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085
鄭混态度的游離,長孫盛感受到了。
畢竟鄭混是聖人的舅父,于皇子是親,于同安是親,于長寧也是親。先前傾向趙王,但是在趙王敗落的時候,他也很快倒向了長寧謀取合作。
“可惜沒能将鄭公同我們家綁在一起。”長孫宵說的時候,語氣中不乏遺憾。趙王敗落後,兩家因為皇子快速地來走到一條道上,只差成為兒女親家了。那曾經被擱置的事情被鄭國公主動提出,要是不出意外,鄭混的嫡孫是要娶觀音的。可惜他那長嫂只顧着心疼女兒,一點都看不到他們家如今的狀況。嗣齊王府那邊雖然入局了,可他們尾巴都沒藏好呢,被楊家的人那一茬,降爵的降爵,被貶為庶民的貶為庶民,處境也不大好。
沒等到長孫盛的接腔,長孫宵又感慨道: “好好的女兒,怎麽心向着外人呢”
長孫盛這才哼了一聲,說: “她不是向着外人,她是怪我們不支持她的野心。”
長孫宵皺眉: “牝雞司晨,終非常事。”
長孫盛睨了長孫宵一眼: “慎言。”
長孫宵讪讪一笑: “兒說的不是那位陛下。”他當然不會說女帝,畢竟當初他們家是指着同安登基的。他們能接受女帝垂拱而治,但是想到要跟女人同朝為官,就覺得渾身不适。內外既分,就該安分守己,想着步出閨門,是什麽道理
雖然冊太子這事兒來得倉促,可诏旨已經下了,而且聖人身體不大好,再怎麽都要趕在下一個良辰吉日舉行典禮。
消息傳出去,同安很不高興。聖人膝下四位長成的公主,只有她和長寧出宮建府。可細究來,她是處處都不如長寧,不提府邸大小,就說親衛兵,也遠不如。現在也沒見長寧立下什麽功勞,她就加號鎮國公主了,還增了兩千實封,聖人怎麽記不起她來憑什麽長寧有的,她沒有啊。
同安在府上發了一通脾氣,甚至想要進宮去一問究竟。還是趙循心将同安勸住了,說: “公主當有天下,豈需計較區區兩千戶”
同安沉聲道: “聖人冊李齊聖為太子了。”
趙循心又說: “那也該是長寧公主急才是。公主如今要做的,就是多進宮,盡一個女兒的本分。”見同安依然面色冷沉,她眼神閃了閃,湊到同安耳畔說, “讀史時時常見一場驚病帶走小兒性命,公主如今不必将皇子放在心上。博得聖人的關愛,公主才能立得穩。”
“聖人仁慈,公主提了或許也能得到滿足,可那跟聖人因為愧疚賜下的,能一樣嗎前者許會讓聖人覺得自家被脅迫了。”
同安的怒火漸漸地平了下來,她吐了一口濁氣,說: “聖人病重,我該替病人尋訪名醫才是。”
Advertisement
長寧公主府中。
被同安羨慕着的長寧并沒有太高興, “鎮國”兩個字聽着不錯,可那權勢始終是依附別人,而不是歸她的。要她倚仗一個嬰兒聖人是做什麽夢呢。但是另一方面,說明了聖人還是信任她的,雖然沒有親自推動她向上一步走,但到底沒有徹底遏制她,斷了她的路。她得趁聖人還活着,再将長孫盛那邊的人逐出去。
七月的時候。
尚在襁褓中的晉王李齊聖正式被冊立為皇太子,而眼見着不行的天瑞帝身體又好轉了過來,能夠視朝與宰臣們商議軍國政務了。在這期間,同安舉薦了民間的一位大夫。天瑞帝感念她的功勞,病愈後給她加了一千戶實封,又往她府上賜了不少好物,一時間,被忽視已久的同安公主府也是風光無限。
長寧沒在意同安的“收獲”,在天瑞帝病愈之後,她佯裝無意間提起百姓為天子祈福的事情。天瑞帝聽了大為感動,也沒讓人去請中書舍人,而是由長寧起筆,寫了一道《天瑞十三年疾愈救恤百姓僧尼敕》。天下百姓僧尼道士女冠等年七十以上,疾病者,委頓床榻不得起者,皆賜絹兩匹;在行軍因敵傷眼,手,足等不能營生者,皆賜絹五匹;養病坊等多所,令官賜米九石,十石不等。①
長寧也是有私心的。在這些可憐的人中,她最在乎的其實是從戰場上退下來的傷兵。百姓們見到敕令當然只知道聖人的恩惠,但是有心人總有自己的消息途徑。
