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 41 章
看到柳太太是這個反應,柳文耀就知道自己沒猜錯了。
柳文耀一瞬間有點想笑,也真的笑出聲了:“你害死盈袖想做什麽?讓我猜猜,是我前些日子拒絕的那一門好親嗎?”
“你胡說什麽!”柳太太渾身發抖,不知是怕的,還是氣的。
“是不是胡說,母親心裏知道。我已經派人通知官府了。”
柳太太聽了盡管心裏發虛,但是面上氣勢還是不弱的。她說:“文耀,你悲傷糊塗了。娘不和你計較。你想要個明白,娘也願意和你分說。但是只不過死了一個丫鬟,請官府來是不是有點大題小做了?”
柳文耀卻懶得和她争辯,反正是非自然有官府論斷。那些參與害死盈袖的人他一個也不會放過,包括自己。
楊麗娘最擔心的那一刻還是來了。
消息走漏之後,無數人開始在寧王身邊打轉。寧王雖然還撐着那副嘴臉,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稱帝只是時間問題了。
現在無非是想顯得吃相不那麽難看。至于如何名正言順的登上帝位呢?有太後的支持還不夠,還得有皇後的支持。
若是連當朝皇後都請求寧王登基力挽狂瀾了,那誰還能說寧王登基于法理不合呢?
太後一大早就來到了坤寧宮,一開始是噓寒問暖。但是羊皮終究是披的時間過短。
坐了不過半個時辰,太後漸漸開始進入了正題。她勸楊麗娘要做正确的事,楊麗娘只做不知。
太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奈何楊麗娘就是裝傻不接茬。
太後漸漸有些不耐煩了,重重的拍了一下桌子說:“皇後,你到底怎樣才肯上勸進書。”
這話一出,楊麗娘臉色就變了。
Advertisement
她冷笑着說:“我說母後怎麽這麽有空來看我。原來是要說這事。母後不覺得自己太着急了嗎?陛下只是暫無音訊,說不準哪天就回來了。母後這樣着急推寧王上位,倒顯得只有寧王是您的兒子,陛下竟是抱來的了。”
太後絲毫不為之所動,氣勢洶洶的說:“皇後,難道陛下下落不明我不着急嗎?我也着急,但是要以大局為重。北疆南疆都有戰事,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勸你的那些道理竟是對牛彈琴。你只記得你和陛下的小情小愛,卻忘了天下蒼生啊。”
太後說完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看着楊麗娘。楊麗娘心中冷笑,這話從她嘴裏聽出來怎麽就這麽惡心。
“北疆不是已有數日沒有傳來戰報了嗎?如何就嚴重到危及天下蒼生了?前些日子的戰報上也載明了已經把敵人趕到莽原了,怎麽難道又有那封戰報,娘娘收到了,我卻沒有收到?”楊麗娘反駁道。
太後一時語塞,只能斥道:“目光短淺,婦人之見。”
楊麗娘聞言就更不願意回話了,說:“既然麗娘是婦人之見,娘娘又何必來找麗娘商議呢?反正這勸進書我是不會上的。”
太後罵了一句冥頑不靈就怒氣沖沖的走了。
楊麗娘嘆了口氣,這幾日太後是越來越不客氣,現在更是惡言相向。寧王怕是忍不住了。
“娘娘,這麽頂撞太後好嗎?”小慧擔心的問。
楊麗娘嘆了口氣說:“傻丫頭,早在文英殿上就撕破臉了,還在意什麽頂撞不頂撞。”
小慧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楊麗娘揉了揉眉心,有些難受。
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相必太後和寧王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會上勸進書的了。
本來要勸進書也只是圖個名正言順。有錦上添花,沒有也無傷大雅。等了這麽多天,寧王怕是要忍不住了,看來得早作打算了。
太後氣沖沖的回了慈壽宮,寧王早就來這等消息了。
太後去之前可是誇下了海口,一定會勸的皇後回心轉意的。
回慈壽宮後看着兒子期待的神色,實在是開不了口,覺得臉上委實挂不住。
其實她不說話,寧王看着她的臉色也懂了。
溫言安撫了太後幾句,見太後臉色有所好轉,這才離開。
“皇後竟然如此不識大體,有生路不走,非要入死門。既然如此那就成全她。”
寧王吩咐人把前日投奔來的婦人叫了進來。
這婦人大概二十多歲的年齡,五官都很端莊秀麗,但是眉目間卻有一股風流之态。
“寧王陛下,是相信小婦人了?”這婦人正是周琳,自那日母親承諾來接自己卻遲遲未來之後,她就感覺有點不對。趁啞婦送飯時用燭臺把她大昏了過去,逃了出來。
在街上一轉,這才知道那個丫鬟竟然當了皇後。可把她給吓壞了。她害怕被人抓到,悄悄躲在了京裏一個暗巷裏,謊稱是被大官抛棄的外室。不喜抛頭露面,用帶出來的金銀,雇了一個仆婦,每日采買東西。
本來活的戰戰兢兢的,直到聽說陛下失蹤多日之後,這才自以為尋到了活路。抛棄自己的表哥,狠心的父母誰都別想讨得好去。
她暗暗下定了決心,趁夜來到寧王府前,用珠寶賄賂了看門人給她行了個方便。
但是報上去之後,只見了寧王一面,她哭着陳述冤情,話只說了一半,寧王就讓她下去了。本以為此生無望了,哪知這麽快就柳暗花明。
寧王說:“本王已經派人查訪清楚了,你才是周琳。”
周琳自是激動不已,跪下說:“求王爺給小婦人一個公道。”
寧王扶起她,承諾自己既然知道這事了,就一定會給她讨回公道的,有跟她交待了幾句,就讓她下去了。
第二日在朝會上,各路官員仿佛商量好的一樣,上了無數封勸進表。寧王推辭了一番。
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寧王做足了三辭三讓的把戲,終于要接受了。
百官俯首,甚至有人送上了龍袍,要讓寧王披上。
楊麗娘不禁冷笑着說:“真是一副君臣相得的場面啊。”
寧王有些無奈的說:“皇嫂,這畢竟是前朝,您一個後宮妃子進來恐怕不和規矩吧?”
楊麗娘說:“可是我若不來,不久錯過了這場好戲了嗎?”
楊麗娘環視了一下在場的衆人,數量不足平時朝會的三分之一。
不在場的人有司徒靖的心腹,也有不少覺得寧王這般急躁,不是明君之相的官員。在他們看來,即使陛下禦駕歸天了,寧王尋回陛下梓宮,再上位也算明正言順。
在陛下還下落未明的時候就這麽急躁,陛下在時可是從未薄待過寧王殿下的啊。殿下今日之所為,讓人不免覺得心寒。
“陛下在前線浴血奮戰,只不過是半月沒有音信罷了,各位這麽快就擇枝別處了,本宮知道你們是跟着搏個從龍之功。可是本宮怕你們功勞沒搏着,反而崴了腳。你們可曾想過陛下回來之後要怎麽面對他嗎?”楊麗娘環顧了一下四周說道。
底下的官員們,低着頭,嘴閉得和蚌殼一樣沒有作聲,不少面露羞愧之色。躲避着楊麗娘的眼神。
今天出門看房,看了一天,現在還在地鐵上。今天不更了,明天或者周末補上。對不起m(._.)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