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對賭
對賭
王家是永新縣的一戶地主,有農田三十畝,其中二十畝租給佃戶,十畝自家耕種。王老爹是附近有名的好東家,總把“廣結善緣”四個字挂在嘴邊,不僅不克扣租子,逢年過節還總會給佃戶們發些吃食,王家長工的工錢也比別的地方多上一些,所以對于這樣一個溫和善良的老人居然要狀告自己的兒子,包括郭溪在內的所有人感到震驚。
公堂上,王老爹與兒子王耕跪在郭溪下首,身後占滿了來圍觀的鄉民。
“王家老爹為何狀告你的兒子王耕?”郭溪見楊青墨已經坐定在師爺身後的位置,放心地開口問道。
王老爹先是給郭溪哐哐磕了兩個響頭,接着聲淚俱下地哭訴:“大人!我們王家世代耕作,雖然沒有什麽大的作為,但是每年都按着朝廷的份額交糧。今夏洪澇本就毀壞了不少莊家,我想着這晚稻收成好能填補些。可我沒想到,我這逆子竟然将家裏的十畝田地全部變成了魚稻共養,他為了養魚,把每畝地的水稻的數量硬生生砍了一半!今年不僅交不上糧,連投下去的萬把魚苗也血本無歸。我本想着自己老了,把家裏交給兒子管,可這逆子竟然做了這種糊塗事,我氣得要收回管家的權力,誰知他死不悔改,居然攔着我不讓我動田裏的魚!我,我這是無奈之下才到衙門來請大人評理啊!”
對比王老爹的哭天搶地,跪在另一旁的王耕卻面無表情一言不發。郭溪看着泣不成聲伏在地上的王老爹心下不忍,揮揮手讓衙役辦了張矮凳給他坐,随後又望向王耕,語氣嚴厲的問道:“你父親所言是否屬實?”
“是的。”
“那你明知自己所做之事不妥當,為何不聽你父親勸阻反而要一意孤行?”
“我沒覺得自己做的不妥。魚稻共養在兩廣地區就有先例,我們這裏雖不如那邊暖和,但是總體氣候也差不太多,我覺得魚稻共養在這裏能成。只是這次沒成,為啥不能再試,這世上的事情有幾件是一次就成功的?要按照我爹這樣縮頭縮腦的做法,別說一輩子了,祖祖輩輩都發不了財!”王耕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何錯處,不僅理直氣壯,莊稼人的大嗓門更是讓公堂上所有的人都聽得清清楚。
“造孽啊!造孽啊”王老爹拍着大腿大聲哭喊,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指着王耕的鼻子罵道:“你懂什麽!你這少的收成我們怎麽填補?朝廷定額要交佃戶分成要給,少個一丁半點還能想辦法,你這十畝地的收成硬生生少了一半,我們家産賣光了都填不起啊!”
因當朝沒有明顯的重農抑商,因此農業賦稅也和金錢挂鈎。朝廷根據當年産量統一定下收購價格,地主們将田地所産的糧食以統一價售賣給朝廷,地主的所得再根據每家不同的狀況與佃戶做分紅,底線是必須高于土地租金。很顯然,王家的情況很明顯今年是無法給自家的佃戶發放足夠的分紅了。
“大人,我賒賬!不對,我佘糧!我明年早稻一定把該交的和這次欠的都補上!我還能把魚賣給魚販子,我一定能把欠的錢都補上!”聽罷王老爹的訓斥,王耕不僅毫無悔改的意思,更是梗着脖子漲紅了臉,咬牙堅持自己的想法。
楊青墨坐在角落裏看着這場鬧劇沒有說話,她右手藏在袖子裏,手中摩挲着一塊上好和田玉制成的玉牌,這是臨行前宋硯給她的。
三個月前,東宮
楊青墨在接到下江南旨意的時候沒有推脫,一是自己剛剛“過世”離開京城好避避風頭以防萬一,二是她知道農本為重,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總要腳踏實地的去做,何況有《江南水田考》作為參照,想必也簡單些,至于官場那些事兒,她相信自己應付的來。
看着楊青墨的躊躇滿志,宋硯倒頗為放心不下。他少時游歷江南曾喬裝成稻客與農人一起收割稻谷,只消半天,晚上回到住所就睡得昏死過去,第二天醒來腰疼和手臂的動不了,更不用說那水田裏的水蛭,他難以想象自己想要捧在手心裏的女子被那些肮髒的軟蟲傷害的模樣。除此之外,他更擔心江南官場那些龌龊的小人,承恩侯的人盤踞江南官場多年,早就爛到根裏去了。若她溫和謙遜,怕會被老油條們輕視;若她左右逢源,怕肮髒東西污了眼睛;而若她油鹽不進,怕那些人狗急跳牆斬草除根。
Advertisement
宋硯不想讓她去。可看着眼前已經扮作男子的心上人和她充滿期待有堅定的眼神,那句“不要去”便怎麽也說不出口了。
“這是孤的太子玉令,見此令如見本太子,你可以用它號令官員,做你想做的任何決定。”宋硯從紫檀木盒中拿出這塊印刻皇家龍紋的和田玉令遞給楊青墨。
“殿下把如此貴重的令牌給我,若我捅婁子了怎麽辦?”
“孤給你兜着。”
“若我捅了天大的簍子,人頭落地方能收場的那種呢?”
“不會有那種情況,多大的簍子孤都能給你兜着。”
等楊青墨回過神來,公堂上已經亂成一鍋粥。衙役攔着想要上前揍兒子的王老爹,王耕跪在地上對着郭溪一個勁的磕頭,叫喊着求大人給他一次機會。
郭溪正覺得頭疼的時候,楊青墨來到了他的身邊,看着對方似有話說的表情,郭溪拿起驚堂木用力拍了下去。
“王耕,你方才所說的明年能将定額于今年的差額補齊,有幾成把握?”楊青墨站在王耕面前,居高臨下地看着他,眼裏充滿了審視。
“至少六成!”
“如若食言?”
“如果做不成,我王家三十畝地和租屋全部給朝廷充公,朝廷要流放我我也認了!”
王老爹聽完這句話當場昏厥過去,但楊青墨看着王耕憨頭憨腦的樣子,心裏好像多了些把握,她手裏攥緊了那塊玉令,仿佛從中能獲得更多的勇氣。
我不會讓殿下失望的,對吧?
“朝廷做事,你認不認都沒有用。不過既然你有把握,今年的差額本官幫你出了,本官還要賭上東宮玉令,與你一同入局。同時,郭大人、王老爹,如若此時能成,則永新縣便要推廣這一種植辦法。我賭,你們敢不敢?”
楊青墨舉起玉令,公堂上頓時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