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揭秘
第105章 揭秘
◎他錯在只想自己扛下所有……◎
桃李守在魏淺禾的廂房外, 日上三竿了還不見裏頭有動靜,她擔憂地朝裏看了看,但又懂事的沒有進去。
昨夜小姐同她說過,有話要跟太子殿下講, 無論裏面有什麽動靜, 都別沖動闖進去, 她答應了, 就一直老老實實地守在外面。
後來, 裏頭雖然沒有激烈争吵的聲音,太子殿下卻一夜沒出來。
天蒙蒙亮的時候, 桃李受不住打着瞌睡,模模糊糊中感覺身旁有人經過,她覺得自己意識挺清醒的, 好像一直沒睡着似的, 但旁邊一陣風似的掠過人影,她就是動也動彈不起來。
那人很溫柔,看她歪頭倚在門框上打瞌睡,還返身進屋抱來了一床毛毯,輕輕給她蓋上, 如此行事, 定是太子殿下無疑。
他向來柔和謙遜, 小姐怎麽會以為他們之間能産生沖突呢, 太子殿下肯定會讓着小姐的呀。
桃李朦朦胧胧中覺得自己還在思考,身旁已經再一次空了。
屋內,顧清荞離開後的好長一段時間, 魏淺禾腦子裏空空如也, 卻又不甘心地胡思亂想各種可能性。
但始終, 她沒能找到當下困局的突破口。
除了一身醫術,她沒有旁的力量可以對抗顧清荞的守衛,但被他困在這裏眼睜睜看着他送走顧玖翎,又無論如何也不能甘心。
腦中翻飛錯亂的思緒攪得她頭痛欲裂,加上哭過以後的眼睛脹痛難忍,簡直像要炸開似的苦熬。
魏淺禾昏昏沉沉地想着心思,不知自己何時又堕入了夢境。
在那裏,有她始終也想不明白的謎底。
夢中場景仿佛又回到了魏長海身死的那個夜晚,一模一樣的開端,話本徐徐于眼前展開,只是這次多了許多關于顧滄恒的描述。
Advertisement
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從前關于宗穆小王爺的結局。
他的确如同現實中一般,是宋青喬順利登基稱帝背後的助力,魏淺禾抑郁而死的那段時間,正是宋青喬回京半月,剛開始與李氏門閥争鬥的起點。
話本中是這樣描述的,根據野史記載,宋青喬改名換姓恢複天家身份後,名義上反對他登基的顧滄恒便被軟禁在了宗穆王府,直到李氏一族徹底伏誅,宮中傳出宗穆小王爺其實才是真正支持宋青喬的人時,他已經多日食水未進,顯露油盡燈枯之相。
剛剛行過登基大典的顧清荞匆忙趕到宗穆王府,只來得及見到了顧滄恒最後一面。
他為顧清荞謀劃,始終假意站在淑妃李氏一側,承受了不少流言蜚語,但造成致命打擊的卻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外室之死。
她在一個清晨突然死去,三歲的女兒也被李氏殘留的惡奴抱走,顧滄恒遍尋不到,壓着心底的傷撐着為顧清荞鋪路,直到他順利登基,顧滄恒也終于撐不住了,轟然倒下。
那個外室之死成迷,顧滄恒卻是真正的抑郁而終,魏淺禾的死帶走了他所有生的希望,就連找尋女兒的未竟之事都不能讓他振作。
顧滄恒臨死前将顧玖翎托付給了顧清荞,所以才有了他後來照拂顧玖翎的事跡記錄。
原來顧清荞對顧玖翎好,竟從來不是因為與魏淺禾的婚約,而是受顧滄恒所托嗎?
魏淺禾震驚、恐慌,心中沒由來的出現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她的信念——顧滄恒怎麽可以是這樣的原因死去,他怎麽可能是因她而死?
