提到:
【不過老祖宗們也是極有智慧的,在漢朝之後的其他朝代在前人的教訓上進行了改革,知曉官府只能以适當的稅率收稅的形式,而不是經營一般性商業‘與民争利’2.
比如漢朝之後,鹽鐵酒專營就逐漸發展出酒水随意,鹽專賣,鐵則實行征稅制。
甚至在宋元時期在技術上也有了革新,匠人們發明了煮鹽法,曬鹽法等提高産量的事情,在讓百姓們錢不變的基礎上能夠購買到量更多的鹽巴,滿足百姓們的生活需求。】
仙幕上展示出了煮鹽法的過程和曬鹽法。
看到煮鹽法漢武帝他們還能夠冷靜,但看到曬鹽法之後,漢武帝: “!!!”
漢武帝嗖的一下子睜大了眼睛,仿佛見到了鬼一般: “這什麽玩意兒!為何能夠讓整片灘上皆是白鹽!”
漢武帝覺得自己眼花了,轉頭看在場的其他大臣,發現他們的表現也不逞多讓,桑弘羊的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
或者說已經流下來了。
“吸溜!”
桑弘羊好饞,他親眼看到這些海水被提上來澆在攤上,沒過多久就變成了白花花的鹽巴,那真的是鹽巴!比他們現在這種一鍋一鍋煮鹽省事千百倍的曬鹽!
漢武帝顧不得看桑弘羊的哈喇子一下子沖到充當小吏的張湯面前: “記下來了沒有!記下來了沒有!灘上澆水,以日曬之,成白鹽!記下來了沒有!”
被皇帝的聲音吓到的張湯如夢初醒,連忙在記錄起來。
東方朔直接着手畫了,不能放過仙幕上的一絲一毫,一針一線,現在看或許沒什麽,但是未來遇到問題再看或許能夠解答他們現有的疑惑。
張湯:寫寫寫記記記!
東方朔:寫寫寫畫畫畫!
【但……最後,漢武帝割韭菜的鐮刀還是不得不向他的百姓伸去。】
因為前一段曬鹽法正激動的漢武帝: “……”興奮突然消失殆盡,民乃國本,當他淪落到為難百姓,基本上就該收手了,但未來的他看來并沒有收手。
【漠北之戰後,漢朝的國家財政幾近崩盤。
但後面的置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建設要錢;進擊朝鮮要錢;匈奴再犯以三萬出擊雖失敗而還要錢;貳師将軍李廣利統兵數萬人進擊大宛雖失敗返回也是要錢。
于是漢武帝發布‘更鑄三铢錢。’也就是用現代美聯儲的做法——貨幣超發。
收舊幣,以五舊幣生一幣的方式,降低新幣含銅量,五塊錢的成本讓民間認為這錢一萬元。此法相當于國家信譽背書,本質上就是信用貨幣,百姓信皇帝就可以用,不信皇帝根本什麽都不是。
如此這般也導致了中原大地第一次全國性的通貨膨脹,在百姓們不知道的情況下物價竟然大幅度上漲,本來就只漲物價沒漲錢的百姓們更加買不起了。】
【造假幣暴利,商賈們行動能力超強,通過磨邊的方式偷幣,最後漢武帝他們出臺了一項新型防僞技術,也就是我們在硬幣上常看的四周凸起的防僞工藝——有郭半兩,讓商賈們無處磨邊,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讓部分人無法造假,但技術能力強的中國人不會被這點困難打倒,假幣還是屢禁不絕。
再加之前面說的變成窮光蛋的漢武帝搞起了賣官,賣爵,建立充錢VIP等級制度。
擱這釣魚,自己培養貪污腐敗的韭菜自己割,一魚兩吃,所以百姓們的日子真算不上清閑。】
此時建章宮的劉徹和中朝官員們都沉默不敢言,這哪裏是算不上清閑,這是被搜刮殆盡的慘啊!
【這些造假幣的人相當于與皇帝搶錢,于是漢武帝繼續套法令——‘盜鑄者罪皆死’。
再制造一批華夏新型官員——酷吏,這些中央巡查組代替漢武帝進行抄家,賺錢,持續性清算貪官。不過這些也不能讓百姓們日子好過了一分。】
仙幕上出現一張表情包。
一只老鼠被綁在了柱子上,一個中年男人就站在柱子旁邊,手中拿着刑具,而這個男人的頭上正正标注着兩個字——張湯。
“張湯審鼠”公孫弘疑惑地念出這幾個字,然後就發現這表情包旁邊又出現了一個表情包。
一個棺材板放置在地上,一人問:不知這屍體什麽時候的。
一個頭上頂着張湯名字的中年人走了出來,說:我來。
于是不過片刻張湯出來,說:這具屍體是距今三千多年黃帝時期的人。
旁邊吃瓜的人大驚失色:你為何能知曉
張湯:他招了。
衆人的視線震驚地望向張湯,主父偃發揮他往日說話水平驚異道: “你真是真人不露相,竟能在酷吏中排上名號。”而且這酷吏做事很狠
張湯露出尴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為陛下做事自當盡全力而為之。”他雖然還沒有成為那種所謂的‘酷吏’,但為何世界上有酷吏還是清楚的,說白了就是皇帝手中的刀。
該說不說這話确實說的劉徹很舒心,并且覺得未來若是重用張湯也是正常的,一個能讓後世稱之為能讓屍體開口的男人,張湯的行動力水平可見非常卓越。
漢武帝思考,覺得酷吏也是不錯,雖然他因為有仙幕提點不會再行賣官之法,但豪強該殺還是得殺,而‘酷吏’則是最好的刀。
覺得酷吏很不錯的漢武帝緊接着就看到仙幕接下去播放的內容了。
【網絡上流行的張湯審鼠,張湯審屍地獄笑話側面說明了當時漢朝的酷吏制度審訊有多仔細殘酷,能夠讓屍體也說出話來。有人說酷吏是幹吏,對面是豪強,與百姓無關,不會造成什麽大礙。
但真的是這樣子嗎】
【酷吏的危害,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大。】
方才還覺得酷吏很好的漢武帝心中一咯噔,一般仙幕這麽講,那危害就是真大。
【就拿其中一個酷吏來說吧。
【有一名為王溫舒的酷吏年輕時游手好閑,盜墓,搶財,殺人無惡不作,但就是這麽一個人,卻在酷吏橫行的漢武年間做到了三公九卿制之位。
因為在那時樂以刑殺為威的人才是走得最快的。
他的治下基本上都能夠做到“道不拾遺”,本是可以被寫進史書誇贊的話,但這其中卻暗含屍積如山,血流成河。】
在漢武帝他們皆對這人的名字一頭霧水之時,張湯卻笑不出來了,因為他手下就有一個叫這個名字的人,那人做事還算妥當,怎就被仙幕點名了
張湯:心慌!
