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王浮雖然忙着和樂樓的事情, 卻也沒忘記自己的社交活動, 她其實挺好奇現在的小姑娘們都是怎麽過日子、怎麽消遣時光的, 前次答應了程九娘的邀約,
等蘇八娘的水痘徹底好了,衆人便聚在了程家。
王浮也是這時候才知道, 蘇家原來家境一般, 好在家中孩子讀書争氣, 蘇洵的二哥蘇渙入朝為官,他們家這才漸漸好了起來,饒是如此,
當年程氏嫁給蘇洵,其實還是“低嫁”, 不過程氏不慕富貴,
蘇洵雖然還沒有功名在身,但他人品不錯,程氏也就嫁給了他。程氏同蘇洵在一起多年,前面其實還有夭折的長女和長子,他二十七歲的時候,才因為各種原因而發憤讀書,
不過他頗有讀書天份,到此時已經在眉山很有才名了。
蘇六娘雙寧身子孱弱,自幼多病, 蘇八娘雙宜則是個文靜溫柔的姑娘,她們倆的性子樣貌都是随了程氏,
同表姐妹們的關系都十分要好。新近回來的那個小二娘雙宓,性子同她的母親楊氏一般,很是活潑爽利,雙宓的樣貌也是姐妹中最為出色的,人也十分聰明,打小便跟着父親一起讀書,說是比她的幾個哥哥讀得還要好。
這一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趙氏帶着三娘和王浮去了程府,程九娘親自在門口迎接她們。相互見過禮後,程九娘便笑道“今日借了父親的竹林,我們也好學了‘竹林七賢’的風流雅致,曲水流觞,吟詩作對,豈不美哉”
三娘鼓起勇氣上前一步,把手裏提着的食盒遞過去,說道“今日初次登門,禮數不周,請姐姐見諒,這是我新做的玫瑰酥,口味很是獨特,請姐姐妹妹們一起品嘗一下!”
程九娘驚喜不已,連連道謝,身邊的使女接了玫瑰酥,她就上前攜了三娘的手,把她往裏面領。趙氏同蔣氏聊天去了,三個小姑娘就拉着手去了竹林。
“今日這宴會,還是小二娘幫我布置的呢,等會你看見她們,中間穿紅襦裙長得最好看的就是她了,”轉頭看見眸若晨星的王浮,又笑道“十娘你長大了,肯定比她還漂亮!”
王浮吐了吐舌頭,朝她做了個鬼臉。
等見了蘇雙宓,王浮才知道程九娘所言不虛,蘇雙宓八歲上下,可能是抽條比較快,身材在一衆姐妹中顯得很高挑,她的五官是那種鮮妍豔麗的,杏核眼潋滟生波,膚色極白皙細膩,比起溫柔內斂的幾個姐妹,更添了幾分生氣,也因此顯得格外讨人喜歡。更重要的是,蘇雙宓是正月十五出生的,生的日子好,比幾個姐妹更讨家長們的喜歡。
蘇雙寧十二歲,長得有點像林妹妹,穿着青白色襦裙,捏着粉色帕子,眉尖微蹙,聽說她前不久有些咳嗽,現在還沒好。蘇雙宜十歲,雖說前不久剛出了水痘,卻因為程氏的精心照料,沒有留下半點傷疤,她穿着鵝黃色襦裙,正在水邊逗魚。
Advertisement
“三娘姐姐和十娘來了!你們今日帶來的玫瑰酥真好吃!”程家的幾個小娘子已經喊起來了,十娘這幾天經常來程府,與她們已經很熟了,三娘倒是第一次來,但大家都知道她有一個擅長廚藝的姐姐,很期待見她一面。
大家見過禮,蘇雙宓便迫不及待地站出來,對王浮說“這個妹妹我好像在哪裏見過。”
程九娘哈哈大笑,笑得直不起腰來“你這‘小纨绔’,又拿這話來哄人,說,你都跟多少人說過這話了”
王浮說“這個姐姐我也好像在哪裏見過。”
程九娘用指尖點着她的額頭,嗔道“你別接她的話,讓她自個玩去。”
蘇雙宓卻挑眉“哪裏”
“夢裏呀,像姐姐這樣的小仙女,一定是天上來的,我在夢裏見過的。
”
衆人哄笑,都說王浮嘴甜,雖然王浮年紀最小,卻很能跟得上她們的話題,偶爾語出驚人,卻更讓人覺得天真可愛。蘇雙宓對她的印象特別好,一直拉着她說話,三娘就跟程九娘、蘇雙寧她們一起去讨論繡花做菜了。
蘇雙宓把一塊餅子掰碎了撒在池塘裏,笑着說“和仲哥哥說你很有趣,還說我們一定合得來。”
王浮心裏偷笑,蘇轼自己就是根愣木頭,還好意思說別人“有趣”,面上卻裝着端莊“蘇哥哥胡說的。”
“和仲哥哥平時很嚴肅的,他才不會胡說呢!你不知道,小時候我還在家的時候,他就喜歡拿着《詩經》對着我的耳朵大聲朗誦,明明只比我大一個月,非說比我大一歲,哼!”
