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袁術收到陶謙的來信,說是張闿會帶着百餘車的財物前來投奔他,于是坐在家中等,等着天降橫財,但是沒有等到。
張闿怎麽不來了?
一打聽,才知道曹嵩曹德父子倆根本不在張闿護送的隊伍裏,張闿沒能殺了這對父子,于是回到陶謙那裏複命了。
袁術:“……”到嘴的鴨子都飛了。
袁術和百餘車的財物失之交臂,憋不住給好友公孫瓒寫信,大意是:“我們聯合起來攻打袁紹吧,順便連袁紹的小弟曹操也一起打。”
想打袁紹,但最想打的是曹操。
他在曹操手下吃過虧,只好拉公孫瓒這支外援幫忙。
對公孫瓒則是說順帶收拾曹操。
畢竟和公孫瓒有殺弟之仇的是袁紹,而不是曹操。
公孫瓒收到信,答應和袁術聯盟。
他的行動很快,連發三道命令:命令自己的部下單經屯兵平原縣,命令依附于他的劉備屯兵高唐縣,命令陶謙屯兵發幹縣。
單經和劉備都就位了。
陶謙給公孫瓒寫信,大意是:“發幹縣在東郡內部,毗鄰冀州。我遠在徐州,路上要經過兖州多個郡國,過不去呀。”
太遠了,無利可圖,不想去。
但是他和公孫瓒的關系,類似于曹操和袁紹的關系。
公孫瓒的命令不得不從。
除非他想和公孫瓒撕破臉,那就是多了一個強敵了。
公孫瓒回信:“走北海。”
青州的北海國位于琅琊國、泰山郡、濟北國、東郡的北部,在公孫瓒的控制之下。
琅琊國隸屬徐州。
陶謙見公孫瓒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無奈之下帶着兵出發了,借道青州的北海國,來到了平原郡的高唐縣。
到了高唐才發現,還是過不去。
曹操清除了地方武裝勢力,使整個兖州如同鐵桶一般。
陶謙給公孫瓒寫信說明情況。
公孫瓒:“……”失策了,如今只有改變部署了。
正好袁術說要順便收拾曹操。
平原縣和高唐縣都毗鄰冀州,其中高唐縣離東郡的東阿縣比較近。
東郡是曹操的地盤。
公孫瓒回信,大意是說:“來都來了,就在高唐待着吧,伺機攻打東阿。”
陶謙回信:“沒問題。”
現在的情況是他和公孫瓒、袁術聯合起來,攻打袁紹和曹操。
袁術與袁紹不和,與公孫瓒結盟。
如此說來,陶謙和曹操本身就是敵對關系,所以敢随意謀奪曹操父親的財物。
公孫瓒的人馬準備就緒,開戰!
單經和劉備分別向西攻打袁紹,陶謙向南攻打曹操。
袁紹:“……”就不讓他歇會是吧?
先前曹操在與青州黃巾軍交戰的時候,袁紹也沒能閑着。
惹誰不好,偏偏惹上公孫瓒。
公孫瓒總督北方四州,實力不容小觑,又是個好戰分子。
白馬将軍的名號不是吹的。
袁紹在界橋之戰險勝,好不容易将公孫瓒趕出冀州,魏郡反了。
袁紹:“……”
魏郡的士兵和于毒的黃巾軍勾結,攻占了魏郡的治所邺城。
袁紹只好帶兵平定叛亂。
于毒的黃巾軍不足為慮,難以對付的是魏郡叛變的士兵。
好在這次有呂布幫忙。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打着為董卓報仇的旗號追殺呂布。
呂布很能逃。
先是投奔袁術,察覺到袁術對他有殺意,于是投奔張楊,在張楊這裏感覺不安全,又改為投奔袁紹。
袁紹與呂布共同平定叛亂。
叛亂才剛剛平息,公孫瓒又卷土重來了,派單經和劉備前來攻打他。
袁紹:“……”
早知道就不逼走呂布了,現在連個給力的幫手都沒有。
不光袁術想殺呂布,他也想。
但是和袁術一樣,殺呂布的計劃失敗了,讓呂布給逃了。
沒了呂布,袁紹想到了曹操。
袁紹給曹操寫信,大意是說:“袁術、陶謙、公孫瓒組成了聯盟,來攻打我們。我們合兵一處,共同禦敵怎麽樣?
