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虎子躺床上想了一日,卓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那年婉兒被四爺爺帶上京城,肖大嬸告訴他婉兒是去京城看病的,很快就回來。
幾個月後四爺爺一個人回來了,說把婉兒留在了京城,還做了王爺的女兒。
他成天鬧着要上京城把婉兒找回來,母親和四爺爺勸他消停會兒,不肯帶他上京。
夜裏等大家都睡着了,偷偷跑到了碼頭,搭上了去京城的船。
船到蘇州時被發現逃票讓人趕下船,在蘇州街上游蕩半月被人當作叫花子驅趕,若不是遇上了婉兒表姨父估計就要餓死街頭了。
快一個月了終于吃上幾口熱食飽飯,虎子求花岱延送他上京城找婉兒。
花岱延瞧着他的狼狽樣子,不用問就知道他是偷跑出來的,于是親自把虎子送回臨安。
一到家肖大嬸抱着兒子痛哭流涕。
虎子走的時候啥也沒留下,一家子醒來沒看見虎子還以為一大早就跑出去玩了。
入夜了虎子還沒回來,大郎三郎也一天沒見着虎子。
這孩子平日貪是玩兒,但到晚飯前自己也知道回來。
都一整天了沒見着人,肖大嬸這才急着找肖克岚。
全城的人都在找虎子,衙門衛所的人上附近村上山上找,可是一個月了沒半點消息。
有人說虎子是不是下河抓魚被水沖走了,還有猜是上山讓野狼叼走了……
甚至有蔔卦的先生說虎子遇上了不幹淨的東西,被收走了。
找不着孩子肖大嬸日日以淚洗面,人也瘦了憔悴了。
得知虎子偷偷坐船想上京找婉兒,肖克岚找來繩子把他捆起來打。
還說要再敢偷跑出去就直接打斷他的腿。
那頓板子打得是真的疼,虎子到如今還記得,打完下來疼得幾天幾夜沒睡好。
當時花岱延正和杜南秋商量是否要去接婉兒的事,為了讓虎子安心在家呆着,便答應他一定把婉兒帶回來。
之後虎子沒再鬧騰,婉兒回來已經是幾年後了,而且身邊還多個了美貌的貴婦人,在臨安待了不到十日又把婉兒帶走了。
那時他就疑惑,婉兒幾次回來最多不到半月,口中有時念叨的“昱哥哥”究竟是誰?
能讓婉兒甘心嫁給他,就連提起此人時,婉兒也是面帶羞澀一臉笑意。
究竟是什麽樣的人能讓婉兒念念不忘、以身相許?
-
诏安城外。
卓天曜一連半月每日在城下叫陣,可城門緊閉,無一人應戰。
袁鈞整頓軍馬,打算強攻破城。
卓天曜讓卓昱交戰時跟在自己身後,這小子來這麽多天了那把劍還沒沾血,全用來防身了。
眼見着就要攻上城牆,這時城門開了。
出來一群嚣漢個個高大魁梧,之前對戰時沒見過,他們身後是齊整的強兵。
看來這些日閉門不戰,也是在等援兵。
卓昱手心捏了把冷汗,平日裏除了長輩見禮,幾乎都是他俯視人。
這些壯漢瞧着不像中土人士,身着異裝高大威猛,他們手上的斧頭掄錘似有百斤重。
雙方開戰,卓天曜袁鈞在前出手狠戾果斷,卓昱在一旁仍只顧着抵擋對方的攻擊,絕不傷人半分。
對戰僵持了一刻鐘,卓天曜被三位壯漢左右連翻攻擊,剛擺平沒歇上口氣又來了一個。
這人似乎比其他幾個都厲害,趁卓天曜沒注意一錘壓過來,直接把人壓地上。
正要搏起身餘光看到不遠處執着于防守的兒子,心中閃過一個念頭……
槍杆死死抵着敵人壓下的雙錘,發出嘶啞的怒聲:“昱兒!”
卓昱聞聲回頭,看見父親被人牢牢制住,那雙錘壓得面紅耳赤青筋暴起。
劍鋒轉向壓制卓天曜的彪漢,他想把那重錘挑起,奈何長劍力敵不過雙錘,使出渾身解數竟絲毫未動。
無奈将劍對上敵人的喉,依然下不去手。
卓天曜心中猶如萬只螞蟻上蹿下跳,怒道:“動手啊!”