蘇轼是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的,蘇雙宓是景祐四年正月十五出生的,兩人雖然只相差一個月,名義上卻是差了一歲。蘇雙宓雖然喜歡讀書,卻不喜歡堂哥的碎碎念,王浮也能理解,畢竟上次蘇轼檢查她的《太白詩集》背誦進度的時候,那種便秘的表情,王浮能記一輩子。
使女擺上新鮮出爐的糖糕和花糕,王浮注意到花糕上的印花紋很巧妙地應和了它的原料,而且看得出來模具的雕工十分細致,令人嘆為觀止,又看了看周圍的用具器物,這才感受到大戶人家內斂的底蘊,确實與她們家那種小門小戶有很大區別。
她還沒感嘆完,蘇雙宓就已經拉着她跑去小花園跟大部隊彙合了。園子裏到處姹紫嫣紅,淩霄花在假山上攀緣,茉莉花幽香馥郁,清新淡雅的木槿花、玉簪花、紫薇花次第而開,繁盛蓊郁,好一派清和景象。女孩們嬌笑着折下枝上的花朵,互相給對方簪在頭上,三娘折了一小枝茉莉,笑着喚王浮過去,把茉莉簪在她的小丫髻上。
王浮晃了晃腦袋,嗅到了茉莉的芬芳。
其他的女孩子們都比王浮大,她們又擅長養護頭發,因此個個都是一頭秀發柔順烏黑,都绾成了少女的發式,不像王浮,還是個小兒垂髫的發式。她們拆下頭上精巧的布花,戴上鮮妍嬌嫩的各色鮮花,互相比照着,調笑着,熱鬧非凡。
王浮看着姐姐們,忽然覺得有點感動——身處于這個時代,這個世界,在歷史的沙漏中一歲又一歲地成長,目之所及的日常生活,雖不會名留千古,卻也是真切存在過的。
程九娘作為聚會的發起人,自然要張羅,等大家都聚過去了,她立刻說“來來來,姐妹們,我們來放風筝吧!今日長兄給我們送來了新制的紙鳶,聽說是益州府那邊送來的新式樣,我看了一眼,每一個都不一樣呢!”
使女們奉上各式各樣的紙鳶供大家挑選,王浮把一個靛藍色的蝴蝶拿在了手裏,蘇雙宓卻道“這裏哪裏跑得開這麽些人九娘姐姐,你家不是有個小蹴鞠場嗎,我們去那裏放吧”
十三娘替九娘解釋了一番“今日蘇家表哥表弟也來了,十七哥哥帶着他們在蹴鞠場踢球呢!”
蘇雙宓一向不服她堂哥蘇轼,不說還好,說了是他占着球場踢球,便堅持要去蹴鞠場放風筝。程九娘拗不過她,無奈地說“同哥哥們争場地,你是羞也不羞”
蘇雙宓理直氣壯“哥哥愛護妹妹,天經地義的,我才不羞,六娘姐姐,和仲哥哥一向最聽你的話,你去同他說,好不好”
蘇雙寧打小就體弱,蘇轼從懂事起就知道不論什麽場合都要讓着姐姐,所以蘇雙宓才說蘇轼是聽她的話。她微笑着,落落大方地回道“和仲自然不會不讓場子,只是你這潑皮,仗着和仲愛護姐妹就欺負他不是教姐妹們看了他的笑話,你看他回去在二伯母面前給不給你上眼藥”
衆人都知道蘇雙宓的母親楊氏極喜歡蘇轼這個侄子,但凡是他說的,沒有不信的,小
時候雙宓仗着自己長得快,常常嘲笑和仲個子矮,和仲癟着嘴耷拉着腦袋在楊氏門前溜一圈,楊氏二話不說,立馬就拿了雞毛撣子要打人了。這事傳得極廣,親戚姐妹沒有不知道的,大家都打趣說和仲是只惹不得的“小白兔”。
十五娘附在王浮耳邊,悄悄給她解釋了這一“典故”,王浮笑得合不攏嘴,原來蘇轼小時候這麽皮,與課本上吟詩作賦的文學大家形象簡直太有反差萌了!
不過蘇雙寧看着柔柔弱弱的,打趣姐妹倒是一針見血,诙諧幽默,原來宋人的幽默基因這麽明顯的嗎不過她雖然這麽說了蘇雙宓,卻還是走在前頭,領着姐妹們去了蹴鞠場。程府是她們姐妹的外祖家,她打小就在這些園子裏玩耍,熟門熟路,也不用九娘帶。
程家确實極大,這個小花園已經有一個青神王家祖宅那麽大了,要知道,王家是三房都住在一起,雖然王浮的兩個伯父都帶着家眷在外頭,但王家的人口還是不少的,住着只能說不擠,還真的沒多寬敞。而程家的一個小花園,就有王家那麽大,足見程家的富貴。更別說他們家裏還有蹴鞠場,這就真的是有錢有閑的人家才會有的東西了。
稍後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