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 35 章
妺喜一聲斷喝。
誰知這人修為絲毫不低于妺喜,不僅承受住了妺喜喝聲中的魅惑之力,還腳底抹油,愈發溜得快了。
妺喜飛身追去。
兩人你逃我追,轉眼又從天上糾纏到了人間。
恰趕上此處人間是元宵燈節,火樹銀花間,觸目都是戴着面具言笑晏晏的青年男女。
妺喜追着那抹玄色身影,眼見着他竄入人群中,她緊跟過去,終于抓住他的肩膀,一把扳過。
眼前卻出現了一張平凡普通到放進人堆裏立時再尋不見的臉。
青年書生本正在閑閑逛着燈節,忽然肩膀被人扳過來,雙眸中撞入一個既清麗絕俗、讓人一見就覺自慚形穢,恨不得抱頭鼠竄的絕世佳人。
書生登時瞪大了眼,羞紅了臉,結結巴巴開口道:“仙、仙子……”
是了,也只有仙子能形容眼前女子美貌之萬一。
妺喜卻已顧不上他,丢開手,四下搜尋起來。
不遠處巷子口,履癸飛快換上從店鋪裏順來的凡間錦袍,用傩戲面具蓋住他的面容,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游玩看燈的貴介公子。
履癸搖着折扇,剛要走出巷口,迎面撞上妺喜,腳步立時停住,半晌才躬身一禮道:“姑、姑娘……”
妺喜皺眉打量面前人,身長八尺,猿臂蜂腰,雖是一身書生錦袍,卻自帶殺伐之氣,看去比一般塵世将軍還要霸氣淩人。便是他此刻斂眉垂目,躬身行禮的姿态,雖然有抑制不住的緊張,卻仍威嚴地讓人不敢直視,似乎這人此生此世、生生世世都不會是向旁人、外物低頭的主。
哪怕天道也不行。
Advertisement
妺喜塵封千年的記憶裏,只有一個人曾給過她這種感覺——履癸,夏桀。
那個,她害他亡了國,并且遺臭萬年的男人。
“履癸。”妺喜垂下雙眸,不去看他的反應,聽見自己用古井無波的語聲,跨越千年,再次叫出他的名字。
嘩啦啦,時光像潮水呼嘯而過。
傾宮起了又塌,瑤臺粉飾一新卻又斑駁傾頹,瓊室結滿了蜘蛛俠,玉門再無新過客。紅顏化枯骨,美酒無餘香。
夏桀早亡。
他還不及回答她,成群結隊着彩衣的男男女女扯着紅綢嬉笑着從妺喜和履癸身邊錯身而過。
他和她混在人群裏,被人群裹挾着,不由自主來到一幢六角畫樓前。
畫樓上挂滿各色燈籠,最高層上,一群華服麗人各個手持彩帶繡球。
遠處天際,紛繁的煙火沖上天空,炸出滿天絢麗,盛世太平。
麗人們盈盈淺笑,粉臂微揚,無數條帶着紅綢的繡球劃破燈幕,飛向畫樓下翹首以盼的兒郎們。
天地間都是歡聲,身周處全是笑語。
紅塵情歌,人間煙火。
他扭頭,看見她在漫天煙火下,亮賽星辰的雙眸,裏面裝着他曾經不懂的愁緒與——天下。
驀地,她展顏一笑,再次向他伸出了手。
她含笑喚他,“履癸。”
像極了傾宮瑤臺上她為他作飛天舞時,忽然停住身形,癡癡望着他,喚他“履癸”,瞬間凝築了時光。
驚心。
動魄。
履癸沉淪了。
天上傾宮內,履癸的命燈驀地一暗。
人間,燈節,妺喜。
她誤認了玄衣書生,扔下這人,放開神識,在人群中尋找仙人痕跡。
很淡。
若不是那抹心悸的感覺,妺喜甚至都不能确定那個男人真的還在這處人間。
巷子裏。最後一絲靈力波動來着這個人跡罕至的小巷。
妺喜轉進去,卻什麽也看不見。
巷子裏空無一人。
只有一絲跨界的靈力波動還在倔強地彰顯此處發生了什麽。
“幻陣?對神仙都有效力的幻陣?”妺喜最擅魅惑之術,對勾動人心欲望,喚醒七情六欲的功法和表現都最熟悉。
這裏确确實實有情動的氣息。
“有意思。神仙也動了凡心。”妺喜勾勾手指,把空氣中殘存的最後一抹愛念剝離出來。
一簇金色的火苗在她食指尖上閃爍跳動,靈活地欲要鑽進她的心裏。
“放肆!”妺喜低斥出聲。
“區區愛念,竟敢在本仙子面前作祟。說,你的主人呢?”