着急推翻野史中這段荒謬的猜測,魏淺禾慌忙将書卷從頭翻到尾,尋找其中更多關于顧滄恒的事件描寫。
這次,不再只關注她自身命運的魏淺禾,看到了更多他人的生死沉浮。
原書中朝野的黨争遠比如今的激烈,那時的宋青喬還遠在西北駐紮,并沒有平定草原這樣夯實的軍功傍身,回京的時機比如今晚的多。
京城之中,全靠顧滄恒的斡旋維持着平衡,沒有幫手、群狼環伺,他獨木難支,艱難維系着皇族與世家的關系,稍有不慎,便是前功盡棄,是以以什麽理由接宋青喬回來開始策劃後,他便鮮少有時間回魏淺禾那個別院了。
當時恰巧魏淺禾剛剛生産,不歸家的夫君,沒有名分的羞恥,都讓她彷徨、恐懼,每日啼哭不止的孩童吵的她心慌,所以顧滄恒難得有空回來時,見到的都不是魏淺禾明媚嬌豔的面龐。
有的只有冷漠、厭惡、仇視。
對當下困境充滿怨言的魏淺禾不給顧滄恒好臉色,慣常在人前擺架子的小王爺自然也更腆不下臉作小服低。
顧滄恒嘗試過和解,變着花樣哄她開心,都被陰差陽錯地打斷,他們之間根本的問題無法解決,關于名分的恥辱始終梗在魏淺禾心上,無法達成真正的平和。
漸漸的,忙碌起來的顧滄恒能一連好幾個月不出現,魏淺禾得不到他的消息,誤以為小性子耍狠了,徹底将他惹惱,終于使得他厭棄了這一方天地的母女。
性格倔強傲慢的她忍不下這口氣,越是不被待見越是孤高冷臉,後來就連柳榆送過來的家信都不看了,直接焚燒。
即便如此,顧滄恒也沒有回來過一次,直到魏淺禾徹底心死。
她不知,王府之內,殚精竭慮的顧滄恒為了保下她和顧玖翎母女,使盡了心機手段。
與李氏結盟,想要令其信服的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聯姻,從李氏世族中挑選一位貴女做王妃,最能令李文登相信顧滄恒的誠心。
那麽與此同時,京郊別院這個養在外頭的外室,自然就成了李氏與皇族締結姻親最大的障礙。
有受寵的女子可以,外室最先誕下了子嗣不可以,即便只是個小女郎也不行。
顧滄恒知道別院外已經來來回回逡巡了好幾撥人,礙于他的威嚴,與當面沖李文登發的幾場火,對方暫時有所收斂,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魏淺禾與顧玖翎的安危,依然有不受顧滄恒掌控的漏洞。
所以除開政務繁忙的原因,顧滄恒也的确做出了疏遠她們的樣子,并且暗中,他已計劃在宋青喬回來徹底掌控朝中局勢前,将她們母女二人送走。
他不再憐愛外室女的舉動,的确使得李文登暫時放松警惕。
魏淺禾毫不知情的傷痛模樣,被一五一十地傳回李文登耳中,加害她們母女二人的行動也有所收斂。
顧滄恒把魏淺禾當作溫室裏的嬌花,想要替她遮風擋雨,什麽也不讓她操心,什麽都瞞着她,使得二人隔閡漸深。
但背後,他卻又在精心謀劃着如何讓淑妃和李氏付出最大的代價。
想要替她父親報仇,想要最後給她一個完美的交代,等一切落定,還有王妃的禮儀迎她入門,這些他都有在準備。
但他卻什麽也不說,唯一忘記了人與人之間,溝通有無最重要,信任、理解最重要,情人之間更是如此。
魏淺禾怔怔愣在原地。
原來這一世因為她的決策變化,現實中亦有了諸多變故。
提前歸京的宋青喬擁有了足可與李氏抗衡的兵力,強大更甚書中,所以顧滄恒不必如同原書中那樣耗費精力,他們二人可以并肩作戰,共同抗衡外戚。
還有姻親,她這一世并非顧滄恒的外室,所以李文登并未将殺心放在她的身上,甚至因為她助宋青喬獲取的軍功,顧滄恒都不必再與李氏結親來換取信任。
她的力量微薄,卻并非無足輕重,如一根纖細絲線,牽動了整個大局的走向。
但她沒想到的是,與顧滄恒的曾經,會是完全另一個不一樣的版本。
從始至終,顧滄恒都是真心待她的,沒有什麽所謂色衰愛馳,她看到的記載,不過都是世人根據顧玖翎的身世引出的猜測。
這些猜測讓她産生了一系列的誤會,最終決定在這一世也遠離他。
然而,真的又全是誤會嗎,他們的過往,難道不盡是誤會重重,才導致各自身死的嗎?
一段源于她的蓄意勾引而起的綿綿情意,二人各自忐忑,小心掩蓋着真實的性格,魏淺禾裝着溫柔賢淑、守禮大方,其實自私自我,奔放自由,顧滄恒裝着陽光開朗、謙謙君子,其實心眼兒忒小,獨占欲強。
他以為自己為嬌花築起了壘壘高牆,将她小心呵護在身後,卻誰知本就心思不純的霸王花,始終在意着自己有心算計才得到了他的愛。
她誤以為強求來的情愛終究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仿佛看不慣他們如此倉促收尾,上天給了一次機會讓魏淺禾來挽回,讓他們彼此認識到溝通與坦誠的重要。
可惜,遠赴西北的這一路,他們經歷了風風雨雨,卻仍舊未能使他們徹底敞開心扉,傾訴彼此的難與累。
原來人的性格是那樣地難以改變,如果他們不是堅持着心底的那點驕傲,早早将事情說開,根本沒有這樣多的争吵。
可誰能不小心翼翼地守護着心底那點自尊自愛呢?
在不确定對方到底愛不愛自己,有多愛的情況下,誰能抛卻自尊心凡事求個明白呢!
只有守着底線、驕傲,人才方能稱之為,有着別樣情感的人,而非直來直去的牲畜。
問不出口、吝于表達感情……
魏淺禾定定地想,若非他們一起經歷過一路坎坷,她怎麽敢篤定相信顧滄恒深愛着自己,矢志不渝?
她會如同剛剛得知三年即死的結局那時一樣,毫不猶豫相信他的愛并不可靠,甚至可怕到會害死她。
所以在話本原有的結局中,他們只能漸行漸遠,從此錯過、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