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知道了
知道了
一提到過大年的事情,王棟就沉默了,他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
在本地,就算家庭再不和睦的,比如婆婆媳婦三天一大吵兩天一小吵的家庭,除夕這一天,一大家子都會團團圓圓的一起吃年夜飯的。
而且本地人還比較傳統,大過年的,就算在外地的子女都最好能趕回家來吃一頓團年飯。所謂過大年,就是要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在家裏整治大餐,還非得雞鴨魚肉弄個十幾碗,第二天吃剩飯剩菜。所以以前鐘晴陳歌和陳文軒會回陳家去過年。
陳歌顯然也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就比如她的表哥除夕夜是一定會回鄉下自己父親老家去的。然後,初二早上才會回來。
在本地,老傳統出嫁女是不能在娘家過大年的。初二才是女兒帶老公孩子回娘家的日子。
不過獨生子女時代,有些規矩還是變了,如果小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就會兩個大家庭加這個小家庭一起過大年了。如果兩家離得遠,也會一年在一家過大年了。這年頭,大部分獨生女兒都不出嫁,而是搞兩頭蹲了。
今年這個變故,鐘晴和陳歌是不可能回去陳家的,但陳文軒就該過來和她們娘兩個一起吃個團圓飯,然後他再回去陳家和他那一家子人一起吃團年飯。
李女士和王棟都是同樣的意思,這件事,陳文軒該解決。而且他口口聲聲愛女兒,一定會為女兒着想的,到了這種時候,居然完全就表示,也很令李女士和王棟生氣。
江朝文不太理解他倆為什麽生氣,還說:“陳家都一起算計了那麽多,我看他們打心眼裏對陳歌就只有利用沒有疼愛。以前他們對陳歌好,也不過是面子情而已,做給外人看的。你們怎麽還會想陳文軒會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李女士說:“這不是他自己說好的嗎?說為了孩子,會配合鐘晴的。”說到這裏,她停頓了片刻,才又冷笑道:“也對,是我自己蠢了,居然還相信他說的話。”
王棟也說:“我們還以為他多少有點為人父的責任心呢?看來,我們都太高估了他的人性。只是,都到現在這個地步了,除非直接告訴陳歌真相。陳文軒顯然一心只有小三和兒子,他們家今年還不熱熱鬧鬧的,到時候陳歌豈不更加難以接受。”
李女士嘆氣道:“如果能直接告訴她,鐘晴也不會想着要先瞞着她啊,還不是怕孩子受傷害啊。陳歌別看已經讀高中了,可她年紀還那麽小,還正是在爸媽身邊撒嬌的年紀呢。而且她向來與她爸親厚。如果知道她爸為了兒子直接抛棄了她和她媽,還不知道得多傷心呢。”
這也是鐘晴願意拖兩年,和陳文軒在陳歌面前演戲的最重要原因。她只是希望陳歌能慢慢适應陳文軒不怎麽出現的生活,就陳歌自己去接受陳文軒沒那麽愛她。
鐘晴希望女兒有個過度期,受到的傷害不會那麽大。
江朝文自己,包括他身邊的人對傳統節日倒沒這麽講究,過年出去旅行的還不少,還大多出國了,一去好多天。當然了,如果一大家人都在一個地方的,肯定也會一起過除夕。
Advertisement
但本地習俗他不太了解,就問:“你們本地,難道所有人都還講老傳統嗎?比如獨生女家庭,獨生女嫁了,那老兩口就成了孤寡老人了嗎?過年也就兩老口自己過了,等死掉一個,就獨自一個人過了?”
“怎麽可能?我們本地的獨生女兒都不興嫁出去了。弄個兩頭蹲,生兩個孩子一頭一個姓呢。過年的話,要麽一家一年輪着來,要是關系比較親厚的兩親家,就一起過年了。但獨生女的畢竟還是少數。”李女士答。
“這不就結了。既然也有不少人不講老傳統了。幹嘛,鐘老師他們還非得講老規矩?”江朝文反問道。
“話是這麽說。可是鐘老師的父母也都過世了,不然可以讓她們娘兩回娘家去過大年。”王棟又說。
李女士顯然也早就想到過,說:“就是啊,這個理由都找不到了。鐘晴娘家沒什麽嫡親的親人了。不然,她還能有個理由帶陳歌去娘家過年。”
江朝文想了下,又說:“現在不都流行出去旅行嗎?每年的春節,各大景點也都人山人海啊。找個孩子喜歡的地方,迪士尼就可以玩幾天了。再不,去南方泡溫泉,潛海也行。不然再跑遠點跑久點,出國去也行。為什麽過年就非得一家子呆在家裏呢?”
李女士聞言,也眼前一亮笑道:“哎,這樣也行,幹脆我們家也去湊個熱鬧,一起出去過大年,玩個一周再回來。這樣陳歌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對,就告訴陳歌,她爸因為過年要值班,去不成。而且人多,她也不會懷疑。就是要這個地方要有特色些,很能吸引她的眼球才行。”王棟也說。
江朝文說:“這個交給我,我等下弄個計劃書,讓子西給她挑。保證讓她找到個喜歡的地方。”轉頭他又問李女士:“您家有什麽要求嗎?”