【王溫舒的手段就是啓用犯有重罪但仍逍遙法外的亡命之徒去捕捉‘盜賊’——鑄造假幣者,富戶豪強,更重要的是,還有走投無路,被迫進行反抗鬥争的農民群衆。
這些鷹犬善于深文周納,巧低人罪,專好猜疑,心狠手毒,若想懲治誰千方百計都能給你羅織罪名,落入其手者‘大抵盡靡爛獄中’,極少生還。甚至還會株連達千餘家,無辜平民百姓牽連其中。身死,家亡,族破是常态,只要家産沒入官府就是政治正确2.
于是漢朝每百人就有一人因築造假幣而死,刀下之鬼上萬人,流血十餘裏,百姓們側目而視,重足而立,即使聞風而逃也會被抓回,如此這般才有‘郡中安寧,無犬吠之盜’的治下,對無辜百姓而言,何嘗不是一種血海奇冤
而且他也不是專門對豪強地主,剛正不阿的廉官。他是以酷行貪,以酷掩貪的貪官。對下如虎似狼,酷虐非常,侵奪之,侮辱之。對上又‘溫舒多焰,善事有勢者,成為俯首帖耳的綿羊,即使權勢者有奸如山他也能千方百計回護。
“數歲,其吏多以權貴富。”其爪牙也皆暴富,他本人就更不用說了,財富不知凡幾, ‘家累千金’。
他甚至憑借這一手段逐步升遷,成為地方都尉,地方太守,京師中尉,成為中央九卿之一廷尉——掌管刑獄的全國最高司法官。】
【而這并非個例,這是漢朝的一個縮影。
他的長官京師一地最高行政長官義縱,早以酷暴着稱。
漢朝百官看王溫舒雖殺立威,以酷行貪,也能屢次得漢武帝重用,于是榜樣起,百官立“郡守,都尉,諸侯二千石欲為治者,其治大抵盡仿效溫舒2.”
地方大開殺戒,濫及無辜,整個漢朝陷入白色恐怖當中。
刑法愈嚴苛則官逼民反,再加之均輸,平準,中國商賺差價。 “吏民益輕犯法,盜賊滋起。”
起義軍在漢朝各地興起,南有楚地,南陽反,東有齊地反,北燕趙,他們攻城掠邑,奪取兵器,釋放死囚,逮殺郡守。】
漢武帝腦中一片蒙,有點直接暈了,他一向自比三皇五帝,現在連秦始皇都比他好
“原來……漢朝百姓的民不聊生竟然是源于財政變革。”劉徹眼睛發紅,跳脫出迷局從外圍看,竟然是這一樁樁一件件經濟變革導致他有了‘罪在當下’标簽。
而這些最主要的就是幣制改革和酷吏。
張湯也想暈,因為他發現仙幕說的王溫舒就是他認識的王溫舒。
【天下反皇帝自然有反應,于是天子發兵剿賊,但散卒逃,複聚黨阻山林,往往而群,無可奈何。】
【然後要命的是漢孝武皇帝又給當時的漢朝下了一劑猛料:區域負責制績效考核——沈命法。
曰‘群盜起而官未發覺,或發覺而未捕滿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4’。也就是有民變則官死。
從此以後,小官吏畏誅,縱然有盜賊也不敢上報,事态擴大,上級官府怕被牽連也不敢上報。
下級瞞上級,上級瞞京師,京師瞞皇帝,上下相隐,玩弄文辭,漢武帝的耳目被蒙蔽起來了,即使漢文帝的墳墓被刨了也沒人敢和武帝講的那種蒙蔽。
遠在京師的漢武帝覺得地方形式,京城形式一片大好時。
漢武帝的地方,亂了,中央也随之亂了,一場巨大的災禍随着巫蠱,籠罩在長樂宮中。】
————————
漢武帝的這場經濟改革,不僅是一場中央財政開源式的改革,更是一場對地方勢力連帶着其中央勢力的滅絕式打擊,而反噬也開始了。想要改變反噬~
我和我朋友說,雖然每天可以看到小天使們在點擊新發布的章節,但我另一篇文下沒有看到小天使們的身影,好慌張,好空虛()好寂寞(),連碼字的動力都有點喪失了
朋友:只要你承諾明天日更三萬,她們就會炸出來的。
我: “……”
1.
告缗令, 2鹽鐵專營, 3《酷吏傳》《酷吏列傳》4.
沈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