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會面·二
會面·二
楊青墨見宋硯沒有回應,又從椅子上起身跪在地上行一大禮,并說道:“民女懇請殿下幫助‘楊青墨’意外身亡,并賜予民女容身之所,民女攜外祖父之名望、戶部之助力以及兄長未來仕途獻于殿下,民女亦願意為殿下大業肝腦塗地,只要殿下不嫌棄民女才疏學淺就好。”
宋硯聽聞此話,定定地看着地上的少女,似乎想要分辨她話裏的虛實,半晌才開口問道:“你為何認為孤有這個能力助你假死脫身?世人都知道太子勢弱,兵權分別集中在聖上、霖王與京畿禁衛軍統領梁江手中,朝堂裏,先前太後留下的老臣致仕的致仕革職的革職,戶部尚書是你父親孤暫且略過,吏部與刑部均是聖上的人,工部尚書周旭之的夫人是承恩侯嫡次女,與貴妃母家事姻親,兵部尚書與霖王是忘年交關系密切,大理寺少卿顧鴻英又是工部周旭之昔日同窗。孤除了兵權被削的外祖父與在禮部任虛職的舅舅以及太子正統之名以外,楊姑娘覺得孤這個太子還有何能力可以達成你說的事情呢?”
“去年六月江南大旱,殿下用以工代赈的方法安置部分災民于各處湖泊處開渠引流,以沒人每日兩個饅頭七日一碗肉粥為諾,加快了工部解決旱災的進程,又安置了部分災民于江南五州六十二萬七千片連田,在引水灌溉之後于七月搶種水稻,這一批七月稻共收成兩千五百零八萬石稻谷,不僅解決了災民動蕩引發的一系列問題,更為去年北境軍提供了過冬軍糧*。今年春闱舞弊一案,殿下又連帶拔出吏部、禮部和國子監一幹人馬,如果民女沒猜錯如今工部侍郎張橋與吏部侍郎王敬中應該也是陛下的人吧?”楊青墨雖已直起身子,但依舊跪在地上,不卑不亢地回答着宋硯的問題。
“楊姑娘請坐下說話吧。姑娘聰慧,所言不假,但你別忘了最重要的兵權,孤可是一點都沾不上手啊。”宋硯聽完楊青墨的回答,不露痕跡的笑了一下,眼裏滿是贊賞,他讓對方起身坐下,自己則将剛剛中斷了的分茶重新進行。
“殿下無需出人手幫忙,只需在事發後稍加掩蓋,再許民女一個容身之處即可。”
泥爐上的水已經燒開,咕嚕咕嚕頂着壺蓋。宋硯拎起水壺将茶海裏的茶盞燙洗一遍,随後用竹夾夾起兩只茶盞輕輕放在茶盤之上。少年的手指修長骨節分明,如白玉雕刻的竹枝,行雲流水的動作伴随着沸水撞擊茶葉的聲音,不由得令楊青墨放松下來。皇家皆生得一副好相貌,宋硯亦是如此,亮若星辰的眼睛似乎有着看透一切的淡然,運籌帷幄的氣場又帶着幾分從容。楊青墨曾知君子如松竹、如幽蘭、如寒梅,但在宋硯身上,她看見了一座藏在雲霧裏的山,初見是山岚如薄紗輕撫滿山蒼翠的柔和之美,走近卻發現它的巍峨挺拔。
“這是孤從東宮特意帶來的小龍團,楊姑娘品嘗。”宋硯将茶盞推到楊青墨面前,開口說道。
楊青墨端起茶盞淺嘗了一口,說:“幼時曾讀‘獨攜天上小龍團,來試人間第二泉’,民女今日承蒙殿下賞賜品到天上好茶,實乃榮幸。”說完,卻見宋硯右手托着下巴,面帶微笑地看着自己。
糟糕!是自己太過谄媚、奉承了嗎?思及此,楊青墨的表情又拘謹了起來。
“楊姑娘方才說要跟随東宮,是怎麽打算的?”宋硯看着眉目如畫卻眉頭微蹙的小姑娘越發覺得生動可愛,在發現對方表情細微變化後,又不動聲色的回到先前的話題。
“民女可以成為東宮婢女,随侍殿下身邊,如若能允民女随侍在書房那是最好不過了,民女的學問雖比不上兄長,但也是外祖父與父親悉心栽培的,詩書禮樂,文史策論都略知一二,伺候筆墨之事也是做得的。如果不便,能在東宮做個灑掃宮婢亦能發揮價值,還望殿下應允。”
楊青墨說着又起身想要跪下行禮,宋硯趕忙開口制止:“楊姑娘,你方才喝了東宮的茶,就是東宮的人了。你進來到現在一半時間都是跪在地上的,孤向來不是苛刻之人,東宮的規矩更是能簡則簡,希望這一點你能明白。”
楊青墨聽完之後愣愣的站在原地,半晌似是反應過來,臉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突如其來的驚喜讓她忘了那些禮節,少女有些興奮的搓着手,激動地對着宋硯說道:“民女,不,不是民女了,奴婢謝過殿下!”
太可愛了!!宋硯在心裏喊道。他努力壓抑着自己想要擁抱眼前少女的沖動,站起身走到她面前,笑着說:“不,不會是婢女。楊姑娘大才,孤曾在老師那裏讀過你的不少文章,比起今年春闱的答卷也不差些什麽,做婢女實在是屈才了。”
楊青墨看着突然逼近的少年與熱切的雙眼,有些迷惑又有些惶恐,本能性地後退了一小步,卻見宋硯左手搭在右手背上,對着自己鞠躬并朗聲說到:“硯懇請墨先生為東宮門卿,與孤一同造福百姓開辟盛世。”
Advertisement
常青閣外的梧桐樹上,兩只雀鳥正騰空而起,直上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