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頓忙活
一頓忙活
姜桂英雙手從盆裏撈出一大把豆角,控了控水,用手背将一绺額發往後抿了抿,“我昨天不是沒回來嘛,你倆肯定吃得不好,我好好給你倆補補。”
賈寶善哭笑不得。
“媽,吃啥好吃的呀”小丫頭一聽吃好吃的,來了精神。
“姑娘你想吃啥”姜桂英反問小丫頭。
小丫頭兩眼放光,“我想吃包子!”
姜桂英跟她商量,“發面來不及了,吃蒸餃行不行”
“也行!”在小丫頭看來,包子和蒸餃沒區別,都是蒸出來的,都是帶餡的,只要是媽包的,都好吃,是好吃的就行。
姜桂英本想做個“一鍋出”,但是既然閨女想吃蒸餃,那她就做蒸餃。父親、女兒,就是她的全世界,現在,又多了個趙鳳山。這幾個人想要啥,只要她有,只要她能辦到,她傾囊相與。
姜桂英把豆角切成了丁,青椒和小白菜也切成了丁,除此之外,她炒了個雞蛋絞成了雞蛋丁,和前面的三丁拌在一起,最後又往餡裏放了點蝦皮,借味。這點蝦皮可珍貴了,過年的時候,姜桂英從鎮上的供銷社裏買了一斤蝦皮,每次包素餃子,素包子放一點,增加點鮮亮味。
調好了餡,燙好了面,姜桂英又從院子裏摘了點香菜和幾朵紅刺瑰花,洗淨備用。她家院子裏除了種菜,還種了好幾樣花,有海棠,有紅刺玫,還有一些顏色熱烈的草花。
過了一會兒,面醒好了,姜桂英開始擀餃子皮,擀好了餃子皮,她不着急包,而是在每一個餃子皮上再貼上一片香菜葉,兩三片玫瑰花瓣,然後再包。
賈寶善和小丫頭見了,一致覺着很漂亮,小丫頭洗淨了小手,學着姜桂英的樣子,皺着小眉毛,往餃子皮上按香菜葉、玫瑰花瓣。
“媽,看,好不好看”按好了一個餃子皮,小丫頭極有成就感地将餃子皮舉到姜桂英面前,期待姜桂英的誇獎。
姜桂英沒辜負她的期望,“真好看,我姑娘真能幹!”
小丫頭得了誇獎,創作的積極性更高了,拿起了一個新的餃子皮繼續創作,想要拼貼出一個新的圖案。
不一會兒,餃子包好了,又過了一會兒,餃子蒸熟了,一家三口美美地吃起了餃子。
“爸,好不好吃”姜桂英問賈寶善。
“好吃,鮮靈。”賈寶善微微笑了笑,吃得四平八穩,從容不迫。
四平八穩是他的性格,無論人生遭遇多麽大的打擊與挫折,他永遠四平八穩。哪怕媳婦難産死了,哪怕一夜之間失去了全部家産,甚至一年四季的衣物都被沒收了,哪怕兒子心梗猝死,他依然是四平八穩。
有時他想,如果不是這個四平八穩的性格,或許,他活不到今天。那些打擊,換個急性子的人,遇到哪一件都得當場“過去”吧,就是不“過去”,也得郁悶出個好歹來。他不,因為他心裏裝着蘇轼和陶淵明。
這兩個人是他的精神導師,随時随地開導他,勸慰他。有這二位的開解,他什麽都看得開,什麽都能泰然處之。
問完了老的,姜桂英再問小的,“姑娘,好吃不”
“好吃!”小丫頭吃得非常快樂,“賊香!媽,給鳳山叔留幾個吧。”
姜桂英想了想,“行,給他留幾個。”
吃完了餃子,收拾完碗筷,姜桂英用上次給趙鳳山裝水餃的鋁飯盒,裝了十個大蒸餃,又往飯盒裏放了點她做的辣白菜。拿一塊藍布包好了飯盒,把飯盒放在一個籃子裏,姜桂英出了家門,去了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