金色愛念扭動着身子,變幻出許多模樣,可是它表達出的意思,妺喜卻一點也看不懂。
妺喜不由皺起眉,這事有古怪。
除非這抹愛念與她休戚相關,不然她不會一點也看不透。
那個男人,出事了嗎?
妺喜心中一動,擔憂的念頭剛剛浮起,一陣不容抗拒的大力襲來,天道鐵律瞬間又把她扯入了另一段姻緣內。
“我/日/你/仙人板板!”妺喜朝天比了個中指,咬牙切齒把剛才從這處人間學會的罵人髒話用在了可惡的天道身上。
四方茶樓,戲臺上。
履癸眼前場景巨變,再睜眼只見他已站在一方戲臺上,水袖飛揚,雙目含淚,口中咿呀唱念,婀娜的身段,盈盈下拜,欲語還休,把一段《鴛鴦冢》思郎時的“對鏡容光驚瘦減”的[二黃慢板]唱得幽咽婉轉、起伏跌宕、若斷若續、扣人心弦。
一時間,茶樓衆人都沉浸在了王五姐思念郎君久不得見,一片癡心唯恐錯付的柔腸百結、哀婉動情之中。
直到妺喜從“天”而降,砸進李大帥家十五小姐身內,還是怒罵出口,“我/日/你/仙人板板!”
人群嘩然。
“夏老板,這出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李家小姐果然肖似其父,土匪出身,混不吝,暴殄天物!”說話的是個戴着帽子的老頭,從不正常隆起的帽頂還能看出裏面藏了一圈盤着的辮子。
不用說,這個是前清遺老。
旁桌一個穿着西裝的青年難得附和他道:“艾老這話不錯。暴發戶到底是暴發戶,老子光顧着燒殺劫掠搶地盤,子孫自然是有人生,沒人養。”
幾個穿着綢衫的富商聞言,臉上讪讪地笑,卻不着痕跡扭動身形離那西裝青年遠了遠。
卻有好些戲迷,不管旁人如何說,只是可惜這般好的餘韻被不解風情的人糟蹋。
妺喜扶着頭,混亂地接收腦海中的信息。
這是哪個勞什子凡間?到處割據,随便誰有點人馬就能扯虎皮做大旗幹造反的活兒,巴掌大一塊神/州,分散成大大小小二十餘個割據勢力,今日你打我,明天他稱帝。更要命的是,還有紅眉毛綠眼睛的玩意插手各方勢力,攪渾水刮好處,總之亂的烏煙瘴氣。
而她這個三徒弟,是新近割據了申城的土匪頭子現稱李大帥的大軍閥家六姨太太生的十五小姐。
上頭還有正房太太生的兩子一女,算算這排名,就能知道這李梅花的地位有多岌岌可危。是的,她是冬天生的,她家那土老帽大帥老爹大手一揮自以為風雅地給閨女起了這個名字。
偏偏,李梅花仗着長得漂亮,看不清自己個兒的身份地位,非要和嫡出大小姐李芷華争風吃醋。
從小到大,大小姐李芷華有的,她都得有。争衣服、争吃食、争老爹、争師父、争出風頭……
李芷華出國留學,她也要去,可惜剛上渡輪就吐了個天昏地暗,港口沒走出去,人就被快艇送回來了。
李芷華歸國後辦報社,提倡白話文,興建女子學堂,發起女性運動,參加一系列她連名字都聽不懂的社團……
她也要跟風去做。
卻忘了自己從小足不出戶,只識得鬥大的字,什麽白話文,她也就會說幾句家鄉俚語。她雖然沒裹腳,可是什麽“自由、平等”什麽“馬毛”,她一竅不通。她倒是有好幾支八百年不摸一次的狼毫筆。
李梅花巴巴跟在李芷華身後折騰了小一年,不僅啥名堂沒弄出來,還整成了申城的笑話,出席沙龍舞會沒少被人當面譏笑。
每當這時候,李芷華都會挺身而出,替庶妹打抱不平。還在報紙上公開寫了一封《告社會公衆書》,說什麽“梅花是舊社會迫害下的無辜女子,一心向學,積極向上,奮力擺脫舊社會渣滓,身為下賤心比天高,是吾輩被欺壓、被折辱女性的代表,是女性對抗不公平、不公正社會的最強音”。
莫名其妙成為了被舊/社會欺/淩/壓/迫/折/辱/腐/化典型人物的李梅花:……
去/你/媽/的!
