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旁觀
旁觀
探春并不像原著裏那樣想要在衆人面前證明自己,反而每天不過坐在一旁看着李纨與迎春處理那些家務。反正她要不了兩年就要嫁出去了,也犯不着插手賈府這爛攤子,只需要看着,學習學習就好了。再說現在雖說把這管事的事交給了她們姑嫂三個,可實際上連王熙鳳管家時都是束手束腳的,更別說她們這臨時頂班的了。如果她們真能把權力完全下放,她說不定還會接手把府裏清理一下,現在她也懶得做這無用功了。這府裏實在是爛的可以了,光主子荒堂還不夠,下人們也一個個大爺似的。
外面的事情她不知道,裏頭這些大丫頭就過得跟小姐似的,似乎賈府花了錢就是請她們陪姑娘們聊天的。婆子媳婦們更是吃酒賭錢,甚至拿主子們的東西,沒幾個好的。還有那猖狂的,想着她們姑嫂三個,性子好,又有兩個是未出嫁的姑娘家,竟然到她們面前來試探來了。想是看着如果好欺負,便要變本加利的撈好處了。探春自己不想管事,可也容不下這些小人蹬鼻子上眼的,當下就發落了向個有頭有臉的媳婦子,衆人這才安份下來。
探春不管事,自然也就沒有什麽興利除弊,那園子也就沒讓婆子們包去——她才不幹那麻煩事呢,難不成她要白白得罪這些做主子的去給那些下人謀利不成?而且中間還有個拿她的主意做人情買好下人的薛寶釵。
看了幾日,探春突然想起來原著裏好像趙姨娘還為她兄弟死了的事找過麻煩,便在處理完家事後抽了個空去了趙姨娘屋裏。
趙姨娘難得見這個女兒,見探春進來,又驚又喜,連忙拉她在炕邊坐下,又叫丫頭倒茶,一邊笑道:“我這兒也沒什麽好東西,這是昨兒老爺在這裏歇着時留的點心,你吃一塊,好歹算是我的心意。”
探春便拈一塊吃了,一邊笑道:“姨娘別忙了,你也坐下歇會罷,一會兒又得上前邊去了。”
趙姨娘聽着便紅了眼圈,探春怕她哭訴,她最怕別人哭了,忙岔開話題道:“這幾天鏈二嫂子坐月子,我與大嫂和二姐姐管家,姨娘要有什麽事就別去找二嫂子了,叫個丫頭悄悄兒過來給我打個招呼豈不方便?也免得她們給你臉子看。”
趙姨娘只道女兒要背地裏照顧自己些,便道:“我也沒什麽事,再說你管家我幫不上忙,只能求不給你添亂了。”
探春把要說的話說了,坐了一回就自去了。她雖然不說話不管事,但人還是得坐在那兒的,也免得王夫人說她對長輩的差事不盡心。好在衆人也都知道她忙着繡嫁妝,對她把些小件繡品帶過去做活也沒說什麽。只是那喜帳卻還得回屋再繡,因為管家,她的進度已經比計劃的慢了許多了。
過了兩日,果然就有個媳婦子過來道:“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昨日沒了,太太說叫回姑娘奶奶來。”
這個便宜舅舅探春見也沒見過,更談不上什麽感情了。只是她卻知道趙姨娘向來看中那幾個兄弟的,想了一回便道:“舊例該賞多少?”
那媳婦子便笑道:“這個卻忘了,姑娘看着賞便罷了,誰還敢争不成?”
