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洛安城的有刑部,有大理寺,還有府衙。
刑部和大理寺受都是負責重案要案最終決審複核,關進去的人都是犯了大事的。
而犯人判決,則需要刑部,大理寺和禦史臺共審。
現今大理寺卿宋辭病是個剛正不阿的,大理寺又與刑部牽連甚多,王,趙,劉三家怕要是将人弄去刑部關着,會被宋辭病察覺出異樣。
于是便将人關進了府衙,命裏面的人好生“照顧”着顧舉人一家,最好叫他們能徹底閉嘴。
牢房永遠都是陰暗潮濕,空氣裏彌漫着臭氣,令人作嘔。牢頭帶着小吏例行檢查,待往裏走了一會後給幾個小吏使了眼色,他們接收到後朝着另一個方向走去。
顧仁識于顧展方關在不同的牢房裏,那幾個中途離開的小吏便是去找顧展方。牢頭則帶着剩下的人,來到顧仁識所在牢間。
剛靠近,牢頭就聽見熟悉的聲音,那聲音不如之前洪亮,現下虛弱沙啞很多。卻依舊在不知疲倦的說着書生與兔精的故事,反反複複的講着故事中書生科舉遇到的舞弊案。
故事中權勢滔天的王,趙,劉三家,只手遮天掌控科舉,将自己的人送進官場,從基層到高層,遍布三家人手。不願同流合污的亞元,慘遭殺害,身為好友的書生為其奔波,也屢次遇險。若非兔精出手相救,亦早就命喪黃泉。
牢頭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這顧舉人寫的故事,連化名都懶得用,指着三大世家的鼻子罵,可不就是不要命!他不要命就算了,別連累了他們這群兄弟!
“來人,把顧仁識拖出來!”牢頭眉頭跳動,怒氣沖沖,“想辦法叫他以後都說不出來!”
牢頭的聲音沒有壓着,在裏面正講着故事的顧仁識自然聽見了。他此時蓬頭垢面,渾身的淤青傷痕,全身沒有一處不疼,只有手指感覺不到疼,是因被夾棍夾的已經痛到失去知覺。
顧仁識嗤笑一聲,站的筆直,目光輕蔑又堅定的看着準備開門的小吏們。
“你們如何叫我閉嘴?若割我舌頭,我便用手去寫,你若去我手,我便用足寫,若再去我足,我便用颌寫。你若剜我雙目,我便入地獄,在閻王判官跟前說,叫他們聽一聽人間這筆爛賬!”
書生傲骨,字字珠玑,聲音雖嘶啞卻擲地有聲,振聾發聩。顧仁識不怕死,只怕他的聲音傳不出去,或是傳的還不夠高,該聽到的人聽不見。
小吏無言,怔怔出神,顧仁識緣何被抓,他們其實聽到一些風聲。不過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他們見的多,早已麻木。
反抗有什麽用?只會死的更快,更慘。
以前抓的那些人不是沒有不怕死的,可他們第一次見到即便面對死亡,眼神依舊如此堅決,清亮的。
不是麻木絕望,是奮不顧身的要沖擊,絕不後退的堅定。
這樣的人,在死氣沉沉的牢獄之中,顯得如此格格不入。
顧仁識目光無懼,透過小吏與不遠處的牢頭對視。良久,為首的牢頭偏過頭,他最煩的就是書生。
“走吧。”牢頭率先離開,丢下一句,“反正也傳不出去,他愛講什麽就講什麽吧。”
牢頭帶領着小吏們朝着外面走去,沒走兩步就聽見不遠處傳來腳步聲,人還不少。幾人頓在原地,迎面而來的人竟是洛安府尹周淮山。
看清來人,牢頭額角滲出汗。顧仁識的聲音沒有聽,仔細聽能夠聽見他還在講。
唯有今天不知為何發那可憐的善心,沒按照上面交代的做,叫顧仁識閉嘴,沒想到就被撞個正着。
“小人見過府尹大人。”牢頭恭敬的行禮,聲音故意提高,希望顧仁識聽見他的聲音,能識趣些閉嘴不要再講。
顧仁識并不識趣,在聽到牢頭的聲音後,他的聲音還更大了一些。牢頭咬着牙,恨不得立即轉身堵住顧仁識的嘴。
周淮山沉着一張臉,手裏拿着帕子捂住口鼻,實在是受不住牢中的臭氣。他淡淡的掃了一樣僵硬在原地的牢頭,略過對方,直接朝着顧仁識所在的牢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