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他高興就好
他高興就好
随着路思南的回歸,團隊又添一名得力幹将。
路思南所表現出來的專業和敬業完全不輸厲氏的人,讓寧扉驕傲至極。
如果不在厲途身上糾結太多,那就更完美了。
路思南留下住了幾天,的确不再只盯着厲途一個人,而是連寧扉一塊兒盯上了。
厲途固然有問題,看寧扉的眼神就不像看一個正常男人,可是寧扉在厲途面前表現出來的随性和縱容又是怎麽一回事?
路思南一如既往打直球問寧扉:“少爺,您喜歡他?“
寧扉:?????
一道明顯的致命題,關鍵不在于回答,而在于不同的回答可能會導致的不同後果。
寧扉詳細分析了所有可能的結果,最後點頭:“嗯。”
路思南:!!!!!
他以為寧扉被變态精神病纏上了,萬萬沒想到自家少爺才是主動的那個!
好巧寧扉也想讓路思南這麽以為。
說實話,眼下一心撲在電影上,寧扉實在沒精力想這些。
誰喜歡誰,誰主動,誰被動,有什麽所謂?
幹脆都往自己身上攬,讓路思南來煩他,總好過讓厲途一槍崩了。
Advertisement
厲途在樊村住了一周左右,帶着他的醫生團、飛行員團、保镖團、助理團和傭人團回到東市,把豪華房車留給了寧扉。
識相到連商律都驚嘆的程度,不是聽進了商律要慢慢來的話,而是想到了別的勾引寧扉的方法——表面人模狗樣地做他的董事長,主持東珠港開建的一切事務,背地裏偷拍弟弟寧池給寧扉看。
寧扉覺得厲途的行為非常不道德,該看的倒是一個沒落下。
至于寧池,迫于厲途懾人的氣場,大着膽子問過一次寧扉的情況,得到厲途一句冷冰冰的“不知道”,真以為自己想太多,完全不知道已經被厲途給賣了。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寧扉除了睡覺、洗澡、上廁所,幾乎都在和厲途視頻,直到暑假結束,電影的拍攝也差不多接近尾聲,視頻的習慣倒是保留了下來,好像每天不見上一面,就有哪裏怪怪的。
沒有弟弟看,也可以聊一聊弟弟關心的項目,或者彙報一下電影的進展什麽的。
畢竟厲途給電影追加了投資,填平了超出的預算,總該知道自己的錢花在了哪裏——這是寧扉一廂情願的解釋。
厲途:無所謂,甚好。
商律說得對,不急也有不急的好處。
厲途覺得自己領悟到了什麽,原來人生還可以這麽奇妙!
時間過得飛快。
歷時六十二天,《一樹銀花》殺青。
殺青飯照舊由孟若愚做東,同一家飯店,同一個包間,也算有始有終,讨個好彩頭。
相比開機的時候,所有人都瘦脫了一圈,卻個個精神奕奕,相信最終的成果絕不會愧對自己的努力。
最後一次團聚,衆人各自道別,各奔東西。
寧扉回到南市,厲途緊随其後。
路思南留在孟市,負責聯絡文旅局,協商宣傳事宜。
拍攝成本最終落點一千兩百萬,厲途加投四百萬,并包圓了後續的宣發資金。
接下來,就是剪片和後期制作了。
2D電影特效不多,重點還是剪輯。
在這方面,趙曉博一向是個快刀手,然而今時不同往日,趙曉博慎之又慎,參考了不少人的意見,生怕一部傑作毀在自己手裏,如此緊趕慢趕,總算在預定時間內剪完成片,遞送審批。
有厲氏介入,送審過程異常順利。
短短一個月,寧扉接到通知,公映許可證已經辦下來了。
寧扉選擇了自行前往領取的方式,邀厲途同行,商律也來湊熱鬧。
薄薄一張紙,編號是——電審故字[XXXX]第214號。
公映許可證的編號可由制作單位自行選擇,一般會選吉利的數字,或是對影片有特殊意義的號碼,寧扉選了214,恰巧是厲途的生日。
商律瞄了一眼,眼睛登時一亮,再去看厲途,簡直春風拂面。
回程途中,商律忍不住給寧扉發消息。
[寧少手段高啊!我自愧不如!]
[哦?]
[您這又是何必呢?]
商律的意思是,厲途這個沒出息的,就算不搞這些,也早就被寧扉吃得死死的,沒想到寧扉還肯費心思為厲途做這種事,還不得跟着寧扉死心塌地到地老天荒。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麽。]寧扉裝傻。
[哼哼~]商律壞笑。
[電影大年初一、二月十四號上映,214這個編號是經過劇組全體同意的。]寧扉解釋,看起來有點欲蓋彌彰。
[哦?]這回輪到商律挑眉。
寧扉這部電影,商律從頭到尾沒參與,拍了什麽、過不過審,也完全不關心。
他就純粹來湊熱鬧,意外識破寧扉的小手段,唯恐厲途落了下風,于是緊急提案,要替寧扉成立一個工作室,方便後續走賬、打響品牌等等,總之一通忽悠,把好處吹到天上,關鍵是名字得叫——非途。
寧扉:……
還能更明顯一點嗎?
