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玉兔謠
第一章:玉兔謠
賈魯河號稱“小黃河”,浩浩濁水奔流不息,将南來北往的貨物源源不斷地送往朱仙鎮,也将這個小鎮變成了水陸交通的要地。南船北車俱要在此轉運,往來生財,再加之武林名宿朱錦門世代坐鎮此處,俨然一幅寶地氣象。
時值盛夏,一整個白日的酷暑讓鎮上的居民龜縮于室。只等到了黃昏時分,才三三兩兩地出門,為各自的家人捎上些解暑小食。
現下夕陽已沒,暮色四合,正是乘涼解暑的好時候。可是街上卻人心惶惶,大大小小的鋪子都早早地打烊謝客。
街邊的小攤子上,還晾着最後幾碗飲子。攤子老板擦着滿臉熱汗,只想把這最後的幾碗速速賣完了好收拾攤子回家。可這往日裏供不應求的好東西,現下卻無人問津。
行人個個步履匆匆,竟是連望也不往這路邊上望一眼。更對他的吆喝聲避之不及,竟是生怕自己多聽了一句便會為這可口的飲子而耽誤了回家似的。
眼看着天上的彤雲一點點地暗了下去,攤子老板搖頭嘆了口氣。寧可賠了這幾碗飲子,也必須往家裏趕了。
這緊張兮兮的氣氛卻讓鎮上的小童格外興奮。她們一邊跑着一邊大聲尖叫,時不時還齊聲念誦那首新近學來的歌謠:
“聖石滿,升明月;玉兔歸,故人還!”
短短十二個字,卻有着非凡的魔力,每每能令那些沉穩持重的大人陡然變了臉色。可是還不等他們舉起憤怒的手掌,小孩子們便會一哄而散,尖叫着奔逃開來。不一會兒,又結伴挑釁別的大人去了。
這不,現下就有眼尖的孩子發現了那位渾身冒汗的飲子肆老板。
他面色白嫩,矮矮胖胖,像個包子似的軟軟戳在路邊,身前的攤子上還盛着冰涼可口的飲子。
這一切看在孩子們眼中,活像一個現成的寶藏。
無需多想,孩子們當即沖到那攤子前,幾句“玉兔謠”張口便來,一雙雙眼睛還滴溜溜地繞着那冒着冷汽的飲子打轉。
歌謠一出,胖老板本就滿是汗水的臉更垮了下來。正待責罵,卻望見其中一個孩子手裏正緊緊攥着一朵新鮮的小花。
這花開作五瓣,通體銀白,形如角堇,只是那頂上的兩片花瓣格外長些,底下的三瓣又要圓些,使得整朵花兒看起來渾似兔兒的臉……
Advertisement
這分明就是那歌謠所唱的“玉兔堇”!
他大驚失色,暗忖道:“玉兔歸,故人還……這、這到底是什麽天殺的預兆?”
心下一陣發寒,他索性伸手一撈,把最後幾碗飲子一口氣喝幹了。也顧不上腹中冰涼鼓脹,只慌忙收拾了攤子,匆匆而去。
見飲子都被這“包子老板”獨吞了,孩子們不免失望。但是看着他一步三顫、落荒而逃的模樣,她們不免又得意起來,便在他身後大聲笑鬧追逐,直把各家出門來尋的爹娘引來,才又四散奔逃。
在那一群孩子之中,拿着玉兔堇的小娃兒年歲尚幼,奔跑打鬧時一不小心,捏着花兒的小手松開一指,便叫那花兒被一陣輕風吹了開去。
她極為珍視那朵小花,顧不上許多,跌跌撞撞地便順着那風兒一路追去。
“阿姮,阿姮你在哪裏呀?快跟姥姥回家!月亮要出來啦……”
暮鼓聲中,老人的喊聲漸漸拉長。夜色暈染得極快,不過一刻光景,淡藍的天幕便已被深暗吞噬。
街上安靜了許多,別家的大人都已把自家孩子捉回家中,只餘一位健碩的老婦人還在街上一遍遍喊着。
她的聲音中氣十足,直能從鎮頭一路傳到鎮尾。她口中的阿姮自然也聽到了,卻只把小嘴閉得緊緊的,連呼吸都放得極輕,生怕姥姥不待自己抓到那朵兔兒花就要将自己捉回家去。
風兒調皮,每每待阿姮即将得手時,便将那花兒又輕飄飄地吹起來。這分明就是在戲耍她!她氣得雙頰鼓起,手上撲得更加賣力:
“小兔兒,看你還能飛到哪裏去!”
阿姮奮力一撲,可惜兩只小胖手間有一隙未嚴,便又讓那花兒飛了出去。她慌忙伸手去抓,卻眼睜睜地看着那花兒被一只修長的大手捷足先登。
那只大手靈巧地一撈,便将花梗輕輕地撚在了指間。
這本是尋常江湖功夫,眼疾手快罷了,可阿姮此生卻是第一次見。她驚訝極了,只覺天下風流盡在這一抓了,莫不是天上派了個神仙來助自己生擒玉兔?