“胡扯,”探春怒道,“要依我我還想賞個一千兩呢,不管是哪個姨娘的兄弟,總要有個規矩才是。”又向李纨道,“嫂子照着例辦罷,只容我先偷個懶,往前頭瞅瞅姨娘去,還不知哭成什麽樣呢。”
李纨笑道:“去罷,若是有不乘手,跟我說或者跟你大哥哥說都行。”
探春謝過,卻并不先去榮禧堂,而是先回了秋爽齋,把自己小時候得的銀項圈與長命鎖找了兩個出來,又拿出自己攢的那幾兩月例銀子,這才往前頭去了。
Advertisement
趙姨娘這時已得了消息,說家裏得了二十兩賞銀。想到前日探春的話,便忍下脾氣,叫小吉祥道:“待姑娘吃過午飯,你便去跟她說說這事。”
小吉祥剛應了,探春便一腳跨了進來,道:“姨娘,讓人去叫環兒進來一趟罷。”
趙姨娘看見女兒,再也忍不住了,哭道:“我在這屋裏越發的熬成賊了,生了你們兩個,臉面卻連琉璃也比不上。前兒琉璃的媽沒了,還得了四十兩呢,你舅舅去了卻不過二十兩。”這琉璃卻是賈珠身邊的通房丫頭。
探春忙拿了帕子給她拭淚,一邊笑道:“琉璃是老太太派去的,太太自然要給些臉面的,多給二十兩也是她的意。只是太太是個有錢的,我卻比不了,只有這些還值點錢,姨娘回頭叫環兒拿去當了,把錢給舅舅家送去罷。”她一面說,一面從荷包裏拿出那小項圈與銀鎖來。
趙姨娘愣了愣,忙道:“這東西你自己收着罷,你将來嫁了人也要錢花的,我也沒什麽好東西給你,怎麽還能要你的東西。”
探春笑道:“我雖然是個庶出的,好歹也是榮國府的姑娘,将來太太總會給些嫁妝的。再說這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将來要是真沒有,也不差這一點了。”
趙姨娘越發哭的厲害了,這姑娘家嫁了人,若是嫁妝不夠豐厚,在婆家怎麽立足啊?小戶人家也就算了,這高門大戶的,只怕連奴才都要欺負到她頭上去了。一面想着要怎麽給賈政灌迷湯給探春多弄些嫁妝,一邊道:“我不過是忍不下這口氣罷了,銀子我這兒卻還有一點,已經讓環兒送過去了,你這些還是自己留着罷。”
探春無法,又不好久留,只得道:“姨娘哪天若是沒錢花了便讓丫頭過來拿好了。”
穿過來十幾年,除了一些比較有名的段子,探春早把細節忘光了。她原以為自己挂這當家的名只要挂一個月就好,不想王熙鳳操勞過度,又小産,竟弄得身虛體弱,還有下紅之症,只得繼續休養,她們姑嫂二人這個家也只得繼續管着——迎春卻是到了日子,嫁到趙家去了。
過了兩個月,那位生病的太妃竟是薨了,凡有诰命在身的均需入宮守制去,其餘什麽筵宴音樂婚嫁更是禁止。探春聽了這個消息,第一個反應就是:還好她晚死了一個月,不然迎春還得等到明年再嫁。只是這國孝似乎是不能同房的,可憐迎春剛嫁過去,這夫妻還在蜜月期呢,這看得到吃不着的。不過就算不能同房,總也不用擔心有妾室啊什麽的,兩人還可以好好培養一下感情,一年內都不用為着雨露均占、賢惠還是嫉妒之類的事勞心。
不過對她來說重要的不是這個,而是這回賈珠沒死,還給李纨也掙了個诰命——于是這個家就只有探春一人在當,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她不管也得管了。甚至在守制二十一天後,府裏的幾尊大神都要離開了,他們要去送葬,來回至少一個月。
家裏沒有大人怎麽行呢?衆人商量了一下,報了尤氏産育,讓她在家裏幫着探春管理榮府事體,又托薛姨媽進園子來照顧姑娘丫頭們。黛玉因為她老爹也要去送葬,便也過來賈府住着。
探春見了黛玉,大喜,便向老太太和太太道:“這管家一事我不過初學,而且以前都是二姐姐與大嫂子在管着,現在我一個人,着實有些露怯。我看不如讓寶姐姐和林姐姐都來幫幫我罷——她們總也是要學這些的,又都比我聰明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