不怪她國罵,誰讓她們除了媽,其他都是共享的呢?
從那以後,新潮流代表、西化派的青年才俊看不上李梅花又土又俗,滿身舊社會酸臭味,對其退避三舍、敬而遠之。守舊派耆老、長衫學者們又厭棄李梅花不守婦道、抛頭露面、不三不四、不倫不類,把閨閣千金的臉都丢光了,愈發對她嗤之以鼻,見面無不橫眉立目,挑剔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兩派人誰都看不上李梅花,誰都不願意接納她,甚至慢慢攀比起來,看誰能變着花樣拿李梅花說事,諷刺打擊對方。
徹底淪為新舊兩派針鋒對決墊腳石的李梅花,每次被人侮辱了剛要找回場子,她美麗漂亮獨立大方姐友妹恭的大姐李芷華就跳出來義正言辭地為她吶喊替她抱屈。
于是她就越來越沒用,越來越憋屈,越來越成為李芷華高大壯麗形象之後的背景板、可憐蟲。
李梅花:請讓我去死一死。
最慘的就是半個月前,兩派人和李梅花同時出現在李大帥母親的六十大壽宴席上。
獻壽禮的時候,李芷華送給老太太一匹細棉布,說是她新資助的工廠最新出産的商品,頭一匹就送給了老太太。老太太吃慣了苦,穿綢緞擺不開手,就是喜歡細棉布,聞言笑出一臉褶子。
而李梅花沒錢也沒人,知道老太太喜歡聽大鼓戲,巴巴跟李大帥所請戲班女說書人學習後當臺獻藝。
李梅花大鼓戲沒唱幾句,就被守舊派斥為堂堂閨閣千金自甘堕落,好的不學非學戲子。同時被新潮派諷刺因循守舊,到底舍不得舊社會糟粕。
她還在臺上表演就差點被臺下瓜子殼香蕉皮轟下去。
後來更不知道怎麽回事惹得李大帥極為不快,怨她丢人,狠狠抽了十鞭子。炎炎夏日,衣衫輕薄,傷口又易化膿感染,她始終高燒不退,好險沒要了命去。
病得奄奄一息,眼看要歸西的李梅花聽說她那高風亮節、摩登時尚的大姐李芷華破天荒頭一遭堕入情網,迷上了最近大火的慶喜班臺柱子夏老板,為他一擲千金,放話誓要抱得美男歸。
李梅花長長吐了口氣,暗想,李芷華喜歡上了一個戲子,這下子新舊兩派都容不下她了吧?
剎那間,病好了一大半的李梅花千方百計才打聽到李芷華今日會到四方客棧來捧夏老板的場,并當衆表白。這不,她顧不上傷口有可能再裂開,巴巴跟了來。
妺喜整理到現在,終于有了點頭緒,卻不懂這個徒弟有啥好教的——無非是笨了點,癡心妄想多了點,雖不得寵,卻衣食不缺、父母雙全,嫡姐霸道了點卻也不見的就是個壞人。
妺喜剛想到這裏,就見一個一身騎裝的漂亮女孩大踏步進場,立時吸引了全場人的目光。
正是早就該來捧場卻等夏老板戲都唱完了才到的李芷華。
李芷華站在場中央,待所有人包括那位還沒來得及謝幕的夏老板都看向她之後,赭紅色馬鞭高高舉起,沖着李梅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道:“十五妹,現在已是新社會,姐姐斷不會接受什麽姐妹共侍一夫。我李芷華今日在此聲名,我對夏老板純粹是對藝術家的欣賞,絕無半點男女之情。”
李芷華擺出一副從容就義、大義凜然的面孔,又道:“戀愛自由,若十五妹你真心愛慕夏老板,姐姐願意牽線搭橋,成全你們這對神仙眷侶。”
李梅花/妺喜:我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