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072
裴玉真沉默了一會兒,才對傅母說: “我曉得。”她雖很少與貴女們交際往來,可并不是真的關上大門不問外頭事情了。在聖人出京,長寧公主監國的這半年,她一直瞧着長安的變化。
過往的确沒在意過知聞樓,可等到九經的刻本傳出來,她立馬就着人買了一套回來。她府上并不缺那些書籍,她也見過刻印的佛經,然而真正翻開知聞樓刻本時,那股震撼久久不消。上頭可是明明白白地題着小娘子以及諸匠人的名字啊。她當時想,她的字也不差的,可最後仍舊按下了心中的那股沖動。就是因為她沒有阿娘做靠山,裴家又如同虎狼,她一步都不能走錯了。後來知聞樓出印刻的《昆山小集》以及《京報》,她也每回都着人買了回來。
杜同玄看着裴玉真,雙唇動了動,可到底什麽都沒有說。內心深處暗嘆了一口氣,心想道,要是公主尚在人間就好了。公主少女時不像高陽長公主那般張楊嚣張,不過在出降後,也沒有像高陽那般快速垮了心性。她謹記着先帝的話,孝敬公婆,可在她心中,小娘子才是最重要的。
裴玉真又說: “這事情要知會虞國公府上嗎”她的姨母除了高陽長公主還有襄城長公主。襄城長公主出降虞國公王玄意,跟她阿娘一樣早早就去世了。不過虞國公在姨母去世後,并沒有另娶。故而姨母膝下的一女一子都留在了虞國公府上,情況跟她有些不一樣。
杜同玄搖頭說: “用不着。”高陽長公主那邊都沒有同她們說呢,要不是今日偶遇長寧公主,恐怕也不會有這事兒。多做多錯,不若順其自然。
裴玉真松了一口氣,抿唇露出一抹淺淺的笑,說: “那就咱們府上做就好了。”
-
幾天後,長寧從溫山木那處得到了消息。說裴玉真捐了不少的田地以及兩間鋪子,給養悲田養病坊的鳏寡孤獨之人。乍一聽,長寧吓了一跳。她還以為只是捐贈舊物呢,哪想到裴玉真會給出這些東西
“難不成她以為我在敲打她,故意問她要的”長寧轉向長孫微雲,很是納悶。
“許是想賣一個好”長孫微雲說。她對裴玉真其實也不熟,她一直深居簡出的,很少與其他府往來,在長安諸貴女中沒什麽存在感。
“她的心意領了,但是東西不能收。她一個小娘子,父族之人又如豺狼,步步謹慎,如履寒冰。這些都是姑母留給她的傍身之物啊。”長寧嘆了一口氣,她對真定長公主的印象已經很模糊了,只依稀記得溫柔的淺笑,是個和善敦厚的人。說是姐妹,其實情意也不大多的,遠不如跟楊采薇她們那般親近。
長孫微雲想了一會兒,蹙眉說: “可若是退回去的話,裴娘子該惶恐了。”
“這還真是。”長寧搖頭,啞然失笑。沉吟片刻,她說, “先讓容娘跟她提一提。”
沒多久,李雲容就帶了話來了: “真娘不缺錢財。”一些沒落的公侯之門經常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強撐着門面,但裴玉真不一樣。她手底下的人經驗有方,進項源源不斷,比不少王公都要富裕。
聽了這話,長寧才放心許多。觑了眼李雲容,見她精神風貌比過去好了不少,至少見人的時候不會怯怯不安和畏縮了,終于有幾分公主女該有的華貴氣度。 “你近來感覺怎麽樣”長寧問道。
Advertisement
“很好。”李雲容滿是感激地開口。去了悲田養病坊,李雲容才知道,不僅僅要挑選靈秀的女童,還要從頭開始教她們識字,讀書。那些個眼高過頂的士人是不大可能做這差事的,來的都是宮中放還,寄居在道觀中的女冠。本朝舊制,宮中妃嫔,女官都要跟宮教博士學書算衆藝,以她們的學識教這些目不識丁的人綽綽有餘。只李雲容見了後很是心動,也教了小孩們幾次,漸漸得了趣味。
“這樣便好。”長寧早聽溫山木,穆滿她們說了李雲容,這會兒從她的口中得到了答案,更是寬心。若是李雲容很苦惱甚至因此生恨,那就違背她的本意了。
“可以讓真娘同我一起嗎”李雲容又問。
