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財務危機】窮光蛋漢武帝
【財務危機】窮光蛋漢武帝
劉徹現在滿腦子的‘人複相食’,百姓哀怨饑寒交,和戰場失利,死丞相皇後太子,覺得心都差點梗死,跳不動了。
天下虛耗,他理解,畢竟打了四十多年,他想在位期間解決所有外患,會有這種代價他身為帝王早有準備,但人複相食就在他的意料之外。更別說付出如此多代價但換來的卻是戰場失利,甚至後期皇後太子都死了
劉徹:心口揪揪的疼。
方跟随皇帝踏進殿中就聽到這麽個爆炸性消息的主父偃他們也想腿軟。
消息過于真實勁爆,在場的官員唯有衛青心中隐含一絲慶幸,未來賊人生亂以至于‘皇後,儲君離世’,現在他已經知道未來,那就不會可以阻止這件事情再發生了!
而其他人……他們總覺得脖頸兒發涼,項上人頭不保,知道越多死得也快,第三階段好像不是他們該聽的,他們能不能跑路
不過無論怎樣他們也跑不掉了。
他們看出劉徹的不舒服,連忙扶着他到位置上。
汲黯為皇帝扇風道: “陛下,振作!現如今仙幕提前告知吾等這等密事,這事定不會再發生!”
劉徹自然知道這個道理,但并不妨礙他腦袋發昏,但說好的一秒鐘就一秒鐘,劉徹片刻就鎮定了。
未來之勢瞬息萬變,定會有解決之法,仙幕不正給他送解決之法來了嗎。
漢武帝目光炯炯,直盯半空的透明框。
【漢孝武皇帝的第三階段被稱之為後繼無力的階段,武功上的失利,文治上的問題出現,以至于補充措施就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套一個,就想做到無漏洞,但結果……你們懂得】
仙幕邊說變展示出何為俄羅斯套娃,漢武帝看得一愣一愣的,他未來這個垃圾政策都這麽套結果還不行
【像因‘家庭弟位’而開啓的察舉制無需多言相信諸位都知道大臣不能惹,二代不能動,坐上皇位前得當孫子在女人堆裏端水,當皇帝後總不能還是孫子吧
于是察舉制現世,文人墨客呼喊着我愛考試奔赴考場,通過考試的獨木橋加入皇帝智囊團,形成中朝制度。】
對于這個主父偃,東方朔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他們到現在還在和外朝那群文武百官整天鬥來鬥去。
【不得不說老劉家的基因很牛,從漢高祖強大的識人之能助他登上皇位,到漢武帝這一批後世赫赫有名的能臣,他們就像能工巧匠一般拿着‘釘錘對’着漏洞百出的漢武朝縫縫補補。】
【而漢朝最需要他們縫補的就是——錢。】
目前家産确實不怎麽富裕的劉徹思考,要是曾經的他一定不會認同仙幕這句話的,畢竟他爺和老爹給他剩下的財産真的多到數不清,富得流油,沒有受‘錢’這玩意兒困擾過。
但現在的他……
劉徹看向桑弘羊: “桑卿,國庫還好嗎”
桑弘羊想嘴角抽搐,他前段時間不是剛算過您老記性這麽差不過桑弘羊還是乖巧答道: “陛下,國庫入不敷出許久了您還記得嗎”。
真切聽懂了桑弘羊意思的劉徹: “……”想哭
他竟真的那麽窮,不是做夢。
【漢武帝的錢到底用在哪裏呢
用錢的地方是真多。
由不得漢武帝不花錢,前面已經同諸位略聊過漢武年間災荒頻繁,黃河連年決堤,是率十萬将士也堵不住的決口,再加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裏,于是漢武帝瘋狂救災的同時當然想要一勞永逸解決災害問題——修水利,就是老祖宗們覺得最好的解決旱澇災害的方法。
漢武帝在位期間迎來繼戰國後華夏歷史第二個興修水利的高潮時期:六輔渠,白渠,龍首渠,成國渠,北邊疆‘渠卒’, ‘引渭穿渠’,讓‘梁楚之地複寧,無水災’的黃河分洪兩渠道。
還有我們熟悉的選明将,讨不服,南平百越,北征匈奴降昆邪之衆,東伐朝鮮斷匈奴之左臂,西滅大宛樓蘭裂匈奴之右肩等大小二十八場之戰。除了糧馬鐵等後勤準備,還有戰後封賞,更需要對百越,西南,北面開荒,如收複河南後築城者就有十幾萬,費用數千億1.
