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秘聞
秘聞
壁畫比起前面畫風迥變。
黑與紅交纏,勾勒出最酷烈的戰場。血色漫天,炮火紛飛,連太陽也被映成了紅色。
無數士兵仿佛身處十八層地獄,正經受獄火審判,一個個露出猙獰痛苦的神情,死狀各種各樣。唐卿看到一個,士兵被炸.藥炸得只剩上半身,但雙手仍死死拖着敵方士兵雙腳,而敵方士兵卻渾身處在烈焰之中,被灼燒得痛苦至極,即便如此手中長矛卻貫穿了另一個人身體,被貫穿那人腸子內髒流了滿地……
不知為何,這壁畫側重點不在秦帝的戰中英姿上,反而着重描繪戰場上最殘酷的一面。
唐卿連連後退幾步,頭皮發麻幾欲作嘔,卻沒忍住往後看,但後面是他們掉下來的地方,已經塌陷了。
她心裏懷着極其複雜的心情,越過那片被破壞的壁畫,接着往後看去。
再後面,就是秦曜自己組建軍隊,複國報仇,幾經生死之危,但最終有驚無險。
其中又夾雜了幾副血腥酷烈的戰場圖。
王掌櫃看得比較細,還在研究秦帝幼時經歷。唐卿就随意很多,掃一眼走一步,不知不覺走進了甬道裏。
唐卿緩緩舒了口氣,站起身來:“王掌櫃,我感覺這壁畫有些不太對勁……”
她邊說邊往裏面走,卻半晌沒等到回應,不由回頭,王掌櫃看得這麽入迷麽?
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黑黝黝看不到盡頭的甬道,空無一人,安靜極了。
唐卿渾身炸起一層雞皮疙瘩。
……剛才的耳室呢?
深幽空曠的帝陵只剩她手上夜明珠暗藍色的光,周圍寂靜極了。
Advertisement
再也沒有什麽比回頭發現自己同伴突然消失更恐怖的事了,尤其還在這神秘莫測的古墓裏。
唐卿在原地緩了好一會,才勉強平複因驚恐劇烈起來的心跳。
這時她才感覺到這帝陵的恐怖之處。
半晌,唐卿都沒等到王掌櫃。她思量片刻,咬咬牙,決定接着往下走。
現在她獨身一人,也不能一直幹站着,總得找出路。
除了那條甬道也沒有其他路了,唐卿只能往下走,但謹慎很多。
牆上壁畫還在繼續,會不會有什麽線索?
唐卿便接着剛才斷的地方又看了下去。
壁畫卻在秦曜建國後戛然而止。
甬道還沒有到盡頭,唐卿只能接着走了下去,一路上提心吊膽,但幸運地是接下來并沒有發生什麽事。
她順着甬道遇到一個岔路,斟酌良久,最後還是擲了銅錢,走前做了标記。
唐卿走着走着,走到一扇石門面前。面前除了這扇門,并無他路。
想來是有什麽機關。唐卿上下摸索,左右敲打,果然有塊青石被她按了下去。
石門發出一種生鏽齒輪轉動的悶響,緩慢而沉重打開,其背後景色逐漸顯露。
唐卿瞳孔一縮,心髒狂跳了起來。
門後有人!
