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稱謂
稱謂
辭別閻王,徐歸回到了長右山。她立在雲端,風拂過她的臉頰,将耳邊幾縷青絲吹亂,迷了她的視線。只是她的雙眸不曾閉上,她望着遠處竹屋中搖曳的朦胧燭光,冷寂的心瞬間被填補得完完整整,不留半絲縫隙。
徐歸散了腳下軟綿綿的雲朵,緩緩地落在了門口,看着緊閉的竹門,她卻沒有要推開的意思。能感覺得到,屋中人已然陷入夢鄉。緩和冗長的呼吸聲猶如輕風流水,細細掃過她耳畔,留下溫軟細膩的感覺。
穆玄躺在光滑冰涼的竹床上,酣然沉睡,床頭一盞燭燈發着微弱的滋滋聲,為靜谧的夜添了一絲暖意。徐歸進了屋,将閃爍不安的紅燭吹滅,看了穆玄幾眼後,便離開了竹屋,往長右山的南面前去。
長右山南面冠冢累累,青草蔭蔽,若非徐歸在每個石碑上施過除穢術,只怕這些素日缺少打理的冠冢早該淹沒在了落葉之中,成了無足生物築巢的好去處。
徐歸尋了一處幹淨之地坐下,靜靜瞧着浮動的月色裏緘默無言的墓碑,面容無悲無喜。其實很多時候,她是喜歡安靜的。清晨鳥兒啼叫,午間蟬鳴不斷,夜裏蛙聲連綿,林中從來沒有寂靜的時候。然而對于一個許久不曾見到人或仙的女子來說,這便是安靜。
毫無人煙,亦無煩憂。
徐歸閉眸,于黑暗中感受着周圍流動的靈氣。
淡藍色,溫暖,充沛。
雲霧般缭繞升騰,宛如浮玉山之景。
……
徐歸想,自己這漫長的一生,究竟要到何時才能結束呢?
改日該問問閻王才是。
……
穆玄醒來時,第一眼便看到了坐在床邊的徐歸。他吓了一跳,眯着一雙被陽光刺得生疼的眸子,問道:“徐歸姐姐,你怎麽在這兒?”
不怪穆玄會問。只因他來此三年,每日清晨醒來,他都是獨自洗漱、獨自用早膳的。然後飯飽了,再沿着山中的僻靜小路,四處尋找徐歸的身影。有時候在湖畔發現她,背景落寞,惹人心酸。有時候于樹梢見之,暖陽下那人淺淺入睡。
他習慣了在每日早晨尋找徐歸,今日卻突然看到她,倒是意外得很。
徐歸見穆玄越發俊秀的容顏,心神恍惚不已。她擡手撫摸穆玄的臉,癡癡道:“穆玄,叫我‘歸兒’。”
眼底充滿了期待。
穆玄不明所以。只是他向來聽話,這會兒又因睡得迷糊,未等自己反應,一句“歸兒”便脫口而出。
歸兒。
穆玄今年十三歲,身量修長,清隽消瘦,面容像極了那人的模樣。他嗓音開始變化,不似孩童時軟糯乖巧,沙啞沉悶的聲音極富穿透力,一句話,兩個字,竟這樣穿過了耳蝸,直達心房。
徐歸忍不住紅了眼眶,将面前之人緊緊抱住。一千三百年,整整一千三百年,無人知曉徐歸是如何度過這段孤寂無奈的日子的,亦無人知道,她在尋找、在等待。漫無目的、永無止盡。
她向來自在慣了,在遇到了那人時亦不曾束縛自己絲毫,可正是這般潇灑自在的人,如今卻甘願守着一縷只知今世不覺未來的魂魄,将自己纏繞成了一個繭,于黑暗中苦苦掙紮。直到這一天有人在懵懵懂懂之中輕聲喚她一句“歸兒”,她這漫長地等待便得到了救贖。
穆玄被徐歸緊緊地攬在懷中,他隔着衣裳聽着這人平緩柔軟的心跳聲,只覺鼻子一酸,雙目不由自主地流下了兩行淚。
他不明白這種感覺源自何處,只覺心口宛若被一只強有力的大手狠狠地攥着,幾乎要掐爆他的心髒,令他痛得幾欲窒息。
“歸兒……”
他喃喃重複,眼前出現了一副熟悉而陌生的畫面,畫面中一男一女花下飲茶、月間耳語,眉目間盡帶柔情。穆玄下意識地想要記住這畫面,可當自己再次回想時,腦袋卻一片空白,竟将之忘得幹幹淨淨。
徐歸抱了許久,松開之後見穆玄怔怔發愣,喚了幾聲也沒有反應。她神色平淡地問道:“可是被我吓到了?”
穆玄被人抱得暖和舒适,徐歸驟然松開,他竟覺內心一空,好像遺失了什麽。
他望着徐歸,莫名覺得這雙寧靜如水的眼中夾雜的別的思緒,揣揣難安,輾轉不停。穆玄笑了笑,搖頭道:“不會,只要徐歸姐姐開心,要抱多久都可以的。”
畢竟……
他只是一個替身而已。
穆玄十三歲,已然将此事埋在了內心深處,且對“替身”一事深信不疑。
徐歸聽聞,倒是松了一口氣,她習慣性擡手撫摸穆玄的腦袋,道:“不抱了,你起來用早膳吧。”
“徐歸姐姐陪我吃嗎?”穆玄問得若無其事,只是眼中的期待之意倒是出賣了自己。
徐歸覺得好笑,卻也不至于拒絕這個小小的要求,便點了點頭,道:“嗯,去洗漱吧。”
穆玄點點頭,掀開了蓋在雙腿上的薄被,稍稍整理了衣裳後,便下了床去洗漱。他推開房門,擡眼便瞧見了遠處天際迅速蔓延的烏雲,略略皺眉。只不過這沉悶詭谲的天氣雖是令人不悅,卻也未曾影響穆玄欣喜異常的情緒。
穆玄迅速洗漱完畢,風似地回到了屋中,剛走進去,便見徐歸手中拿着一只玉制的小碗,正慢慢地放在桌上。
他走了過去,端坐在徐歸面前,倒是比平時多了幾分拘謹。
徐歸不以為然,拿起筷子為穆玄夾了塊肉,道:“吃吧。”
穆玄一言不發,拿起筷子将碗中的嫩肉夾來吃了下去。他看着一動不動的徐歸,疑惑不解道:“徐歸姐姐,你不吃嗎?”
“我已經辟谷了。”說到,徐歸又為他夾了塊青菜。
穆玄知曉“辟谷”為何意,便也不再多言,埋頭吃着自己碗中的飯菜。
……
待到用完早膳,屋內已然漆黑一片。徐歸走至窗前,開了窗,便見外邊的天空烏雲密布,山風肆意呼嘯,淩冽得可怕。不多時,山雨便傾洩而下,落在了長右山的土地上,将這片寧靜之地攪了個天翻地覆。
徐歸漠然道:“倒是場大雨。”
來長右山三年,這是第一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