這些就是漢武帝用錢大頭。
也別忘記漢武帝是從皇宮中長大的皇七代,崇侈宮室,營千門萬戶廣修宮苑。
還有以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也就是全國賦稅總額的三分之一修建的茂陵1,也是用錢的頭頭。】
仙幕說前面的興修水利,武時劉徹還能感慨,但當仙幕提到後面修建行宮,茂陵時,漢武帝就覺得心中麻麻的,這兩個玩意兒和其他兩個花錢大頭擺在一起有種微妙的感覺,畢竟他現在沒什麽錢……
感受到身邊臣子投過來的目光。
劉徹: “……”身為帝王建幾座宮殿修個陵墓怎麽了,沒見他老爹也修建的很好看嗎,這是他們老劉家的傳統!毫不心虛。
不過他爹好像沒怎麽修……,突然心虛。
【有錢萬事無憂,沒錢萬事困難,漢武帝在這幾個花錢大頭的‘關照’下結果就是——他家國庫沒錢了。處處都要錢,漢武帝處處沒錢,沒錢問題是啃老已經解決不了問題。】
在場對這個問題感觸最深的就是桑弘羊了,他目光直盯仙幕,不敢放過一絲一毫的未來走勢。
國家沒錢,那就得出手了。
【東家有困難不需要漢武帝本人出手,底下人就已經給他搞得服服帖帖,是他們表現的時刻。
漢武帝協同他的一衆中朝心腹們開始割文景二帝留下的韭菜了。】
精彩之處來臨,在場的人皆是虎軀一震,文景留下的錢真的不禁花!他們現在缺錢!
所以那群‘韭菜’未來是怎麽割的割得如何
主父偃與桑弘羊腦中各種急轉彎,想象怎麽個割法才能真正的實現國家再富裕,能禁得住皇帝揮霍北伐。
就在他們腦中思考的時候,仙幕也開始了祂的展示,一種完整清晰到讓他們震驚的演示。
【文景之治雖好,但總體來說還是道家的無為而治,它的無為是全方面的放松,百姓無農業稅,自由生長。同時也是對劉姓宗室諸侯和漢初功臣後代們的無為而治,讓他們能夠如野草般自由……搶占百姓的生存空間。】
漢武帝雖然之前也有猜到這個,但當仙幕清晰說出來時還是有些許不爽。
【像陳平家漢初封五千食邑到漢武帝時已經變成一萬五食邑,曹參家漢初一萬食邑到漢武帝時期更是翻了無數倍,甚至轄區內的礦産,鹽等皆可統管。
于是民間在藏富于民的同時,更是藏富于大小地主階級。不需要負擔財政支出,只有收入的地主階級富得流油,能自造弓箭數十萬,甚至連珠玉寶器,多于京師。
一時間不知道漢武帝和這些悠閑的地方土皇帝誰更幸福。】
漢武帝此時的臉色很不好,超級不好,因為他……憤怒又嫉妒!!
嫉妒:地方好富裕。
他沉聲道: “自造弓箭數十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朕記得是梁王吧。”
皇帝的話莫敢不答,主父偃還真解過這個,他垂首答道: “啓禀陛下,臣曾上言梁王出行有千乘萬騎,勢同天子,甚至自造弓箭數十萬,珠玉寶器,多于京師。實有謀以逆京師之嫌。”
老梁王那群人,劉徹雙眼微眯。他爹的同母弟,在他爹死後仗窦太後的寵愛和梁國地廣兵強一直以功大想要讓他退位。不過還好,死早了。
不過他家新的梁王倒是悠閑過頭了。
漢武帝:手癢,迫不及待想割那什麽韭菜。
【那漢武帝準備怎麽割韭菜呢要割就要割最強壯的那批——韭菜就得挑大的割才能一下子割個夠本。
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打地主豪強,打我們方才說的宗室藩王,功臣後代。
當然漢武帝或許也有吸取秦朝的教訓的原因,秦朝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把黔首割禿嚕皮,缺了打六國地主這個環節,所以漢武帝抓住主要矛盾,直接逮着富得流油的地主們使勁薅羊毛,勢有種不撸禿他不姓劉的即視感!
