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富貴侯府上這會兒大落面子。雖然說內情不為旁人知,可湯恩慈挨了笞刑的事兒瞞不過去,很快就傳到了各家的耳中。湯俊逸也沒有消停,在将韋五的東西全部扔回去後,還鼓動着跟自己玩得好的長安少年,別跟韋五往來。這韋五本就不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只是韋中書家的遠親,更快就被排擠出了圈子,整日裏失魂落魄。
可韋五這事情沒算完,因為韋弘貞在得了聖人的評語後,忙命人去調查就中隐情,很快就知道了原因。他對這族中侄兒了解的确不多,也不知道他在家中還有婚事。先前提起侄兒的婚事,族中的人也同意了!他們跟韋五一起瞞着自己!就算要另攀高枝,也要先将家中的婚事解除了啊!還倒黴至極,讓事情傳到了聖人的耳中,連帶着他也吃了挂落。他家三郎,不,是他韋家子,都被想跟京中有頭有臉的家族結親了,畢竟聖人都說了,韋家郎未成人,如何成家
好幾天了,韋弘貞想起這事情都覺得心梗,要氣得昏倒,他是一點都不想替這侄兒謀劃了。聽到了他被人排擠的事情,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 “那就別出門丢人現眼了。”這意思是要将韋五困在家中。但是韋五怎麽甘心
“都怪裴錦娘,要不是她,我怎麽會落到這樣的地步真是心如蛇蠍!”韋五一肚子氣,在屋中怎麽都定不下心讀書,他霍然站起身, “不行,這口氣我咽不下去!我一定要讓她好看!”
“五郎,不可。”勸說着的家奴是韋五從家中帶過來的,他當即苦口婆心地勸道, “郎主要你靜下心來溫書,好在這次考中進士。而且我聽說了,裴家娘子在知聞樓中替公主做事情,你若是做什麽,得罪了公主怎麽辦”
“難不成我現在沒得罪嗎”韋五沒好氣道,他抄着手,眉頭緊緊皺起, “在外抛頭露面,真是豈有此理!”他扭頭看着家奴,又說, “我也不準備對她做什麽,你過來,出去傳點消息,就說裴錦娘在鄉裏名聲很差。我不信公主還會用一個聲名狼藉的人!”他的笑容冷冷的,很清楚要如何毀掉一個小娘子的名聲。
那家奴大驚失色,說: “五郎此舉不妥,是污蔑啊。”
韋五撇了撇嘴,說: “這算什麽污蔑知聞樓裏那些人往來,她在其中,我就不信她不會跟郎君有牽扯。她說我攀附高枝,難道她不是這樣想的嗎她的父母已經身亡了,族老們也只會将她草草嫁出去,她想要立身,可不得抓住一切機會,攀附一個年輕有為的郎君我早就看透裴錦娘了!”家奴看韋五一副倔強的模樣,也沒有再勸說,從韋五的屋中退了出去,準備将這一切禀告韋中書。他可不想被固執的郎君連累得沒命。
韋弘貞府上的事情,沒多久便傳到了長寧公主府中。梨兒聽了那事兒,立馬咋舌道: “怎麽會有這樣惡毒的人!”明明是那韋五自己不要臉面,現在還要倒打一耙。只要潑一桶髒水,就能将人過去的努力都毀了。
“男人就是這樣,小心眼又惡毒。”長寧下了評語,她冷冷一笑,轉向長孫微雲道, “你覺得呢”
長孫微雲也很看不慣韋五的行為,她蹙着眉說道: “恐怕不止韋五,京中多浮浪兒。”
長寧沒在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韋弘貞和梁國公府上走得近,她現下也沒有跟梁國公撕破臉的打算,跟長孫微雲說話,還是少越過那道界限,省得讓她左右為難。但有的事情仍舊要辦的,在長孫微雲離開後,她便同左右人吩咐,讓他們将韋五引向趙王府。要知道,現在韋五被韋中書嫌棄了,他得不到韋家的助力,只能夠另辟新徑了。而趙王府,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間便到了六月底。對長寧來說,這會兒有兩件大事,一是孟彤管她們考完了,要回長安來,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二來嘛,是聖人下诏,要出京避暑,留長寧公主監國。
本朝天子離京,歷來以太子監國。可聖人未建東宮,這或許是個訊號,意味着聖人态度有所松動,可能要扶持長寧公主了。緊接着,又有一道旨意,卻是被勒令閉門思過的貴妃和同安被放了出來,聖人要她們一道陪駕出京。他又賞賜了一堆寶物給同安公主府和梁國公府。至于楊家那邊,沒有問過半句話。聖人這态度着實讓人摸不着頭腦,不知道他到底是屬意哪一位。不過兩天後,宮中又有消息傳出來了,吳美人有孕在身!這無疑是個驚雷,炸得各方都人仰馬翻的!誰能想到這麽忽然啊,要知道,宮中每年都新進美人,可自長樂公主後,就再也沒有新生兒誕生了,數起來都十一年了!
