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熱鬧
熱鬧
從初八日起,一家子就被折騰的不輕。先是許多太監來看皇妃起座受禮的地方,又檢查各處關防,指點賈族中人進、退、施禮、進膳等等。雖然探春不過一個閨中女子,也是累得不行。
到了元宵節這日,探春寅正就被叫起,穿了青綠色大禮服,戴了姐妹三人都有的攢珠累絲金鳳,扶着丫頭前往老太太屋裏請安。老太太也按品大妝起來,此時榮寧二府已是裝飾一新,各色帳幕翻飛,金銀珠玉争輝,好一派繁華景象。
知道要等很久,探春雖然不是很餓,卻還是多吃了一個鵝油花卷,茶卻不敢多喝,怕萬一需要解手時不方便。這皇妃省親卻比不得其他,她一個沒有品級也沒出閣的姑娘家,哪裏敢亂走。
一等就從早直等到傍晚上燈時分,正傳了人各處點燈時就聽得外面馬蹄聲大作,各人忙按了次序站定,賈赦領着族裏子侄在西街門外,老太太領着女眷在大門外迎接。等了半日,皇妃的儀仗終于過來了,探春不敢擡頭,也不知道過來了多少人,只用餘光掃了一下,覺得金碧輝煌,接着又有香風撲鼻,還好她沒有過敏性鼻炎。
這些都過去後,皇妃的鳳輿終于過來了。這些個規矩早學過了,探春跟着衆人跪下,一邊在心裏腹诽,一邊把頭埋低,直等鳳輿過去才立起身來。
元春自去游園,探春姐妹幾個卻是沒資格陪同的,便在老太太屋裏坐等。不知道過了多久,有太監過來請衆人去省親別院正殿行禮。探春只覺得自己像在演戲,不過是按照太監的喝唱進退跪伏,倒也沒什麽難的。
禮畢,衆人又随了皇妃坐了車子出園,到老太太房中,這時才真正算是一家子說話了。元春拉着老太太與王夫人流淚不止,周圍衆人各各垂淚,探春早有準備,從袖中拿出帕子擦着眼睛,只熏得眼中漲澀,眼淚立刻就下來了,止也止不住。
讨厭,蔥汁弄多了點兒,還好香味兒濃,不然就要被人發現了——經驗不夠啊。
雖說這會兒是話家常,又有誰能真正放松下來,把元春當成尋常女兒、孫女那樣?不過是說些保重身體,勤勉執事之類的話罷了。探春一直站在姐妹們中間,低着頭,該哭的時候擦一擦眼睛,僅此而已。
見完了這些個人,又說了一會子話,外邊宴席也得了。元春起身領了衆人前往正殿,一路步行,将路上幾處景致細細看來,極加贊賞。雖然她也勸了幾句不過太奢之類的話,衆人也不過當成套話,并沒人放在心上。
宴畢,元春親自執筆,給幾處最喜歡的所在賜名,還為整個園子題了一絕,罷了便命探春姐妹與李纨、寶釵、黛玉、寶玉各為幾處樓宇賦詩。
要說李纨本不該與姐妹們一般,只是元春只賈珠這一個哥哥,如今又中了進士入了翰林,自然要看看這個嫂嫂的才華如何。探春雖然讀了不少詩,要說寫詩卻不如姐妹們了,不說黛玉寶釵,就是原著裏的探春她也是比不上的。只是元春有令,她也只得勉力而為,胡亂謅了一首塞責而已。
元春看了一回,又贊了一回,特別是黛玉與寶釵之才令她贊賞。探春在一旁冷眼看着,想來王夫人至今還沒有機會給元春說自己的打算,只是元春是何等樣人?自然能看出一二,只是她也不是神仙,母親到底喜歡哪個她卻還不知道,便也沒做出偏向來,何況中間還夾着一個老太太。
只是現在林如海沒事,寶玉這樣的只怕他還看不上呢。探春扭頭與黛玉輕聲說話,家裏這些個人,明明都是聰明的,為什麽就沒一個人能看到不久的困境呢?真以為宮裏有個女兒,就能保這一大家子的平安麽?就沒想過其實宮裏那個女兒也指望着家裏實力雄厚,能多多給她些助力?萬事都是相互作用的,家裏人争氣,宮裏的女人也就更好過更受寵;宮裏的女人受寵,外面的家人自然也就更得利。只是賈府的這些男人們看不清這一點,他們只想背靠大樹好乘涼,只想依仗着這關系享樂。
雖然元春不過呆了幾個時辰就走了,府中衆人卻一直沉浸在天恩中,不肯回到現實,這對探春來說卻是過眼煙雲,第二天就忙了起來。
Advertisement
賈環偷偷跟她說,先生認為他可以去試着參加童子試,哪怕不過,也為明年積累些經驗。探春自然沒有不同意的。