将他們一一擊破之後,我表舉你為兖州牧。”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曹操這個兖州牧是自封的,名不正言不順,惹來諸多非議。
曹操收到信後答應了。
原本他是想帶着郭嘉奔赴戰場,請郭嘉為他出謀劃策的。
但是,這話他說不出口。
郭嘉和蔡琰完婚後,天天穿着喜慶的大紅衣袍上班,不管換什麽衣服款式,大紅色永遠是主色調,頂多衣服上的花紋是其他顏色。
好在郭嘉皮膚白,撐得起紅衣。
曹操一看到郭嘉身上穿的紅衣,就想到郭嘉新婚。
于是,曹操改帶程昱。
程昱原名程立,字仲德,是兖州富有名望的長者,腹有謀略。
曹操自封兖州牧後,征辟了程昱。
袁術見公孫瓒已經對袁紹和曹操發動進攻了,也發兵攻打袁紹,結果糧道被荊州牧劉表給切斷了,只好掉轉頭來和劉表交戰。
北方的戰場他是插不進去了。
袁術将戰場轉移到南方,派孫堅攻打劉表,一路所向披靡,按道理可以擊敗劉表拿下整個荊州。
沒了袁術參與,袁紹和曹操的壓力小了不少。
公孫瓒手下沒有多少人才,這次派出的将領是單經,而不是實力最強的趙雲。
劉備自己就能當軍師,武有關羽和張飛。
陶謙本身是個戰五渣,打黃巾軍都要依靠地方豪強的私兵幫忙,更不用說和袁紹、曹操的正規軍作戰了。
總結,隊友太差,劉備帶不動。
單經、陶謙在戰場上接連失利,唯有劉備屢立戰功,從一個小小的高唐縣令升任了平原相。
這一戰,成就了劉備。
袁紹和曹操的軍隊輕而易舉地擊破了單經、劉備和陶謙的軍隊。
袁紹如約表舉曹操為兖州牧。
曹操剛剛結束東郡的保衛戰和袁紹的冀州保衛戰,馬不停蹄地就進攻徐州。
陶謙搶了他父親幾百車的財物。
曹操用這個理由攻打徐州,成功地讓青州兵紅眼了——財帛動人心。
疲勞之師?不存在的。
因為曹操在抵擋單經、劉備和陶謙的軍隊進攻的時候,并沒有用上軍紀較差的青州兵。
所以這些青州軍養精蓄銳,戰鬥力旺盛。
擔心青州軍沿途燒殺搶掠,禍害可憐無辜的老百姓,影響曹操的名聲?這也是不存在的。
治青州軍,曹操有妙招。
只要他想,就能夠辦到,除非他不想,放任不管。
飽食的老虎不吃人。
曹操平時把青州軍喂得飽飽的,現在到了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當然,光是讓青州軍吃飽還不夠。
青州軍的前身是青州黃巾軍,是一群劫掠習慣了的強盜。
是比猛虎還要可怕的存在。
想要他們改掉劫掠百姓的惡習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除非用更大的利益吊着。
什麽利益呢?
當然不是士大夫看中的權力地位,而是金錢,數不盡的金錢。
問題是哪來這麽多的金錢呢?
曹操讓人在青州軍中散布消息,相當于是對着二十萬青州軍發表激動人心的講話。
堪比傳銷組織的頭目。
戰亂年代,老百姓都窮,搶了也沒有什麽油水可撈。
要搶就搶府庫。
其他地方到處都有戰亂,唯有徐州在陶謙的治理下四年沒有戰亂。
沒有戰亂老百姓就可以安心種田。
徐州休養生息四年,又是魚米之鄉,哪能不富裕呢?
再想想徐州刺史陶謙是什麽人?
陶謙敢搶兖州牧曹操父親的家財,就敢搶過往客商的財物。
商人大多都是有錢人。
徐州沒有戰亂,很多人都來到徐州避難,其中就有衆多的商人。
士農工商中商人最有錢。
毫不誇張的說,一個中等富裕商人的財物相當于國家一年的稅收。
普通商人的財物也十分可觀。
陶謙在徐州當了四年刺史,搶了四年,可想而知有多富裕。
搶了這麽多,用的完嗎?
在曹操的宣傳下,徐州治所郯縣的府庫中堆滿了金山銀山。
青州軍聽了十分眼紅。
曹操又放話說,只要不被小利迷了眼,沿途劫掠百姓,那麽在攻下郯縣後,府庫裏的金山銀山都是他們的,他不取一文。
青州軍能做到嗎?能!
青州軍一個個都被曹操養的腰包鼓鼓的,在更大的利益面前,根本看不上可有可無的小利。
攻下郯縣後就能分大錢了。
青州軍士氣旺盛,作戰骁勇,一路所向披靡攻下了徐州的十餘座縣城。
當然,軍隊的人數也在不斷減少。
沒有用計,打下這些城池都是硬攻,可見士兵損失會有多大。
多死一個人,就少一個人分錢。
青州軍并沒有被死亡吓退,反而越戰越勇,攻城略地的速度更快了。
陶謙原本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在聽到曹操散步謠言說他劫掠過往客商長達四年之後,大罵曹操無恥。
他治理徐州四年,就只劫了曹嵩。
還有,他府庫裏哪裏有什麽金山銀山,明明是窮的叮當響。
徐州并不富裕,可以說是貧瘠。
若真像曹操說的有那麽富,他還當什麽徐州刺史?早就花錢買官,位列三公了。
也不至于到現在連個徐州牧都沒有混上。
陶謙眼看曹操的軍隊就要攻到郯縣了,連忙寫信向公孫瓒和袁術求救,請求發兵救援。
但是被拒絕了。
公孫瓒回信,大意是問:“你真的這麽有錢?在徐州劫掠了過往客商長達四年?”
許劭曾評價陶謙并非是正人君子。
公孫瓒認為曹操的話并不是沒有可信度,畢竟陶謙在搶劫曹嵩之前,幹過抓捕門客的事情。
聽聞陶謙将徐州治理的一塌糊塗。
重用奸佞小人,疏遠正直的官員,指不定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這忙,不幫。
陶謙被公孫瓒拒絕後,把希望都放在了袁術身上,但是一直都沒有等到袁術的回信。
袁術這時還在和劉表打仗,很忙。
陶謙現在就是後悔,悔不該見財起意,搶了曹嵩的家財。
如今被曹操反咬一口,真的怕了。
郭嘉看到曹操想出的治軍妙招很有效果,感嘆曹操不愧是“望梅止渴”的主人公。
騙士兵說前方有一片梅林。
士兵們原本口渴難耐,聽到前方有一片梅林,頓時口舌生津,同時也燃起了前進的動力。
“望梅止渴”用來治青州軍,有異曲同工之妙。