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獲得盲盒的秦始皇
獲得盲盒的秦始皇
仙幕的話直接鎮住所有人。
在講三傑時仙幕也有說到‘王侯将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但黔首們的想法還沒有那麽深,但仙幕此時一連串話下來卻發人深省。
周勃看向手中的簫,少年的眉心皺得死緊, “孩兒不想學蕭,別人都說蕭是辦喪事才吹的,是低賤之業。”周勃難過地望向父親娘親,他以前的好朋友都不想和他玩了。
“爹爹娘親,仙幕的造紙術能讓孩兒去讀書嗎”
周勃欽羨地望向仙幕,上面穿着洗白衣裳的孩童每日勤學不怠,一級一級地往上考,發白的衣裳變成了正常的文人青衣。然後是穿着精美的官府,騎着高頭大馬受到街道黔首的歡迎游街。最後是青年人在朝堂中與其他文武百官辯駁,意氣風發,為國效力,最終走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而少年家中本來破落的茅草屋也變成了青磚大瓦房,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爹娘,穿上幹淨整潔的衣裳,四周都是來道喜的街坊鄰居。
“為何……不能”周勃的爹娘也呆愣愣地望向仙幕,讀書竟可以為貧家子帶來如此大的變化
若有機會,怎麽可能會放過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機會。
讀書,讀書。
讀書可讓滿身補丁的貧家子變成在朝堂中意氣風發與人廷辯的賢才,讀書可讓破落的茅草屋變成青磚大瓦房。
讀書二字因這個視頻徹底進入每個黔首和落魄士族的心中。
【在本視頻的最後,有一段話與諸君共勉:
若汝苦秦久矣,即去建設大秦;
若汝因黔首生活艱難苦秦,即為縣令造福一方;
若汝懷才不遇苦秦,即殺匈奴,事功軍功授爵;
Advertisement
若汝因他秦始皇嬴政秦律滞後,政令不宜苦秦,即想方設法去到他嬴政面前斥責他,教他,告訴他:秦始皇,你的禮法需要變更。因為你的疆域不再局限于西戎小秦,你的疆域遍布整個華夏大地。你的百姓不再僅限于一國,你的百姓是所有原七國的百姓。華夏上不再是七國并列,而是華夏第一個絕無僅有的大一統國家,它的名字叫——秦。
告訴他:秦始皇!《商君書》曾言智者作法,愚者法制;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禮。治世不應一道,便國不僅法古。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
煌煌大秦,日新月異,你怎能落後于你的國與時俱進,方能兩相得宜。
告訴他:六國士族複辟之心不死,暗潮湧動,有何懼之
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六國滅在士族君王晦暗荒淫,滅在黔首艱難度日,滅在其無法各愛其人,民心盡失。
只要你柔政恤民,緩建功業,慎加征發,與民生息,六國黔首皆會歸順于你。木無土,根自敗,如此六國複辟的土壤根基何在六國士族只是一群想得君主重用的崽子罷了,有何懼之
告訴他:六國士族為何厭棄于你因為這群想得君主重用的崽子毫無出頭之日!你大秦不僅秦律需要更改,你的大秦統治階級固化,人才不流動。堵不如疏,你大秦還需要內核同軍功事功爵一般英雄不問出身的選才制度。
告訴他:想要順利過度到郡縣制,你也可以同漢高祖一般實行下郡國并行制。遠方黔首确實未集,你得重視區域文化差,楚地,齊地,趙地文化歷史悠久深厚,從俗而治,東西異制不香嗎
大不了就像漢高祖一樣郡國并行,沒過幾年把八個異姓王全砍了,下一代再把九個同姓王也砍了,為了穩定平穩過度的的犧牲品罷了。
不行則求助于諸子百家,儒家‘制禮作樂’‘以德化民’。再不行我們‘霸王道雜之’,法家有三寶,勢,術,法确實好,但謀士思想終歸僅為君王服務。作為君王我們全都要,諸子百家盡皆收入囊中!
就如後世大才所說,管他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管他什麽神仙,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神仙。】
“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秦始皇眼中迸發出驚喜之色, “此人不愧是大才,為帝者自當是霸王道雜之以求萬世永昌!”
儒家制禮作樂,以德化民,與法家勢,術,法皆是好法,他秦始皇自當可以全盤接收!
而被仙幕稱之為‘想得君主重用崽子’的六國士族: “……”
田橫憤怒: “你這破幕!你才崽子!他秦始皇要是真行郡國并行制我看鬼才會想成為那諸侯王!現在天下誰不知道被分封就是等死啊!”
說完還不解氣地朝着仙幕扔東西,雖然東西仍舊是傳過仙幕或者根本夠不着仙幕,但他還是氣不順!