接下來朝堂上倒是也平靜,然而八月的時候,一個驚雷從邊地傳了過來,卻是突厥的賀羅可汗發兵攻打邊境,拿下了馬邑後又試圖奪取雁門。為此,賀羅可汗命侄子突延小可汗兵發三路,分別從幽州,雁門,原州南下入侵。其最東邊的一路兵馬沿着幽州一路望南,想要奪取井陉,西取河東。賀羅可汗則是率領着大軍襲擊靈州,朔州。
自先帝朝與突厥講和後,雖偶有摩擦,可沒再出現過大規模的戰事了。賀羅可汗忽然間興兵,打得朝臣們措手不及。天瑞帝病體才愈,聽了這消息隐隐有再度病倒之勢。長寧得知消息後入了宮,與衛國公楊延一樣,想要聖人力戰到底。突厥人面獸心,不顧盟誓,絕不可能講和。
不過戰還是和,得等掌握了主動權之後再說話。沒多久,又傳來各州行軍總管擊退突厥兵馬的消息,只有馬邑落到了突厥的口中,遲遲攻克不下。突厥的突延小可汗石勃竭有講和意,拿馬邑來換取與大周和親。這分明是沒有把握守住馬邑之舉,可見局勢利好大周的,可朝堂上卻因此吵得不可開交,以長孫盛為首的主和派想的是和親息事寧人,與突厥重修舊好;而以衛國公楊延為首的将軍們則是認為,突厥行軍多路,可無人統籌,賀羅可汗與突延小可汗矛盾漸深,正是個一舉将突厥逐出去的好時機。
天瑞帝是身心交瘁,在多方消息的沖擊下,一病不起。
長寧在殿中侍疾,天瑞帝沒有表态。可恰恰是這樣的沉默,讓長寧有了種不祥的預感,那就是天瑞帝是贊同和親的。興許是覺得自己真大限将至了,但國無長君,他不想留下一個爛攤子給太子,他想要突厥那邊安分下來。然而可能嗎突厥會因天子新喪而罷兵嗎不,他們會直接撕毀盟誓,趁機南下劫掠。
長寧心中傷懷,眼見着一日比一日憔悴的天瑞帝,說了句真心話: “阿耶為何不肯信我呢”
天瑞帝用那雙日漸渾濁的眼看着長寧,嘴唇翕動着,最終擠出了“很累”兩個字。
長寧不想否認這是天瑞帝對她的關懷,可惜這一切根本不是她想要的。她是權勢在握的監國公主,若李齊聖真那麽好運,他羽翼漸豐,那自己會是什麽個下場她不能不憂。
長寧又問: “阿耶屬意誰和親呢”四位公主,除了她之外,同安已有婚約在身;蘭陵和長寧一個十三,一個十二,都太小。主張和親的長孫盛大概率,不,是一定會推出她的,正好趁機将她踢出長安,以後就沒人跟他家争了。不過聖人未必忍心,興許會從宗室中選一個。是前嗣齊王,今壽春郡王那一脈的或者是李雲容若是容娘封為公主的話,姑姑會來鬧,李成器,李成恩那邊,有長孫盛做保……也許會赦免因父兄謀反而沒官的雲陽亦或是封一個同樣孤弱,沒有庇護的裴玉真
天瑞帝又是不答,許是被長寧一直看着,最後斷斷續續說了“你放心”三個字。
長寧不會放心,在決定傳位于她前,她都不會徹底安心。
邊關的消息好壞參半,賀羅可汗自靈州,朔州那邊走,數座城池聞風投降;突延小可汗石勃竭那邊呢,則是守着馬邑,又不住地派人提起要公主和親的事情。馬邑陷落後,雁門就很危險了。太宗皇帝時辛苦拿下的戰果,一時間被摧毀了一半。
天瑞帝渾渾噩噩的,在太醫下了猛藥之後,總算是清醒了幾分。他強撐着調兵遣将,力圖守住靈,朔二州;而突延小可汗那邊呢,不說一字,任由朝臣在吵吵嚷嚷。
長寧在宮中小住了幾日,見聖人好些了,才回到了府中。她這些時間幾乎是不眠不休,整個人瘦削不少,渾身上下透着一股疲憊之色。這幾個月,不管是聖人的病還是突厥的冦邊,都很是突然,一下子就打亂了她的全盤計劃。
“長寧。”長孫微雲也沒什麽心思留在同安的府上修書,壓根不想聽同安的勸阻,在得知長寧回府後,立馬行色匆匆地趕了過去。她揮了揮手,讓屋中伺候的人退下,自己走上前去替長寧按壓着穴道。
“聖人更屬意和親。”長寧垂着眼睫,輕輕說。聖人的施政方略與先帝類似,十多年間幾乎無有更改。先帝時放着大好的局勢與突厥約為兄弟盟,現在嘛,聖人的舉措怕也是一樣的,他原本就沒有開邊的銳意。之所以沒有應下來,是人選還沒定呢,他不願依從長孫盛他們的方略。
“是公主中選,還是冊宗室為公主”長孫微雲問。
“宗室。”長寧抿了抿唇,說出了兩個字。
————————
①《唐大诏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