與尋常人想象中的金靴雲履不同,這神仙卻穿着皂色長靴,靴筒中還紮着玄色褲腿。一身绛色短打,革帶束腰,雖然看起來利落又可靠,卻是神氣有餘、半點仙氣也無。
阿姮不知道的是,這套衣衫是專掌江湖大案的天魁司制下官服。而她面前的這個人,正是剛剛入職的天魁司少探,田沐風。
田沐風輕巧地蹲下,把珍貴的小花送回阿姮眼前:“小囡囡,你這花兒是哪裏來的?”
看着阿姮呆呆的愣在那裏,田沐風不禁一笑。她的長發在腦後高高束起,本是驕傲模樣,可這一笑起來卻格外溫暖燦爛,成了一顆新生的小太陽。
阿姮被照得暖暖的,第一次明白了教書先生念的那句“如沐春風”是什麽意思。
于是,她很熱心地向大姐姐介紹:“就在鎮外不遠的大黑山上!姥姥不讓我去,說那座山是‘鬼山’。但是我已經六歲了,早就是大姑娘了,當然要跟着她們去探險啦!她們還不想帶我去,可是我告訴你哦大姐姐,我才是最勇敢的……”
聽得此話,田沐風不禁微微皺眉:“小囡囡,那裏很危險,你們以後還是不要去了。”
“放心放心!我們上了那山啊就發現到處黑壓壓的,還有一個很深很深的石洞,裏面有白光透出來,還有個姐姐說看到了人形的什麽東西……雖說她們年紀都比我大,但是一個個吓得臉都白啦!她們都說再也不想去了,還不肯讓我摘這兔臉兒小花呢!嘿嘿,我是趁她們往山下跑的時候偷偷摘的這一朵~!”阿姮洋洋自得地對田沐風炫耀道。說到最後,眼神不禁又黏在了那朵珍貴的小花上。
捕捉到小女孩的目光,田沐風微微一笑,将那花兒穩穩地遞到了她手裏:“好吧,花兒拿好,不要再弄丢啦!還有,你該回家啦。”
二人談話間,那身材健碩的老婦人已然尋了來。向一身官服的田沐風點頭致謝後,她大手一提,便将小娃兒抱了起來,轉身向自家大門走去。
小丫頭手裏牢牢攥着那朵玉兔堇,口中還在不情不願地嘟囔着什麽。老人只一路“行行行,好好好”地應和着,語聲很快便被鐵門開關落鎖的聲音夾斷在遠處。
目送小丫頭撅着嘴被姥姥領走,田沐風微微一笑。
稚童天真,不知愁緒……
擡頭一看,月亮已然升起來了,滿滿一輪圓月。想要去那鎮外孤山上查探已然來不及,也只希望今夜能夠平安渡過,待明日再上山了。
以天魁司少探的身份來查此案,是她初出茅廬的第一個任務。她自然十分用心,于是提前幾天便趕到了此地,想趁月圓之前将附近各處好好查探一番。那令人聞之色變的歌謠她也聽了幾日了,可這鎮上的人一個個口風極緊,她竟是到了今日方知歌謠中所謂“玉兔”指的是一種形似兔頭的香角堇。心中懊惱,她腳下不覺加快了速度。
也難怪鎮中人惶恐,那歌謠确似與最近的兩起血案有關。
先是見空大師于月下圓寂,再是威名赫赫的“神威堂”一夜之間化為空寨。雖然目前只發生了兩起,但因其作案手法相似,又俱是針對武林中的名門大族,江湖中人已将它視為連環兇殺案。
因着兩次都是在最明亮的月圓之夜暴起殺人,又有那歌謠相佐,便稱其為“明月殺”之案。
這本是江湖事務,可上個月神威堂遭難時,那兇徒竟一口氣血洗了堂中上上下下兩百八十一口人,就連那門口打更的、後廚造飯的也沒放過。那血流成河的情形至今還是許多人的心頭噩夢。
如此慘案,一夜之間便轟動了整個中原。
朱仙鎮上的青年子弟大半是想拜入朱錦門學武的,商賈更少不得要仰仗朱錦門的貿易往來,是以對江湖上的消息很是看重。故而從月初開始,朱仙鎮便在朱錦門的授意下實行了宵禁。
至于那出現在兇案現場的銀白小花,別人不識,可這朱仙鎮上的人豈會不知?再加上這些小童傳唱的歌謠,這整件事分明都與此地脫不開幹系。
可是自己在此盤桓數日,竟到今日方才從一小童口中探明此中關竅……想到這裏,田沐風簡直懷疑自己一向引以為傲的親和力到底是失靈了,還是從來就未曾存在過。
思忖間,她已行至賈魯河畔。極目遠眺,對岸一片碧瓦朱甍熠熠生輝,片片琉璃寶瓦直将那清冷的月光也映成了一片金碧之色。那就是朱錦門的所在了。
今夜,恐怕有一場硬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