沒等卓昱的劍刺下去,彪漢一錘重重打在卓天曜腹部。
“爹——”
少年一聲怒吼,雙眼泛出渾濁的血色,濃濃的殺意在心中燃起。
一連招式追風逐影,打得敵人束手無策,連退三步。
那彪悍手上的雙錘還未提起,銀光流過間,一劍封喉雙目空洞倒在地上。
銀色的劍刃上一股鮮流,彈指間劍光再轉,一排敵軍無聲倒下。
卓天曜身受重擊被副将護着帶下去,看着輾轉在敵軍中的執劍少年,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一向知道卓昱功夫底子不差的,沒想到殺起人來就跟換了人一樣,功力更勝一籌。
此時此刻在卓昱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人影子……
袁鈞搏殺間差點送了命,卓昱一劍擊殺又轉向另一處。
這什麽劍法?快到追不上劍影。
在外征戰沙場多年,只聽聞宣武将軍百戰百勝,還未曾得知他有個兒子也這麽厲害。
前幾日也沒瞧出,今天就如同脫胎換骨一般,武力陡增。
城牆之上,卓昱的身姿劍影也有人盡收眼底。
屏氣一聲長嘆。
“劍隐。”
……
回營後軍醫給卓天曜診治,肺腑略有震傷,三月之內不能再出戰了。
袁鈞問道,是否要回京休養?
卓天曜擺手道:“小侯爺莫擔心,我自己的身子再清楚不過了,養些時日還能再戰。”
他自己都這麽說,袁鈞也不再勸。
衆人退出帳外,卓昱坐在床前,滿臉的擔憂和自責。
卓天曜目光落在他手中的血劍上,在京城讀了幾年書一副文人書生模樣,上了戰場還需他這做爹的逼一把。
這一仗卓昱沒數過在他劍下死過多少人,總之最後那十幾個彪漢無一存活,剩下的一盤散沙要麽有幸逃回城中,要麽命都留下了。
多年習武,沒曾想過有今日。
以前見父親征戰得勝歸來覺得好威風,以後也想像他那樣做個威武的将軍。
沒想到這風光背後是他次次拿命搏殺得來的,元帝重用他是因為他的才能。
卓家能夠在京城有一席之地,他和二郎能像京城其他官家子女那樣上麓霖書院、出入高門詩社雅集聚會,都是父親無數次征戰得來的榮耀。
只是他不解為何一定要用殺戮才能得來安定?
他想與心愛之人攜手此生,白頭到老,兒孫滿堂。
這便是他一生所願。
卓天曜淺淺一笑,說道:“以前臨安有位将軍,為人正義交友甚廣,最要緊的他是為數不多真正為百姓着想,祈求有個太平盛世的朝臣。”
“秦少将軍?”
“你知道?”
卓昱嗯聲:“聽說婉兒的爹就是跟着他西征陣亡的。”
“秦家父子守護江浙一方安定,深受百姓愛戴,尤其是秦少将軍,常年東奔西走剿匪平亂,對自己手下的弟兄如親兄弟一般,遇事總是身先士卒。在百姓眼裏他就像活神仙,上到絞殺賊匪,下到為村民修路蓋房子。他父親告訴他,百姓安樂,是為官之責。善惡終有報,他為百姓好,也為自己積恩德。秦總督早年戰場受了腰傷,他身為家中唯一的男丁,身上還擔着家族興衰的責任,因此不常在家中陪伴妻兒。那年春天,他得閑帶上夫人和三歲的兒子坐船去看望岳父。路經某處河邊村落起了大火,直接游上岸先救火去,當他聽到江上有人呼喚,回頭一看妻兒都落水了。少夫人救下來了,小公子卻未能醒過來。”
卓昱震驚,有聽過秦家滅門一案,卻不想背後有這麽多故事?
“那後來呢?”
“他手中救過無數人,卻救不了他唯一的兒子。懷抱着兒子冰冷是屍體,對着他一向尊重的父親怒聲質問,還說不做這少将軍,以後只守着他的妻兒。那是他第一次頂撞他父親,秦總督的巴掌舉起來又放下了。當夜又得知朝廷的聖旨下來,西邊戰事告急,讓秦家即刻帶兵西征,父親看他剛失去兒子瞞着他打算自己扛着那把老骨頭上陣。他擦幹眼淚,放下才夭折不過半日的兒子出城點兵。”
卓昱痛心之餘,甚是不解。
這樣忠肝義膽的将門,也會引來滅門之禍?
他雙目炯炯有神,等着父親的答案。
卓天曜沒往下說,他不敢說……
細想一番感慨道:“這世間總有人為了存活于世,為了家族興盛,為了父母妻兒放下眼前的安逸在外奔走。”
秦少将軍心懷大義,還為的是邊境太平。
還有婉兒她爹,成親多年未有一男半女,臨走時王大嫂有孕了,萬分欣喜的上了戰場,還說打完回來孩子應該出世了,結果直到閉眼愣是沒看上婉兒一眼。
婉兒大姨父,祖籍益州,年少跟随秦總督東征西讨。後來駐臨安守備操兵,也是秦總督的左膀右臂。家中父母年邁需要人照顧,婉兒的姨母帶這倆孩子回益州。他多次跟秦總督嚷着要回老家去,可自從妻子走後一連好幾年都沒回去看望。出征前他說打完這仗真的要回去了,結果留在戰場上,屍骨未存,就找到他那杆槍。
肖大嬸的丈夫平日吊兒郎當很受秦總督和肖大嬸的杖責打罵,到出兵時毅然選擇征戰。
還有肖大嬸的表弟,新婚當日連夜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