長寧自然點頭應許。只不過她現在沒有李雲容的樂觀了,從裴玉真回到府上依舊維持原樣來看,她并不想徹底改變如今的狀态。長寧也能理解她,攤上那麽一個父族,她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李雲容聽了長寧的允諾揚眉笑了起來,她其實還想找一些姐妹一起,不過現在一起才開始,沒有個通行的規章制度,還是先不請她們來了。
-
曲江宴,杏園宴,慈恩雁塔題名,聞喜宴,月燈宴……京中的熱鬧一直持續到了二月底還沒結束。車駕回長安的消息已經定了,約莫在三月中旬抵達長安。
“好在沒鬧出撾鼓申訴,群聚市街,哄起鬧事的情況。”長寧卸下了身上的重擔,得了幾分清閑。在先帝時曾發生過落第舉子說考試不公的事情,先帝震怒罷黜不少的官員。那等情況下,落第舉子只會埋怨主司,可她的情況不一樣。原本就有些不服氣的人,會趁這時候挑事,損壞她的名聲。
“那些中進士的才情不錯,其他人也挑不出錯來。”長孫微雲莞爾一笑,又說, “大部分的落第舉子都離開長安了,只有少數人留在長安習業。”在這少數人裏頭,有幾個是公主看重的。只不過文辭可增長的空間太多了,策論寫得再好,不過詩賦那關,就休想考中進士。
“讓他們安心留在長安過夏吧。”長寧笑吟吟說。放榜後,落第舉子住在長安溫習,時人謂之“過夏” ;至于這期間投遞求引薦的詩文,則為“夏課”。前途未蔔,生業艱難。許多清貧士人會借住在寺院道觀之中,一來是求個清靜;二來是寄食。長寧也不與他們說什麽,只是暗中吩咐了道觀寺院的主事,別将他們趕出去。至于吃食所費資財,一律由公主府供應。
“要集一些昔日登科的前人文章樞要刻印麽”長孫微雲又問道。過去知聞樓刻印了《昆山小集》,可這其實算是昆山書院的課業,跟登科者文章總集略有些區別。過去落第的舉子私底下也做過這樣的事情,只不過幾十萬字,耗費的功夫可不少。
長寧聞言眸光一亮,道: “可以。”頓了頓,她又說, “這事情得由太傅或者蕭先生來做才好。不過選取的文章,我得過目。”有的文章辭藻華美,可腐儒氣太重。此等文章,可觀摩不得。她與長孫微雲商議了一番,主意定了之後,就給昆山書院的顏通儒寫信。她這打算沒刻意隐瞞。國子監諸博士與昆山書院的夫子往常也也有交游,很快就得知了消息。
“公主她怎麽舍近求遠難不成是覺得我們學識不夠嗎”國子監博士偷偷抱怨說。
“誰讓公主曾經在昆山書院習業呢”
“這話說的,難道公主沒來國子監聽講過嗎我等也曾出入宮廷授課啊!”
……
知聞印坊刻印九經沒他們的事情, 《昆山小集》也沒他們國子監的事情,後來試圖模仿,結果是慘淡收場。國子監監本本該是正本,可除了勒令監生購買,其他人總不願意掏錢,畢竟跟知聞刻本比起來,質量相差也太多了,而且更貴。再說國子監的文章刻印成集,一開始還有人看,等到了後頭《京報》橫空出世,是完完全全地邊緣化了。
“咱們國子監才是高等學府,再這樣下去,只會讓人看笑話。不成,得想個辦法取代昆山書院。”
“知聞樓的刻本比咱們國子監的好,還更便宜,這能夠掙到錢嗎難不成是我們想岔了其實公主真的是為了天下學子着想”
諸博士也議論不出所以然來,一想到國子監的落寞,心中就難受得很。他們讀書是為了什麽啊不就是一身清名流芳百世嗎可現在造福天下讀書人的大功德……沒有一點跟他們有關,真是讓人捶胸頓足,懊惱不已。
衆人到底還是不甘心,最後請了國子司業孔修齊前往公主府打探消息。原本是想請祭酒去的,可祭酒為人古板,大家怕他一句“牝雞司晨”将長寧公主得罪個徹底,便建議孔修齊去了。孔司業以前還給聖人,公主講過《論語》呢,興許公主會賣他一個面子。
這一回,孔修齊的處境比見不着人要好些,他被人迎到了客廳裏,滿懷惆悵地等待片刻。他記憶中的公主是和婉溫柔,極好說話的,然而這回見到人,卻被她一身威勢驚了驚,仿佛見到了聖駕。孔修齊一晃神,忙行了一禮。
長寧也猜到了孔修齊的來意,她見孔修齊顧左而言他,也不主動揭開話題,而是故意道: “今歲國子監登科有幾人呢”
孔修齊: “……”這根本就是明知過問,那些文章都是經了公主之手的。昔日進士大半出自國子監,如今二十二人裏只一人,孔修齊根本無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