當然也有想要徹底解決七國之亂,分封制隐患的原因,但無論怎麽樣,他們都割了一大波韭菜了。
漢武帝那時候真是不得不割韭菜,公元前127年割大韭菜時漢武帝五十五年的在位時間已經過了十四年,前面就已經發生黃河兩次水患,淹16郡,發兵十萬救災;建陵;蝗災;修漕渠,渭渠;發兵巴蜀數十萬治道;三攻匈奴;募民十萬口遷徙朔方,唐蒙通夜郎,東夷穢君南闾等二十八萬人降漢,整整三個地方需要基建等用錢大頭。
一樁樁一件件都需要用大錢,有人言漢武帝一直啃他老爹老本但觀漢武帝一即位就創造出的‘成績’,這文景老本夠不夠啃十年都難說,畢竟他前面割了韭菜也救不了沒錢的局面。
而那些諸侯王們呢
他們竟然在皇帝需要他們一起出資打戰,中央‘勸捐’時無一人而動,讓我們豬豬只能嘆‘今天下不幸有事,郡縣諸侯未有奮由直道者也。’
但我們劉小豬是何人他可不是文景二帝這等守成之君能任人嚣張。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唯有殺之!】
漢武帝只覺得紮心極了,還好仙幕的第三階段的視頻只單獨播放給他們這幾個人看,要不然他漢武帝的顏面還要不要了,竟然有人說他啃一直啃父親老本
不過殺之,很對!
害國者,國之蛀蟲者,殺之!
【于是史上第一大陽謀——推恩令就出場了。
令諸侯推恩分子弟進行均分繼承法,讓漢武帝每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人人喜得所願,長子繼承不可能的,乖乖分勢力吧。】
熟悉的名稱一出場就讓在場的人把視線紛紛投向主父偃,熟悉彼此他們的可是知道這人曾提議過類似的對策。
漢武帝也覺得仙幕說的話很耳熟,他看向主父偃: “朕記得愛卿有提議過此策”
主父偃垂首: “啓禀陛下,臣确實曾上書說過此令。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裏。陛下若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定能使人人喜得所願。先分其國,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不削而勢弱2.”
他本想等過段時間再詳細與陛下說這些,沒想到仙幕先暴露出來了,不過也沒差,不是嗎
漢武帝自幼飽讀詩書,立刻反應過來主父偃說的是什麽意思: “昔日賈生以淮南王謀逆事件,曾向祖父提出‘衆建諸侯而少其力’,看來确實到施行此計的時間了。”他暗自思襯,看來仙幕說的果然都是真的,竟連未發布的法令也說出來了。
漢武帝的話給主父偃打了一劑強心劑。
“就是……”
一聲就是吓得正在打強心劑的主父偃藥效失靈,他擡眼看向漢武帝:就是啥你倒是說啊,大喘氣什麽勁兒
“就是不知仙幕對此策有何看法,未來走勢又是如何……”劉徹看向仙幕,此時所有人也都看向仙幕,不知這件他們還未實踐過的法令如何
【這只是割大韭菜的第一步,這一步打散了大韭菜們的勢力,但東西還在地方勢力手中,不能運回中央支撐赈災和北伐需要,于是俄羅斯套娃般的精彩局面來了。】
漢武帝身邊的文臣們精神一震,看了這一政策是真可行,不過竟還有套子給這個初代法給完善了
————————
實在不好意思小天使們,卡財政和巫蠱問題卡了好幾天,不敢随便寫,昨天才弄成這階段的完整綱。
12《史記》《漢書》皆有記載。發現很多關于正史的參考多是從這兩本書出發進行延伸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