她無比後悔自己剛才的草率。
石門并不理會唐卿的驚恐,仍緩慢地往兩邊爬,那種沉重的悶響足足持續了五六分鐘才停止。
一切歸于寂靜。
唐卿緊緊看着那個垂坐在書桌後的黑影,忽然覺得喘不過氣來,才發現自己下意識屏住了呼吸。
又過了片刻,那個黑影還是毫無動靜。
唐卿緩緩舒了口氣,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慢慢放下去,然後把視線轉移到其他地方。
沒想到這裏竟然是書房。
大概是為了延長保存時間,這裏書卷都是用竹簡所制,一卷一卷整整齊齊碼在牆邊的白玉書架上,舉目望去,三面牆壁密密麻麻的全是竹簡,恢宏而壯觀。
而在書房正中間則是一張紅木書桌,書桌上放着文房四寶、幾本紙質書籍以及一個錦盒,那黑影便坐在書桌後面。
唐卿猶豫了片刻,順着地面抛出一顆夜明珠。
一片安靜中,雞蛋大的夜明珠骨碌碌沿着青石地板滾到這間書房內,最後晃動兩下,停在了黑影腳邊,将這片不大的空間映上一層幽藍色的光。
唐卿又等了一會,确定那黑影要麽是死透了要麽就是泥傭,然後擡腳走了進去。
有一說一,這段時間本領沒啥長進,膽子倒是肥了不少。
唐卿邊自嘲地扯扯唇角,邊盯着那個黑影看,走近了,才發現是個人形彩陶。
不是屍體也不是什麽奇怪的東西。唐卿猛然松了口氣,動作間頓時随意了許多,不再畏手畏腳。
她左右轉了轉,開始仔細檢查起這個書房,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出去的線索。
一圈下來毫無所獲,她視線游移,最後定格在書桌後那個彩陶人身上。
跟唐卿在現代所看的那種彩陶風格不一樣,這個彩陶沒有那種誇張鮮豔的顏色,反而比較像西方那種雕塑,上着油畫般的顏色,非常逼真。
陶人低着頭,看不清模樣,手上拿着一支筆,姿勢像是在專心致志寫着什麽。
唐卿打量了幾眼,手也不閑着,将桌上那幾本紙質書拿起來翻了翻,沒料到有什麽東西忽然從書頁間滑落。
她驚了一下,偏頭一看,那東西撿起來,原來是封信。
唐卿把信封來回翻看了一下,除了四個大字什麽也沒發現,那四個字是——阿玘親啓。
阿玘?
她挑挑眉,用刀挑開封口,将裏面信紙拿了出來,借着夜明珠的光,看起上面的字來。
這信紙上有許多淩亂的墨塊,淹沒了部分字跡。
“阿玘:
……朕金戈戎馬半生,建立秦朝,刀下亡魂無數,所遇生死危機不知凡幾。成王敗寇,亂世之道理應如此,朕從無後悔……有一事千不該萬不該。朕不該将‘火.藥’創于世,……此物留于世間禍患無窮,現朕欲……故望阿玘将……”
信中重點都被墨跡糊住了。
唐卿皺着眉,不死心将那一團一團的墨跡又看了看。
意料之中,她并沒有看出什麽。
唐卿眉頭皺了起來。
如果猜得不錯,這應該是秦帝親筆信,寫給這個叫“阿玘”的人,信中提到了他如何處置火.藥。
從這些只言片語不難推出,秦帝應該是在建立秦朝後打算将火.藥毀掉。
但如果毀掉了,為什麽蕭應謝臻他們還知道這個東西存在,還在不停地找它?
很顯然,火.藥最終并沒有被完全毀掉。
這又是唐卿不解的地方。
據她了解,統一中原後,秦帝便再沒用過火.藥。
之前在宮中,不管是蕭應還是謝臻,都是用稀土代稱火.藥,都在找這東西,而且是偷偷摸摸地找,想來這東西不是能明晃晃擺在人眼前。
而在她看的野史上,根本沒出現過“火.藥”這兩個字。按理來說,火.藥這東西,不管是什麽史書都該有一筆才對,就像是被人抹除了似的。
她之前之所以對秦帝印象深刻,是因為他的一生跟秦始皇太像。為什麽像,有一個關鍵點,就是秦帝也曾焚書坑儒。
由此,唐卿心裏難免有了個猜測。
秦帝确實銷毀了火.藥,甚至殺了制造火.藥的術士,毀了相關記載;但不知為何,還是有部分火.藥留存了下來,甚至它的制作方法都可能還留存于世,只是沒人知道在哪裏。
在那個時代,只有秦帝軍隊配有火.藥,他實在沒必要私藏,既然決定将火.藥毀了肯定是徹徹底底抹去這個東西存在。
那位殺伐果決、能統一中原的枭雄怎麽也不可能因為疏忽讓部分火.藥茍存于世吧?
唐卿又想到秦帝英年早逝……想着想着,她看着信封上“阿玘”兩個字,忽然渾身打了個寒戰。
而就在這時,唐卿忽然聽見外面遠遠傳來一陣細碎腳步聲!
下意識的,她把那封信和夜明珠往兜裏一塞,想起陶人兄弟腳邊還有一個,便彎腰撿起。
彎腰時她看見桌下空間,心道這倒是個藏身的好地方,握着那顆夜明珠就往桌下鑽。
夜明珠光一晃,唐卿想起來這個角度倒是能把這陶人臉看清楚。
這陶人不出意外,應該是照着秦帝模樣制作的,唐卿對于這位千古一帝還是非常好奇的。
這麽想着,她便回頭看了一眼。
這一看,唐卿心裏直接掀起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