寧扉扶額,回複商律:[随便,你高興就好。]
不到兩分鐘,又撤回,改發:[随便,他高興就好。]
與此同時,電影的宣傳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
寧扉并不知道厲途瞞着他,給連青批了高達兩億的宣發預算。
一千兩百萬成本,兩億宣發,着實誇張了點,但厲途的要求是——二十億票房。
連青帶頭立下軍令狀,票房超過二十億,人人有肉吃,差一分,統統滾蛋。
連青全程跟組,對電影的質量相當有信心。
憑借多年的市場經驗,連青明白對待真正的好東西,病毒式營銷反而是一種消耗,所以只需在影片上映前稍加預熱,保持話題,待公映口碑發酵,再選取觀衆感興趣的梗着重營銷即可。
等宣發真正提上議程,連青發現事情并沒有這麽簡單。
他們遭到了水軍的攻擊,從寧扉,到王敘,到趙曉博,到廖歆,主創們的黑料一個接一個被翻出,短短一周,被連青及時發現并壓下的黑熱搜已多達三十個,歪曲事實的造謠通稿更是層出不窮。
連青預料到四人會是宣發的缺口,沒料到背後的資本竟如此兇猛,簡直把他們往死裏整,壓了這個,又冒出來那個,口徑統一,無一例外倒向——《一樹銀花》爛人爛片恰爛錢,活該被抵制。
如果《一樹銀花》是爛片,還能趁勢炒作一波,讓主創們挨個出來澄清,一天一個,花式博存在感,炒到影片上映,能騙幾個是幾個。
但它不是,反而還是數年不可多得的佳作,一旦和炒作挂鈎,只會敗壞口碑,連青告誡自己絕不能這麽做。
只能壓,而且是硬壓,盡最大可能把負面影響壓到最低,堅持到影片上映。
連青的決策沒有錯,但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資金。
兩億看似很多,大部分要留給定檔和排片上的博弈,單純留給營銷這一塊的預算,其實并不多。
眼下表面風平浪靜,其實已是整個團隊奮鬥後的結果,為壓話題、撤熱搜投進去的錢不知幾何,既沒有取得任何宣傳成果,預算還遠超計劃,零零總總算下來,兩億竟還有些吃緊,這是連青完全沒有想到的。
而在這個十萬火急的當口,孟若愚也來添亂。
孟若愚看官博開了,宣傳片和預告也發了,網上卻一直靜悄悄的,以為是電影沒有所謂的流量小鮮肉,大家不愛看他這個老家夥,所以熱度起不來。
孟若愚認認真真上了幾天網,有了點子。
他去報刊亭買下所有時尚雜志,照封面模特網購仿款潮服,自己琢磨着,拍了幾個老年人穿搭小視頻,想效仿爺爺輩的網紅,搞一點話題,來給電影加加熱。
為了讓視頻看起來更有趣,孟若愚專門去Q站學習流行舞蹈,一邊走秀,一邊念電影宣傳語,配上花裏胡哨的特效,誠邀大家多多關注《一樹銀花》。
孟若愚不知道,當今的網絡世界何其複雜,早就過了草根也能火的時代,不花錢、不找推手、不蹭熱點,自發的原創內容不僅沒人看,還會被限流,連搜都搜不到。
閱讀量少得可憐,除了零星幾個路人評價“有點土”之外,無人問津。
孟若愚心一橫,拉下老臉找圈裏人幫忙轉發。
他找了幾個百億影帝,聊得好好的,一提電影,都說公司有規矩,要轉發,還得走流程。
他又找了幾個不那麽大咖,但很有話題度的明星學生,大概是在娛樂圈呆久了,一身世故,總在關鍵時刻顧左言他,孟若愚不笨,幾次下來,什麽都明白了。
最後願意轉發的,只有和孟若愚一樣光有口碑沒有流量、被粉圈嘲笑為“過氣糊咖”的普通演員。
孟若愚無奈之下找到圍脖客服,花幾百塊買了官方粉絲推廣,不知道觸動到什麽關鍵詞,引來一群水軍,還有寧扉的黑粉。
自打回複了第一個黑粉,孟若愚的退休生活變得忙碌起來,山也不爬了,話劇團也不去了,每天開着手機和電腦,一邊查網絡用語,一邊試着用同樣的語言和黑粉交流,那是他自認為能最快接近年輕人的方式。
——XXX:寧扉做制片人?開什麽玩笑?就他那智商?丢人呢吧?他做制片人拍出來的電影能看麽?
——孟若愚:寧扉的确是第一次做制片人,但他思慮周全,有見地,絕對不輸其他優秀的制片人。我們的電影也很好看,到時候你們去電影院裏面看了就知道,我在這裏等你們repo(玫瑰)
——XXX:你還懂repo?皮下不是本人吧?演技這麽拙劣,結得到水軍費嗎?
——孟若愚:演技是一樁見仁見智的事,不能輕易蓋棺定論。你可能不喜歡我的表演,但我們的電影還有很多有趣的人。我們是2D電影,不貴,大年初一帶家裏人去看我們的電影,花費不會太高,而且合家歡,不吹不黑,絕對值回票價(玫瑰)
——XXX:還不吹不黑,粉圈口癖都不改,裝老年人,臉都不要了!
——孟若愚:小朋友不要生氣,我最近新學了很多新式詞彙,有哪裏不對,你可以糾正。
——XXX:這都裝得下去,我也是服了!
——……
諸如以上,數不勝數。
幾天後,孟若愚接到了連青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