朝中的臣子個個福至心靈,明白過來了。聖人這是哪個都沒準備選呢,大概是在期盼吳美人生個皇子。至于立儲,還能夠繼續往後拖下去。
Advertisement
“公主早知道這件事情嗎”公主府上,長孫微雲望着波瀾不驚的長寧問道。昨夜祖父尋她談話,透露出了若是吳美人生皇子,就讓貴妃抱養在膝下的意思。到了那時候,長寧公主府,同安公主府如何都不重要了,至于争執也不需要了。祖父還提了幾句趙王府的事情,因為若是有皇子,對趙王一脈沖擊最大。這意味着河間郡王入繼無望,皇位是不可能轉到他們這一支的。附和趙王的臣子在搖擺,這正是一舉鏟除趙王勢力的好時機。
“我知道。”長寧微笑道,這一點她也沒有隐瞞長孫微雲。她本以為這次避暑不會帶上貴妃呢,沒想到她們母女還是跟去了。聖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怕貴妃謀害皇嗣,或許打着其他的注意。比如,生出了皇子給貴妃教養。這樣的定心丸落下,貴妃不僅不會做出什麽,還會對吳美人百般照顧。
長孫微雲沉默了下來,聖人不改先帝時的政策,若是皇子繼位,很有可能會将先帝的政策貫徹下去。太宗時的景象,那真的就是昙花一現了,她想要入朝為官的願望實現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小。她私心裏,其實希望吳美人生出的是個皇女。這樣她們的路,才有走通的可能。
“我監國,一切奏抄都會往公主府上來,你作為我的長史,也能過一把當宰臣的瘾。”長寧打趣道。
長孫微雲對上了長寧的目光,抿了抿唇,輕聲說: “可臣想要的不是一時。”
長寧深深地望了長孫微雲一眼,說: “這條路很難走。”
長孫微雲道: “公主不也沒有退縮嗎”
長寧沒再接腔,她踏上那個位置,一路上要披荊斬棘。長孫微雲同樣如此。她們若是同道,可并肩向前,但誰知道日後,長孫微雲會不會變成她前路上的荊棘呢
車駕将行,長寧又入了一趟宮。
天瑞帝內心深處隐隐有些愧疚,他說道: “衛國公府上你可自己尋個由頭賞賜了,別讓人拿了話柄就是。”他是希望梁國公,衛國公兩府都在,能夠相互掣肘的。吳美人母家不昌,頗為位微,若是誕下皇子,勢力孤弱,會讓人看輕了。青鸾懂事,他相信公主府一定會照應幼弟;可同安那邊,她向來刁蠻驕縱,不知天高地厚,若是非要與幼弟争,更可能搖動梁國公府上的立場。現在露出将未來的皇子養于貴妃膝下的意思,就是要斷了梁國公府上其他的選擇。但是這麽一來,皇子親近長孫家,他對青鸾和衛國公府上就覺得虧欠了。
長寧早就知道聖人想了很多,她聽了這話,忙道: “衛公已無功勞,本就不該嘉賞。”
天瑞帝道: “皇後之兄,公主之舅,便該賞賜。”他見長寧又連連拒絕,暗嘆了一口氣說, “罷了。”他朝着內侍使了個臉色,內侍匆匆退了下去,沒多久,用銀盤托着一枚玉印走了過來。天瑞帝将它拿起,遞給了長寧,笑說道, “青鸾可知道它是什麽”
長寧眼皮子一跳,往印面上瞥了一眼,脫口道: “玄女之印!”太宗手底下曾有三千親兵,號稱“玄女衛”,這枚玄女印就是其象征。太宗駕崩前,不知為何将玄女衛遣散了,只留下了一枚印信作為象征之物束之高閣。
天瑞帝笑道: “正是。”他溫聲說, “今日就将這枚玄女之印傳給青鸾了。若是能尋找到玄女衛,可以此為印信號令她們為你做事。”
長寧面上泛起一抹喜色,道: “多謝阿耶。”這枚玄女之印更多還是一種擺設,因為太宗遣散玄女衛後,那些将士們各自返鄉,如今已經四十年了。以她們的年紀,如何上戰場縱然玄女衛以女承母職,誰知道娘子們是否還在操練可就算是一個象征,也比沒有好。要是找到了那些人,就意味着除了帳內府之外,她還有與南衙十六衛,北衙四衛相差無幾的親兵!
聖人到底為誰謀劃的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所得,皆能成為她日後走向高位的倚仗!
她不要做別人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