李女士連忙搖頭,“都聽陳歌的。我們今年也跟着出去享受一下,過個洋氣的春節。”
她完全是去作陪的,還帶着一大家子,而且陳歌喜歡的地方,估計也不差了。
“行。這事就交給我了。我盡量讓大家都玩得開心些。”江朝文笑道。
解決了這件事,李女士心情也好了很多,“真是要多謝您了。我和王棟怎麽就死腦筋了呢,沒想過過年出去玩。”
王棟也笑道:“就是。其實這兩年,也确實有些人開始春節出去玩了。傳統節日也越來越不受年輕人的喜歡了。等我奶奶我爸媽這兩代人都不在了,這傳統節日只怕會越來越沒人重視了呢。”
李女士也說:“是的,我們這些中年人,還對傳統節日有些重視,但已經比不上我父母這一代了。我的下一代們,就更加別提了。我估計再過幾年,過大年,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出去玩,而不是一家人呆在家裏了。”
然後,大家又特意套陳歌的話,打聽一下她特別喜歡什麽地方,有沒有想去一直沒去成的地方。
媽媽醒過來了,醫生又說沒什麽大問題,陳歌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小孩子嘛,她再天才,也有童趣的一面,提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果然很有興趣。
只是陳歌說的這個難度還蠻大的,她想真正出趟海,是去那種基本無游客能到達的海島,享受真正的大海。看日出日落,下海與魚兒親近,而不是去各大景點,看人山人海,感受一些虛假海景。
江朝文得到答案,立馬改了個計劃,然後,陳歌果然很滿意,抱着鐘晴就開心的大叫道“哇,太好了,太好了。”
預計臘月二十七出發,年初七返回,行程總共十天。
李女士夫妻兩人還都得請兩天假,鐘晴還好,學校開課要到正月十三。
第二天,鐘晴就出院返回了江城。她的身體沒多大問題,精神也好了很多。再休息幾天出發,基本沒問題。
回家後,陳歌根本就不讓鐘晴幹什麽活,而要求她一直卧床休息,好早點養好身體,出去玩樂。她自己和同學在家裏做衛生,搞各種家務活。
鐘晴記着那只錄音筆,又怕自己偷偷找惹陳歌懷疑,幹脆就說:“我那只錄課件的錄音筆不知道是不是掉進沙發下面了,我們來把沙發擡開,找找看。”
“行。你去休息,我們幾個來動手。”陳歌答。
“你們弄得動嗎,我來搭把手吧。”鐘晴又說。
“不用了,你快點去休息,養好身體才是正事呢。我去鄰居叫兩個人過來幫把手就行了。”陳歌說着果然出門去了,這裏是老師宿舍樓,她哪個人不認識啊,出門不過幾分鐘就拉了兩個高個子的高中男生過來了。
然後,一群人在家裏把客廳的家具全挪了個位置,才找到那只錄音筆。
陳歌也知道她媽在錄課件,找到了就直接把筆給她了,那筆早就沒電自動關機了。
鐘晴為了不讓陳歌起疑心,拿到筆也沒說什麽,就當着她的面把這只錄音插上去充電,旁邊也有一只一模一樣的筆。
下午,鐘晴出了趟門,也就是去學校總務處領過年分發的物質。這個需要她親自去,但別人會幫她送回來,離她家也很近,陳歌她們幾個搞完了衛生在寫作業,鐘晴就沒讓她跟自己一起去。
一個同學就提起了錄音筆,這玩意兒她們以前沒見過,多少有些好奇,就說:“把鐘老師錄的課程拿出來聽一聽。”
于是,陳歌就去把她媽媽的錄音筆拿出來了。
鐘晴也是出門的急,兩只錄音筆放在抽屜裏,忘記收起來了。
不想,陳歌正好拿上那只錄音筆,三個人都聽到了裏面的那些話。
陳歌當場傻了,另兩個同學也都呆住了,裏頭的話實在太毀他們的三觀了,簡直讓孩子們反應不過來。
三個孩子,就這麽呆坐着把裏頭的話差點兒全聽完了,就剩下最後陳文軒和胡麗親熱的片斷時,鐘晴總算回來了。
聽到鐘晴開門和說話的聲音,陳歌這才反應過來,把錄音筆關了順手塞進口袋裏收起來。三個孩子看到鐘晴都有些慌慌張張的,但鐘晴正在和兩個幫她送東西過來的男同事說着話,手裏還抱着一大包零食,都快擋住自己的臉了,哪裏看到陳歌她們的反應啊。
這兩位同事也一樣只顧着手上的東西,沒顧得上陳歌三人。
等鐘晴他們三個大人把東西拿進屋再放好,又折騰了一會兒。然後兩個同事就走了,鐘晴又忙着在整理東西,陳歌就找了個借口和同學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