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伏筆&後記
伏筆&後記
伏筆
[一世界]
第二章:結尾處列娜第一次穿越時心髒疼是因為同一時刻不同時空的她剛好朝心髒開槍自.殺。耳邊響起的聲音是索羅金的。
第六章:列娜把謝爾蓋拷在床頭後曾對他說她帶父親去美國,所以下章謝爾蓋放走她的時候才會給她訂去夏威夷的機票。
第七章:列娜逃亡時包裏的詩集是謝爾蓋故意放進去的。他扭曲的性格注定不可能讓其在活着的時候說出“我愛你”,所以他才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愛意。
[二世界]
第九章:本文開頭列娜填寫個人信息的時候标注了34歲,後面說她丈夫比她小一歲。這裏助理提了一嘴她那個神秘男友也正好比她小一歲。也算是暗示。
助理推的行李箱不讓列娜碰是因為裏面裝着她的穿越機。
第十一章:謝爾蓋叫列娜把他的U盤送去射擊場是想看看她的射擊能力。看到不咋地他就放心了。
短信裏的[她是我們要找的人嗎?]的意思是:列娜是間諜嗎?
謝爾蓋回的[我知道她是誰了。]的意思是:他知道間諜是誰了。
第十二章:表白那塊。列娜問謝爾蓋,“我愛你”怎麽說?他說,我會為你擋子.彈。然後後面就真擋了。嗯,言出必行。
第十五章:列娜誇德米特裏能窺探他人記憶的能力厲害,後者回了一句“他可比我厲害多了”,這裏指的人是巴沙。
巴沙襲擊謝爾蓋的時候列娜朝他靠近,被發現時手插.在兜裏。結合後面她從口袋裏取出針管注射進巴沙頸部,其實這裏她因為擔心謝爾蓋受傷害已經想提前行動了(她超愛)。
巴沙口袋裏憑空出現的紙條是他襲擊謝爾蓋時列娜趁機抱住他塞進去的。後面她故意說需要紙巾就是想誘導他發現,好讓他前往切爾諾貝利。
Advertisement
第二十章:列娜讓阿尼亞換好衣服去外面等她實則是從保險櫃裏拿槍。吃下安眠藥後列娜靠使用廖沙的打火機灼燒掌心保持清醒。
她的原計劃是讓謝爾蓋服下安眠藥昏睡過去後自己去天然氣加工廠完成病毒的傳輸再自.殺(至少能保全父母)。但是謝爾蓋醒早了。如果列娜按照計劃植入病毒,那麽造成的後果當時在場的謝爾蓋也得承擔。所以她最後放棄了,用自己的死為謝爾蓋換取了一個将功贖罪的機會。
三世界就沒啥伏筆了,基本都是在填謝爾蓋兒時玩伴的坑。
最後完美的一天世界裏,列娜不願意結婚是因為她跟亞歷山大糾纏了七年都沒離成,即便她不記得這段記憶,但是靈魂創傷還存在,所以會選擇不婚。
後記
其實我跟這部劇錯過了好幾次。
我第一次知道它是看《通.靈之戰》的時候,我以為是那種歷史向的正劇就沒去看。後來看《背叛》的時候女主的三號情夫跟同學看的電視上在播這部劇。我依舊沒看,而是轉頭去看了那個小帥哥演的《甲蟲村》。直到後來某天無聊我在B站影視區亂逛看到了這部劇這才點開。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看主角團一路狂奔,我找回了當年看《冒險小虎隊》時的那種感覺。
我記得自己在《哥譚:月亮與你》那本的後記裏推薦過這部劇。一晃都是兩年前的事情了(笑)。那時候就是單純喜歡這個故事,沒有寫同人的想法。直到我寫《查理九世:人魚的詛咒》時女主身邊有個特工管家,我想起了這部劇裏的克格勃。寫完查理九世那本後我去B站找了解說又重溫了一遍。
這一次看到阿尼亞姐姐被救下來後我突然有了個腦洞:她如果活下來,在看到父親遇害後會做什麽?于是乎,本文的開頭就誕生了。
最開始構思的時候男女主是沒有感情戲的。因為年齡差太大了。但我覺得謝爾蓋可以單方面喜歡列娜,于是以他的口吻寫了《致親愛的……》,寫完感覺用詞女性化一些,又寫了《倘若我是一只鳥》。但是《致親愛的……》我也不想扔,後來琢磨琢磨,咬咬牙,那就讓他倆處對象好了。可以說,因為一首詩我多寫了好多感情戲。當然了,這只是種戲谑的說法。本文的立意是:世界荒謬,愛拯救之。感情線也是為了表達這個主題。
這裏面只有二世界的謝爾蓋談上戀愛了。一世界的謝爾蓋就是個瘋批,沒有愛人的能力,三世界的謝爾蓋蹲了十年監獄,渾身帶刺,自然也沒法進入一段親密關系。