他身邊的田榮自然不會和弟弟一樣沖動,他望着仙幕上的話沉思:齊國田家的繁榮不再,那他在建秦國田家繁榮可好
【當然最重要的是告訴他為帝者,還是要以民為主。《論君王與百姓書》中言君者,百姓之君王也;天下者,百姓之天下也。君如日月,民親君如父母。得民心者,怎能不得天下】
【泱泱大秦,百廢待興,人非聖賢,誰能面面俱到秦始皇身為第一個實行大一統國家制度的君主他不是巨人,他只是被後世唐宋元明清站在肩上的巨人而已。百代皆行秦法,已經證明了他政令的準确。罪在當下,功在千秋,功在當下與千秋為何不能得兼嗎
與其在自個人家裏空喊‘王侯将相,寧有種乎’,還不如去到他秦始皇面前展示你的才華,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為何一定要等到秦朝覆滅,黔首再經受十幾年的白骨覆原,鮮血滿城的內戰才能當王侯将相
去鹹陽吧。
學學謀聖張良的話術,為何漢高祖只聽他的話實行分封,定都,明燒棧道,任用賢才不聽別人的謀聖能夠被稱之為謀聖不也有別人能聽他的話的原因
項羽不聽範增的話,但謀聖的話一聽就能大霧還不能證明話術的作用嗎
順始皇者,始皇從未殺過,你何懼之有
去鹹陽吧。
去到他秦始皇嬴政的眼前,告訴他你所看到的,你所想實施的。
去鹹陽吧。】
随着仙幕話落,銀光大盛,每個黔首,士族手中的白紙陡然發出細微的銀光,飄散消失。而仙幕也再次變為一抹銀光。
青磚大院中,胡子拉碴的中年人試圖伸出手挽留那銀光點點,卻撈了一個空,什麽都沒有得到,只剩下茫然若失, “這……是真的嗎子鲋……”根本就沒有什麽仙幕,甚至連造紙術都是他們臆想的,沒有仙幕在天下人面前提到他儒家‘制禮作樂’‘以德化民’的思想。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心口處怦怦直跳:難道他們儒家要崛起了
“如何是假。”孔鲋看向手心,恍若那白紙還在, “你現在腦中的造紙之術,就代表仙幕曾出現過。你現在腦子裏流轉的仙幕洗腦之音,不正是它存在的證據”
胡子拉碴的中年人: “什麽洗腦之音”中年人現在腦中确實回蕩着仙幕一直重複的那句‘去鹹陽吧’,他甚至想現在就收拾包袱,帶上自個兒所有的東西投奔始皇而去了!
“紙價賤,卻可傳百家之言。造紙之法非我儒家而是天下人皆知曉,我會留下一部分人盡快實驗如何造紙,以便向天下傳播聖人言。”孔鲋嘆氣, “另一個百家并行的時代已經來了,走吧。”
院子裏的儒生們剛從腦袋裏的‘去鹹陽吧’中回過神,就聽到來自孔甲的‘走吧’,他們滿腦袋問號,明顯腦子還懵着。
“走走去哪兒”
孔鲋站在午間的日光下望向鹹陽的方向: “去告訴秦始皇嬴政,何為從俗而治,東西異制。何為制禮作樂,以德化民。”他嘴角勾起, “墨家那老匹夫怕也已經帶領他的徒子徒孫去投奔秦始皇了,我儒家怎能落後于人。”
孔鲋轉身看向一院子年紀各不相同的儒生,他們的眼中皆充滿了對入仕的渴望,他揚聲道: “将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拿起我們手中筆,去為百代皆行的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記罷!”
院中的儒生聽到這話頓時睜大雙眼像是聽錯般,反應過來則是興奮,他們激動的舉拳附和!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為秦法,留下我儒家的印記!”
孔鲋看着洋洋灑灑的一群儒生去收拾他們的行李。不選擇這個時代的人,是會被時代抛棄的。而他孔鲋,孔子八世孫,不能讓儒家被時代抛棄,這世間得留下他們儒家的大名!
哪裏僅僅只有儒家在收拾他們的行李,此時墨家钜子也在指揮手下的人收拾東西: “快快快!我們要趕在孔鲋那老小子前面到鹹陽,争不過第一家法家,我們要做第二家投奔嬴政的百家!”
他再也不想和孔鲋那老小子中分天下!
而農家的小院也不逞多讓,都不用收拾直接動身了: “還好你們師兄早早來信讓我們到鹹陽邊上住,你們看我們農家定是第一個投奔秦始皇的!”
當百家正在趕往鹹陽的時候,秦始皇看着面前小屏幕顯示出來的文字意思而感到啼笑皆非。
【叮咚,積分贈送洗腦之音——募賢gg已發放天下英才,請始皇陛下注意接收。】
秦始皇捂臉,他還真沒想到就一個什麽歷史值積分爆表能有如此多的獎勵。
————————
不知道最近你們在看秦始皇大大的時候感覺如何,要不你們過去隔壁誇誇我(作者臉紅)(作者扭捏)(但是作者很想要具體的誇誇增強自信心)(作者想要動力)(羞澀)
今天這一章還寫得挺久的,所以小紅花竟然沒了!嗚嗚嗚嗚不過為了争取做到名副其實的‘洗腦’,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