這時參加考試都要廪生的推薦,李進自己是一個,再幫他找一個也沒什麽,只是這樣重要的事卻沒有說瞞着府裏的,探春卻怕王夫人會找借口阻擾,便讓他去跟賈政說一說。雖然賈政不管內宅之事,但兒子的學業他還是看得很重的。
賈環果然去找父親說了,賈政雖然訓了他一通,但對這個兒子剛九歲就能參加童子試還是極得意的,幾乎是立刻就點了頭,當天下午還把寶玉叫去訓斥了一通,只差讓他也去報考了。
這事傳到王夫人耳中,自然又是一場好氣。只是這事賈政答應了,她也無法,不過是又把趙姨娘叫去折騰了一通罷了。而這考試的準備,因賈珠是有經驗的,賈政便把這事交給了大兒子與大兒媳。
王夫人雖然把兒子叫去,說了一通不能讓趙姨娘得意,讓庶弟太過上進的話,只是賈珠看得卻比她長遠。王夫人只是看到內院的争鬥,賈珠卻巴不得自己能多個助力,奈何寶玉不上進,現在終于有個走科舉之路又聰慧的,雖然是庶弟,總也是自己親弟弟,哪有不高興的。
只是賈珠也知道趙姨娘是太太的眼中釘,不敢說些什麽要支持賈環之類的大道理,只嘴裏應着,回去卻告訴妻子,一定要把這事辦得妥妥當當的,讓賈環在考場上發揮得更好。
探春提着心在一旁看了兩天,見李纨果然沒有弄鬼,單衣用的是最暖和的布料,文房四寶準備的是最合用的,糕點蠟燭也都妥妥貼貼,這才放下心來,只讓賈環放寬心:“你年紀還小呢,往年也少見有你這樣年紀小的。按說過幾年再下場更穩妥些,只是我覺着考試這回事也是熟能生巧,你多下場幾回,心裏自然也就不怕了,将來真正要考的時候也就不會影響發揮。所以你這次也不要有壓力,只想着見見那場面也就是了。”
賈環一一應了,道:“三姐姐也不要緊張,我一定會好好考,給姨娘和姐姐掙臉的。”
探春摸了摸他的頭,拿出給他縫的一件棉布內衣道:“這棉布雖然不值錢,貼身穿卻是最舒服最暖和的。”
賈環小心地收好了,道:“姐姐做的衣服,就是粗布的我也喜歡。”
探春笑着在他頭上敲了一下,道:“就會說好聽的。也見見姨娘去罷,別讓她擔心了。”
賈環笑着去了。探春半靠在榻上,怔怔地望着屋頂出神。不論賈環這次童子試順不順利,只怕王夫人都要出手了。她對後院的這種宅鬥完全沒有經驗,不知道王夫人會怎麽做,更不知道要怎麽應對才對讓自己和賈環都全身而退。不知道賈環這次的考試順利好還是不順利好,順利了,王夫人自然出手更狠,但賈政那兒能尋求的支持也就更多;不順利,王夫人會輕視賈環,心裏不重視出手自然更輕些,但賈政只會會更失望,那人呆得很,說不定就要以為賈環沒出息,以後對他更不重視了。這想說來,賈環童子試過關還是比不過關的好處更大的。
侍書走進來,見探春沒有一點形象地仰身躺在榻上,愣了愣道:“姑娘,差不多該去老太太那邊了,到晚飯的時辰了。”
探春卻像沒有聽到一般,直愣愣地看着屋頂,半天才嘆了口氣坐起來,讓侍書給自己整理頭發,輕聲道:“罷了,兵來将擋,水來土淹,到時再看着辦罷。”
侍書沒聽清她說的是什麽,問道:“姑娘,你說什麽?”
探春從鏡中看着自己的頭發已經抿好了,便站起來道:“沒什麽,二姐姐和四妹妹已經過去了麽?”
“是,二姑娘與四姑娘在環三爺過來的時候就去前邊了,本來是要來叫姑娘的,看見環三爺在,就先走了。”
探春忙道:“那我們也快過去罷,太晚了也不像。”
到二月的時候,賈環果然下了場。不過是童子試,又是一個不受待見的庶子,府裏便沒人理論,只有趙姨娘與探春心裏惦着,卻又不敢明着顯出來。要說若是原著裏的趙姨娘,只怕早得意洋洋,四處宣揚去了。這幾年探春一再勸說,再三地告訴她,為了環兒的将來,不要太張揚,引起太太的注意與怒火,她也就收斂了許多。要說趙姨娘能從一個丫頭爬到現在這個位置,最受賈政寵愛,又生了一兒一女,本來就不是太笨的,不然別說生兒育女,只怕屍骨都找不到了。那王夫人可不是個心慈手軟的。
各位親新年快樂,兔年吉祥!給大家拜年,伸手要紅包——收藏留言票票都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