雖然一世界的謝爾蓋我描寫的少,但是他的故事我認為是最有趣的。與其說是他從小就喜歡上了列娜,倒不如說是他把她當成他生命裏的一束光。問題是他把她過度神化了。這就導致當他發現她接近他是別有用心後,這樣的落差感讓他感到憤怒。但當時的列娜對穿越一無所知,他的怒火無處發洩,于是他選擇把她娶到手卻晾在一邊以此來報複她。直到列娜出了車禍他才意識到自己對她是有感情的,但又害怕列娜會再出“意外”,所以就繼續冷暴力她,美其名曰:出于保護。為了減少愧疚感,他還把自己痛苦的來源歸咎于她告訴了他父親的死亡真相。等他終于見到擁有穿越記憶的列娜時,他的計劃已定,一切都來不及了----他已經不可能再回頭了。他向死而活,這場長達三十年的複仇注定要以悲劇收場。
不得不說,沒有穿越經歷的列娜才是真倒黴,嫁了個沒有溫度的丈夫,又因為謝爾蓋官場上的暗鬥出車禍,兩個孩子也都不健全。
當然,本文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如何打破循環。
我認為,想要打破循環、結束循環就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我不認為謝爾蓋或因外因或出于預感而放棄把主角團召集到切爾諾貝利就能停止循環。與命運相比,個人因素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如果把第一部的劇情比作一個圓,無論是巴沙把伊戈爾趕走還是他讓父母把錢帶走,這些劇情都大同小異,最多是讓光滑的曲線産生波動,但本質上依舊是個圓。只有找到斷點、打破斷點才能結束循環。所以我添加了關于謝爾蓋父親以及舉報他的發小的故事。
就像我最後呈現出的世界(可能是循環了很多遍以後的),謝爾蓋沒有遇到發小,也沒有因此受到舉報。避免了牢獄之災,慢慢有了點小事業,也跟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了。在這樣的生活下,他就不會再冒風險去改變什麽。縱使大環境依舊如此,但列娜和謝爾蓋一個教書一個保障學生的安全問題,呵護下一代。他們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愛自己的祖國。
二世界當初構思的時候沒有間諜線,對戰大BOSS德米特裏的時候中槍的是列娜。她陷入昏迷期間靈魂來到三世界,在幫謝爾蓋回溯前世釋放掉仇恨後回到二世界。這樣至少三個世界能成一對。但一想到要寫後面影版的劇情……還是直接挂掉進入三世界吧(笑)。這樣也能對應列娜在原世界的劇情。畢竟我是堅持宿命論的人,可能不同世界不同時間線的人的生活和經歷有所不同,但結果都大同小異。本該在小時候死去的列娜即便被阿尼亞救下,她也會因為別的原因死亡。
最後是一點吐槽。
不明白第一季為啥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原因和颠.覆活動無關謝爾蓋還得坐牢,也搞不懂第二季未經批準擅自在鄰國開展軍事行動(還死了兩士兵)的情況下還能升官。至于電影版,謝爾蓋的角色定位給我的感覺就是純工具人。
俄羅斯人的名字好像大部分是三段式,但我不懂俄語,劇裏有些一晃而過的道具(證件、名單之類的)實在沒法挨個考據。很多名字就按名+姓這麽起了。他們還有小名什麽的,比如列娜母親叫她的丈夫謝爾蓋謝廖沙。另外,蘇聯時期女性結婚不必須改姓氏,但劇中列娜母親用的是丈夫的姓,這裏沒太搞懂。也就按着寫了。
最要命的是列娜的爸爸、前夫(亞歷山大原名)和現任,三個男人都叫謝爾蓋。謝爾蓋是救過編劇的命嗎?兩個主要角色都這個名字。
那個年代的貨幣、校服、物價之類的我都盡力去查去了解了。肯定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還請見諒。
最後推薦幾個我喜歡的樂隊:shortparis,IC3peak,little big。
另外,不知道有沒有會俄語的姐妹願意翻譯一下俄語反烏托邦搖滾音樂劇《Air2112》的幾首歌?我感覺挺好聽的,可惜沒有歌詞,作者的vk上也沒找着。
下一本目前沒有什麽特別想寫的,不過我買了一本《曼哈頓幽靈》準備看看。如果有靈感,說不定就會寫喲~
好啦,到這裏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依舊非常非常感謝願意看到這裏的朋友。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快樂與幸運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